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摘要:校园中有一定的开放空间景观,多设置在人群聚集的场所,例如入口广场、活动中心、滨水景观带、宿舍区、运动区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场所。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充满人文特色的公共环境,供师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是有意识地改造行为。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在校园的整体规划中至关重要,校园景观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师生生活、学习交流、游憩的空间,同时也是校园独特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和象征,本文主要从校园开放空间的构成要素出发,讨论校园开放空间的语意特征、人性化设计,并结合山东理工职业学校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对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手法进行讨论研究,旨在不断努力改善高校校园开放空间的实用性和文化内涵,促进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和娱乐休闲活动。

关键词: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空间环境

1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要素

1.1公共开放绿地

绿色开放空间是校园中充满自然之美的、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的区域。绿色开放空间拥有可以缓解师生工作学习压力的效果,设计风格需要与校园内的建筑景观形成于呼应。学生们在这种自然的空间里进行游憩、交流、学习或者娱乐。

1.2广场开放空间

校园广场在校园中是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开放空间。可以进行多种礼仪性活动,如:迎宾、庆典、聚会、展览、表演等。为了展示校园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经常通过设计雕塑、小品、植物、铺装等来体现。规划设计中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溶于其中,充分考虑视线走廊,考虑广场空间在整个校园空间序列中的位置和作用,根据其功能,布置广场设施,与周边的建筑界面统一。

1.3水体开放空间

在校园空间体系中,水系可作为组织校园景观的骨架。可分为湖景观、河景观、喷泉景观等,并起到组织校园功能的作用。其中,大片的开阔水面-景观湖,可以结合开放绿地设计,沿岸设置开敞空间,供师生活动。

1.4院落开放空间

院落空间在校园空间中遍布最多,是与建筑关系最密切的场地,也是学生们使用最频繁的场地,由教学楼、宿舍楼等校园建筑围合而成,课间时间,是学生休息和交流的最佳场地。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私密性。

2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特征

校园公共空间景观应具有一定的功能特征和审美特征。功能上,保证场地的生态性和实用性,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校园公共空间分为私密性空间、开敞型空间等,设计的同时,要考虑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现校园精神,并兼具一定的审美性。

2.1秩序性

校园公共空间是由点、线、面及空间形态构成的,具有一定的视觉秩序,是一种三维的空间秩序,如校园广场、开放绿地、内湖、景观道路、滨水带、晨读长廊等。合理的秩序性可以给使用者带来舒适感和和谐的心理愉悦,具有条理性和节奏感,人在空间中的感受也会受到最直接的影响,合理的秩序才可以留住使用者,并更深层面的体现校园的文化和审美。在实践中,对校园交通流向进行规划,因为道路连续性的导视会指引人们的步行方向,通过对景观构筑物设计、铺装设计、植被设计等实现人流引导,将不同需求的使用者引入不同功能的空间场所。秩序性可通过雕塑、小品、景观构筑物等景观元素的设计来实现。可相同的设计语言或材质,在不同功能的空间设计各具特色的标识性构筑物,在统一中寻求变化,营造出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例如行道树、铺装的设计可强化道路空间,不同的植被和材料的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学楼,形成便捷明晰的路网空间。校园庭院可根据建筑的功能、形态特征进行特色化设计,保证每个庭院都具备其独特性,并设计符合各个专业特色的小品雕塑等,增强庭院的标识性和艺术性。

2.2符号性

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具备一定的符号意味。需要与校园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才能形成统一和谐的结构秩序,这种秩序是内在的,是完整的,是根据功能形成的,具体体现在道路、水系、构筑物等景观元素上,通过点、线、面的形态进行体现。同样,符号性是需要不停地突破和创新,才能形成更高的艺术内在和外在形式。

2.3寓意性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寓意通常是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文化寓意通过视觉形象来体现,总是和联想交织在一起的。建筑风格多体现大学的核心精神,小品构筑物等多体现大学的个性特色,将这些精神文化、教学理念、科研特色等通过景观设计表现出来,溶于形式之中,使用者位于其中,时刻能感受到校园的人文气息。

3校园开放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校园公共开放空间是为校园师生服务的,只有获得师生的参与和喜爱,才是具有活力的空间。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师生对于场地的体验感,以人为本,认真了解场地的现状,了解使用对象的喜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设计,明确哪些元素对使用者的吸引力更大,那些是不必要的,不被关注的,增加趣味性和艺术性,调查被冷落的场所的原因和缺陷,进行调整重修,协调人和场所的关系,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设计前提。

4山东理工职业学校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4.1校园概况

学校位于济宁南郊——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总面积45.8公顷,其中水体面积6.8公顷,校园建筑整体为现代风格,局部有中式元素装饰,整体色调青灰,内庭空间灵动。场地功能区划、轴线关系明确,地势比较平坦。校园规划有龙形水系,主水体位于校园北侧。

4.2景观设计主题

设计主题需要集中体现校园的精神文明特色,景观设计元素需要体现校园的人文特色。山东理工大学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时尚、进步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国际化的,因此,校园景观元素的选择也需要是国际化、现代化的,通过景观环境的营造,风格的选择,将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打造具有人文价值、生态价值的校园景观。

4.3开放空间的层次特征

校园空间节点是按照层次进行划分的,分为主要空间节点和次要空间节点,其中,理工大学的主要入口、通向主教学楼的仪式路、主教学楼前的广场、龙湖均为校园内主要空间节点,而教学楼和宿舍等校园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空间、运动场、小型的游憩花园等均为校园内的次要空间,不同层次的空间需要不同的设计手法,满足不同的功能,主要空间节点更加开敞,为聚集等大型校园活动服务,要体现其国际化的特色,而次要节点更注意细节,为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小型聚集交流服务,要注意体验感和艺术性。

4.4宜人的公共绿化空间

绿化空间是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校园的绿地系统,绿化空间是穿插在校园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并连接所有分区;公共绿化空间决定校园景观的生态价值,同时在空间的设计、植被的选择搭配上也能体现校园的精神和人文特色。

4.5有序的广场组织

山东理工职业学校的入口位于整个校园的西侧,景观轴线为东西向,从西侧校园主入口进入,首先是迎宾广场,沿主要迎宾路向东行走,沿途布置轴线绿带和空间节点,轴线的尽端为教学楼前方的中央活动广场,以集散和举办校园大型活动为主要功能,是校园的人文景观中心,通过丰富的铺装变化、具有文化特征的雕塑小品、喷泉水景,辅助灯光和绿化设计,展现校园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校园面貌,营造最大的视觉效果,突出了校园大气庄重的气氛,植被的选择上,以中心对称的高大乔木为主,不同树种间构成丰富的层次,结合地形布置,强化空间的序列感。4.6亲水设计充分考虑场地内的龙湖水系,沿湖布置滨水空间、亲水平台,增加龙湖的亲水性,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滨水环境。同时在校园中,还有多种水体形态,如结合地势设计的瀑布、广场中央的喷泉、庭院内的静水面、滨水景观带等,围绕不同形态的水体,采用不同的景观元素,营造不同的开放空间,满足多样的行为模式,供师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

4.7特色化的院落空间

校园内的院落空间是校园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整个校园场地中。通过各学院以及行政空间以组团楼为单元形成。院落空间要结合建筑功能、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不同的建筑功能及形势都会相应地产生不同的院落空间,多通过小品、雕塑、铺装、灯光、植被的变化来体现。院落空间可分为开敞式空间、半开敞式空间、封闭式空间,由其功能决定进行设计,有时,院落空间也会考虑建筑内部的空间处理,实现内外景观的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4.8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山东理工职业学校的景观设计时刻将师生在环境中的体验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核心理念,保障场所的安全性、舒适性。例如,在场地的西侧主入口和轴线终点中央广场的设计,由于广场是人流聚集的场地,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广场边缘细节的处理,这决定了场所能否受到师生的喜爱,能否愿意在场地中驻足活动。场地被四周的建筑围合,首先要保证建筑入口有合适的停留空间,其次,在边缘设计供师生休息等待的系列小空间。行道树选择高大的乔木,如杨树、悬铃木等,在树下布置足够的休息座椅,方便驻足的学生使用,是个舒适的交流的空间,小品、构筑物、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对使用者的影响,尺度适宜,数量适宜,充分贯彻人性化设计的指导原则。

5结论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师生在校园中活动的时间则占据着大学生活的大部分,因此大学校园的公共空间设计决定着使用者的生活品质和学习氛围,我们作为景观规划设计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协调好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关系,增加师生与环境的联系,增强师生对环境的亲切感,让师生能够感受到校园的精神文明,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同时,生活在校园中,能够充满乐趣和艺术,是设计的目的。自然环境是校园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校园的生态价值也是设计必须考虑的,注重对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和利用,从而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增加师生亲近自然的机会和场所。绿地是生态空间的重要载体,对校园绿地的设计是基础,草坪、林地、游憩花园的设计是否合理都决定了绿地空间的舒适度,植被的运用需要重点考虑,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营造自然的植物群落是根本,同时可选择与校园精神和文化底蕴相符合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植物进行点缀,增加绿地空间的符号性和寓意性。校园景观空间设计未来的趋势是功能与文化并存,既能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也能体现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而空间内的细节设计、人性化设计将会是重点研究的课题,如果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公共空间,是我们需要努力去研究学习的方向。

作者:王慧 单位: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