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城市滨水休闲空间景观设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市滨水休闲空间景观设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城市滨水休闲空间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户外环境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城市中如果存在一个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放松方式和休闲娱乐的空间,会成为大部分居民的选择,滨水休闲空间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为例,总结滨水休闲空间景观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域;滨水休闲空间;景观环境;工业文化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户外环境设计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点。人们重视城市历史的保护以及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改善,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对提高城市内在价值、提高人民居住环境水平、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展现城市滨水区域的文化内涵与特色风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滨水休闲空间的含义

1.1滨水休闲空间的概念

滨水休闲空间指让人们休闲活动且与城市水域连接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1]。滨水休闲空间作为城市内最为珍贵的公共空间,不仅提供了亲水的休闲景观环境,同时也是传承城市文化的媒介,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增加城市的可识别性,是稀缺的城市空间资源。中国古代对“休闲”一词的内容有所解释,并且赋予其浓厚的文化内涵。“休闲”一般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除身体上的疲劳,另一方面是给予精神上的慰藉。“人倚木而休”体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修养,使人与自然合为一体。本文所讨论的滨水休闲空间,是以休憩为主要活动的空间区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不仅改善了沈阳的城市景观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富有活力的休闲空间。

1.2滨水休闲空间的类型

1.2.1开放空间城市中的开放空间是保存自然景观的区域,是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的区域,可分为点、线、面三种空间形式,并且遵循生态性原则和可达性原则[2]。

1.2.2堤岸空间堤岸空间是陆地和水体的边界线,是带状空间,以景观绿化、景观设施为其空间要素,具有特殊的历史脉络与可识别性,是赋予城市灵魂的滨水空间。

1.2.3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指城市中的公园、历史风景区、休闲服务绿地等。城市中带状、块状的绿地或街旁的公共绿地,具有连续性、通透性等特点,能够提升环境品质,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1.3滨水休闲空间的构成要素

滨水休闲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开放空间,是人们在城市中与自然接触的公共活动区域,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于滨水空间的复杂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其具备多种空间构成因素和景观构成因素。①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水文特征、气候类型以及绿色植被。这些因素受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在景观设计中较为重要,应该着重考虑。②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是指人工设施。包括人工构建的休息设施、路灯路牌、道路绿化以及景观小品等人工景观,满足了人们的活动需求,也丰富了滨水区的景观环境,起到了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③人文景观要素指文化景观。体现该地区的文化内涵,为滨水休闲空间注入灵魂,强调对景观、建筑或是空间格局立体化的呈现与发展,包括历史文脉、传统习俗、艺术文化等。集中体现了城市的文化价值并合理地融入当地生活气息,增强城市滨水空间的可识别性,展现出不同地区滨水休闲空间的个性与独特魅力。

2空间景观的不足之处

2.1亲水性及安全性不足

目前,卫工明渠的亲水性功能不够完善,空间设计缺乏人与水之间的互动性,存在距离感。安全性上也有待提升,沿水岸没有安全设施,缺乏安全性。

2.2缺乏地域文化特征

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业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卫工明渠滨水休闲区域内体现文化特征的景观较少,没有充分展示出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雕塑景观过于单一,文化建设较为薄弱,缺乏主题性,使得滨水空间的可识别性较弱。

2.3植物造景需提升

据调研统计,卫工明渠沿线的植物种类较少,植物搭配也较为单一,且种植不均。部分区域植被稀疏,土地裸露在外。缺少植物小景调动空间气氛,植物造景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以及文化性不足,层次搭配较弱,影响卫工明渠滨水休闲景观环境。

2.4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不足

卫工明渠滨水空间部分设施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一,损坏或老旧的设施要及时进行改进、维修。第二,卫工明渠休闲空间的座椅造型缺乏设计感,且数量不足,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垃圾箱分布不合理且间隔距离较远,不方便人们使用,且没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第四,卫工明渠沿水道路上安全设施、指示牌较少,缺少人性化设计,同时分布距离不均匀,造型单一缺乏审美高度。第五,公共卫生间的设置不足,休闲空间需要考虑为长时间活动的人群解决生理需求问题。保护滨水景观环境,渗透人性化设计理念,使公共空间的配套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3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优化设计建议

3.1融入沈阳铁西的工业文化特色

在滨水空间设计中融入历史文化记忆,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在现代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使城市的发展形态体现对历史文化的延续(如图1)。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载体展现滨水休闲空间的文化特色,如公共艺术装置、景观墙、雕塑小品等。在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设计中融入工业元素,依托沈阳铁西区的工业文化底蕴,体现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对工业文化的传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2加强滨水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在空间设计上,不同的活动空间应搭配不同的环境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也丰富了滨水休闲空间的环境氛围。其次,在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的配套服务设施上,选用材料应考虑北方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设计,照顾特殊人群,为城市创造实用美观且温暖舒适的滨水休闲空间[3]。再次,注重安全性,根据沈阳市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地面铺装材料,沿水道路需设置安全防护栏等保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最后,在设计中重视人的感情需求,满足使用者对功能实用性和心理情感上的双重需求,体现出人与设计的融合,塑造以人为本的滨水休闲景观环境[4]。

3.3加强滨水休闲空间的亲水性设计

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的设计改造应注重滨水空间亲水性、近水性,打造生态型的滨水休闲景观。同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滨水空间照明设计,通过卫工明渠的滨水景观提升沈阳市夜晚的视觉形象[5]。

3.4完善生态景观建设

完善生态景观建设,把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打造成一个城市绿色景观带。通过针对性的局部调研发现,卫工明渠的生态景观建设仍需完善。可在滨水道路旁增加植物配置,通过植物形态、色彩、体量和构图比例等设计要素,使植物配置更加协调,创造出较强的视觉效果,美化景观环境,活跃空间氛围。再把不同种类的花卉和绿植组合在一起,在整体空间中产生丰富的形态美,体现卫工明渠滨水休闲景观的特色,展现出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6]。

4结论

卫工明渠是属于沈阳铁西人的独特城市记忆,如今的卫工明渠既是沈阳的一条景观河,也是周围居民休闲散步、活动健身的好去处。通过对卫工明渠滨水休闲空间的人性化的改造设计,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人们的亲水体验,为人们创造出舒适、优美、人性化的城市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畅.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公共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以郑州市西流湖滨水带为例[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8.

[2]陈心宇.活力提升视角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自贡市富顺县沱江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9.

[3]张金生.寒地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大庆黎明河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冯莹.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初探[D].南京:东南大学,2016.

[5]冼宁,赵芮兴.对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初探[J].设计,2015(13):125-126.

[6]姜雨薇.北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5.

作者:陈秋羽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