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设计实践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设计实践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设计实践研究

【摘要】当前,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占据重要位置。水景可使整个园林景观更生动、美观、形象,为城市居民提供视觉冲击,还能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更相似,为城市环境提供有力保护。阐述水景设计概念与优势,以某园林景观设计工程为例,分析水景设计要点,为现代园林景观提供更多水景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设计;园林景观;水景;方法实践

1水景设计概念与优势

1.1概念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属于观赏景观,主要结构是水资源与其他装饰元素。构成城市的要素众多,由此,园林景观中的水景同样包含物质、精神、经济、生态及社会等因素。水景设计概念可理解为:运用各种设计手段、水资源及其他要素,在园林景观中构建水景,彰显文化底蕴、展示城市活力及满足民众需求。水景设计包含诸多类型,如静水设计、流水设计、落水设计及喷水设计等[1]。

1.2优势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具备其他元素无可替代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可强化整个空间的连贯效果。如从视觉角度观察,水景可拓展园林景观的空间规模,当水元素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变动时,将为园林景观提供不同的视觉效果。水元素还可弥补园林景观中的单体问题,利用慢水流声音,从三维角度创造柔和且全面的美。我国古代有“善如水”之说,充分反映古代圣贤对水的理解,尤其是对水元素中的文化认知,因此,当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水景后,即融入更多文化内涵,通过水景设计,既能弘扬我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又能培育城市居民的精神情感,满足社会大众对于精神层面的不同标准需求[2]。

2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实践

项目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市又称莲城,地处我国中部与东部腹地,北邻黄河,南邻黄淮海平原。项目依托许昌新区副中心碧水贯都、绿野绕城、汉风新韵的生活“服务”高地和生态“宜居”中心的建设目标,对城市景观及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见图1)。城市河道带状景观是彰显城市形象与特征的主要公共空间,是城市“蓝厅”,也是城市综合形象的代言词。许昌市将“水”作为整个城市发展布局的核心,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城市品位,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保证水景设计更合理,提出水景设计实践要点。

2.1科学选址

在科学挑选水景建设地址时,应确保建设地块本身存在自然水源,便于将其作为水景背景,因此,可将大自然形成的湖泊或河流作为水景设计的最佳地点。除以上条件,在挑选水景地址时还需将地区温度、水文及地质等条件考虑在内。我国北部干旱少雨,南部潮湿多雨,因此在考虑水景地质时需注意气候因素。如在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水网分布广泛,有必要根据地区位置规划水景,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设计生态水生景观[3]。

2.2合理选择水景形式

1)动静结合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将流动水源与静止水源相结合是常见的水景设计方法。动静结合主要指在水景设计中融入流动水源与静止水源:流动水源在不断变换中为城市居民营造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增添园林景观活力与动力;静止水源能为城市居民营造愉悦心情,促使其在静止水景中享受短暂放松,实现减压、舒缓心情等作用。此方法以水为元素,表现平和、愉悦之感,当水景变换后,又能兼具流动与静止的特点。此外,当园林景观通过动静结合方法设计水景时,也可适当添加灯光或音乐,在多种艺术相互碰撞后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可在水景底部安设适宜灯光,通过灯光凸显不同水景效果,优选暖色灯光,为城市居民营造温馨感(见图2)。在结合音乐时,可根据水景播放适宜音乐,或根据音乐节奏转换水景形式,促使居民在园林景观中同时感受水景与音乐的魅力[4]。2)山水结合水景观设计应考虑岩石位置与布局,以水和岩石为基础,成为简单的缩影,展现自然风光。岩石的静态特征及景观的整体美,再加上水景,能更好反映环境特征。在水景创造过程中,设计师可将岩石与水景作为整体,岩石与水景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画面。在景观中加入湖面与岩石,在此基础上加入水元素,从平静与流动的状态中体现景观的美。3)水植结合为使水景与园林景观契合,需站在宏观角度整体设计,如通过观察或鸟瞰,确定整个园林景观的基础信息。如在水景观附近种植柳树,柔软的柳树与水景构成微妙叠加。水景四周还可种植松树、冷杉、无花果等具有落差感的植物,为水景增加层次感及趣味性。从色彩组合角度看,可种植燕子花、蝴蝶花等植物,使水上景观更丰富多彩,如青岛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设计[5]。4)保证氛围目前,在园林景观中,水景既能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又能增加园林景观与周围建筑的联系,增加城市活力。设计师可采用横向角度划分,使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更引人关注,并与水景相呼应。

2.3植物搭配

1)理念植物景观组合是对景观设计主题“古韵与现代韵律、和谐与繁荣”的补充。因此,以绿色为基础,通过植物物种搭配,形成植物分层、色彩鲜明与功能性强的人工群落,满足各类群体对水景植物的不同需求与审美,并利用植物治理被污染的生态环境。2)原则通过常绿乔木、灌木植物,以及五彩缤纷的花朵,创造“古今韵、和谐与繁荣”的主题景观。以自然与生态为发展主题,考虑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突出生活与休闲环境,创造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河流景观,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3)方法在重点景区规划植物种类,结合现代园林特点,运用艺术手法,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效果。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树种景观,加强园林景观的自身作用与价值。还可适当增加上层空间的植物数量,优化树种结构,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组合种植,以满足短期、中期与长期的景观效果,适应城市绿地规划[6]。4)挑选树种以树木为骨架,多层布置,栽植密度科学合理。重视物种多样性,丰富绿地景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为灌木、乔木、花、草相结合,品种丰富,植物种类不少于20种。绿地种植植物应以树木为主,木质灌木种植面积不得低于70%。公园绿化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0%,植被覆盖率不低于80%。在挑选园林景观绿地植物树种时,落叶乔木的胸径不小于8.0cm,枝下高度不小于2.5m;常绿乔木的胸径不小于6.0cm,枝下高度不小于2.2m。重要场所或重要景观树的落叶高木胸径不小于15.0cm,枝下高度不小于2.8m;常绿高木的胸径不小于8.0cm,枝下的高度不小于2.5m。优先挑选易生长、易管理、耐水湿等特性树种,突出许昌市“莲城”特色。

2.4优化水源设计

水体是水景的主要组成部分,水体的清晰与透明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为保证水景景观的色彩、透明度及清晰度,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供水方式的科学合理。例如,设计悬浮在景观中的瀑布时,设计师可利用山与地表间的高度差异,通过高处水源的循环,使瀑布始终处于水量充足状态。为实现这一目标,可敷设相应的供水管道。考虑到土地利用条件,在设计园林水景时应适当考虑供水方式,可进行雨水收集利用,保持低碳理念,改善水资源利用模式。

3结语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较为常见,在园林景观中融入水景时需注意设计方法,若水景设计科学合理,则可成为园林景观中的独特风景。现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实践水景设计时,必须科学挑选水景位置,合理选择水景形式及植物搭配、优化水源设计,满足园林景观的实际要求,进而强化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琦,朱立昆.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3):146-147.

[2]李存东,关午军,巩磊,等.闲置鱼塘演变为雨水花园的景观再造——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芦草叠塘”景区设计浅析[J].建筑实践,2019(4):32-35.

[3]陈德彬.园林工程中水景景观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198-199.

[4]甘云涛,朱俊华.浅论水景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8):146-147.

[5]吕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在现代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19(22):126-127.

[6]杨中华.水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征——评《法国水景设计城市水元素》[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3):189.

作者:彭晓凯 单位: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