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际铁路沿线景观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高架铁路沿线景观的作用及特点
1.景观的动态性。这一特性主要是针对列车乘客来说的。伴随着铁路的线性运动,窗外的景色像一个滚动式的画卷一般,将途经的城市、乡村、农田或高山水域,接连不断地展现给车内乘客,形成一个无限延展的时快时慢动态场景。随着场景的不停变换,它能够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引导空间方向感、满足人际交流、营造特定氛围等。
2.景观的层次性。针对乘客来说,随着列车的行驶,乘客眼中的景观被分为远景、中景和近景,并且三者迅速转换。往往远景被当作背景而存在,中景是能被旅客清楚欣赏和识别的景观,近景由于车速过快而引起视觉模糊无法辨认。所以铁路沿线景观针对乘客来说,是变化的、大尺度的、具有一定层次感的大体认知。而城际铁路都是以高架铁路形式修建,乘客竖向观赏角度较大,视点较高,能够清晰地欣赏到铁路沿线景观绿化的平面构成和低层屋顶设计。对被高架铁路穿越的城市空间来说,其层次性还应包含竖向景观的层次性,周边居民在欣赏其铁路景观时,感受更多的则是高架桥及附属空间自下而上的竖向景观层次感。
3.景观的流畅交融性。铁路沿线景观是一个典型的线性景观空间,加上城际铁路在不同地段设置的站点出入口广场开放景观,这条线又完美流畅地串联了城际铁路沿线空间及站点广场,犹如一串绿色项链串了若干珍珠一般,具有良好的景观交融性。随着铁路的运行,静动相结合的流畅感,也为城市增加活力和魅力。4.景观的瞬间体验性。针对旅客来说,车窗外的沿线风景是受车速、座位和视点高低及视域范围影响的瞬间体验性。列车在出站低速行驶时旅客可以拥有较大的观赏视角,对景观的信息接收也较为完整,快速行驶时,旅客视角变窄,只能欣赏远景,或视野内较为突出标志性景观。针对铁路周边的居民来说,则不受瞬间体验的影响。
二、郑开城际铁路简介
郑开城际铁路又名郑汴城际铁路,全长约57.4km,沿途经郑州市、开封市,全程设置站点13个,设计最高时速200公里/小时,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全程单程运行时间半小时内。铁路自郑州东站城际场引出,沿金水东路、郑开大道南侧,东至开封宋城路站。郑开城铁列车全线使用电力牵引机车,是无污染、零排放环保铁路。郑开铁路全线与郑开大道平行,紧邻郑开大道南侧,全程96%为高架地上铁路,站台。铁路沿线用地性质西段多为商业金融用地,中段为商业及住宅体育、行政办公用地和混合用地,东段以混合用地为主,全线每间隔5km规划有生态绿地及公共绿地片区,作为郑汴产业带沿线建筑密集区的生态缓冲带。本文认为郑开城际铁路沿线适宜依托该生态绿地及公共绿地片区打造具有郑汴一体化特色的景观。
三、郑开城际铁路沿线景观设计原则
(一)环境整体协调性
铁路沿线景观设计要与沿线用地性质及用地现状及环境相结合,协调控制规划。郑开城际铁路沿线有城市、郊区、河流、农田、绿地、产业园区、高教园区等,他们相互制约、渗透和影响,在景观设计上应考虑沿线绿化平面构成、线形、构筑物的色彩、造型、风格等与周边环境协调。
(二)地域文化特色性
地域文化特色是区别不同城市特点的最基本的特点,这要求城际铁路不仅在铁路工程构筑物的造型景观设计上要融入地方特色,其沿线各个节点的景观设计也要与各个地段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相协调,通过蕴含地域文化特色的周边建筑、构筑物、植物群落、公共绿地、自然风景的设计来展现沿线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
(三)景观生态性
城际铁路沿线景观不但是连接两座城市的景观廊,也是联系两个城市的生态廊,在设计时必须以生态优先,植物选择应适地适树,物种应丰富,多土壤微地形,适当结合广场等硬质景观,合理保护利用沿线植被、水系和文化历史遗迹。
四、郑开铁路沿线景观设计建议
(一)结合沿线生态绿用穿插设计
与周边用地环境相协调。根据环境协调性这一原则,依照郑汴产业带整体规划,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将生态绿地与道路绿地、公共绿地、工业绿地相结合延伸渗透,形成铁路沿线绿道。
(二)融入郑州中牟开封三城文化特色
与站前广场结合,形成链式景观带。开封为八朝古都,郑州为商文化的发源地,郑开城际铁路连接了两个历史古城。中间的中牟为郑汴产业带核心区,是现代工业产业为主的纽带,作为分隔,也作为过渡,联系两个历史文化沉淀厚重的城市。铁路沿线景观设计应考虑融入三地文化及特色,并适当结合站前广场,形成一链连交通,一链展发展,一链穿历史的景观格局。
(三)把握好沿线景观尺度及体量
合理规划铁路沿线景观视廊。铁路沿线景观由于铁路的高速,以乘客为对象的特点,应结合沿线公共绿地或生态绿地设计大尺度大体量景观。根据许姝(2012年)研究,当列车以200km/h速度行进时,乘客的最短视距为18m,针对乘客设计的铁路沿线景观带宽度宜大于18m,且景观重点宜在18m外;获得清晰的物体印象界面的最佳视距是90m,界面长度是131m,所以建议沿线景观带的建筑物界面长度应控制在130~150m[2]。以周边居民为对象应结合街头绿地、桥下附属空间、建筑前广场,设计较为丰富的中尺度和小尺度空间,弱化高架桥对周边整体空间的破坏。铁路沿线景观视廊是乘客能够透过车窗欣赏到窗外景色的视线通廊,建议郑开铁路沿线景观设计应结合七里河、运粮河等自然河流,与铁路垂直或相交的道路来规划景观视廊,应结合城市规划,在视廊尽端设计具有城市识别特色标志建筑物、景观构筑物或绿地景观。
(四)要合理进行沿线建筑景观设计
形成有特色的建筑色彩、材质、风格及夜景。由于处于产业带中间,铁路两侧建筑较多,类型有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学校、写字楼、工业建筑等。为了沿线景观应在合理规划建筑界面长度的基础上,规划统一协调具有区域特色的建筑色彩,高度、材质及建筑风格,并且规划沿线夜景,为夜晚乘客带来美妙的视觉体验。另外,桥下构筑物的色彩风格和夜景也应纳入沿线景观规划内容,为周围居民提供优美的可识别的桥下空间。
(五)结合地形及植物景观设计
降低铁路沿线噪音,美化天际线。沿线植物及地形设计除了能形成地域特色外,还能降低铁路沿线噪音。植物选择宜以本地树干高大宜成活的乔木为主,适当结合常绿乔木,形成高架铁路桥两侧的绿色屏障,落叶植物建议采用杨树、银杏、刺槐、楸树,常绿植物建议采用雪松,青杆等。建议在铁路沿线绿地进行带状起伏地形设计,结合高大乔木,能形成列车在树丛中穿梭的美景,乘客也能欣赏到高低起伏的绿色树海景观。
五、结语
郑开城际铁路的建设吸引着全省的目光,它的开通将带动郑开两城的经济互融、生活互融。铁路沿线的景观设计也将成为相关学者及景观工作者后续关注的问题。本文在结合郑汴产业带规划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铁路沿线能结合绿化生态、建筑、交通、环境美化于一体,打造一个绿色美丽安全高效的生态渗透廊道。
作者:李海霞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