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理念的道路植物景观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理念的道路植物景观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低碳理念的道路植物景观设计

摘要:低碳环保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道路作为联系工业园区内外部空间的纽带,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探讨低碳理念在工业园区道路植物景观中的应用,为构建低碳环保的工业环境作出贡献。

关键词:低碳;工业园;道路植物景观

低碳理念,是借助绿色植物,以降低CO2排放量为目标,实现低排放、低污染效应,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而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直接参与了CO2的吸收和排放,是城市景观营造中最主要的碳汇。本文以重庆凤凰湖工业园道路为例,介绍了低碳理念在工业园区道路植物营造中的体现,希望对现代化的工业园区道路植物景观设计有所启示,为构建低碳工业环境作出贡献。

1重庆市凤凰湖工业园道路植物营造分析

1.1研究方法

1.1.1现场调研

对本例中的道路植物景观进行现场调研,记录植物类型、种植结构、典型低碳特征等植物信息。

1.1.2数据分析

采用相关软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作图。并分析频度,频度(%)=某一植物出现的样方数目/全部样方数目×100%[2]。

1.2工业园道路低碳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1.2.1概况

凤凰湖工业园地处重庆市永川区,道路长8km,占地约0.56km2,其中绿地面积达0.40km2。研究过程中,根据厂区的不同功能,笔者将研究对象分为11个路段,每个路段选取2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植物景观样方进行深入研究。

1.2.2植物种类选择分析

本例选用的植物种类多样,所选用的植物种类达41种,经统计乔木20种,灌木19种,地被2种。据研究,植物种类越多,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效率就越强[3]。本例选用的植物种类如表1所示。在选用的植物中,本土植物的比重达到80%以上,本土植物由于环境适应能力强,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和适应性较高,吸收CO2充分,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其碳排放量较少,从而保证了低碳效应。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乔木的选择上运用最多的是黄葛树,频度达72.73%,其次是香樟,频度达68.18%。使用频度较高的植物具有相应的低碳特征,获得了较高的碳汇量。灌木选用较多的依次为檵木、山茶、鸭脚木、红叶石楠、杜鹃等常绿灌木,据研究常绿灌木的固碳释氧效率比其它类型高,在灌木选择上符合低碳效应的需求。此外,本例中选用了10种彩叶植物,比重达24.4%,与常绿植物相比,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效率更强[4]。总的来说,从植物种类及特征来看,本例的植物选择满足了低碳植物景观设计的需求。

1.2.3工业园道路植物景观结构分析

本例中主要运用了密林多层式植物景观结构。通过调研发现,凤凰湖工业园道路植物景观主要选用了叶面积系数大,光合效应高的“高大乔木———中层乔木———小乔木———灌木及地被”的植物种植结构,其中较典型的有:①香樟、朴树———紫叶李———桂花、鸡爪槭———檵木、鸭脚木等灌木及地被;②香樟、栾树———广玉兰———蒲葵、木芙蓉———海桐、檵木等灌木及地被;③朴树、香樟———白兰———紫玉兰、桂花———蒲葵———海桐、红叶石楠等灌木及地被;④黄葛树———紫叶李———枇杷、桂花———鸭脚木、山茶等灌木及地被;⑤黄葛树、栾树———广玉兰、白兰———樱花、木芙蓉———棕竹、山茶、杜鹃等灌木及地被;⑥银杏———广玉兰———樱花———金叶女贞、杜鹃等灌木及地被。由于本例是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其发挥的主要功能是隔离及动态观赏,对于使用功能的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的主要是密林景观结构。据测算,本例郁闭度达到0.74,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比达到0.70以上为密郁闭。

1.2.4工业园道路植物配植形式分析

相异风格形式的植物景观碳汇效力有明显差异。本例中主要的植物景观风格形式为自然式,其养护管理强度弱,人工干预和养护投入低,碳排放低,同时光合效率较高,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碳汇能力。据试验研究证明,不同植物碳汇效力的强弱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5]。而本例大量运用了常绿灌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固碳效力。

2讨论

研究表明,对道路植物景观碳效应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景观结构、植物配植形式等[6]。

2.1低碳道路植物种类的选择

从低碳角度出发,丰富种植群落植物种类,使之固碳效力增强的同时,优先选用本土树种。而彩叶植物较常绿植物固碳释氧效力强,适当增加彩叶植物的运用,在提升道路景观美学性的同时,可提高植物景观的碳效应。总的来说,寿命长、环境适应能力强、碳汇周期长、木质结构部分的比例大植物其固碳效力强。因此低碳植物景观营造中固碳效率快、周期长的植物也是设计的必需。

2.2低碳道路植物景观结构的运用

据研究,植物景观层次越丰富,固碳效率越明显:多层林>复层林>单层林[7],植物景观的固碳效率随着郁闭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加[8],建议优先考虑郁闭度高的乔木种类。道路植物景观以隔离、防护及动态观赏为主要功能,应以多层密林植物景观结构为主,配合其它植物景观结构。

2.3低碳道路植物配植形式的设计

一方面,自然式植物景观风格应作为低碳设计的首选,这是因为跟人工式植物景观相比,碳排放低,碳汇能力强。另一方面,优先选用吸收CO2和释放O2多的常绿植物。此外,落叶乔木固碳释氧效力也较强,适当增加落叶乔木的运用,因此需合理配植常绿与落叶植物。同时,由于大型乔灌木移栽过程中产生较大排碳量,应避免盲目运用大规格的植物。

3结语

虽然碳效应问题是目前植物景观营造的热点,但是应清楚营造道路植物景观的目的不仅是追求低碳效应,还需要满足其他需求和功能,追求植物景观多种效应和效益的平衡是笔者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卫珂,赵三星.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分析[J].南方农业,2005(9)

2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李冠华.低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浅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0(10)

4李想,李梅梅,马颖等。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8(8)

5徐玮玮.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绿地树种配置及环境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

6包志毅,马婕婷.试论低碳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J].中国园林,2011(1)

7刘常富,赵爽,李玲等.沈阳城市森林固碳和污染物净化效益差异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4)

8刘常富,何兴元,陈玮等.基于QuickBird和CITYgreen的沈阳城市森林效益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

作者:葛现玲 张媛媛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