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及体系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经济法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基于经济法教材使用的现状,指出各高校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体系并不统一,提出了应科学界定教材与教案的关系,妥善处理经济法与其他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将优化教学方法、教学素养和教学过程作为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教学目标,明确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从传统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提出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改革的路径,进而培养新时代应用型法律人才。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体系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法学专业必修课程,当下迫切需要改革经济法的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的核心内容。基于合理界定经济法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灵活采用诊所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不同教学方法,并探索在微课背景下翻转课堂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充分结合法律实践,将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融会贯通,基于诊所式教学创新并优化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
1改革重心:妥善处理两个关系
1.1科学处理指定教材与教案的联系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北京大学张守文老师主编的《经济法学》马工程教材是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指定教材,各高校的首选教材均是本教材。目前,经济法学术界还存在杨紫煊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昌麒主编的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漆多俊主编的由武汉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诸多经济法教材。教师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妥善处理好这些教材之间的关系,向学生讲清楚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学术界的不同观点。同时,经济法课程主讲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案,处理好教材与教案之间的联系。教案应围绕教材,并以教学大纲和教学三基为基础,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经济法是一门非常务实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主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充分结合案例和实践来讲授,但学术界专门结合诊所式教学法编写的经济法教材鲜见,要求主讲教师根据教材撰写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穿插不同案例,设计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师生共同讨论法律实务问题的分析、解决思路与方案。此外,经济法教案还要注意经济法的立改废问题,因为经济法律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经济法的立改废要比其他部门法更为频繁,要求主讲教师密切关注立法动态,在教案中不断调整经济法律规范的内容,体现经济立法最新动态[1]。
1.2科学界定经济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根据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安排,经济法课程属于“X”中的“其他专业必修课程”,在开设经济法课程之前,一般要开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等专业必修课程。因此,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要科学界定经济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避免课程之间遗漏或重复教学内容。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始终围绕经济法调整国家在规制本国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特定经济关系这一核心对象,重点讲授与该调整对象有关的内容,与民商法、行政法、刑法有关的内容应简要介绍,放到其他学科中重点讲授。具体来说,其他学科讲授过的内容不再重复讲授;其他学科不讲授的内容注意考虑是否符合经济法调整对象,若符合可以讲授,若不符合则不予讲授;不再讲授从经济法课程中剥离的社会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讲授凸显经济法属性的核心内容。
2改革目标:优化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
2.1优化教学方法
教育部拟定的法学专业素质教育目标和国家推行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2]。因此,在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突出专业见习、实习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实践教学特色。具体到经济法课程教学而言,首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其次,充分结合法律救助中心开展诊所式教学,利用主讲教师自身代理的经济案件为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最后,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组织学生为企业提供把脉问诊式的法律服务,让学生领悟经济法课程内容的活学活用。
2.2优化教学素养
经济法课程教学蕴含丰富的教学素养,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跨学科融合的发散思维模式。经济法课程比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范围更广泛,不仅在法学专业课程之间互相融通,而且与经济学、社会学、行政学等专业领域联系紧密。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只注重对经济法律基本理论的讲授,而不重视对该理论背后的原理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对相关法律规范一知半解。因此,在合理界定经济法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整合优化教学素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打磨学生运用不同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散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2.3优化教学过程
优化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还应深入优化教学过程。在经济法课程每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思政元素,突出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教学方法应用相结合,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之间的关系,打破传统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并重视过程式教学,合理调整教学过程在考核中的权重,淡化结业考试。在教学过程中注入考核元素,如案例研讨、诊所教学等环节中设计考核环节,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把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凸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3改革路径:创新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
3.1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法学本科学生应苦练基本功,扎实掌握法律职业技能,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经济法是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在合理确定其课程内容后,经济法课程内容及其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应以应用性为目标,以教材和教案为抓手,以经济法律实务为基本内容,凸显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着力于培养善于提出问题、积极分析问题和灵活解决问题的新时代应用型法律人才。
3.2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及其体系改革路径
第一,合理优化经济法课程传统教学内容。囿于缺少经济法典和健全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学界关于经济法基本内容观点不一[3],关于经济法的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也众说纷纭,导致市面上出版的经济法教材五花八门,内容和体系相当的经济法教材鲜见。作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同于其他院校,故在讲授经济法课程时,首要任务是合理界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诊所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不同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经济法课程内容应以总论、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为讲授重点。同时,将经济法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化,克服原来经济法课程讲授内容较散的弊病,既注重讲授内容的全面性,也突出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围绕经济法基本理论、竞争法、消费者法、要素市场规制法、金融法、财税法、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等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核心内容展开讲授[4],广告法、产业法、计划法、会计法和审计法等内容则简要介绍即可。经济法课程内容应重点讲授经济法总论中的概念、调整对象、产生与发展、地位、基本原则、主体、实施,市场规制法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房地产法,宏观调控法中的金融法、财政法、税法、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第二,合理优化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法学教育应紧扣法律实践,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探索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的对接机制,将枯燥的法条与鲜活的案例充分结合起来,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注重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强化学校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5]。基于此,唐山师范学院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申请实施法律援助项目,依托学校法律救助中心平台面向社会开展法律援助服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在该平台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在专任教师指导下解答咨询问题,与教师共同代理援助案件,进行诊所式法律实践教学。经济法课程可以依托上述平台开展诊所式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由学生参与法律实务案件代理,直接回答当事人咨询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咨询,为企业设计非诉法律服务方案,为纳税人提供税务咨询意见和税务筹划,接受当事人委托,撰写民事起诉状,代为向法院进行立案、开庭、调解等各项诉讼活动。学生在亲自参与各项法律实践教学过程中体验法律实务,打磨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专业核心素养,逐渐成长为新时代有用的法律人才。
4结语
经济法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厘清课程内容设置,处理好教案与教材的关系,及其与其他课程、学科教学的关系。基于此,应合理确定经济法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的教学思路和优化教学方法、教学素养和教学过程的改革目标,并从传统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改革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红.《经济法原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优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02):88-91.
[2]张燕.中国经济法学研究影响力与经济法实践发展———基于CNKI39年文献大数据[J].法学评论,2019,(03):90-105.
[3]陈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02):115-117.
[4]项贤国,周梦晗.《经济法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和优化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79-81.
[5]张蓓蓓,蒋祥龙.高校经济法课程诊所式教学实训模式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19-122.
作者:项贤国 李锦波 宋颖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