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思政元素货币金融学教学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政元素货币金融学教学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政元素货币金融学教学探索

摘要:高校课程思政是在各类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形成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货币金融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肩负着价值观“启蒙”的重任。本文围绕“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在评价课程思政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引领;协同育人

一、“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助力国家一流课程建设

湖北经济学院“货币金融学”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建设目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高阶性、教学内容的挑战性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性。课程思政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问题。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视角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根据纲要的要求,课程思政将成为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也将成为衡量教师综合素质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二)“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鞭策教师形象自塑

教师的职业形象是品德、胸怀、学识、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不仅要厚德,而且要博学。厚德,要求教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博学,则是治学既要有宽度,又要有高度。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家国情怀,教师的拼搏精神和责任担当,教师的治学态度和儒雅风范,教师的研究成果和渊博学识,是学生的一面面镜子。“货币金融学”讨论最多的就是“钱”,教师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引领效应。教师需要淡泊名利,守住寂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已主义。教师需要潜心学习,不仅研究经济金融的现实问题,还需要探寻中国灿烂的金融文化,在浩瀚的学海中汲取营养。教师站在讲台上,干练庄重的仪表、得体优雅的举止就是思政最好的第一课。思路清晰的授课,画面清新的课件,抽丝剥茧的讲解,会对学生形成强大的磁场,吸引学生自觉探索金融的奥秘。

(三)“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推进知识体系重构

面临中国从融入经济全球化到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大变局,“货币金融学”课程需要从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课程考试等多方面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我们需要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既遵循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驱动等理念有机嵌入教学内容之中。在货币本质、利息本质、货币流通规律等教学内容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商业银行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增加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元素;在金融发展理论中,围绕国家双循环战略,探索双循环联动效应;在货币政策理论中突出中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工具创新,体现货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特色,凸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在国际金融理论中突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及有效路径,只有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货币领域占有更大份额,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四)“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催生教学模式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承载的。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课前,教师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给学生下达学习任务,提供丰富的视频资料和参考读物,学生先学习、思考,教师后点评、答疑解惑,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对那些容易理解的金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学生自学为主,而对核心知识点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如货币供应量形成过程、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关系等内容,则由教师在课堂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开展知识拓展训练,鼓励学生参与股票、外汇模拟交易,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金融知识竞赛,组织各类形式的金融热点讨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的路径设计

在推进“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聚焦思政元素,梳理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路径设计,讲好中国故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框架见表1。

(一)在知我中华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国有灿烂的货币金融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货币演进、货币制度、银行经营管理等内容的讲授中,展示中国历史上经济金融的辉煌成就。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货币的国家,4000年前,中国的贝币就已经在商品交换中发挥重要作用。德国柏林古钱币博物馆对人类最早起源的货币进行排名,第一是中国的贝币。大英博物馆在列举早期货币时也把中国贝币排在第一。中国也是最早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2000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进行货币改革,由国家统一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中国还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1000年前,北宋年间,世界上第一张具有纸币属性的货币“交子”诞生,以铁钱为币值本位,用统一的纸张印制,保证自由交换和随时兑现。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在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世界货币等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GDP连续保持6%的高增长率;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2016年,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截至2022年2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升至3.2%,居世界第四位;在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前10的城市中,上海、香港、北京、深圳位列其中3。每一个鲜活的数字无不彰显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的力量。

(二)在聆听中国故事中铭记人民至上的初心

以信用、利息、贷款等知识的讲授为切入点,穿插中国故事,让学生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一军曾经在湖北孝感向当地一位杨姓老人借了400大洋,并留下欠条。时隔85年,孝感市政府按当时的银价计算,偿还4万元给杨家后人。1950年2月,解放军奉命到汝城剿匪,当地村民自发给解放军送粮,队伍负责人签下借条。2014年,汝城县政府替解放军归还本息6.6万元。无数事例表明,人民政府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业的引领和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普惠金融,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金融企业以国家均衡发展大局为重,履行社会责任的善举。度小满金融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制定“中小商户扶助计划”。疫情期间,小微企业因为物流不畅通、货款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形时有发生,度小满金融与相关银行合作,为数百万家小微企业发放无抵押贷款,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中国建设银行打造的“劳动者港湾”专门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让清洁工、的士司机、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者可以在“港湾”歇歇脚、喝杯水、看看书,感受建行人送上的温暖。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是“人民至上、责任至上”的最好诠释。有责任担当的政府、有责任担当的企业,正以鲜明的形象呈现在世界面前。

(三)在反思教训中感悟职业能力的分量

职业能力缺失,职业责任与担当将变成空谈。衍生金融工具是规避价格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增加了证券交易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市场参与者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严格遵守交易纪律,实现自律性约束。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后,上证指数突然直线拉升,涨幅超过5%,让所有市场参与者震惊。原因是光大证券策略部的套利系统操作失误,出现错误的巨量交易单。当天下午,光大证券又利用未公开信息卖出指数基金和股指期货合约,涉及价格操纵和内幕交易。尽管事后光大证券的非法所得被没收,并遭受高达5亿元的罚款,但因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却难以弥补。中国银行开发的“原油宝”理财产品,是为境内个人客户提供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的交易服务。美国时间2020年4月20日原油期货5月合约跌出史上第一个负数结算价-37.63美元,而操盘手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负结算价”提示没有足够的警觉,未能及时止损,中国银行和客户都蒙受惨重损失,部分客户甚至血本无归。客户就是上帝,责任重于泰山!金融企业以工匠精神设计每一款产品,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充分地评估,制定科学的操作流程,金融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纪律,严谨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四)在把握时代脉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回归金融初心,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国权威媒体近年来最热门的词句。中国货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在普惠、碳减排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通过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采用“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发放碳减排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息再贷款支持,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应用,让社会公众在数字经济条件下享受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性。一些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群众即使没有银行账户,也可以通过数字钱包享受各种金融服务,增强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让沿线国家搭上中国经济腾飞的快速列车。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新的融资平台,这些都是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

2021年秋季,我们对湖北经济学院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我们制作了“课程思政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000张,收回870张,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梳理见表2。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人格魅力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雕琢出什么样的作品。在湖北经济学院“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中,政治素养高、教学效果好、科研功底扎实且仪表端庄的教师最受学生喜爱。“货币金融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体现教师团队的价值取向,是影响思政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全英文教材或按西方金融理论与实践脉络编写的教材,难以充分体现中国金融的特色和创新实践,我们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体现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实践的“货币金融学”知识体系。表中数据也显示出我们教学中的短板,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充分,实践教学环节不扎实,都是需要下一步着力改进的环节。

四、提升“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效果的对策建议

课程思政建设一直在路上。如何进一步提高“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以实践育人强化理论育人的理念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金融理论,分析正在发生的金融改革与实践,既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又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了解银行柜台业务,熟悉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的基本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学研究与假期社会实践相结合,走进田野,走进大山,感受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绿色金融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思考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工具创新。利用与乡亲们面对面的机会,宣讲国家绿色发展理念,介绍金融理财知识、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流程、防诈骗的技巧等,帮助乡亲们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

(二)发挥校园育人与社会育人的协同效应

走出去,请进来,校园育人与社会育人协同并进。教师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增强对金融机构信贷审核、风险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感性认识,熟悉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及发展策略,并将挂职锻炼中的所学所思及时融入课堂。学校依托行业办学,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一线顶岗实习,熟悉业务办理程序,学会与客户沟通,与同事合作,接受金融企业制度约束、纪律管理,提升职业素养,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团队合作的快乐。同时,学校聘请业界专家进校园,与校内教师联合授课,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讲授金融业的新业态、金融创新的新举措,并将业界人才的新需求及时分享给学生。

(三)建立以过程管理为导向的成绩评价体系

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增强课程的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成绩评价体系。采用翻转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引导学生关注正在发生的财经信息,关注权威经济金融统计数据,并分析数据运行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指导学生读几本好书,读几篇专业论文等,撰写读书笔记;鼓励学生撰写紧扣时代的专业小论文,课程临近尾声时撰写学习收获等。所有环节都进行成绩评定,在最后的总评成绩中降低期末考试占比,大幅度提升平时成绩比重,使学生从“考试机器”变成真正有思想、有创造性的时代新人。

(四)构建激励教师自觉思政的科学考核机制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专业课程教师要和思政课程教师、辅导员教师一起,引导学生立正心,走正道,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教师通过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研讨会,观摩校内外名师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提升课程思政自觉性,在教学内容组织、作业布置和课程考核各环节引入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思维送达学生的心灵深处。在督导和学生评教、教师授课大赛中将课程思政纳入评价指标,并设置较高的权重,激励教师自觉思政,在各类奖项评选以及职称晋升中将课程思政列入必要条件,营造浓烈的课程思政氛围。

作者:彭芸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