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以赛促学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以赛促学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以赛促学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简要分析“以赛促学”内涵及其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以赛促学”在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实践应用情况,根据实际反馈,对“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应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旨在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能力,为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关键词】以赛促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计算机专业自身的实践性比较强,开展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不仅能够检验学习成果,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中,强调“以赛促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并强化其实践应用水平。根据实践情况,总结“以赛促学”的实际应用。

一、“以赛促学”内涵

“以赛促学”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营造高度仿真的竞赛环境,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多种技能,强化其专业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赛,演练多种考核,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此同时,“以赛促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及沟通交流水平,展现团队协作所产生的效能,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以赛促学”模式作用分析

1、改正学生学习方法。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以赛促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学习方法的单一性,从而促进新的学习习惯的养成[1]。同时,利用竞赛学习,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在自我肯定中激发更多潜在特质,改正松散懒慢学风。2、改变教师能力结构。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开展“以赛促学”的过程,也是对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转变的有益帮助。这是由于“以赛促学”模式需要将过去理论知识、一般素质教学、技术讲解等统统摒弃,从而实现具体操作、实作知识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学模式深入改革。3、改革教学组织管理。对于学校而言,“以赛促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这是因为计算机竞赛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使教学改革逐渐标准化、社会化。同时,开展“以赛促学”活动,要求学校大力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密切配合。

三、“以赛促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制定竞赛计划。对教学及主要课程进行了解,制定详细竞赛计划,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保证方案和计划合理科学。一般情况下,每个学期举办一次竞赛即可,竞赛内容应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将竞赛结果计入到学生的学分中[2]。例如,某学校计算机专业制定竞赛内容时,将教学计划充分融入其中。网页设计、编程软件设计等知识竞赛,不仅突出活动目的,同时也逐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确立竞赛项目。计算机教师应结合竞赛目的及主要内容,尽早确立竞赛项目及方案,确定每个环节的指导教师,明确相关机能培训方案。结合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竞赛项目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理论及操作知识充分应用在竞赛中,从而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例如,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确定网页制作课题,小组间开展竞赛,要求每个小组独立完成竞赛项目,实现工学结合。3、竞赛项目检验。通过不同小组或不同班级之间的技能竞争,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在相近专业中开展素质拓展课程,要求学生参与到学术讲座中,通过友谊赛形式,保证学生参与热情。通过对竞赛项目的检验,可对学生计算机课程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验,突出学习成果,也可对学生实践操作及知识运用情况加以了解,借此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使其参与到更高级别的竞赛中。4、建立考评系统。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建立新型课程考评系统,突出对“以赛促学”成果的重视,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3]。例如,对每个竞赛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及时考核组内成员的学习成果。通常,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判定。

四、注意事项

①新入学学生不适宜开展此种教学模式,在其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技能后实施效果更佳;②开展竞赛活动时,教师做好引导,避免出现“小团队”现象;③合理调整原来课程,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和沟通,避免授课内容出现较大偏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以赛促学”模式中应用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紧紧围绕竞赛项目所涵盖的理论及实践知识,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兴趣,定向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同时,“以赛促学”也能对计算机教学改革成效加以判断,及时发现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强化教学质量。实践证实,“以赛促学”将教学改革与人才竞赛充分结合,可有效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宗安,项莉萍,李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1-3.

[2]殷晨,刘美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培训,2015(08):189.

[3]陈英杰,刘健,唐新军,崔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工科大学生竞赛与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3):246-248.

作者:谭阳 单位: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