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教学研究

计算机教学篇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广泛融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同样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已建立起与信息化、时代化相适应的各类教育教学新模式,并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其中,已初步通过开发微课、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构建起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常态化微课教学。然而,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还未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充分了解与熟练掌握。在此背景下,《微课/慕课设计、制作与应用》一书有助于为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师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技术培训。

一、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教学方式有着巨大的区别。微课教学主要是依赖视频教学资源的衔接,而互动和反馈的时间受限,特别是教师自身的资源(例如体态、语言、表情、眼神等)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情况,更没有办法依照学情及时地调整课堂设计,只能根据教学预设,完成一些程式化的讲述与引导。从微课教学的整体角度分析,“盲教”以及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自控能力、学习习惯都会显著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因此,微课的教学效果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所处的学习环境息息相关。明确微课教学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二、对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意义

该书对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具体而言,可以借鉴其中五个方面的策略,提升基于微课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

(一)控制教学内容,做好“一课一得”

该书中指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微课教学更加需要强调教学产出。因此,高等院校计算机微课的教学中需要严格控制信息化的知识内容。微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当节课的课堂重点,让学生对于教学有正确的心理预期,进而认真开展自主学习,如知识点过多,则容易出现知识点的杂糅,与微课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控制教学时长,做到“一点一段”

该书中强调,微课课堂应被明确划分为多段,进行知识点的循序渐进讲授,方便学生学习和把握。因此,高校远程计算机教学微课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就需要真正做到分段数字化。在进行数字化教育的课堂上也非常需要注意做到重点目标清楚,阶段划分明确。

(三)提炼教学语言,争取“有用有趣”

该书认为,讲课幽默生动的教师就很容易受到学生的推崇。高校计算机微课的教学中更加迫切地需要幽默生动的讲解,才能紧紧地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进而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努力地提炼授课语言,注意使用有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增进师生互动,避免分散和限制学生的注意力。高校计算机微课的教育目标是希望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习得教学重点、掌握核心知识、理解核心观点。提升课堂趣味性,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四)加强过程考核,做到“有讲有测”

该书提出,微课教学要提升效果,一定要增加相应的练习测验。因此,高校计算机微课的教学中也要精心准备好同步练习,这些练习既可以是当堂的在线测试,也可以是传统的作业。测试题目尽量采取客观问卷形式呈现,不但方便作答,而且可以快速地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课堂中的收获与效果。切实做好“有讲有测”,注重对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巩固和实际运用,方能有效地保障微课的学习效果。

(五)善用学习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该书特别强调,微课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统计数据,及时发现不足和问题,然后与学生沟通,尽快纠正不足。此外,教师还需要准确把握高校计算机微课课堂的实际学习效果,基于课堂数据进行课堂反馈和持续改进。

作者:宋金玲 康燕 黄立明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计算机教学篇2

网络技术已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机构、个人用户的信息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计算机网络安全在日常生活中饰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往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育。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实际操作能力在未来就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推进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只传授学生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然后简单操作电脑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进行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老师仅仅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述,而忽略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中,老师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联系起来,要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3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老师开始应用网络技术,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要求高校培育出高素质、高水准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全面人才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2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及思路

2.1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确保培育出高素质、高层次专业人才。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阶段,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

2.2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实训教学为理念,课程实训是基础,课程设计是关键,综合课程设计是目的。在进行实训教学时,老师要将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合理联系起来,教学过程中形成合理且有效的课程实训教学体系,将多种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点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点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确保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同时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选修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二是确保实训内容,在实训过程中依据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特点,将实训分为四个系列,即密码与协议系列、网络防御技术系列,网络安全实训攻击技术系列、系统安全与病毒防护系列。同时将实训分为课程训练、课外选修训练两种不同类型的训练,其中课程训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中所包含的技术原理、理论知识点等,课外选修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特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众多,同时概念复杂难以理解,导致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知识点,也影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知识内容,还需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运用能力。因此,急需改革和完善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式,但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前,需要正确掌握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特点,以此确保改革方式的合理化、正确性。

3.1内容多样化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内容繁杂且多样化,主要分为安全体系结构、密码编辑和翻译技术等内容,详细可分为网络安全攻击技术、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网络环境配置等内容。其中网络安全攻击技术包括网络监督控制、网络侵犯、网络后门与网络隐身等,“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包括安全操作系统、互联网协议地址等基础知识安全和全球广域网安全。

3.2实践要求高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多元化,其中实践性课程占据重要位置。但由于环境的限制,导致其实践性课程很难建立。首先在计算机安全课程实践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网络设备,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其次计算机安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缺一不可,通过实践课程帮助掌握理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最后,老师从发展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在实践中模拟真实发生的事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攻防技术。

4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4.1根据岗位职责确定教学培训内容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飞跃,如若老师没有及时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会导致教学与实际情况、实际岗位不相符。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时,老师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岗位设置教学重点和实训内容,丰富学生计算机网络安全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经过长此以往的实训、反馈和调查研究,逐步形成完善的教学实训体系。

4.1.1改进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内容中,主要是调和网际协议地址分配策略和负责网际协议地址的分配,使用WindowsServer2020操作系统构建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服务器,另外还包括开设账户、改正、暂时挂起、取消等服务;服务器和网络操作系统软件的放置、保护、变更、创新和应用;交换机基础设备布局和管理;路由器基础设备布局和管理;拷贝主要信息活动要素,确保数据安全性,同时也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为资源共同享有提供便捷。

4.1.2改进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由简单技术能力转变为综合技术能力,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实训内容包含以下几点: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建设;使用WindowsServer2020年局域网服务器的建设,主要包括WWW服务配置和FTP服务器的建设,主流媒体的安装和使用;交换机的配备布置、局域网地址绑定、物理端口汇聚等;路由器的配备布置、网络逻辑地址改变、静态路由、路由信息协议,高校给学生提供实用的传输介质,将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相互连接起来,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之前的实训,让学生设计一个实用的网络,分析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服务器的结构;了解某个网络本文分析中小企业传输介质互联设备的物理布局,分析整个网络,查找校园网传输介质互联设备的物理布局和网络功能,找出故障网络并解决。

4.2实训项目开展和环境的建设

高校已成为重要的实训机构,为社会培育出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教学相对落后,其软硬件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和需求。因此要求高校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课程的建设,确保实训课程中软硬件设备的完善,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训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室的建设不仅要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更要成为师生创新的实训平台。另外,为了适应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高校应该建立个人网络安全软件库,及时收集社会上最新的攻击方法和工具,让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关的实训内容。

4.3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4.3.1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位于前列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完善、高效率的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正确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屏幕监测和控制”“文件共享”和“网上作业辗转递送”。改革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式,完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4.3.2利用网络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平台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时,可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与老师沟通交流,同时也能确保老师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学生的疑问,确保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学习平台,学生可以翻看和查阅老师所上传的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3.3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源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因此老师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确保学生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5结束语

为让高校学生学习到实际生活、工作中需使用到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更好地就业,作为老师应该改革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对学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作用。总之,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急需高校师生的努力。

作者:匡慜 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计算机教学篇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本科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如何将思政理论与计算机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是高校现阶段面临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策略展开探讨,以期能推动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品行。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正确的行为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此外,高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而言,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需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整体上提升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遇到专业课难题时,不惧艰难、勇于突破;身处困境之时,凝神静气、严于律己;面临激烈竞争时,不忘初心、开拓进取。

(三)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思政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形成相辅相成的结构体系,在此体系中,思政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有助于培养出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两门课程的简单叠加,也并非单独的思政教育。它是指教师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以此来实现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

(一)课程思政建设需长期规划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规划的教学任务,不可一蹴而就。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普遍把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知识讲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并没有给予重视。基于此,高校在制订教学方案时,需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进行课程设计,并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以此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二)充分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不可直接将思政理论照搬到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免教学内容过于生硬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专业课已经形成独有的教学特点及体系,教师要尽量避免机械化地传输理论,要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便发挥专业课对于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培育作用。

(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

高校可根据其他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经验,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及教学进程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例如,可根据学校的创立背景、专业课程教学特点以及学生成长规律等实际情况,逐步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点,探索满足学生需求的思政教育新路径。只有遵循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掌握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各大高校对此应加以重视,更新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目标,加快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并且通过对教学体系、教师团队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发展进程。

(一)构建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体系

为实现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高校需要构建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一方面,高校需构建一套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注重体现计算机专业课的德育功能,实现专业技能与精神信仰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积极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设定专门的考核系统,以便高校根据教学情况作出调整,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的监控范围和保障力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是国家教育的根本,是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关键力量。在师资建设方面,高校需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学习交流、课外培训等途径,大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保障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质量。同时,高校要设立一套教师评优奖励体系,对教师的思想素养、教学能力等进行考评,并设置特定奖励,旨在通过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校需开发多种教育资源,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尽量贴近现实生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可以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积极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制定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推行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可以从教学体系构建、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完善等方面入手,促进思政教育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全面融入,以便实现两者融合教学的育人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婧.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改革探究[J].网络与通信,2019(6):72-73.

[2]潘婷婷.课程思政下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天地,2020(6):223-224.

[3]魏莉.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政融合路径探索[J].福建电脑,2021(4):68-70.

[4]郎振红.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2):70-77.

[5]姜大志,熊智,杜支强.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1(3):85-89.

[6]李永,刘晓敏.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82-83.

作者:白倩 宋沁峰 倪龙飞 单位:黄河交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