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10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10篇

第一篇

一、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就现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在各领域中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就高职院校来说,其教学的主要宗旨和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保证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很好地适应社会市场变化。但是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只是将教师传授的相关知识作为自身所有的知识,是根本无法满足具体市场需求的。那么就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来说,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就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开展来说,重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运用能力,以提高学生在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但是就现阶段我国人才市场的计算机水平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普遍的提升,换句话说,如果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开展依然按照原来陈旧的方式进行,只能对学生起到基础知识铺垫的作用。在普通人群已经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常用技能进行掌握的时候,如果高职院校对具体的教学宗旨及教学理念不进行调整,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则必然导致整个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及学生总体素质的下降。鉴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不仅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能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整个高职院校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也能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营造一个创新的学习和发展氛围。

二、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必要性,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学呢?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如果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则一定要对相应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更新。只有在转变理念的基础上,才能为接下来具体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和铺垫。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相关教程的具体内容,结合当下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对学生展开合理的延展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有效巩固教材知识,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理念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创新,比如在碰到一些新兴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建议教师不要直接把技术的运用原理或者是技术的支撑点直接告诉学生,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是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不了解相应技术支撑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推敲和思考,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可以转变以往的教学氛围,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扩展教学渠道和方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对相应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之外,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具体教学渠道进行有效扩展。如果要开展有效教学,则只需要将具体教材的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就可以。但是如果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就要对具体的教学渠道及教学手段进行转变,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计算机学模式,从“理论一上机怕勺模式中跳出来,把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制定相应的课题和目标,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或单独思考的方式完成相应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学生知识储备中的应用,还可以有效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因素。

作者:候铁红 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我国计算机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同步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科技教育的普及,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逐渐开始向中小学转移,但是由于各地的发展水平各异、农村与城市教学条件的差异等原因,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而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完全同步式的,也就是不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怎么样,一概用完全一样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计划的步骤进行课程教育。这就导致了已经会的学生没有必要听,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的现象,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还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很严重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学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中,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大多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教育。学生的学习表现的很被动,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在成绩的检验中,也是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察。这就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的教育现状。计算机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能力型教育的目标

能力型教育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能力型人才。就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市场的需求来说,它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这样的人才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在计算机教学中贯彻能力型教育的措施

目前,能力型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概念,能力型教育模式也还在逐步的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多年在教育研究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能力型教育应该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结合教师的教学能力,采用与能力型教育目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能力教育,最终达到实现能力型教育的目的。

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最大动力。目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这种消极、被动因素极大的限制了对学生潜在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同时也抑制了创造力的生成。因此,能力型教育要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计算机专业与其他的专业有所不同,它的信息技术更新非常快,教师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因此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其实也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教师把教学看成是一门艺术,学习就是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的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寓乐于教,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兴趣,带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教师的教学热情又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而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科技成果,采取多方式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灵活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能力型教学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构架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这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灵活驾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统筹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主要从课内和课外的培养两方面进行。在课内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效率。在课外教学中,主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进行分组训练,鼓励学生参与实验项目的实习,还可以定期举行科研竞赛,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

3.学校考核制度的改变

计算机教育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上机操作能够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并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能力型教育的模式下,计算机专业的考核要更注重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的考核,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计算机水平。

四、总结语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教育改革对教育模式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计算机教学中实施能力型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计算机专业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型人才,最终实现计算机教学水平整体的提高。

作者:李鹏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计算机教研室

第三篇

一、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1.1转变观念,明确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使用多媒体讲授所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则是上课听讲,然后自己练习。这种情况下,老师教的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总是在被动的接收,是无法真正学到知识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然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技校的计算机教室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和性质与其他课程有所区别,计算机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学生学习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否得到全面提高,技校计算机教学是其中关键的一个部分。

1.2采用支架式教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的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概念是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和加深对知识理解所需要的。支架式教学首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建立支架遵循“就近发展区”理论,并且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构建概念框架,引导学生从一个智力水平到更高的一个智力平台。例如:再讲如何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时,首先激发学生制作幻灯片的兴趣,而且在讲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之前已经对Office中的Word软件进行了学习。由于PowerPoint的操作和Word差不多,所以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完成。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自主的进行摸索,如何输入文字,如何修饰,如何预览等等。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元素,组成等。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超链接、自定义动画等等概念,从而为下节课堂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1.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技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围绕教师预先设定好的任务展开学习和思考。例如在讲授基本的Windows桌面操作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摸索如何设定桌面壁纸和屏保,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自主的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

1.4创设良好环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效率学习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要注重教学情境的设定,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促进作用。技校计算机课程教师应有意识的去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引入到此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设定一个情境,学生参与到其中,营造了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们自然兴趣高涨,寓教于乐。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授如何利用电脑“设计艺术字体”这一章节时,我利用网络与多媒体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我展示给学生看历年来我校学生制作的优秀精美的电子报刊,这些报刊上很多标题都采用的是艺术字体。学生看到如此精美的艺术字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知道是如何设计出来的。然后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漂亮的版面和标题字体,学生在这些精美画面的吸引下个个跃跃欲试,积极开始制作,而且每个学生做出来的字体颜色背景都各有特色,各不相同。

1.5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技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是通过网络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会进行网络查询、人机交互等学习方式来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学习和摸索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计算机教室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这些信息中如何进行筛选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教师把教学任务的知识点分成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寻找答案,完成学习任务。计算机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给技校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带着问题,可以自行去探索和研究,动手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对提高技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1.6采用随机进入教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机进入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来源于构建主义中的弹性认知理论,此理论以提高学者的理解能力与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为宗旨。每个事物都是复杂多面的,要全面掌握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联系是十分困难的。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学者多次进入同一学习内容会会此知识点产生更全面深入的理解。这里的随机多次进入不同于传统的为了巩固知识、技能而重复操作的教学模式。这里的每次随机进入都会有不一样的学习目的,每次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而,多次进入后,对同一个知识点会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例如,在学完Word章节时,我布置利用学生Word对一张宣传报进行排版以全面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通过练习,不仅学习中的知识点得到巩固,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测试和考核。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我们应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采用各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增强学习计算机意识,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技校计算机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作者:高娟 单位:汕尾市技工学校

第四篇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从既定的项目入手,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项目教学法”运用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能辅以适当的指导,但指导也很有必要。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一个大项目具体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分任务再往下分,直到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分任务为止。项目要突出实用的原则,比如在Word章节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精美的“个人简历”;在Excel章节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份期中考试“成绩表”;在PowerPoint章节学习中,教师让学生以“我的班级我的家”为题制作幻灯片。这样的项目有一定的实用型,必然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可以和专业衔接,融合专业知识和专业特色于一体,对不同的专业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使项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讲解Excel表格时,服装专业学生可以依据服装的价格进行排序,还可以运用表格计算相应的利润。

二、实施分层分组合作学习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也有差异,有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技术,而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操作过计算机。这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统一模式、统一教材、统一教法,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状况,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摸底调查,我们首先将班级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为A、B、C三类,A类是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B类是计算机基础一般的学生,C类是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然后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将A、B、C三类的学生分别安排到各组中,并让A类学生担任组长。分层分组要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男女比例要平衡,组内人员个性要互补。当然,小组人员是动态的,组内人员要慢慢进行调整,直到搭配恰当为止。分层分组的教学模式使组内每一个人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能够各有所获。

三、组织技能竞赛和证书考试

目前,江苏省已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技能大赛体系。大赛已经成为了检验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试金石。各学校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赛事,通过校内的技能节,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的空间。通过各级大赛的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甚至被送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这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学校每学期还组织校本证书考核,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提高动手能力的平台。计算机专业的课改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学生的动手能力显著加强,学习专业的兴趣不断提高,考证成绩明显提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和中级工的达标率都超过80%。

四、小结

总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起到了引导、启发的作用,一系列的举措解决了计算机专业知识点多、实效差、与实践应用相脱离等现实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作者:唐荣松 单位:江苏省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第五篇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1.1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现状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成绩不是很理想,相关的学术知识不牢固、甚至最基本的定理、公式都记不清。而且,经过了中考的“落选”,对于学习学生们普遍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对于计算机的热爱只是局限于网游、QQ聊天等,只是对娱乐性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对于高深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等等“谈虎色变”。以学生们薄弱的计算机教学基础以及对计算机教学学习的恐惧心态,不利于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

1.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教师现状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老师在学生们长期的丧失兴趣、丧失学习信心的情况下,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热情明显受到打击,逐渐丧失了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学生们上课睡觉、不听讲、听不懂,久而久之,老师就丧失了积极备课、积极教学的热情,相应的自身的教学能力就会下降,很难实现教育的“教学相长”。另外,老师的教学素质有待提高,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老师知识体系比较陈旧。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2.1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文化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对于计算机教学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学生们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发展不仅需要比较扎实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比较全面的文化素养。相对来说,中职学校学生的逻辑性、抽象性和空间想象的能力比较差,这也严重制约了学生们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提高计算机教学学习的重要性,加强学生们的学术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2.2强化计算机教学知识的职业应用

在学生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计算机教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们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有助于职业生涯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宽。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计算机、通信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动漫游戏等等,几乎每个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都需要计算机教学知识的应用,在学校期间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能力,有助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的策略

3.1转变观念,重视中职计算机教学

要想更好的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这个观念包括学校的教育观念、老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们的学习观念。一方面,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视“技能、专业”,忽视“文化课”教学的观念和行为,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专业知识过硬和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单纯的学习“技术”,缺乏全面的文化素养,会严重阻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因此,一定要树立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并重的教学理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老师来说,一定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热情,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素养感染学生。对于学习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能随意降低教学难度。以教学大纲中相应的教学目标为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意识到文化课学习、计算机教学知识学习对自己将来职业发展和将来生活发展的重要性,一定要做“两条腿”走路的学生,不能只抓专业技能这条“腿”,忽视文化知识这条“腿”。

3.2根据专业需求制定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

我校有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计算机、通信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动漫游戏等9个专业。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教学有不同的需求,来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学应该时刻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专业,在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时,需要积极组织9个专业的负责人,一起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来,提出合理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另外,还需积极的组织计算机教学老师参与到专业课老师的教研活动中来,以便计算机教学老师能够全面、及时的掌握专业课教学中需要哪些计算机教学知识、计算机教学内容,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明确、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3.3根据职业技能需求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要想更好的促进其专业素养的提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结合不同的教学背景和专业背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例题,练习,实践”的教学模式,注意发挥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另外,计算机教学中技能+理论的教学模式非常受欢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现场技能教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计算机老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3.4中职计算机教学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要想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必须要让学生们真正的意识到学习计算机教学是“有用”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并在学生们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加以应用,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认知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有效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给学生们布置实习与调查的作业。比如说,(1)找出计算机教学应用知识的“专业点”。(2)列举出计算机教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过程。(3)运用所学习和掌握的计算机教学知识,进行相关操作的实践。(4)积极展开实训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们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更好的将学习的计算机教学知识应用的实践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和计算机教学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从转变观念,重视中职计算机教学;根据专业需求制定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技能需求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职计算机教学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作者:毛惠明 单位:安徽电子工程学校

第六篇

一、当前阶段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1.1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的现状。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

最应该重视的就是实用性,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应更注重实践性。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的速度都是很快的,但是各类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基本原理却都是相通的,所以学生学习好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也就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因此,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应先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学生应首先对计算机的发展史和组成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另外学生们还应了解计算机在人们工作和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

1.2计算机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的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日后计算机技术也必将是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基础工具,那么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也就是人们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当前的新局面下,计算机基础课已经成为了我国职业院校的必修课了,而根据中职院校的生源特点来看,学生大多来自较偏远的地区,同时学生学习的成绩也较差,基础也较为薄弱,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1.3学校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较为薄弱。通常情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一毕业就会走向工作岗位,而如果学生在校没有具备了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其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就只停留在了表面,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实践经验都是很匮乏的。而怎样才能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技能呢?这就要求了中职院校必须有足够的硬件设备,而实际上我国很多的中职院校由于投资费用上的原因,是达不到这样的规模的,那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是很困难的。计算机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安排课程时必须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并重,先理论教学再上机实验,这样才能很好的消化理论课的学习知识,通过反复的上机实践,学生才能不断的体会操作技巧,掌握操作技能,从而能够综合的运用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上机实验课既让学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又让学生熟悉了操作技能,同时也为学生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如果学校不具备这样的硬件设备,就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了。

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方法

2.1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应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要想真正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上课前,教师应向学生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并告诉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目的上来,从而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规律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这么做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这样也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应结合课堂上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讲解。学生们可以完成,一定要让学生们亲自完成,真正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中主体作用。同时在课下,教师还应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发给学生们一些硬件,让对电脑的装机和程序更加的熟悉,让学生们利用excel制作近几个学期成绩统计表或是图标,或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班级版报,并在课堂上进行评比选择最受欢迎的班报等。因此,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其角色可能更像是一个“导演”,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而学生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是高低不同的,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肯定也是有所区别的,而教师就应对完成快的学生进行表扬和赞赏,而对相对慢一些的学生教师也必须进行鼓励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2.2在教学中尽可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在计算机的各类应用软件,大都是图标的形式和用鼠标操作,更加的直观也更加的方便,而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根本无法向学生讲透这些知识,必须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所以现阶段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是“演示+操作+讲解”的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编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们创建更加现代化的多媒体语音教室,通过投影仪在更大的屏幕上教学,这样的教学肯定更加的直观,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综合素质。职业院校最核心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学生发展和发展学生,学生发展指的就是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而体现在计算机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计算机的教学过程必须与学生就业导向相适应,要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所以必须不断的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材施教,所讲的知识内容要足够的清晰并易于理解;而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具备足够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明确学生的需求并且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所以职业院校应建立有丰富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当前阶段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计算机这门学科是一门更新速度非常快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的更新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选择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真正的感受到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作者:陈郁 单位:抚顺市技师学院

第七篇

一、计算机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因素

1.1课程教学的内容单调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会维持现状,目前,许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不及时,使得许多教学讲义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使得教学讲义的内容愈加单调,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教师讲解,教学质量及效率十分低下,45分钟的课堂知识传播作用不大,反倒使学生增加对计算机课程的反感。再者,计算机课程内容还体现在对所有学生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案,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过于简单的教学内容会浪费学习时间,相比较而言,同样的教学课程对于接触计算机机会较少的学生而言,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是比较吃力的事情,若是心理状况没有得到有效调节,不仅无法到达教学目标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1.2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少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计划安排都没有注重保障学生的实践时间,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操作的机会不足。按照学生学习的普遍规律,只有当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学时安排比例达到1∶3时,学生拥有足够多的动手时间操作的机会时,他们不仅能够达到知识记忆与积累的最佳,还能有效提高应用的操作水平。假若学生没有足够多的上机操作时间,那么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就不能被消化吸收,教授完毕的课程相当于重新还给教师。伴随着学生数量每年逐渐的增加,教师授课的班级人数较多,甚至出现在教室无法容纳学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次上机实验课期间教师不可能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效果,假若半数学生有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提问,那么教师的指导或辅助作用就无法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愈加熟悉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会降低。

二、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措施

2.1利用学科优势呼唤创造意识

计算机课程本身具备独特的教学优势,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不同的学生同样具有吸引力。创造意识的产生需要学生处于极好的思维状态,此时大多数学生都能精神高度集中投入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内容感兴趣时,教师与平时的教学课堂上才可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故教师为课程备课时应当在课程学习内容上多下功夫,尽量挖掘内容有关的创新思维。结合计算机的运用的特点教师就能简单诠释计算机于现实社会的应用,手机、天气预报、家用洗衣机、微波炉等学生经常见的事物,都有计算机的应用,此时学生机会对计算机程序产生浓厚的学习或了解的欲望,带动学生发挥自主想象的工作就能够完成,学生经过多次带动练习或许就能养成自己探索知识的习惯,从而提升自身创造力。

2.2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创造

学生不是机器,更不是简单的零件。所有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性格,也会拥有自己单独特别的创造力。现行教学课堂中,采用统一的标准及规则进行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不仅会使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受到影响,甚至是磨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不是最近提出来的新名词,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就有所研究,但是受到多种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多样复杂的情况,教师需要提前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及理论知识进行摸底了解,并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同学安排分组学习:基础良好且已经熟练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学生,只需要保证新知识的汲取即可,利用好授课时间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需要减轻心理学习的压力,其次,按照合理的教学计划,踏实推进学习的内容,并对应安排更多时间的上机练习或辅导。

2.3尊重学生兴趣培养创新习惯

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情,教师、学校、家长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创造力没有得到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创造力逐渐被磨灭。学生的成长需要得到周围人员的关注,大部分时候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尊重,只有在双方之间彼此相互尊重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发掘。教学活动需要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只有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并且认识到学生的特长之处,教师才有机会引导学生像良性的方向发展,学生的成绩才能取得优异的进步。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积极鼓舞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延伸,尊重学生的选择不仅可以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的主动性,使得计算机教学任务的完成变得轻松。在开学第一次计算机基础课上,我都会制作一份调差问卷,发给学生填写并注重提问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比较有感兴趣的方面,同时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考虑在内进行提问,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希望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得到教师帮助,且学生普遍对常用软件的运用比较上心。接下来的教学安排就依据以上的结果进行,一个学期的时间下来效果明显,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在计算机学习中达到自己的目标,其中许多同学还运用熟练的技巧提交个人作品。

三、结语

总得来说,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若想发展学生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创造意识,需要集合方之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取得全新的飞跃。教学工作者需要站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探索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实现形式,不断在改良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唯有基于当下、汲取经验,学生创造力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王梦瑀 单位: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第八篇

一、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措施

1.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认识,属于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判断和把握,表现在学生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对捕捉信息的敏感程度等,学生一旦具备了信息意识,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够利用信息工具自觉寻找信息、把握信息、评价信息、使用信息。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中学生对网络的热爱与好奇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中学女生上网更喜欢聊天和浏览网页,男生更喜欢玩游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进教学内容,例如在学Flash制作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爱玩的小游戏,讲解小游戏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Flash的兴趣,学生在玩游戏时也能回想起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认识到计算机教育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渐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1.2增强知识学习的综合性

计算机教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能够与其他学科有效结合,并且学科的结合能够促进知识的综合,学生既掌握了学科知识,也锻炼了计算机使用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知识学习的综合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目前中学教学中大多都引进了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体现了任务驱动组织教学的思想,能够以超文本的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技术手段。对正在学习的中学生来说,知识的学习具有综合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计算机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解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其他学科的学习问题,达到双赢的效果。

1.3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中学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教学,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也比较熟悉,但是由于小学教学条件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学生的家庭环境也不同,所以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组织课堂教学,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践练习。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课时比较少,有些教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看待,这节课上理论,下节课上实验,但是这样时间间隔过长,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有些知识已经忘了,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该在一节课中先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再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切实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1.4加强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教育能够规范学生对信息的使用行为,是指在信息的获取、使用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不能把自己对信息的利用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而来的很多负面影响也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例如垃圾信息、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等,网络的复杂性使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学生不知所以,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想的腐蚀,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信息道德教育不仅让学生明白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学生也能够学会如何把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因此,中学计算机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二、总结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教育三方面,中学计算机教学既不能只顾能力培养而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也不能只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两手抓,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使学生在未来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王东生 单位:峨眉山市招生办

第九篇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中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作为计算机,是学校开设的基础课。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不断滑坡。而作为中专生,基本上都是未能考上高中而选择上中专的,他们的显著特点是文化基础薄弱,理想信念缺乏,对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缺乏考虑。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甚至于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学习热情不高。作为计算机教师,应抛弃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传统教学重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一无所知。第一次上课时,应选择FLASH或PHOTOSHOP这些图文并茂的有趣的课程,让他们有一种想学的冲动,心中没有厌烦,这才能让学习计算机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也能让他们明白学好计算机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计算机的强烈愿望,树立“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观念。若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真正地转变学习态度,计算机学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学内容可以更丰富多彩,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为枯燥学习而厌烦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事情,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授课过程尽量缩短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真正实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比如,一是建立多媒体教室,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课本里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课件图文并茂地表现出来。二是可以建立以网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布置作业,网上完成作业,网上考试。可以以奖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比如作业已完成且正确的情况下,学生自己可以进行网游,查看网页,观看视频,在紧张的学习中让心灵享受一丝轻松的愉悦。

三、注重教学实用性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不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他们培养的是创新人才,注重学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而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是在培养能从事计算机专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尤为重要。在上计算机课时,教师就应该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五笔输入法这节课时就要注重方法。学习五笔输入法,要做出先期的准备工作,和拼音输入法相比较需要先背诵五笔字根表,但学生们都不愿意背诵。这个问题是我每年上课都会遇到的相同问题。学生总说拼音输入法一样可以输出文字,不愿意学习。这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打字比赛。让学生用拼音输入法输入一篇文字,记住时间。让胜出的学生,和熟练使用五笔输入法的学生进行比较。他们会发现,使用五笔输入法比拼音输入法的工作效率快很多。然后,让学生试着拆分自己的姓名。学生对五笔输入法产生兴趣的时候,着重讲解字根的分布和拆分方法。在知道了拆分原则之后,给予学生充足的上机练习时间。

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全方位发展,应该注重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思想上给学生启迪,在感情上给学生熏陶,在审美上给学生以愉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总结:苏霍姆林斯基曾谆谆告诫我们“: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生命。”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富有关爱、富有情意、富有生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享受课堂。同时,学生们也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相处,学会关爱,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作者:郭荣 祁雪丽 单位:河南汝南

第十篇

一、当今限制高校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因素

1.教学的设计

很多计算机教师授课时,其教案与教学内容常存在老化不变情况,教学方式更是千篇一律,多数教师以课堂授课为主,实验课为辅,此种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考核的方法

当今我国高校考试中,计算机考核理论成绩占了很大一部分,实践考核所占的成绩只是一小部分。此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法,对富有创新精神,但死记硬背功力差的学生很不公平。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师资的水平

当今产业界的要求与高校计算机教师的知识结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教师认识问题的能力到技术能力,都与现今的技术发展存在一定差别。很多计算机教师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不具备专业研发能力,这也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很难具备产业界的需求。

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措施

1.优化教学环境。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无疑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良师益友”,这样教学中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彼此间能有效交流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理解、尊重,并适时给与积极评价,才能使学生身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问题时,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2.探索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教师具备一定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就能对教学进程进行设计。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模式上,勇于打破单调的班级授课制度,发挥小组讨论、相互提问、个别辅导等方式在课堂授课教学中的辅助、协同作用,采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来激发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大胆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3.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使所学知识转变为个人的创新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时,需重视对知识的发现过程,而不单是获得结果。应强调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进一步探究的精神,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法指导有其层次性,比如自学方法,第一层次就是预习,制定预习提纲,作为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关键词语的指导,然后归纳其要点;第二层次是教师教会学生整理知识、归纳知识,并最终形成知识体系,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第三层次就是让学生掌握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与新信息结合,主动提出个人见解,形成解决问题这一能力。比如:学习了FoxPr0编程后,给学生布置了编写一项小型成绩管理系统的作业,同时给出一个参考例子,学生就很活跃的在参考程序基础上尝试各种修改,设计了各种迥异的界面作品。主体能动性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是再次给他们下发作业,编写一个比之前更大的管理系统,这次没有参考程序,学生们就自己写说明书,设计算法,上机调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4.考核机制实行变革。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想得到提高,就需要培养与考试测评机制的有效结合。如果计算机教学考核依然沿用传统方式,那就不能较好地体现出学生的真正水平,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因此,作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其评价不能仅限于一个模式或一种标准,更需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加强师资力量,重视教师队伍培训。计算机教学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实际,摈弃老化、落后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紧跟时展步伐,主动学习新技术、新设备,来适应计算机教学要求。因此,学校应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安排进修、培训或鼓励其参加学术交流,使教师的知识得以即时更新。

三、结语

创新是一国之灵魂,创新教育即以新思维的激发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高校计算机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教学中提到的创新,不单是指学生进行怎样的发明创造,更主要的是指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最终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创造者。

作者:赵阳 单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