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让课堂变得内容丰满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于各种事物都非常好奇,喜欢探索未知,喜欢新奇的事物,这是他们年龄特点,所以非常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了解了学生的特点,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备课。备课是打有准备之仗,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也为了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备课一定是满满的,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充分的设计,这会让课堂的每一分钟时间都变得非常有效紧凑,也会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针对学生,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之前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学习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等,这些都可以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得到答案。也有助于我们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同时对于备课中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流畅性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就要精心准备所需要的素材。在准备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照顾到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将知识点设得太高,以防止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而无法接受知识。这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教师把这些可用的素材准备好了,一节课的基本内容也就定型了,由此可用看到备课的重要性。例如课堂中所采用的图片,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以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激趣作用。介绍知识的要点难点时,也要想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并印象深刻。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到时间的问题,考虑到课堂的容量,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不能超越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也不能太过浅显。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最好能够将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机地融合,从而寓教于乐,既让教学内容丰富,又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习了多种技能。所以说教师不应忽视课前准备,只有准备充足了,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二、巧妙的内容编排让课堂丰富多彩
电脑在很多学生看来,就是游戏、电影、动画的代名词。记得我们小时候,谁要是懂电脑技术,那可真是了不起,肯定会被人所称赞和羡慕的。如今电脑已经不再是奢侈品,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工具,并成为课堂教学的学科,让技术得到普及。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讲一些理论,干巴巴的,枯燥乏味,学生虽然兴味浓厚,也会觉得无趣,很难会安心下来听教师讲课。根据其自身特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肯定难以让学生深入其中,需要我们转变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其优势,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新的内容,将课堂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知识传授,这样定会让学生耳目一新,有兴趣进入到学习中来。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课堂伊始的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巧妙的导入语能在一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调动思维,进入佳境。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课堂的导语,采用情境教学法,争取在最开始阶段就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如采用疑问导入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不会偏移思路。而对比式的导入,可以将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能自己分析区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故事方式的导入法,可以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带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总之,学生的求知欲望一旦被激发,就能够在兴奋状态下进行自主与探究学习,对课堂教学是大有裨益的。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去进行消化,是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计算机教学重视实际操作,有些内容如果没有自己亲自动手的话,学生听得糊涂,而且听完就忘,没有印象。所以教师也应该放手把时间给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少讲多练,让学生自己发现疑点难点,这样学生的知识会得到巩固。如我在学生电脑上安装了打字游戏软件,这样既可以锻炼打字速度,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而之后的竞赛比拼,又让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三、身正为范,为学生学好计算机做表率
即便我们认为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当接触到新的班级的时候,我还是会发现总有一些学生从未使用或者很少使用过计算机,这对于一部分已经是“游戏高手”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基本知识都是比较匮乏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总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区别对待,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解答,不嘲笑每一个问题,不歧视每一位学生,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起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良好典范。对于一些动手能力稍显薄弱的学生,我尽量做到有问必答、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微笑、多一些赞许,让他们在温暖、没有冷漠和嘲笑的氛围中安心学习。如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不好意思问教师,怕会因此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我就鼓励他们,不懂就问,不要把问题憋在心里,能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才是好学生。而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都十分注意聆听,针对不同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有的直接点拨即可,有的则需要亲自演示,有的会和他们进行简短的讨论,有的则采用对比方式,用另一个问题将他们的思路引向深入。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会注意与他们站在同样的高度,采用他们适应的方式进行解答,呵护他们心中的兴趣之芽,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四、结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探究,让学生获取知识,汲取养分。而“教无定法”,只要是能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可以激励他们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模式,就是值得借鉴、值得学习的模式。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就一定会让学生绽开兴趣之花,收获知识之果。
作者:吕智猛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第二篇:计算机教学中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现状
1.教育理念陈旧,专业课程缺乏深度。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陈旧,专业课程非常广泛,却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部分教材过于陈旧,与社会严重脱节。有些学校盲目开设新课程,年年更新教学内容,不重视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并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法落后,学生没有学习热情。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较低,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混日子混文凭,因此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计算机专业的上课模式几乎千篇一律,整个教室死气沉沉,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很差,不利于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术。[2]
3.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差。高职院校重视理论,而不重视技能,考核方式多为笔试,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些学生理论知识非常好,考核成绩非常高,却连最基本的计算机排版以及文字处理都无法熟练操作。
4.计算机教师学历低,认识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是其他专业改行的教师或者是兼职教师,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计算机训练。因此,计算机专业水平并不高,教学质量也不高,难以适应社会以及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计算机实训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完善实训教学建设。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比较敏感,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散思维。[3]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式教学,将赞扬式语言挂在嘴边,经常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还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一般是1~2次书面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出题偏难,就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出题容易,又会影响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的考核应该采用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督促学生努力进步。另外,还需要对实训教学建设进行完善,其中包括计算机房、局域网组网实验室、计算机组装实验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只有对其教学建设不断进行完善,才能够为其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2.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进行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提高,因此必须不断地找寻方法,以能够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这里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加大对网络的运用。网络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因此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课件上传到网络上,以供学生自由进行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QQ号告诉学生,以供学生课下进行知识交流,这样不但可以对师生关系融合产生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4](2)增加实训活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多增加实训活动,让学生不断地接触社会、接触新知识,从而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提高,同时提高其学习兴趣。
3.采用分层教学法。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来说,由于学生的起点不同,个性有所差异,还有自身潜质以及兴趣因素,所以学习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思维能力非常强,学习理论知识如鱼得水,但是动手能力很差;有些学生虽然搞不懂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从而会导致学生不均衡发展。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以及互帮互助,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
4.巧妙运用计算机实训报告。通过在实训报告中设立实训内容、实训目标、实训主题等实训项目,可以让学生及时将上机操作的实际经验和教训写下来,并向教师提出反馈。在实训报告这一互动平台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在实训课所操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实训报告,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在上机实验中的盲点,从而形成一份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为今后的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而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也能够较为积极、主动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既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从而获得了学习的动力。因而,教师采用实训报告,能够有效地建立起师生互动平台,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对实训教师教学水平不断进行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师实训教学的专业水平。学校可以派一批计算机教师参加省级或者国家级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攻读研究生,参加微软、思科等证书考核;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重点就是进行实训教学,那么为了有效的实训教学效果,必须要不断地对实训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完善,从而从以往的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以能够和职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所具有的分离界限进行突破,有效地缩短学校教学和就业上岗之间的距离。[6]另外,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训教学,还应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的知识结构,深化计算机专业改革,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上岗率,以能够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姜超 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网格技术的计算机教学研究
一、网格技术对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1.1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服务系统已成为网格教育教学系统的核心,虽然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系统或传统网络教学系统都突出强调共享,但该形式的共享水平还比较低。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由于格式存在差异,不能统一实行有效的管理;硬件与操作系统还同时存在多种异构系统,多数远程教育教学系统运行在不同平台上;从实现的方式上来讲,大部分资源采用静态或动态web页面实现,服务特征并没有得到体现。网格教育教学系统基于统一的服务接口提供给用户不仅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还实现各种硬件资源的高层次共享。这样的结构对于学习者不需要了解学习服务的具体来源与提供方式;对于教学资源开发者能够利用统一接口实现高效率的系统开发工作。
1.2实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1.2.1教师职能由“教”转变为“导”
人们在信息时代能够从网格等媒介中很方便的得到所需资源,教师已不再将传授知识作为其主要职责,教师任务转变为“导”,就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学习目标,通过加强对学生健康兴趣及认知、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应用性人才。
1.2.2双方建立开放型合作关系
教师利用教育网格同各自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并探讨技术问题,基于互相尊重与信任的基础,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积极探讨学习中遇到各类问题,双方并对感兴趣问题开展相关合作研究。
1.2.3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学生可在教育网格上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并对进度进行合理安排,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由教师组织对学生进行辅导,培养学生养成适合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1.3为教学构建“虚拟现实”环境
虚拟教学模式也称为虚拟教学环境(虚拟现实),这是基于网格技术基础上开展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拟通过研发先进的新型教育网格教学模式在界面上集学习、生活、娱乐一体展现现实世界,在网格中引入融超媒体与超文本技术于一体的现实世界,学生通过全方位交互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在这种理论上依托于人本主义的仿真教学网格中,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及流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该平台下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互相交流,这也是一种构建在高速网格下具有系统知识体系的先进教学教育网格。
二、基于网格环境的教学模式
2.1混合式教学模式
网格教学并不只是利用网络实现远程教育,在线教学也同样能够在传统教学中实现重要价值。混合式教学也不是全新的一种教学方法理论,它提出结合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两种方式的优势,以便于在教学上取得最好效果。
2.2开放式应用教学模式
基于网格技术的教学更适宜教学多元化的实现,构成图文并茂及人机交互的开放式应用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教育网格技术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设置不同情境,并利用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使应用教学结构得到优化,也使学生的应用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2.3双主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被认为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师主导性在网络教学中主要在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导航信息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解答学习困惑与引导学生活动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而学生主体活动主要是利用网络资源在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作业及主题研究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
2.4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教育网格中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光盘服务器的强大功能,基于硬件资源的利用,使有限设备效率发挥最大,通过光盘自主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内容,并随时同教师、同学交互。一张光盘的内容可达到一个小型图书馆的容量,学生通过共享光盘中的信息,在网格环境中有针对信性地进行学习,课堂教学脱离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逐渐得到提高。
2.5集体教学模式
集体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利用常规讲授方法设置教学情景,详细讲述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收集信息或讨论、交流,并分配任务情景,通过计算机反馈及时的功能,实现注重应用的效果。该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还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2.6E—learning教学模式
E—learning教学模式也就是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或网络化学习,该模式在教学形式上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单机环境下利用多媒体主动学习,还可以在局域网环境下通过在线方式对服务器进行访问,在网络上浏览或下载相关课程的学习内容,从本质上来说该模式更注重将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二者进行紧密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格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为实现更完善的资源共享服务提供重要支撑。网格研究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遍布于各地的服务器聚集与各类信息资源将成为不同领域网格系统的节点,构建的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服务系统将为计算机教学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对于提高计算机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牛滴雨 单位: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第四篇:计算机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和理论思考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将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近的小组来区别对待,最终达到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分层教学中,有这样几点需要强调:一是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这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各种差异,了解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二是分层次,即教师要给学生分类建组,制定分类目标,分层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分类考核,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区别对待。三是共同发展,即所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思考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自有其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分层教育在中国古代就有所研究。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倡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并指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现实中,他也是这么践行的。在20世纪初,分层教学最先出现在美国,大量的研究探索也一一展开,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科学地分类,给予他们不同的帮助,设置不同的分类考核目标,就能克服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将分层教学理论引进中国,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探索和研究,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
职中学生面对计算机课的态度不一,有些学生非常喜欢上计算机课,积极性高、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有些学生厌烦计算机课,态度敷衍、得过且过;还有一些学生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就是从众地学习。这样不同的学习状况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结合“任务驱动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分层,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教师首先要掌握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真实学习水平。因此,在新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测验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将相同水平的学生分类归纳,将所有学生按照层次分为A、B、C、D四个层次。第一层为A层,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喜欢上计算机课,并对教师所授内容接受度高,理解能力强,能够自觉学习,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潜力较大的优等生。第二层为B层,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也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所授知识,但是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情绪,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为中等生。第三层是C层,虽然也有一定的电脑基础,学习也很努力、有上进心,但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因此成为学习成绩较差的中下生。第四层是D层,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不愿意学习甚至厌烦学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即为所谓的“学困生”。教师将这四类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内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层次调整,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让每一位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分层,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展开。因此,教师的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具体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分层授课。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将课程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有所收获。比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层过程中,“图层”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很多学生根本抓不住其内涵。因此,教师可以用通俗的比方来讲解“图层”的含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讲解对图层进行基本的操作。这里的教学就要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明白“图层”的基本概念;二是学会对图层进行基本的操作。C、D层学生基础差,只要掌握第一层即可,A、B层学生掌握全部层面。
2.分层练习。也就是说,在课后练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以实验课为例,A、B层学生电脑基础好,能熟练掌握上机操作技能,那么实践操作的练习难度肯定就会加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C,D层学生基础薄弱,只要求完成基本的课程要求即可。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作业按照难易程度被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要求也不一样。A、B层学生三个层次的作业都做;C层学生做中低层次的作业,尝试着做高层次作业;D层学生在做好低层次作业的基础上尝试中层作业。这样的区别对待,既让学生减轻了学习负担,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3.分层评价。恰如其分地评价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虽然,每一个学生在分层教学中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但是相对于整体水平而言,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差的学生,差异还是有的。因而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就要做到分层评价,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于C、D两层学生,注重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B层学生侧重鼓励,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对A层学生侧重促其发展,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总之,素质教育提倡关注学生个体,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分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林美莲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五篇: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重视并发展任务驱动为新的教学方法
目前,使用任务驱动方法来学习计算机知识中难懂之处,重点知识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教学中的主流。下面是对这一方法的介绍。之所以说这种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一种主流主要是因为它的创新性。它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立体理念代替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创新性灵活教学。作为新兴的建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发挥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其重点指出学生的学习必须从抽象的理论落实到实地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动手能力,带着任务去学习知识总比凭空想像学习要实在得多。
1.1提出任务
身为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核心,“任务”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它是整个方法的瓶颈,一旦任务确定不好必定会对整个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使之失败。因此教师应重视任务规划,在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学会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心里重视任务的安排效果。
1.2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重视思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很多教师往往在布置任务时会先将操作方法讲一遍,这种方法并不可取。要发挥任务的作用就要是教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鼓励诱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考探索来解决问题,这样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就会通过思考而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遇到实在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可以适当地帮学生指点,找出学生解决不了的原因并对此作深刻的讲解,使学生不存在问题,操作成功了理论就肯定没有问题了。任务的存在意义就是让大家在完成它的时候能学到知识,举一反三,将知识点掌握牢固。
1.3对任务做出一定的分析讨论、反馈评价
学生在拿到任务独自解决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解决不了的。这时候就必须有老师的指点,以确保学生不会因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对计算机产生放弃心理。然而老师的指点并不是让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而是用引导的方法,故意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提出方案、最终解决问题。另外老师在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时也不能只注重结果,更重要的是思维逻辑方法,两者都要考虑到,严重杜绝抄袭现象。任务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目的
2.1计算思维的概念
2006年3月,在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杂志上提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一词,他认为计算思维是指一系列跟计算机科学有关的思维,是运用专业基础概念来进行一系列相关问题解答的逻辑活动。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观念清晰,可以将“基础概念”当做思想方法来理解,以便达到通俗易懂、容易完成目标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重新理解为——运用专业计算机思维逻辑来进行一系列问题解决、方法处理等问题的思想方法总称。
2.2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大学计算机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计算机课程脱离实际偏重理论;教学中对该课程的不重视。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所以改革势在必行。很多人认为应该加强监管指导体系,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进行深入监督指导,但这只是一时之策,要想长久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必须从主动性上着手,从平时训练入手。(1)应该从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入手学习过程中开始,设立专门的学习交流机构,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合作精神、分享精神,同时更注重思维形式的培养。学校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可以鼓励学生将其应用到别的学科,促进学科间交流,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2)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任务检查,只有在检查中才能发现其对错,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指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留知识点漏洞,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感觉到难,自然也不会失去兴趣。并且检查还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监督那些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完成任务,不会因拖欠而积累最后造成很多不会的问题,逐渐丧失兴趣,脱离教学目的。(3)学校要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实践设备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能只是局限于理论。这不仅要保证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还要配备足够优秀的老师,确保老师有真本事,来正确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结语
很多人会认为计算机学习就是软件编程。其实软件只是计算机的一个重点,更多地还是硬件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计算机教学的改进并不是短时间的任务,需要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的多方面配合,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作者:张国明 单位:南昌工学院
第六篇:计算机教学中网络电子教室教学
一、网络电子教室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让学生到计算机房上机操作,过多过滥的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上机操作时,理论课的内容已经遗忘不少,造成学生上机操作不顺,遇到忘记的内容时,问老师的次数增多,必然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有兴趣的学生学起来较费劲,没兴趣的学生学不会。而网络电子教室中的屏幕广播功能,让学生现学习理论知识现实践操作创造了条件,如教师刚上课的知识点能马上让每一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掌握,使教学效果能及时的反馈,及时评价,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所教学的内容,当场消化、解决。在网络电子教室教学系统中,老师在学生现场操作前进行演示与学生的及时实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师生间能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及时互动加深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能给学生操作的机会,能当堂巩固学习成果,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索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发散思维能力。网络电子教室的教学传递是双向的,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而传统多媒体教学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二、网络电子教室教学画面清晰稳定
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反映幻灯片显示的画面不够清晰,受外界光线的影响使得画面质量的清晰度不稳定,使学生的眼睛容易疲劳,易打嗑睡,学习效率从而降低。而网络电子教室教学,是“一对多”的画面显示,教师通过教师机演示,就可在每台学生机上同时显示其教学的内容,学生所看到的画面内容与教师机上的画面内容完全一致,使学生感到是自己在亲手操作相应内容的感觉,使得学习兴趣提高。
三、网络电子教室教学更能方便教师解决问题
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中,对多数学生操作中所遇到的同一问题,在机房里,老师要重复地对出现同一问题的各个学生做出相同的解答,使得老师解答同一问题的时间增多,占用了老师为其它同学解决不同问题的时间,使得学习进度不均衡。而网络电子教室可有选择性的控制学生的屏幕进行教学,对部份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同一问题进行同时辅导,而其他未出现相应问题的学生可不给予辅导,让其继续操作手中的练习而不影响他们,从而节省了老师解决相同问题的时间。同时,对学生的问题,学生也可通过电子举手提出问题,老师也可在教师机上不需离开坐位,就可远程控制学生的电脑在学生的电脑屏幕上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方便了教师。
四、网络电子教室教学更能有效地控制学生课堂纪律
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中,对于课堂上做小动作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停地督促其不要做小动作等,影响了整个课堂的进度。而通过网络电子教室,教师可将学生的屏幕给全部控制到教师机上的屏幕进行授课。若是在学生上机练习时,还可通过远程监控功能,教师可在教师机上对学生的电脑屏幕进行监控,控制学生在电脑上做本课堂无关的事情,必要的时候可对其锁屏,限制学生操作电脑,从而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网络电子教室教学是在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机房技术所形成的现代教学手段,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相对多媒体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清晰稳定的画面,能更好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等诸多方面的优点,但也需要注意对网络电子教室教学方法长处的采纳,适当地运用其优势,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吴智玉 单位:漳州市第二技工学校
第七篇: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一、教学目标明确,关注学生的培养方向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方面的优秀人才,要让学生学一样就能够精通一样,而不是样样通,样样松。从目前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教师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给学生打好一个坚实的专业基础,之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培养方向设定为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图像处理。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有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熟练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课程本身也具有操作性强的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多让学生动手亲自实践,参加实际操作。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教师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WORD的应用的时候,利用编辑中的“查找”“替换”可以对需要修改的文本进行修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学生都会觉得很简单,一听就明白了,可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学生会发现自己可能会操作有错误,无法对文本进行修改,有的学生忘记选中文本,有的学生忽视全角、半角的转换这些问题都是他们在实践操作后发现的。通过实际练习学生会更加注重操作中的要点,做到准确无误,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多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结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计算机中的很多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教师的在课堂上的工作量也减轻了,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教师可以用教学课件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示范指导,让学生明白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也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学习公式函数的运用和电子表格单元格的引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来简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四、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计算机技术是在不断更新和改进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为教师不可能全面的将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明白操作的原理和关键,通过他们自己的钻研和探究去掌握问题的实质。当学生掌握了自主探究能力,才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去解决随着而来的新问题,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探究那些深而难的领域,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就有了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数据筛选处理课前,要求学生将每月水电费超过100元的名单筛选出来。学生已经学习过WORD中的表格知识,我让他们根据以往的知识先去自己思考研究一下,这就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好胜心,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聪明的学生很快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这时,我才引入电子表格数据筛选法,让学生有目的带着问题去听课,而且他们经过了一番思考,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教师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进步,摆脱常规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可以从别的学生那里学到很多的知识,这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轻松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高涨。例如在学习WORD中插入图表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去讨论:插入图表的关键是什么?图例和图表的标题该怎样标注?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的非常激烈,通过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动手操作,学生们很快就得出了各种学生们想要的图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去积极思考,也发掘了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和摸索,使自己所教出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最终才会实现计算机产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罗国敏 单位:福建省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第八篇: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目前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高中计算机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使用的计算机教材与实际严重脱节,且内容晦涩难懂。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在上计算机课的时候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老师讲的内容非常难懂,称其为天书也不为过。教材中涉及到的大量专业名词学生都是闻所未闻,而且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全新的思维模式,这是因为在他们以前受过的思维训练中几乎没有符合计算机教材内容学习的,因此,学生需要的时间来适应,同时也要看学生个人的悟性。课堂教学是讲究效率的,需要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里将课时内的东西掌握,然而上面所讲到的几点显然对于这种课堂教育要求是不合适的,对于高中计算机教育影响尤其严重。
2.计算机教学中对上机操作的忽视。有很多教师为了在应对考试试卷上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计算机上机的时间往往被占用。另外,高中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家庭、学校、教师都在时刻关注着他们,任何与高考无关的事情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在许多家长和教师的眼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知识也很可能是他们沉迷网友的潜在条件,因此,计算机在高中的教学并不被家长甚至教授能够完全接受。同时,目前我国教育忽视了对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创新精神的欠缺,这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完全提现了出来,大多数计算机课堂都是教师只负责教,而学生也只负责听,不存在任何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性。
二、有效实施高中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措施
通过上诉可以得知,计算机在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方,尤其是高中计算机教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做好高中计算机的教学创新。通过以上对目前高中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来制定一些可行的改革措施。
1.选用合适教材,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人生前面的三分之一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度过的,而这三分之一又是人生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教师的言行素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素质低下,那就不会教出好的学生,所以,教师素质的刻不容缓。高中计算机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当级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也非常强。特别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计算机学科,如果多给学生几次上机的实践操作的机会,他们就能够对一些软件知识掌握并熟练运用,而且还会有更加深入学习和了解的希望。学生在对计算机学科进行深入研究遇到的难题就会对教授进行请教,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排忧解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出现,因此,要求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对这些动态进行了解,才能够更好的指点学生。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一旦与实践脱节,那么学生学到的计算机知识等于白学。所以,教师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学习能力非常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迷惘的阶段,教师的言行都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才有可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此外,计算机教材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学生一切知识的基础都来自教材。因此学校应该根据高中生的特点,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动态,选择通俗易通的计算机教材。
2.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重视
计算机的实践性很强,高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大多是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有的也可能涉及到一些简单的软件运用,但不会有计算机编程或理论等更深层次的知识。因此,实践上机练习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多给学生上机实践的机会,才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学生在教师得到理论知识后,需要真正的上机操作才能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实践上机操作的兴趣,让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教学中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一旦培养起来,也可以运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3.把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激发出来
如果只进行普通的课堂教学,就很难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来。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规定的教训内容完成,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显得死板,对于激发学生创新的内容很少涉及。鉴于此,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提高和培养。例如,把对计算机课程有独到见解和有兴趣和学生组合在一起,成立兴趣小组,在计算机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些项目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还要制定一些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于学生的创新成果给子一定的肯定和奖励,使学生的创新热情激发出来,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
三、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高中计算机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来进行创新和研究高中计算机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课程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计算机技术。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进行培养,让他们在走上社会的时候不会与社会脱节,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去。
作者:盛晓威 单位: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
第九篇:计算机教学有效性课堂的建立
一、有效性课堂
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取得最大进步。计算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取不到很好的成效,因为计算机涉及面较广,且是一门新的学科,概念性强,理论难以理解。在教学课程中,老师常采用说教模式,常常是台上谆谆,台下昏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很多时候在实践操作时,老师不顾学生感受,只一味地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很多时候只是自己在玩,双方缺乏积极配合,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在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地方,硬件设施不够,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从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可看出,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分析原因,大抵有二:一是计算机理论知识过于枯燥,而教学方法不当;二是在实际操作课上,多数学生都只想着玩。计算机在当前社会已很常见,对高中生而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很重要的一项。因此,必须在高中建立起有效性课堂,使高中生真正获得知识。
二、如何建立有效性课堂
2.1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教学中,建立合作小组对教学效率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应当受到普遍关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常是将几个学习方法、性格兴趣等都不同的人安排在一起,建立一个小组,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小组人数要适合,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既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还需考虑小组的科学合理性,一般为3或4个人;其次,注意优势互补,在分组时,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差别不能太大,其竞争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应在一个层次。每个小组内,应重视其互补性,学习好的帮助学习差的,或有些学生这方面强,那方面弱,可与其他正好相反的队友互相补充,为每一个学生都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尽量激发起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再者,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小组成员既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有一定的变动性,比如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某位学生在这个组不行,就应具体考虑,给其换一个组,或者面对不同课程的差异性,应做适当调整,使小组发挥最大作用,总之,既要培养合作意识,又要灵活运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调整;最后,小组的划分并非必须按座位排,可采取其他的形式,重点在于能够方便讨论,促进交流。
2.2实践操作的引导
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据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占主导地位,所以学生应发挥积极主动性,而老师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EXCEL软件的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其实用性,找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入手,才能引起学生兴趣。比如,教师可将班级所有同学的成绩打乱,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或计算总和、平均分等,如果使用手工计算的方法,工作量大,学生必然会闻之胆怯,在学生感到为难无从下手时,教师可通过引导,让学生借助EXCEL软件试一下,将信息全部输入到表格中后,教师可通过简单的操作,使杂乱无章的成绩瞬间按照要求的顺序依次展示,并很快地就能算出总和以及平均分。因势利导,学生必然会感到好奇而跃跃欲试,从而取得有效效果。
2.3加强网络素质的培养
现在许多高中都有校园网,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宽泛,网络纵然有诸多好处,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计算机课程操作课上,部分学生可能会接受到网络的不良信息,影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有少数高中生会借助网络有犯罪行为。所以在教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较高的网络素质,甚至这比教学更重要。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对一些网络热点事件发表评论,当发现某些同学的观点比较偏激或有错误倾向时,可设计相关场景,让学生自身参与进来,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网络。如对网上聊天时有人借钱的现象发表评论,在交流中,就无形地使学生掌握了许多抵御网络骗术的方法,并增加了经验,若真遇到此种情况。就能很好的解决。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计算机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学科,其教学课程相当重要。为转变传统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技术,应积极建立有效性课堂,使高中生的专业知识和网络素质同时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徐建阳 单位:鄱阳县第二中学
第十篇:计算机教学的一体化教学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每部分专业课程均包括四大模块进行教学,即基础知识模块、上机操作模块、实例训练模块、综合运用模块。整个模块分布,以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环节明确为原则。其次,同步制作一体化课程教案、课件并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具,讲解符合实践操作实例,把任务分成几个项目逐一进行,在授课方式上也由以往的灌输式、注入式改为带动式。由教师针对本节任务提出问题,学生自己通过教材或互联网去搜索、总结后上讲台演示。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二、一体化教学环节的设置
在一体化教学环节设置中,教师将专业理论知识的模块教学程序按项目驱动合作学习来组织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此环节需要班级学生以自愿方式组成学习成长小组,每节课由各组组长汇报组内成员出勤情况。目的是增强各小组组长岗位责任意识,团结组内成员共同进步。
2.复习提问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演示。此环节是由学生以口答或上讲台演示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复习问题。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将问题分为抢答题和必答题两类。目的是强化巩固学过的知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导入新任务,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可按题目难易程度适当增加学分,以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明确任务
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在这一环节首先要进行实例展示,以个人简历的制作为例,教师主要让学生明确个人简历的含义、个人简历的用途、个人简历包含哪些基本信息,以及如何来制作个人简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前做好一篇完整的个人简历样张,以便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操作。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做什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与目标。
4.引导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此环节由教师提出,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根据本任务难易程度及所涉及的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对该任务的理解。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本任务可以用于解决哪些问题。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维,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来引出任务,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知识讲解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演示。此环节,教师要通过必要的理论讲解和演示操作,让学生观看任务效果。在教学中若包含前面学过的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操作所学过的内容,复习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点,然后再由教学演示操作新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即明确所学任务的操作步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论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6.任务实施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此环节是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自己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可根据任务量和难易程度规定完成时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其目的是通过学生思考和讨论确定任务完成的操作方案和步骤,让学生从理论认知环节转入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经验和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在操作练习中学生一边用实践操作验证理论,一边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7.学生自评
此部分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学生自评,在规定时间到达后,各小组推荐组内优秀作品依次上台展示,组内成员说出该任务完成的优缺点,也可以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二是学生互评。在各小组作品展示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点评本组与其他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也可借鉴其他小组的优点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任务。在遇到共同问题时,教师可留出讨论的时间,共同研究解决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自评与互评,使学生个人或小组认识到自身及其他小组的不足及优秀之处,改进和完善自身。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以往学生作业只有教师查看,而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的作品都将作为案例展示给大家。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点能够很好地体现一体化教学体制的特点——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优化学生所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目的。
8.教师总结
教学方法:教师点评。此环节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的点评。针对学生作品,在点评时教师注重激励学生,强调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据学生作品,教师总结本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课堂表现,帮助学生消化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评论,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扬先进生,带动后进生,最后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三、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成效
1.教师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教师对教学工作更加投入,能够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效果。第一,教学设计更加用心。教师已从传统的教案编写理念向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转变,重视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以“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形式实施教学任务。第二,教辅手段多样化。任课教师主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精炼、易懂,制作的电子教案越来越精美、生动。第三,教学形式多样化。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教学过程与工作实践结合得更好,分组作业、评价、讨论与反馈形式等灵活多样。
2.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通过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和兴趣得到了激发,对新课程、新教法、新学习环境存在较强的好奇心,且学生多有好动习惯,纷纷按分组要求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教师们普遍认为,一体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师注入了兴奋剂,教师开始积极思考,用心设计教学环节,认真组织各环节的教学过程,制定与时俱进的实训操作方案,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了各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
3.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优异成果
在实施一体化教学后,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业成果,并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活动、优秀学业成果展、学校一体化教学成果展、技能节等平台上得到展示,使师生们深受鼓舞。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成效是显著的,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便能很快进入角色,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作者:宋兴东 李娟娟 单位:安达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