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教学的应用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计算机教学的传统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概念性比较强,涉及面比较广,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入大量的实例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的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操作,学生听课,试验与讲课相互分离,实践与理论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如果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形式,计算机课程则会显得丰富很多,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信息的展示和分享,帮助学生随时进行资料查询,实现师生的有效沟通。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之间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学习团体,通过主动学习和协作探索,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并通过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主要是建立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形成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通过其进行课程教学的控制,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专业知识的传输和点播,而且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还能及时的进行交流,有效的提高交互辅导和分组教学等功能,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实现查收作业和电子举手等课堂内行为。总而言之,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使其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的操作问题。通过学习计算机技术,能够较熟练地进行电子文件的处理,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需要。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可以促进陌生的软件环境和抽象的概念知识,转化为简单的言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操作系统展示计算机的功能和技巧;再通过实践性的应用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传输。
第一,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优化了教学氛围。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概念化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文字、声音和图像视频等展现出来,丰富了课程内容,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计算机教学过程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通过及时的沟通,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明显的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第二,抽象概念形象化,提高学习主动性。计算机教学过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操作过程相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复杂,因此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实践课程,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进而掌握专业技能。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重点讲解和实践操作演示,学生在学习终端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实践,再自行进行任务过程,以任务式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技能熟悉。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并形成主导作用,全身心的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第三,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完善教学体系。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测试系统,并设置专门的计算机知识题库,形成多样化的测试题型,教师和学生利用题库进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检测,从而客观全面的了解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形成专业的电子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一种典型形式就是电子教室的建立,通过广播式的教学手段,实现视频和音频在师生之间的双向传递,教师通过同步电脑上的内容,使学生有方向有步骤的实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通过远程辅导和远程监控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操作问题;也可以通过文件的形式,将教学过程要使用到的文件传输到学生的电脑中,促进教学过程的便捷化;网络收取作业也是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上传作业的命令,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和语音对话的形式,形成计算机教学的语音教室。
综上,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有效的提高了现代计算机教学质量。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和操作系统,规避了计算机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
作者:桂峰 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发现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发现式教学法概述
(一)发现式教学法的思想渊源
发现式教学法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教学方法和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斯宾塞等人的教学思想。然而,现在众多教师广泛采用发现式教学法乃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积极努力的结果。布鲁纳提出的著名论断构成了发现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由此进一步衍生出发现教学法的基本宗旨。自此,发现式教学法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二)发现式教学法的内涵
发现式教学法,又称为探究法、假设法,现代启发式或者问题教学法。顾名思义,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发现探索。发现探索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具体来说,发现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转换位置,在讲授课本知识的时候,一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而采取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己思考而获得问题的答案,最终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应的原理与结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现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的重心完全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所主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扮演的角色则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发现式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发现式教学法下,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做到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按“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结论”的步骤进行学习。
(三)发现式教学法的优点
在发现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日常学习时,教师不再把课本上的内容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最终顺利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发现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模式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优越之处,发现式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有利于增加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第五,问题的成功解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发现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古代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是“教人以渔”。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重视合理运用发现式教学,从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导学生像当初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发现问题,努力使学生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
(一)由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发现的情境,建立发现的氛围,促进发现的开展由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建立一定的发现氛围,使学生身处这些情境之中,从而引出“发现点”:迫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从而发现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迫使学生主动提出这些问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课堂上教师在运用发现式教学法时,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际水平,所创设的情境是学生力所能及予以理解的。只有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情境、氛围符合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才会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搜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通过查阅其他相关方面的书籍,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假设,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三)根据假设进行推理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看看这一过程是否符合严密的逻辑过程,是否经得起推敲。
(四)验证假设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效果方面验证自己的假设,看看根据假设能否顺利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对已提出的假设进行补充和修正。
(五)得出结论,并进行归纳总结,为以后提供借鉴如果我们的假设通过了验证这一环节,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那么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得出定论了,同时可以对已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归纳,并对这些结论加以运用,从而使掌握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升华。
三、小结
本文论述了发现式教学法的诸多优越之处,并探讨了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发现式教学法。从当前的实践来看,在课堂上运用发现式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沉闷枯燥的现状,使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只是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够被调动起来,构筑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作者:杨福贞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第三篇:计算机教学中的互助教学模式
一、互助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1给出任务,呈现问题。任务是课堂的引导,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任务的布置,学生可以直观形象的理解学习目的和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把任务隐含在内,从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应的知识点提出问题。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景,通过层次性和开放性强的问题来引领新的知识学习。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所布置的任务要具有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否则就失去意义了。每个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可以根据其水平的差异分层次地布置任务。在任务下达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分析、讨论自己在该项任务中的“能及”点以及或“缺点”,确定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这个分析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任务中包含的问题。随着任务的一步步进行,学生仍会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时就要求教师随时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因此,这个过程也是师生互助的过程。对于相对复杂的任务,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至6人,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彼此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对于任务中包含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后提出来。学生会对己经学过的知识给出解决方案,对知识的变通以及应用提出问题而后进行解决。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助的过程。教师给予任务,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提出质疑,师生互助,互相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维。
1.2对于知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对操作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然而现在很多的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实践课时过少,忽略了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认为理论基础越扎实,学生的水平就越高。学生在上机练习中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而且操作中遇见的问题的含金量要比课本中的要高。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所遇见的诸多问题中,随机答疑,从而便于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统一讲解普遍性强的问题。在练习和讲解的过程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3任务完成工作的检查以及反馈、评价。对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一定要予以及时地评价反馈,通过评价反馈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查缺补漏。对于完成任务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并登记学生的完成情况;对于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还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使其能顺利完成;对于完成情况与任务初衷相差甚远的学生,教师应要求其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次检查修补的情况。
二、互助教学模式实施案例
2.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学过程中所必需的一个环节,应包括教学目的分解和对互助教学媒体的安排和配置。在互助教学模式下,任务是学生开始学习的动力和引导。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在准备阶段对学生的水平有统筹的分析从而设置相应的任务于课程所规定的知识所组成的模块中。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方案。
2.2本次教学可使用的互动方式。
2.2.1课程论坛。校园网都有自己学校相应的论坛,学生可以在本课程栏目下发帖和回帖。从而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解决了一部分自尊心强的不愿意提出问题同学的情况。也可以浏览经验贴,使自己的相应的专业知识提高。
2.2.2QQ、MSN、uC等聊天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取代web聊天室。而且这些工具在学生中被广泛应用。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可以通关这种工具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给予不同同学单独的指导。对所有同学的问题进行总汇。挑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便于以后讲解。
2.2.3电子网络教室系统。各个中职学校学生机房都会安装llewclass电子网络教师系统。这套系统专门针对电脑教学开发,可以方便完成电脑教学任务。
2.3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在学生接受到任务并建立了可行性方案后自主实践的过程。自主选择素材,遇见问题自己选择相应解决办法,加深对整个过程的理解。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自己个性的成果。这种方式比教师教,学生仿,有效的多。因为这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主动学习程序、工具以及方法进行有效操作。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把具有创意的作业推荐出来进行交流研究,从而提高自我,巩固知识,达到提高。学生也可以在BBS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讲解,由其他同学给予评论并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案,促使开放学习的进行。
三、教师指导、反馈、评价
在学生完成任务期间,教师通过登录论坛以及聊天工具进行巡查,指导。解决学生提出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指导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对前面的各个环节作出评价、并且记录热点问题进行同意解答。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之中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应建构适合自己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这个建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从事计算机教学的人员共同协作,为进一步完善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而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
四、总结
实践证明,在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体会后,对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的掌握程度较传统方式效果明显提高。互助教学模式发挥了计算机学生的优势,学生在这种模式中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这种方式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以便于学生离开校园后避免只会纸上谈兵的尴尬。
作者:李伟明 单位: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第四篇:计算机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应用
一、将中职学生进行分层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的差异较大以及区域性的教学水平不均,导致中职生学习的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稳步且全面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法则是最为有效的一条路径。要想将分层教学有效的实施,可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合理的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要通过访谈,笔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现状,并根据中职生的能力、基础掌握情况、动手的能力以及智力因素和发展的空间进行分层,其中层次不能分的太多,那样不易设计完美的教学方案,不利于教师教学。基本上可以将学生分为三层,即a、b、C,a层是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接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较高;b层是综合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能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C层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的习惯以及接受能力都不好,没有学习兴趣,有严重的厌学心理。再将水平相近或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进行分组,把水平相近的同学分成同一组,有差距的同学分在同一组,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不会因差距大而造成不能合作。让每一组都能有一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小组中起带头及辅导的作用,来保证小组的平均水平。还在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变化,随时对分层及分组进行调整。
二、将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
中职的计算机仍是班级授课的形式,教师要根据中职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及差距,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目标,来优化教学的内容。在每节课中的每部分的教学内容都要有具体的目标,,层学生的目标要拓展学习的深度,b层学生的目标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C层学生的目标是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一定要遵循让每层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并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原则。
三、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将授课进行分层
学生所在的层次不同,学习的能力和接受的能力都不同。所以,授课的内容要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计算机教师的授课要以b层学生为主,并要兼顾到,层与C层的学生,强化课后的辅导。:层的学生要以自学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培养他们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究的精神,提高操作的技能。b层的学生要给他们精讲并精练,着重基本知识的教授以及基本技能的锻炼。而c层的学生则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要浅讲且多练,让他们理解最基本的概念并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以及操作的技能·教师在课堂是的提问也要重视层次性,给予及时的点拨,让每个层次的同学都能够有收获,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例如:“Excel表格的制作与应用”这一课,利用全班学生以往的成绩单排名进行统计,先算每名学生的总分数,再根据分数进行排序,还可利用Excel软件的自动填充功能去输入名次;要给,层学生提出需要探索教学的任务,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继续去探求学习,再让任务完成的较好的同学去帮助C层的学生,在互相的帮助中将学习的任务完成。
四、教师要将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分层
计算机这门学科的操作性很强,应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不同的训练。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帮助学生去克服学习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所以计算机教师要将训练的目标进行分层,兼顾到所有的学生,例如可以给,层和b层的学生安排简码或词组以及段落的练习,设定时间限制,如,层有学生在限制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的则可换成有标点和中英文棍杂的文章段落的输入训练;C层的学生则要安排字根、成字的字根以及简码的输训练。任务完成的较好的小组,要帮助基础较差小组的学生进行训练,让全体同学都能够掌握打字的技巧。这种分层的训练方式,不会让学生有失败感,反而还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师要将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评价也是很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可以验证课程的目标是否被落实,既能了解到中职生学习发展的水平,也能对教师教学的水平和能力进行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一定要改变以一张卷子来统一评价学生的方式,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以及教学目标应用多种教学评价。教师要作为评价者与指导者,指导中职生对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独立的探究能力,进行自我评价,但是,无论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或是指导性评价,都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去分层评价,营造尊重学生差异性、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计算机的学习是比较特殊的,要对学习条件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有电脑的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学习,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经济条件问题,没有电脑去进行课外的学习,所以才要对不同学习条件的学生进行分层。通过这种分层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例如形成评价、总结评价、小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等方式相互结合,从而达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公正且客观的评价。
六、结语
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当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一定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达到相对应的教学目标,解决统一授课教学和学生个体的差异之间的矛盾,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作者:邓伯男 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灯塔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