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研究(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中职计算机分组协作式教学应用
计算机教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成了热门专业,报考的学生较多。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寻求创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也给广大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分组协作式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各级学校教师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是通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科学合理的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分组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管理学生的有效手段,它的引入给计算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本文将对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出新的思路。
1进行有效分组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
计算机教育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一种实用型教育,也是中职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分组协作式学习是指为了让学生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将学生先分组再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分别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从而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其中,进行有效分组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差别较大,基础有好有坏,因此,中职计算机老师在进行分组时,每组人数不宜太多,一般4~6人。而分组的方式则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优势互补型和自由搭配型。优势互补型是指根据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高低进行分组,要确保每组都有学习成绩较好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有较活泼和较内向的学生,有喜欢表达和不爱表达的学生,通过这种互补形式的分组,让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自由搭配型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分组,属于一种自然形成的小群体,这通常在课外活动中表现较为明显。在这种类型的小组合作中,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学生们的思想没有任何负担,并且学生的思维和天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分组协作式学习不仅简化了学生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习愿意学习这一专业课程,热爱它,有自主学习的动力。而一旦有什么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立马跟组内成员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交流的机会。
2明确教师在分组式学习中角色定位,突出指导作用
相较于其他传统学习方式,分组协作式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自身具有特殊优势,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备受学生与教师的欢迎。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作为此学习方式的关键人物,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时,教师要摒弃自己是课堂主导者的落后观念,而是将自己定位为学习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或者是参与者、督促者。对此,教师要能够清楚判断出自己的角色需要,并及时变换角色,这一点能对提高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学习效率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对于像C语言这类基础性较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时,有些学生会觉得内容很难学、理解很吃力,从而导致学生可能会不认真对待,这时老师要适当引导,或是给学生分配一个喜欢的角色,或是让学生对分组合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分组协作式学习的目的就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唯有教师正确认识到分组协作的意义与自身的责任,学生才能在分组协作式学习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此外,中职学校还应重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精神,重视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培养,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些的人才。
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具体实施
3.1优化分组。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全班学生做一个全面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格偏好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本着优势互补、性别平衡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好组后,选出一名小组长。在选择小组长,一定要注意几点要求:组长要有责任心与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要较好的学习自主能力与自控能力,喜欢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
3.2明确分工。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让组内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对组内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比如,有的学生负责整理讨论结果,有的学生负责发言,有的学生负责记录发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细致的分工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保证学习任务的的顺利完成,也能使组内学生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得以培养。小组协作初期应注意针对担任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
3.3落实协作。完成分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后,教师就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实施协作学习了。为保证分组协作式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教师还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优先传授那些基础的、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进一步教授理论性等较难理解的知识,一定不要本末倒置,造成误导学生的现象。另外,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时一定要注意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既要保证知识丰富全面,又要避免出现知识点重复。
3.4调控过程。分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性。还保持各小组结构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以维持组内的凝聚力与小组的团队意识,这对接下来进行评价考核也有一定的帮助。实施3~4周之后,在细微观察、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小组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对组内角色的轮换,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得到锻炼。尽量避免小组之间成员的互相调换,容易引起学生情绪上的抵抗,影响学习效果。
4分组协作式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措施
4.1教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其他科目知识的专业素质,高尚师德、品德情操等道德素质,课堂组织能力、新教学模式实施能力等教学能力。
4.2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营造浓厚的计算机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4.3引入竞争机制
为了促进教学效果,教师要让各小组间进行竞争。表扬、鼓励表现较好的小组,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小组要进行指导和帮助,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持学生学习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4.4设置科学的分组协作式学习考核标准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采用卷面的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方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弊端。中职计算机教学老师在设置考核方式时,应注意考核的科学性,要贯穿于分组协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例如,在实施分组协作式学习之前,中职老师可以先组织一次统一的摸底考试,大致了解学生的强项和薄弱点,这对于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还可根据这一结果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分组依据,进行分组。在实施分组协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各小组学习状态及学习方向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对于原则性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不影响学方向的可以先不提出,等到后面总结的时候,再稍加指出。等知识学完后,可以采用集体评选、案例讲解、问题总结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待到期中或期末考试时,可以采取多种题目,或通过设置一些综合题型及计算机设计题,重点考核学生分组式协作学习的效果,做到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综合测评学生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计算机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较为迅速,而且人们在社会工作生活的很多领域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接触,这体现了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性。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肩负了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又难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分组协作式学习恰好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分组协作式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理想教学模式,中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此学习方式,既能增添趣味性,减轻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课业负担,还能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探索学习,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积极性,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并非是完美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对其进行深入了研究和创新,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利用,相信一定能够实现提高计算机教学成绩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最终目的。
作者:张涛 单位: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高职计算机教学下就业导向评价系统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每个高职学生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用人单位衡量高职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应从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出发,不断发现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融入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让学生更加快速全面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就业能力,为社会企业造就其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1就业市场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
1.1高职计算机的评价体系必须体现应用型
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就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单位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一些电脑自带的软件以及各种操作系统必须熟练运用,并且要掌握一定的编程方法。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必须体现以应用为主题的要求,全方位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评价,让学生具备这些能力,依次来提升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综合能力以及高职院校的就业率。
1.2高职计算机的评价体系必须体现创新力
创新是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在社会市场经济中人才必须具备积极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自信心是个体所具有的自我肯定意识,自信心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创新力、事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老师首先应树立学生对拥有良好专业技能的信心,然后讲一些本专业成功人士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如此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拥有了创新能力,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以便为社会和各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2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的理论知识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过弱。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建设比较薄弱,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校现有的实验学习设备以满足不了当前高职学生计算机实训的学习需求。
(2)计算机教学的模式过于僵化。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多数高职计算机教学老师依然采用传统单项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老师一味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被动的听,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受到严重的制约性。
(3)计算机教学评价与考核的方式过于陈旧。老师在考核中过于重视考试结果,忽略了学生过程评价和操作技能,考试内容过分依赖教材内容,统一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体现和张扬,考核评价与现实工作环境脱轨,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教学内容与社会要求不能准确对接。电子信息行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无论是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都非常快,在此前提下,部分高职院校还将计算机的教学的重点定位在worod、excel、powerpoint、office等软件上,没有紧跟社会的需求,与社会的实际发展脱离,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3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策略
3.1优化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评价标准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以学生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为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机械化,不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因此,学校应采用比较新颖的评教方法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进行考核。如,计算机的总成绩可以分为三个模块来计算,学生平时成绩占30%,实践操作4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信息素养;实践操作可以反映学生专业模块知识技能的掌握;期末成绩反映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此外,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机试、提交作品等方法进行,这样评价内容和手段比较丰富,也更科学合理。
3.2优化计算机实训教学环节
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的过程中,实训教学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机教学老师应高度重视计算机实践教学训练,对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流程和内容要精心安排,给学生大量的动手机会。此外,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较多的校企合作项目,同时要避免“重档次、轻规模”的误区,根据高职院院校的基本要求以及企业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实施,由此一来,学生的实训效果得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自然而然也就得到快速的提升。
3.3优化计算机教学方法
在部分的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解+电子课件”、“单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受到严重的制约性,同时也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和计算机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老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
3.4加强优化教师资源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代课老师都是计算机相关管专业的老师,这些老师的计算机知识面不仅广,而且经验相对来说也比较丰富,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必须向计算机老师的知识素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不断对自己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更新,还要对所教专业学生的专业内容以及职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要熟知,所谓“隔行如隔山”因此,计算机任课老师这样做很有必要,同时,学校还应加强计算机任课老师与就业有关的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以便促进就业率的提升。
4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高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满足企业的职业技能要求,高职院校就应不断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评价进行有效快速的改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发挥效用,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王晓蓉 单位:江苏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中职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法思考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且,教学效果的评价简便、易操作,但是任务的设定必须考虑到学情生情,符合教育教学实际。
一、任务驱动教学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内容制定学习任务书,让学生按照学习任务书的安排在教师事先设定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鼓励,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它相对于以往传统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更具时代特色,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抵制外界的各种诱惑,让教与学都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
二、应用价值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决定着教学对象的命运和前途,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教育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深受师生欢迎。究其原因,首先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是促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的使用和普及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重要条件。其次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汲取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传授,学生的需求也是促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超过教师水平非常常见,因此,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避免和回避了这种尴尬,冲破了传统僵化的模式,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最后是摆脱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模式更加适应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需要,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习惯,因此,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也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求。
三、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正符合了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两者更是相得益彰。教师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实施:开始—提出任务—自主探究、完成任务—自定任务—任务讨论—任务评价—结束。
(一)创设情境
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创设的情境需要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学习情境真实,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完成真实“任务”。学习任务要形象化和直观,有助于激发学生联想,使学生不自主地投入到对学习任务的探究中去。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真实的场景作为学习情境,不让学生易于融入其中。
(二)确定问题(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成小目标、细化为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小的任务来实现学习目标。中心内容的选择要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让学生面临现实问题。如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图文混排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设定的任务是将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进行排版,要考虑到页面的设置和协调、美观,教师要在卫生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选择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可提供南丁格尔的照片和誓言,医学的标志等,让学生进行图文混排,以突显出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趣味性,这也符合医学生的特点。
(三)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线索,避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这个环节主要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也就是合作探究学习,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讨论提出不同观点,再通过组间的竞争让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充分的讨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往往会使组间的竞争演变成组内对问题解决意见不一致的竞争,学生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下学习,会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四)效果评价
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评价,首先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的评价,也就是对教师采取这种教学法是否达到应有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自主自学,学习效果是重点。其次是评价学生是否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也就是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完成自学、掌握相应的知识,是否锻炼了动手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四、改进意见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计算机技能教学效果不错,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医学问题需注意和改进。首先是教学进度不易把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计算机课堂更加开放,可是这一“放”就不容易“收”,教师对各组的探究学习程度和学习进度把握难度很大,如在计算机教学实训结束时,个别组提前完成工作任务,而有的组学习能力不足未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只能草草“收兵”,这影响教学效果。今后我们需要研究相应的措施,既保证探究学习效果,又不影响教学总进度。其次是课堂管理待改进。合作探究性学习法的课堂更加活跃,导致个别学生在学习时不自主地干扰他人。如何能使学生都“忙”起来?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实践。最后是评价上有困难。传统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很容易掌控,而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会使个别学生滥竽充数,容易给教师造成教学形势一片大好的错觉,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学习任务的完成,可以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的角度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颠覆,使学生能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都可以根据对当前任务的理解提出自己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发现和大胆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让课堂教学充满了民主、个性和人性,让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邹晓明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卫生学校
第四篇: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的普及将使信息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课程开发过程中随时有新内容加入,而课程展开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无法无限延长的,但各种因素带来的信息量剧增,又是课程研究者需要正确对待的现象。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教学的出现拓宽了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范围,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下面就来谈谈我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一、认识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内容、模式、环境、观念、组织、评价等一系列因素的信息化。
1.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指的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多种资料,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所需的各种数字化材料。信息化教学包含的信息量大、媒体类型多、覆盖面广,使教学资料面向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共享,教师的教学空间得到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得更宽。
2.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
信息化教学的显著特征是信息技术的支持,是与传统教学相对的一种教学表现形态。1993年多位资深美国教育专家写了一份题为《用教育技术支持教育改革》的报告,在报告中对怎样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若干特征进行了概括。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中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专家”,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并组织、转换大量的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帮助者”。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主要是自主学习,通过互助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建构、学习及应用。
二、Illustrator课程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
1.Illustrator课程介绍
Illustrator(简称Ai)是一款矢量图形制作软件,在插画创作、字体设计、VI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各高校设计类专业开设较普遍的一门课程。
2.教学案例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绘制圆脸图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渐变工具的使用和设置,掌握使用羽化命令和符号库命令为图形添加效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设计一个课程网站,让学生可以下载素材学习、讨论,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在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是从以下角度去考虑: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细读、研究教学内容、把握住教学重难点设计1课时的教学,借助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准备好教学课件。
2)学习环境
①.学习共同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咨询者、监督者;学生是该共同体的中心,依据同组异质和异组同质的原理把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组两至三人,让学生自己查找素材,改变学习方式提高信息素养。②.情境设计:首先是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网络聊天中的表情分别代表了怎样的情感?”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表情资料,后归纳总结;其次是设置合作式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问题、组内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后通过各组的交流分享制作更多表情。③.交流工具:在每人一台电脑的环境下,使用网络教学广播软件便于老师及时监控,同时便于对学生的作品演示交流和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品评作品。共建师生QQ群,方便提交学习资料和交流问题。
3)任务驱动设计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也是目前采取的主要教学模式。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我将教学内容分成四个任务,层层递进。任务一:绘制背景;任务二:绘制脸部图形;任务三:添加装饰图形;任务四:拓展练习(制作更多表情)。
4)学习评价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互评、点评、作品品评。作品上交后进行交流评价,通过网络进行反思小结。这样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本班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改变后面的教学策略。教师平时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通过学生的作品和电子档案袋等形式详细记录学习的过程,为更深入的学习提供依据,改进学习的过程。
三、总结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构成理想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虽然信息化教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但并不是课件做得越漂亮、技术用得越多就越好,而是要做到恰当合理的使用技术来提高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需要信息化,我们要发挥技术的优势,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能人才。
作者:刘碧靓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第五篇:中职计算机合作学习教学思考
计算机技术在21世纪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品。计算机也是中职院校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必须要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提升整个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别是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实施,强调课堂中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议学生探究式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并且掌握学习的方法。
1.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具体的教学意义如下:
(1)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学情景的设置,在上课之前将知识点渗入到小任务中,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就会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现自身的意见和创意。
(2)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将传统情况下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成团队之间的竞争。因此各小组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这无形之中提高了所有学生的集体观念和意识。同时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探讨,利于学生思路的启迪和优势互补。
2.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理论上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下面我们以电子邮件的发送为例介绍合作学习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起到相应的引导作用即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2)教学流程。①预习: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提前将当天要学习的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内容、格式以及工作原理。同时让学生探索电子邮箱申请的步骤和邮件收发的操作。②新课导入:远方的一个朋友要过生日了,可是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再邮递礼品已经来不及了,我应该如何让朋友以最快的速度收到我的祝福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自己的祝福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朋友呢?③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划分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平均分配,确保各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多。然后选出组长,并且为每个学生分配一定的角色。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即可进行相关内容的探讨。④交流展示:各小组将讨论的最终结果写在一张大纸上,并且派一个组员向所有学生进行展示。⑤总结评价:展示完成之后,要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包括了小组内评价、小组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三部分。小组成员可以针对其成员在展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完善,其他小组可以对展示组的制作步骤以及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提问、交流和分享。最后各个小组展示完成之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在肯定学生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对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实现学生整体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
3.结论
合作学习是现阶段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首选的学习方法,其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学习到计算机课程的相关知识,借鉴其他同学的优势,弥补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学习成绩互相提高的目的。
作者:党晓燕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职业中学
第六篇: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问题分析
多媒体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他的一些特点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确实是有着一些优势,但是纵观这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在实际中的运用,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本文对于这方面问题的相关研究,对于今后的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应用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多媒体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特点
1、教学内容更丰富。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有效的将文字、图片、声音等结合起来,更加直观的将信息、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这种重复性教学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把所学到的知识更好更快的吸收。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展,使得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当前的众多的学校都安装了电子教室系统,教师对学生的讲课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面对面辅导,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一对一辅导,并且通过电子课堂,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组织讨论,这种新形势的教学方式,被众多的学生和老师任课,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授课效率得到了提升。
二、多媒体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软、硬件水平不同步。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已广泛的被计算机教学运用。各个院校也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但是相对应的软件配置却相对落后。负责数字化工作的教师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不能熟练的掌握多媒体。这样会影响教学的进程,从而降低教学效果。
2、计算机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多媒体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课件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在教学内容上的固定化使教师很难进行即兴发挥,也没有办法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氛围进行很好的调整,很容易影响教师的正常发挥,从而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3、教学课件多为新意不足。当前互联网信息交流畅通,各学校间使用的教学课件多为网上直接下载,教师的讲课内容只是按着模板进行讲解,虽然一部分的内容相对来说有着一定的新意,但是并不能和老师自身的风格相符,也不能与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符,并且教师长时间的依赖于课件内容讲课,不再进行自我的创新,会使得教师产生一种懒惰感,这种情况下去,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1、提高对多媒体的正确认识。为了增加计算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使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设计好的电脑板书,可以使信息和知识更加的条理清晰,易懂易记。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媒介,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利用多媒体的度,始终将教学内容放在首位。
2、教学课件进行统一规划。依据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师应集体制定合理的任课方案,取长补短,完成一致的计算机媒体教学课件,并且传到公共课件库,达到集体共享。通过对课件的运用,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进行修改,最终达到课件的统一。教学课件的统一,充分的发挥媒体的作用,并且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
3、多媒体运用要适度。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仅仅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占有主导地位。即使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师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多媒体网络平台建设。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对应的网络平台建设环节薄弱。这种网络平台的实施,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教学工作提供便利。一旦建立了多媒体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而且便于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可以随时将教学资源给进行上传,学生可以随地进行下载学习。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不断升级,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完善,而且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当前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将当前多媒体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并且结合传统教学中的优势,将二者进行结合,从而保证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杨鹏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