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分组教学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在参观上海市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汇报展览时说的一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开启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大门。30年来,国家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开设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地域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以及中小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大一新生的计算机起点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避免以往教学中“一刀切”和“齐步走”的教学模式,笔者对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种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教学模式,可以给计算机教学课程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1了解学生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掌握程度,让学校可以有的放矢的安排后继的计算机教学课程。笔者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的高等院校中,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的掌握程度主要分为三个等级。
1.1零起点
零起点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在户籍所在的农村地区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通过中考后才来到县城或是市级城市学习。虽然在高中期间接触了《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但由于这门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如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获取、信息资源管理等,缺少实际的动手操作经验,无法完成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计算机相关方面的信息知识。因此,这些学生在掌握计算机信息知识方面的储备量可以视为零基础。
1.2初中水平
初中水平的学生是指在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时期,学校就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方面的相关课程。这些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的应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不止步于感性的认知阶段,他们还可以操作计算机中的一些简单应用软件,比如: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与学习和日常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暴风影音等多媒体资源查看视频资料;通过网络通讯工具与他人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传递和语言沟通等。这些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以通过计算机丰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1.3高中水平
能够达到高中水平的学生通常在上大学前接受过专门的计算机课程方面的指导,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积累了一部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应用知识。具有计算机高中水平的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以下操作:(1)可以独立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完成简单的任务;(2)灵活使用与学习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办公软件和工具;(3)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和工具,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并帮助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
2造成起点差异的因素分析
在对新入学的大一学生进行摸底测试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造成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上存在起点差异的因素有很多种,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汇总和分析,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地域因素
造成地域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比如,在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中,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与之对应的就是城市化水平也较高,政府的财政比较富裕,它们中小学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很完备,在这些城市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有很多人在中学时候,甚至在小学的时候就接受过全面且系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反的,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城镇、乡村学校中,它们因为条件有限不能购买大量的计算机设备,无法满足每人一台计算机的需求,只能几个人用一台机器,有的学校甚至更少全校只有2-3台计算机。学校在安排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就会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将原本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计算机实训课程由主角沦为配角,甚至可有可无。任课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多以照本宣科为主,而学生也只能拿着教材依葫芦画瓢。这样毕业后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都属于零起点的水平。
(2)学校因素
与地域因素相比,笔者认为学校因素属于人为因素。我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更要强调:“别让孩子输在人为的起跑线上”。我们国家教育部此前就有相关规划,在2000年底,要完成所有高中学校的课程安排中都必须包含计算机基础课程;在2005年前,这项规划扩展到所有的初中学校;在2010年前,这一标准将完成对所有小学的全面覆盖。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计算机基础教的育重视程度。但是,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原因很简单,计算机课程既不是高考要考核的内容,也不是中考要考核的内容。这就造成了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和家长,都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计算机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中。计算机课程只是基于形式,应付国家要求,大多数都不会真正的执行,因此被架空。而随着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升学的压力越来越大,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则越来越低。
(3)个人因素
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笔者认为个人因素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有专家做过详细的调查发现,在起平点、外界环境和影响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在起作用。在学习计算机信息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这个人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非常感兴趣,想要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他就会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方面产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手段,比如,阅读与计算机有关的科普读物、查看电视和报纸上的教育学习栏目等来充实自己的知识面。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还会在家中配备计算机,这样在家长的指导和鼓励下,孩子的计算机水平会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人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甚至自己认为以后不会从事、也不想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那他就会在主观上将其边缘化。计算机对他来说只是聊天、看电影的工具。
3改变教学模式,解决基础差异性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一新生在计算机信息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学校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就组织学生进行摸底测试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数据系统、全面的汇总和分析,掌握每个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水平,并做好记录归入学习档案。通过调研结果,学校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弥补零基础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每个学期的期末要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进步情况制定下学期的教学计划。通过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调查和汇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解决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差异性的教学模式提出以下三点设想:
(1)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选修课
通过对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调研,学校已经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分类完成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零起点的学生和初中水平的学生分别进行统计,然后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班,并开设计算机基础选修课,选修课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周末或是课余时间。任课教师也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授课内容,争取保证每位学生都“吃得饱”、“吃的好”。虽然这些同学牺牲了一些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是通过这种全面、系统且有计划的学习之后,可以将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之路和职业生涯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2)学校支持、老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除了要学量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熟练的掌握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将学校的计算机机房免费向学生开放,学校在开设选修课的同时,还给学生提供更多上机操作的机会。计算机课程的老师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以及软件,在推荐的书籍中要考虑到不同基础学生的不同需求,并且明确标识出哪些书籍适合哪类学生。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可以向老师请教,通过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自学课程。老师要积极引导和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学习方式同样适合那些想在计算机领域有一定发展的学生。为了减轻学生额外的经济负担,学校图书馆在采购新图书时,要将老师推荐的书籍放在重点考虑的范围内,复本量也要有相应的增加。
(3)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基础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在分组等级上有三种,即零基础组、初中水平组和高中水平组。这种分组情况可以将学习基础相同,学习风格相似的同学分为在一组中。学校和老师根据不同组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将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期末测试内容。这种分组教学方式,既可以兼顾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也解决了老师对不同基础学生讲授相同课程中遇到的困难。相同起点分组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学习的空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再是期末的成绩高低,而是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另一种方式是将基础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在一个学习小组中既有零起点和初中起点的学生,又有高中起点的学生。课程开始前,先将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学生选为这个组的组长。组长的任务是在完成老师讲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他们遇到了问题,组长在要及时给予帮助。当遇到组长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向老师请教,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问题内容给予解决。这样的方式既解决了学生多、计算机老师人数有限的问题,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弥补老师无法一一指导学生的学习需求的问题。
4小结
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存在差异性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计算机课程教育体制。将计算机课程纳入到中考和高考的毕业考试或是统一会考的考试科目中。同时,将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考核作为对这个学校综合评价的重要标准。这样既能调动计算机一线老师的教学热情,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计算机课程环境,实现计算机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上的差异问题。
作者:代云韬 王庆福 单位:辽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