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政府对高校项目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如何合理整合这些教育资源也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绩效管理、项目绩效管理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这三个概念进行研究之后,分析现阶段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针对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效益最大化;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绩效评估
高校是聚集着大量社会人才的载体,拥有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承担着大量科研工作。但由于目前高校项目的竞争十分激烈,导致出现绩效评估重立项而轻验收、重科研数量而轻质量、重短期效益而轻长远影响的现象。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家,社会和政府对效益产出最大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对我国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国内高校为了整合高校各方面资源优势、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提高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也亟需开发出一套合理且科学的体系。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研究甚少,尚未形成公认的高校项目绩效管理体制,因此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问题已成为高校绩效管理部门急需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基本概念
绩效管理这一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自从该概念提出以后就受到各国的推崇,至今已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能够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采用一系列合理而科学的方法,对组织中员工的绩效目标计划进行实施,全方位评估员工的业绩、个人表现以及综合素质,并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员工能够朝着组织期望的目标奋斗,从而能提高个人及组织绩效的整个过程。在理解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常见的绩效考核相区分,二者并非等同关系。绩效考核仅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而绩效管理则是一个完整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绩效考核侧重于对员工表现和业绩的评估,强调事后的评价,而绩效管理侧重于实现组织发展战略而开展的活动,强调事前信息沟通。项目绩效管理是结合项目和绩效管理二者的特点,其与绩效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与项目相伴相生。首先,项目绩效管理是为了辅助项目能够完成预计的各项目标,其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其次,由于项目绩效管理与项目相伴相生的关系,因此在项目结束之时,项目绩效管理也会随之终结,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具有时效性;再次,项目绩效管理面临的难度更高,由于项目中的成员可能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或者不同部门,也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项目当中,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绩效管理时需要协调其他项目和部门;最后,项目绩效管理应当依据项目的进展来进行,不适合采用普通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固定考核周期,由于项目目标与部门目标存在差异,因此项目绩效管理需制定有别于部门考核的标准。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是项目绩效管理的一个分支领域,高校项目以教学和科研项目为主,从事一些非赢利性的项目工作,项目通常是由校内有声望的学者牵头工作,依托于高校丰富的资源背景,组建合理的人才团队。尽管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的组织,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与企业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其组织性与竞争性是大同小异的,因此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既有项目绩效管理的普遍性,同时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校项目工作的非盈利性决定了其工作成果的特殊性,一方面高校项目需要得到该项目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高校项目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履行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2)高校项目通常都是在国家的支持下进行的,无论是国家还是高校都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一些优秀的团队,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极大的帮助,希望能够使科研成果转化效益最大化;(3)项目成员不局限于本院、本校或者本省,在互联网时代项目组成员可以与全世界志同道合的学者进行交流沟通,并通过聘用客座教授等方式组建项目团队,集思广益,分享研究思路和成果。
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主要问题
高校内部在把重心放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上的同时,也应当多关注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引导高校学者思考如何将本职工作转化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解决国家转型发展上来,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监督作用,以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然而,我国国内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机制,因此现有的高校项目绩效管理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指标不科学
目前国内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盲目追求科研成果,尚未考虑高校项目的实际情况,忽略了隐性经济效益的指标,这样会限制高校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如前文所述高校项目并非以盈利性为首要因素,其产出成果可能产生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这些是高校项目团队论文和成果指标所不能够涵盖的。因此在考虑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指标时,可考虑加入项目团队产生的隐性经济效益、项目团队人才培养和引进情况等指标。
(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评价方法不合理
现阶段高校项目的绩效评估主要采用在项目结束之后进行绩效评估或者项目审计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忽略了项目的流动性和持续性,将项目视作一个静态的过程,考核方式过于被动,且评价手段较为单一;另外,目前高校项目绩效管理通常只侧重于对项目组核心人员的考评,忽略了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因此目前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和科学。
(三)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项目绩效尚未形成健全的制度管理,管理理念还相当落后,现有的绩效管理过多依赖于项目团队的自觉性,项目团队绩效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当下缺少严格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现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较混乱。
(四)高校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实用性不大
高校项目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以评估促进科研和教学、以评估促进管理,最终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绩效管理工作最终面向结论给出判别的评价,未能针对项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想法,促进团队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重视结果不看过程的绩效评估方法,可能会导致高校项目团队出现急功近利等问题出现。
三、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改进意见
(一)合理选取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指标
对高校项目团队的评价应当更加重视非财务性指标,高校本就是非盈利性组织,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不应当只用财务指标将高校变成一个急功近利的地方。我们不能否认高校项目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以及为高校甚至是社会带来的一些效益,譬如说项目团队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提升了本校的知名度。因此,高校需要结合高校项目的性质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指标,这样才能调动项目团队的积极性,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二)引入专业的绩效管理第三方机构
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对实施者的要求较高,而往往进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人员为学院或学校领导,可能缺少绩效管理的专业技能,导致以往的绩效管理依赖于团队的自觉约束。因此,可以考虑引入绩效管理专家或者借助第三方机构,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客观和公正,也使绩效管理工作更加透明。
(三)引入高校互评机制
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可以考虑引入兄弟院校的互评,将其与原有的上级领导评价机制相结合,以促进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例如,高校可以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纽带,建立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平台,各高校的项目绩效管理部门可以互相交流本校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经验,互相考核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且定期对绩效管理平台上的高校所提交材料进行抽查。将高校互评机制与高校内部领导评价机制相结合,力求能够促进高校项目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为了能够保证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真实性,并实现其指导作用,在项目过程中我们应当建立高校的反馈机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项目进展过程中提出客观的意见。一方面可以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核实,防止由于绩效管理者的工作疏忽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另一方面,能够针对项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想法,促使团队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以评估促进科研和教学、以评估促进管理,最终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多,王大为,刘海波.浅论高校科研项目绩效管理[J].中国高校科技,2014(12).
[2]萨仁其木格,李春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项目绩效管理[J].当代经济,2011(12).
[3]胡睿.我国高校绩效管理研究的文献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8).
[4]李巧林,程珺.高校项目团队绩效指标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0(10).
[5]马树欣.浅议企业有效实施绩效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0(5).
[6]何国昱,王健,皮水江.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现状分析与审计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
[7]赵福.企业项目绩效管理的实施要点分析[J].商情,2014(25).
作者:徐俊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