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现状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通过对现阶段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有效措施,以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旨在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工作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而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再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更追求与经济发展的质量。基于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有效协调积极财政政策和财政收入增长问题,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了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深度,尽量避免出现审计盲区,要贯彻落实相关审计制度,加大跟踪审计力度,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风险,尤其要重视对民生资金的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可有效评估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保证政府决策的合理性,提高政府管理水平,规范财政专用资金,从而发挥审计机关的监督作用。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指的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常见的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及策略探讨张柯(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审计局)方法有顺藤摸瓜法、调查法、银行存款核对法、分析性复核法等。其特点在于:一是一切行为都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二是专项资金的用途十分明确,其规模在最初预算的时候已经确定,必须进行专款专用;三是在使用专项资金的时候,要严格遵循项目申报内容、范围,而且要根据规定要求来进行单独核算;四是专项资金的使用要进行绩效考核[1]。
二、现阶段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问题主要有:一是当前的审计目标还缺乏深度,审计内容较为单一,涉及到的范围较为狭窄,所制定的评价指标不够完整,需要进一步深入。在实际工作中,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主要针对于资金管理方面的审计,旨在判断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具有经济性。审计目标缺乏深度还表现在没能将其和其他审计事项相衔接。而且在进行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时候,内容上偏向于事后评价,忽视了事前和事中的绩效审计。所设立的目标缺乏科学性,未跟踪监督专项资金的执行过程。另外,在编制评价报告的时候,也缺乏一定的完整性,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问题,没能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2]。二是未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标准化管理,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还需加强。由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对象比较多,目前还需要在对指标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同一个项目,如若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这就导致不同审计组在实施审计评价工作的时候,缺乏参考依据,无法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容易出现偏差,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当前所采用的绩效评价方式不够科学,数据对比不够全面。另外,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范围比较广,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在进行审计评价的时候,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综合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但部分审计人员尤其是基层审计人员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审计人员需要根据新政策、新任务、新技术的变化,来改善自身的思维方式。三是审计结果运用程度不够。在执行方面还需要强化,不可只局限于事后评价,应当将审计工作贯穿于整个专项资金活动过程中,但目前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没能做到,大多是事后审计评价,资金已经使用,对被审计单位的震慑警示作用不大。而且,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正处于探索中,尤其是在基层,绩效审计几乎流于形式,各级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清晰论述审计结果的运用[3]。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审计目标
为贯彻落实我国有关于预算审查监督的相关政策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意见,提高我国财政资金使用率,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应当不断地完善审计目标。要以结果为导向,重视对成本效益的把控,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约束各项财政资金使用工作的开展,将预算和绩效结合在一起,实施一体化管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目标的制定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向前延伸。指的是所制定的财政专项资金目标,不仅要具有经济性、效益性,更应当以合法性、科学性为前提,要与相关政策相匹配。比如说,某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补助对象、事项重复的状况,以致于出现资金闲置问题,专项资金的执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而且缺乏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引导。从根上来说,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目标不明确、不合理。未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资金、政策目标之间不相关[4];二是向后拓展。指的应当重视对绩效审计政策和问题原因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此制定科学的绩效审计目标提供参考依据。比如说,国家设置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是为了保障农民植棉收益和稳定棉花生产。但在审计过程中,可发现该专项资金的闲置数额较大,部分地方棉花补贴资金常年闲置未使用。基于此,应当深入挖掘出现闲置现象的根本原因,据此来进行资金绩效的调整和优化,各个环节的绩效审计目标,要具有普适性,并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于适应复杂的环境。
(二)优化审计组织方式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政收支审计等。为贯彻落实审计工作,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更高要求,其需要积极应对所面临的困境,需要在新情况下,开展新政策,实施新任务,以满足审计工作要求。为保证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应当不断地丰富绩效审计内容,扩大审计范围,解决评价内容不完整的问题,需转变传统的审计工作模式,不断地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应当在实施审计项目的时候,有效融入绩效审计理念,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来促进其他事项审计工作的开展,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是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达成治理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专注基础研究。需明确首要目标,建立合法的专项资金,符合政策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应当加强对相关审计人员的培养,重视对资金专项基础的研究,做好知识储备工作,以保证审计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确保所设立的专项资金符合要求,给绩效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重要保障[5]。在设立专项资金的时候,需要参考各级财政的各种产业类财政补助,或者是参考税费减免的项目,尽量贴合政策目标。与此同时,无论是政策设定、还是政策执行,都要有基础理论作依据,如此才能促进退出机制、传导机制的不断完善。在有了理论依据之后,还需要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预演推导,利用实验方法来进行验证。比如说,我国对于农机购置设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旨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然而在该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却违背了初衷,均摊了农户利益,难以实现最初的政策目标,再经过政策方面的多次调整后,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在探索过程中,还需要将其和其他政策相衔接。二是要创新当下实施的联动审计模式。专项转移支付中包含了多个项目,整个资金链比较长,而且地域较为广泛,为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需要增强上下联动,加强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上级指令能够顺利下达到下级,这对于审计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来说都很重要。就目前而言,上下联动审计中重视普遍问题,也强调典型案例,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管理工作。比如说,我国在实施扶贫类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时候,应当立足于整体,实施统筹管理工作,做好顶层分析工作,将核查工作延伸至基层,以便于得到更具参考意义的绩效审计,而避免因为过于重视普遍问题和典型案例,而影响绩效审计工作质量。要设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转变各级政府的管理模式,使之操作更加灵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产业统筹工作,有效利用市场机制[6]。三是要做好项目、计划、人员和考核统筹工作。绩效审计事项应当贯彻落实于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应当立足于整体,实施统一管控。首先,项目统筹是为了在在具体审计项目中,做好相应的绩效审计工作,与其他审计事项有效结合在一起。其次,绩效审计包含了多方面内容,在研究上也有一定的深度,需要转变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展计划统筹活动,使各个项目之间有效连接,进行过度,以保障审计工作的连续性,提高绩效审计知识水平;再者,人员统筹则是指要使同一专项资金审计人员具有相对稳定性,以便于及时发现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做好知识积累工作,扩大绩效审计的广度;最后,实施考核统筹,以便于合理分配审计力量,坚持以结果为导向。
(三)完善审计评价和方法
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时候,应当合理制定评价指标,科学的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出绩效目标实现的实际情况。健全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衡量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情况,还可以监测和评估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审计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要分析资金对应政策执行绩效评价方法和关键指标。可将政策执行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四级:一级指标是政策执行绩效;二级指标是立项依据合规性、绩效目标设定,其中前者的三级指标是依据充分性和设立科学性;后者的三级指标是完整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四级指标是需要根据具体项目、通过前期研究等方式进行具体设定。要注意的是,所制定的具体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共性,能够满足多个审计项目需求[7]。第二,分析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关键指标。其同样分为四级:一级指标是资金使用绩效;二级指标是资金分配、资金拨付与下达和资金管理与实用;在制定三级指标的时候,要针对二级指标来进行细化。如资金分配方面,要考量资金投入的方向;在资金拨付的时候,要保证及时性,资金下达要明确;资金管理与使用方面,则要考核支出的合规性和经济性;四级指标是需要根据具体项目,通过前期研究等方式来进行具体设定。第三,分析项目发挥绩效的评价指标。其主要分为四级:一级指标是项目发挥绩效;二级指标是项目的效益性,这部分的三级指标是考察各方面的综合效益,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项目的效果性,三级指标是评估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性;项目的规范性,三级指标是评价组织机构、制度及执行状况以及项目实施情况;四级指标则需要根据具体项目,通过前期研究等方式来具体设计。无论是资金政策执行绩效评价指标,还是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或是项目发挥绩效评价指标,都需要立足于从整体进行分析,要综合考评所有的指标,而不是根据某一个指标情况得出结论,否则会影响精准性,也不符合绩效审计目标。在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时候,既要包含定量指标,也要有定性指标,需将两者有效结合。定量指标的作用在于提供数据支持,给出结果修正的依据,使审计工作更具客观性;定性指标则可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消除武断性,使评价指标更加全面,可以根据定量评价结果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在设计四级指标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项目和地域的实际情况,经过全面调查后来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设定。要注意的是,所制定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最终还是服务于绩效审计工作,需要保持客观性,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
(四)有效应用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大数据方法
在进行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时候,应当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实施大数据审计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充分利用财政数据,来延伸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广度,使数据审计实现全面覆盖。应当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贯穿于整个流程中,无论是在分配、计划专项资金,还是在支付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实时跟踪,采集相关数据,要高度重视长期没有分配和支出的专项资金。要有效整合各级的财政数据,追踪专项资金的整个分配过程,判断其分配是否合乎规定,是否及时。建立健全办公数据系统,根据信息数据作出科学的资金分配决策。其二,需重视对外部数据的处理,应当深入分析和挖掘外部数据呈现的规律和特点,找到其反映的问题,拓展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深度。可将各项外部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再实施联合分析,查看是否存在异常,判断资金的分配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实际。例如,可以综合税务数据、工商数据、信用数据、环保数据等,来重点核查专项资金的异常状况,以便于全面了解专项资金项目的完成情况,跟踪监督项目进展,督促资金的使用情况[8]。其三,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保证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精确度。可有效整合财务数据、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库查询功能,来进行综合分析。与此同时,还应当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挖掘各项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若数据存在异常情况要及时发现,并找到出现异常的原因。可有效应用文本挖掘技术,主要负责于非结构数据的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文本阅读工作量。另外,计算机技术,在设置好关键词之后,可自动提取,有利于提高数据信息的分类效率,进行有效整合,还可以利用部门区块链数据来进行绩效审计工作。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尤为重要,需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目标,围绕其目标来不断地优化各项制度,创新审计手段,从而取得较好的绩效审计成果。
作者:张柯 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