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械加工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机械加工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机械加工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分析

摘要:职业院校加工制造类人才培养必须结合现实社会的需要,专业课程教育应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更加贴近学生未来生涯规划。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应考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萌芽,指导学生的创业行动,传授相应的基因。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合;教学模式创新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个大课题。结合机械加工专业发展,对专业课程教学调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做了如下调研和思考。

1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情况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专家讲座、专题讲座、案列研究、问题讨论、企业调研)和培训,发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领导团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家长远发展的眼光,紧密贴近市场办学,服务河南产业经济发展,特色鲜明,效果明显。各二级学院领导层在具有一定用人权、财物支配权的情况下,勇于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群。毕业学生综合素质高,适应市场,就业优势明显,并且携带学院赋予的创新创业基因。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不断地总结完善“三融四境”的创新理念。三融指“融体制、融体系、融课程”。融体制是指打破体制约束,捆绑学校与企业的责任、权力、利益,实现互利互惠,达到谁也不愿意离开谁的结果,破解校企合作“两张皮难题”;融体系是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割裂,评价体系单一的教学体系封闭问题;融课程是指将专业知识技能点重构,从生手(全科、道场)、熟手(专科、靶场)、能手(专长、战场)三个等级,进行课程胶囊化处理、教学内容简化和深化的平衡,从而破解课程脱离实际问题。四境主要用来解决教学场景单一的难题。四境指“生产环境、学习环境、研究环境、创业环境”,简称产学研创。合作企业的智能工厂建到那里,人才培养就跟到那里,来搭建“产”境;以“产”为主场景,以“研、创”为分场景,引领“学”境的建设;以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的关键技术搭建“研”境;依靠联合创业,协同育人来搭建“创”境。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明确提出3~5年,所有专业师生将在企业“产”境里完成“学”“创”境,校本部部分师生做融课程及教材研发,向全国其他高职院校输出该办学体系、课程、教材。为全省高职院校开辟了办学模式的新思路,是创新创业型学院的典范操作。

2三门峡技师学院的情况

三门峡技师学院2017-03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之后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从2018年起,在学院高职学生中开展了创业培训教学工作,包含GYB(创业意识)和SYB(创办你的企业)两个模块。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创业行动有了方向性的指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019-11-08,三门峡技师学院与北京中科创大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科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创业致胜》训练营直播教学,并请专业人员对各二级学院的教师进行了创业思维启迪、创业项目选择技巧、项目路演、参赛流程、参赛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学院在2018年还成立了电商学院,同年招收京东电子商务订单班,修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优秀讲师承担三四门核心课程,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2019年加大了京东校园馆建设,并在2019-11-11开展了首届电商文化节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辛酸与快乐。机电工程学院与深圳海瑞郎公司、西安弘道教育公司合作了工业机器人、消防工程技术等订单班。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精神融合的典型代表如下:①校园里创新创业典型。公共管理系朱子轩、孟怡帆两名同学运营“三社院口袋美食”公众号自媒体。该公众号是集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生活为主体,提供快递代取、美食推荐、活动报名、跳蚤市场、表白吐槽等一系列生活服务相关功能。2019年有效订单数15031,营业总额185558.27元,客单价12.345元。方便了学生的生活,锤炼了个人的毅力,收获了自信。面临毕业的他们有意愿继续运营,在其他高校扩大业务。②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二年级学生苏文博和张经纬,去农村发展高效农业的想法得到创业培训教师的鼓励和帮助。2019年春天在陕州区观音堂镇陈营村流转133400多公顷土地种植辣椒,利润80余万元。同年11月成立了三门峡博通农业有限公司,承包了22座大棚,用种植辣椒的利润投资种植草莓,利润有望突破百万元。在种植辣椒过程中还自己制作出了大田喷药防飘装置,2名大学生已经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两人的创业事迹刊登在《三门峡日报》2020-03-28A1版,并被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转发,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3机械加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机械加工专业师生能够使用设备、工量器具制作实物产品,其专业课程具有独特的内容和地位,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落地效果良好的专业。借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产学研创”理念,机械加工专业应该多方位进行创新。在2年的摸索之后,总结如下。

3.1课程整合创新

学院机械加工师资团队经过思考、讨论和试行,对一些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比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是各职业院校师生技能水平的试金石,也是提高美誉度的渠道,学院甚为重视。根据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项目技术文件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将“机械制图”中零部件测绘部分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相关内容整合,在第四学期开设“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可行性分析:第1~2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有了较完整的知识储备,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ISO标准和行业标准,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方法,测绘量器具的使用方法等;第3学期开设的“CAD绘图”“CAD三维建模”课程使学生具备计算机制图和解决生产中测绘零部件等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第4学期完成“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课程,能与第5学期初学生参加比赛项的市赛、省赛紧密衔接。实施方法如下:①选取对象基本原则为零件要具有代表性,且为部件的零件,使典型零件产生关联性,便与阐述零件间装配关系和构建装配体。②学生到车间(生产环境)熟悉机加设备、原理、方法及其可达到的技术指标,结合多媒体资源展示设备的内外、动静状态。③测绘典型零件,对比不同测量基准差异,让学生掌握查阅手册、资料的方法。④CAD成图、三维建模。CAD成图时要指导学生比较表达方案,确定最佳表达方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教学内容创新

在“机床夹具”课程教学时,对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合理增减。在“典型机床夹具设计”章节中,补充现代设计方法:创新方案设计、绿色设计、智慧设计、商品化设计、价值工程设计等。如轴、齿轮、轴承、法兰盘的集成化设计实例。介绍先进夹具产品,使学生了解新机构、新机器等创造发明的普遍规律及使用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技术视野。

3.3教学设计创新

教师从自身做起,培养创新思维,研究教学规律与学习规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智慧化课堂”(包括智慧黑板、手机展示、实物投屏),提高课程内容展示的直观性,比如知识点视频化、照片化、胶囊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3.4实践教学活动创新

机械加工专业应注重实践与工程应用,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的生产车间(实训室)是“产”境。学生利用更多时间身临其境地学习,就是“产学”结合的环境。在拆装机床夹具的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工具、夹具的设计之妙,进行原理、技术分析(参加科技讲座、学术研讨会),对能否创新改进进行思考,向学生开放机械创新设计制作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创新设计制作条件以及国内外优秀设计产品的展示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举行机械零部件创新设计与加工大赛,让学生积累创新经验和新机构、新机器实用性创新结构方面的技术资料,营造未来的“创”境。

4结论

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创新教育融合的调研。专业教师不能抱着一本专业书走过若干年,专业课程必须结合创新创业思维,在知识教学任务点完成过程中,或者创新教学模式,或者整合课程体系,或者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层面,多与市场接轨,秀出自己的风采,不只是在专业知识方面,可能是创新创业教育中学到的基因。

5反思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个大课题。通过2年的调研,限于人财物力、地域范围、数据量有限,时间分散,仅窥得全豹一斑。调研过程中笔者们碰撞了思维,统一了行动,感到研究还可深入,针对性可更强。今后会继续研究和关注这方面的进展,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融合起来,提高自己和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惠玲,武新卫.以技能竞赛为导向整合机械专业基础课程[J].中国科技投资,2019(33):289.

作者:武培民 单位:三门峡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