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机械加工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机械加工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机械加工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摘要: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对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推动“互联网+”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地方工科院校机械加工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阐述了该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架构、运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为其他课程开设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机械加工基础;专业课;网络教学平台

机械加工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近机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是研究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如选择材料、制造毛坯以及加工过程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内容多为理论性的专业知识,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讲授理论性的学习内容时,教学过程往往会显得比较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特别是在课程学时数缩减后,采用以往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的教学方法脱颖而出,如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等[1-2]。每种教学方法都独具特色,在课程讲授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具体课程的规划、发展、情境、内容、结构、考核目标等选用适宜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开放式、共享式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如慕课、易班等现代教育资源平台[3]。这些教育资源平台能够体现学习的在线性、灵活性和自主性,是在课堂教学以外获得知识的第二教学课堂,同时,也是相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外延拓展式教学。因此,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与其他网络教学平台相比,本文介绍的机械加工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简称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上基本相同,但是本网络教学平台仅面向选修机械加工基础课程的本校学生使用,因此拥有具体的受众及课程针对性,更方便选课学生按照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及内容,开展同步学习交流与服务管理。此外,为满足本地经济发展对本课程专业知识内容的需求,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结构及内容建设方面也存在差异性。

1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架构

网络教学平台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学习分析、课程预览4个模块。

1.1教学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模块主要涉及所授课程、任课教师、选课学生这三个课程教学要素的管理与维护。在这个模块下可以编辑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通知和教师信息等内容,管理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申请及分组设置,开展课程间共享、邮件答疑、学习笔记、随堂建议等工作内容。

1.2课程建设模块

课程建设模块主要涉及任课教师开展相关课程内容建设与信息,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完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单元学习、课程资源与课程活动等。例如,在这个模块下可以编辑修改单元学习内容,布置课程作业与在线测试,开展试题库建设等。

1.3学习分析模块

学习分析模块主要针对学生参与网络课程活动、课程资源、单元学习情况等做统计分析。

1.4课程预览模块

课程预览模块主要反映用户端界面信息,内容包括教师信息、课程信息、课程介绍、课程通知、最新动态、单元学习、课程资源查阅、课程作业与在线测试信息等。

2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更新、修改及维护管理课程相关信息及内容,该部分可视化界面如图2、图3所示。目前,初步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已投入运行使用,添加选课学生并进行分组设置管理,开放单元学习内容及课程相关共享资源,单元测试作业,利用试题库资源开展随机试题在线测试,同时可以对学生作业及测试科目进行在线批阅反馈。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客户端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实时阅读课程相关信息,复习或预习课堂教学内容,并利用课堂作业及在线测试任务模块完成对课堂专业知识的检测。网络教学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对以下三个方面改善显著:一是在课程自身建设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初步构建促进了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了重新总结梳理及资源配置,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视野。二是在学生内化知识方面,开设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课堂外的延伸学习,在学时压缩的情况下,保证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提高了学生课程活动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的热情。三是在教师教学技巧提升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任课教师教学技巧提升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熟练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并与本课程专业建设内容结合,开发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内容正确、资源丰富、实用好用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3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初步架构完成,但仍有些内容需要改进和补充。在网络教学平台内容如何适应新工科教育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笔者认为,应该深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对课程专业内容的需求,利用多种能够实现专业知识表达和表现的先进网络技术手段,汲取生产实际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与新技术等内容,并将其逐步充实到课程资源中,逐渐完善丰富网络教学平台内容,注重网络教学过程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学习成果体现等环节内容的科学细化。

4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机械加工基础课程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方式改革将得到更好的提升,建设本课程高质量综合网络教学平台,对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内化知识与拓展学生第二课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2]吴仁英,王坦.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因应策略[J].教育研究,2017,38(2):112-122.

[3]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41-49.

作者:崔晓明 李艳芬 解瑞军 刘刚 张晶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