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企业经济管理方法与路径(9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作用
摘要:本文围绕柔性管理的基本概述、柔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柔性管理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柔性管理;经济管理;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是一种与刚性管理模式相对立的企业管理模式。刚性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将一切员工的管理约束工作都建立在制度上的一种管理模式。而柔性管理恰恰与之相反,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的核心理念,但这也不是意味着柔性管理中完全排斥刚性管理中的管理方式,而是提倡合理、科学运用刚性管理模式中的制度化管理,将刚性与柔性管理有效进行结合。企业在运用柔性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韧性、互助、和谐等原则,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概述
柔性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顾名思义,他在管理方式以及理念上基本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相对立。在传统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使用刚性管理模式来实施管理的,也就是所谓的制度化管理以及原则化管理,在制定一套企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求员工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遵从以及执行,以此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使企业所制定的各项运行管理目标有效达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刚性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征,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性化程度较低。而柔性管理模式则在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优化及补充,它将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等理念加入其中,不再一味追求制度的遵守以及执行,取而代之的是对员工内心规律以及心理特征的探索,即使在抛开强制性约束的条件下,也能使员工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律能力,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将自身利益上升至企业利益的高度,尽自己所能为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柔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管理决策柔软化
在传统刚性管理模式中,企业领导通常采取专政独裁的行为来制定企业决策,所有决策只需要领导管理人员拍板即可,随后再由上而下一层层推行,作为基层员工只需要严格执行决策内容,而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权利。缺乏民主性与科学性。而在柔性管理模式中,企业每一名员工都可以加入决策活动中,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在集思广益的模式下达成最终决定。这种决策方式是在尊重每一名企业成员的基础上形成的,决策人员不仅仅局限为高层管理者,而是包含了所有在职员工,充分反映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人性化、民主化以及科学化。
2.组织架构扁平化
在传统刚性管理模式中,所采取的组织架构体系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直线式、纵向化以及以职能部门为单位,它所提倡的管理方式为明确分工、统一管理。而柔性化管理模式中引入了新的横向扁平化组织架构设计理念,提高了组织架构的科学性。所谓的扁平化实则是指对组织架构进行精简化处理,将以往的层级制尽可能进行压缩,将中间一些不必要的职能全部去除,构建一个精简化、扁平化、高效化的企业组织架构。在这种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中,任何一名企业员工都具有独立的问题分析、解决以及关闭能力,且决策权也再被部门管理人所独揽,而是下放分配至不同的员工手中,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问题发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与创新思维,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自身发展。
3.激励模式科学化
在企业激励管理模式中,主要包含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两种形式。在柔性管理模式中,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上述两种激励模式的结合体来开展员工激励工作,一味地依靠其中某种激励模式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对员工实施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但是所发挥的功能及作业却十分有限。而对员工实施非物质激励,则可以使员工更深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帮助员工塑造信心等,这种激励方式看上去很简单,开始在实施的过程中却难以正确把握,导致很少有企业能够对其进行充分利用。由此可见,柔性管理模式提倡企业工作环境的平等性、灵活性、友好性、和谐性。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管理活动中,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三、柔性管理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激发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都是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中,各种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入市场,再加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员工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升。此外,企业所采用的柔性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以构建平等、灵活、和谐的工作环境为理念,倡导人文化管理形式,为企业中每一位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这些措施会在极大程度上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柔性管理模式还倡导将决策权下放并分配至基层员工中,让每一个员工都具备一定的决策权,学会如何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柔性管理对于员工的创新性以及主动性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2.改善企业生产效率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与科技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改善,在这种形式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购买商品时不再仅仅将价格作为考虑因素,质量、性能也是受到极大的重视。为了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生产技术以及产品种类,使消费者各个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这对企业来说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场机遇。随着各种新科技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市场更新换代速度也逐渐加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因为产品种类、数量越多,消费者就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能够选择到价格、质量、性能最好的产品。要使企业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推出不同的产品,实现产品外观、功能、价格的多元化发展,以此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这样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企业对市场的嗅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经济化的到来,企业运用柔性化管理取代刚性化管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企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管理手段也要随之进步。与其说这是一场企业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间的竞争,员工柔性可以决定企业的柔性程度,反过来说,若企业管理呈现柔性化状态,对于员工也会具有一定的影响。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垂直化、多层次化的,而柔性化管理则是横向化、扁平化以及精简化的,在将中间各种不必要的环节去除后,能够使信息传递效率得到质的飞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3.丰富员工激励制度
企业在选择员工激励制度时,必须根据激励对象的层次来确定具体的激励措施,使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被满足,确保激励制度的有效性。物质激励方式是传统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常用的手段,这种激励方式过于单一化,无法真正实现员工激励的效果;而在柔性化管理过程中的激励制度则更加灵活、多样化,是以员工工作性质作为基础来制定具体的激励措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这也正是柔性化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地方,具有明显的优势。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在激励制度建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每一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不仅应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还要满足员工在精神以及个人价值方面的追求,将多种激励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施多元化激励机制,这一才可以让企业每一位员工获取满足感,并通过工作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这个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大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考验。要想打赢这场经济化战争,从诸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首先应改变以往的企业管理方式,应用柔性管理模式来促进企业的转型与发展。柔性管理模式在企业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能够使企业管理制度更加灵活,从而激发员工主动性及创新性,使企业尽快适应市场环境。本文以柔性管理概念为出发点,在对柔性管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作出了简要的阐述。
参考文献
[l]王桂林.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作用[J].中国商贸,2012,(25):128-129.
[2l宋志强.试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4,(32):106.
[3]黄燕.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2):41-42.
[4]付丽.探究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1):9-10.
[5]李浩.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7):86.
作者:刘征军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第二篇: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企业经管理创新的现状、有关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的几点思考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最主要的任务即是实现产业机构的转型,逐渐淘汰各类对能源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产业,并积极探索各种知识密集型高新产业。站在企业的立场来说,企业首先应对现在发达的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充分运用,将决策系统作为经营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其次应强化信息传播途径,提升经济管理效率;最后应对现代化商务电子平台进行有效把握,探索出新的营销模式,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新常态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企业需将传统的价格竞争逐渐转向人才竞争,高度发展人才竞争战略。目前,我国各个高新技术行业在经济管理创新工作方面均实现了进展性突破,而这一突破在互联网行业中表现得最为显著,因此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好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全面升级。
一、我国企业经管理创新的现状
1.创新氛围淡薄
在我国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对创新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较为缺乏,未引起大家的关注,虽然在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提倡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阻碍,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不接受创新,而是一味地停滞不前。此外,由于创新的实现必须基于大量资金,它不仅仅是一种旗号和口令,而是需要对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充分运作,因此我国很多企业最初对经济管理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创新工作的进展,这一活动逐渐被企业淡忘,而没有真正落实到管理、产品等基本工作过程中。
2.创新环境艰难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必须以经验为出发点,充分尊重科学事实,在此基础上寻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道,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不断地实践与尝试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然而在尝试过程中必定会消耗大量的资金,同时也有可能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企业的经营运行完全瘫痪。由此可见,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道路十分艰辛,企业必须坚持自己的信念,放下眼前的短期利益,立足于长远,为自身经济管理的创新工作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3.企业员工创新意识薄弱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以领导者为主要决策人的传统管理模式。在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中,所有决策权都被领导者所掌握,员工只能充当执行者的角色,无法在工作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领导者决策与命令一旦下达,基层员工只需要以此为目标展开机械性工作即可,这种工作模式在长期运行下很容易丧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无从谈起了。此外,这种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对员工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加强了员工的排斥感,从而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最后,很多企业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无视企业利益的自我主义者,消极对待企业所下达的经济管理创新指令,这部分人往往也会在无形中增加企业创新管理的成本,并制约企业的发展。
4.内部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道路中,激励制度与经济管理创新工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适当实施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推进创新工作的开展。众所周知,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的最终受益者并不仅仅为企业,员工也是其中受益人之一。但是在实际创新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员工无法意识到这层内涵,认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是以增加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实施的,与自身利益毫无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消极怠慢的心理,从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工作的推行。由此可见,若能够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适当引入激励机制,就可以让员工清楚地意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从而激发员工对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摆在同等位置,加速创新工作的进程。因此,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合理的内部激励制度,促进全员参与大局的形成,以员工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改革。
5.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虽然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但是大部分企业在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粗放式发展策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不科学的经济管理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必然会引起企业在制度建设工作上的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在经济管理制度方面普遍表现出不完善的现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部分企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经济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管理中予以落实,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这些经济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很大缺陷与漏洞,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例如监管机制方面的空白,为企业经济风险埋下了隐患;其次,我国刚迈入金融新常态经济时期,大部分企业还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变化,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滞后现象极为严重;最后,尽管我国经济管理制度一直以来较为完善,但从我国之前的发展历史看来,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制度建设工作不够健全,存在较大的漏洞,且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二、有关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的几点思考
1.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升级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要想顺利实施,必须得到良好的氛围保障,而传统滞后的管理理念会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造成严重的阻碍,影响经济管理创新的氛围。在新常态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作为企业管理者,也应不断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升级以往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传统理念,注重企业的科学化发展,重视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建立正确、科学的经营管理价值观,引导员工认识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性,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2.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目前,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制度是确保企业一切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因此制度的创新也就意味着具体工作的创新,若企业无法实现制度上的创新,那其他创新几乎为空谈。因此,企业管理者应结合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市场需求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满足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是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内容。企业在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时,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参考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使企业运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此外,还应完善原有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员工激励制度,赋予每一位员工决策参与权,充分引导员工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发挥自身价值,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员工的积极能动性,以员工的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改革。
3.强化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在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员工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整体水平。因此企业必须加大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力度,为企业增加更多的竞争实力。企业不仅需要向社会招募引进新的综合性人才,还应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以及提拔,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来提升社内员工的专业水平与管理水平,不断更新员工知识体系,全面开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首先,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员工,并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放在同一水平进行共同捍卫。其次,企业应采取多样化措施来实施人才培养与挖掘工作,在员工招聘过程中须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选择与企业发展目标匹配的员工,并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力度。最后,企业应建立并完善长效的员工激励制度,以各种激励政策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可以针对员工的创新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三、结束语
新常态经济时期的到来,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我国大部分企业开始陷入“如何实施经济管理创新”这一难题中。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创新工作时,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升级自身发展理念,充分意识到理念创新是保障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得以顺利进展的基本条件。另外,企业也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并结合自身实际发展进度,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补充,从全方位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邵宁.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在“201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J].企业管理,2015,(5):9-12.
[2]熊潇潇.新常态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探讨[J].经贸实践,2015,(8):70.
[3]霍凤珍.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9):118.
[4]林磊.基于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304.
作者:崔巍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第三篇: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在基层水利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均处于重要位置。基层水利企业更应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地位,强调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对于基层水利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意义,提出了几点现阶段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人力资源对于基层企业而言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人才储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状态可促使企业长效发展,让员工更主动为企业投入精力、创造效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考虑国家政策、当下企业发展状态、企业文化、竞争力度、员工期望值等多个因素,在综合规划下制定出一条符合基层水利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道路。本文以此为主线,研究了基层水利企业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意义、问题及优化策略。
一、基层水利企业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工作氛围与状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位员工的努力与投入。在良好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氛围下,每位员工都能够通过职位、薪酬调整以及纵向岗位调整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与薪资水平,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下实现自身价值。良好的人资经济管理必须在员工思想方面有所掌控,了解员工对职位的需求、对薪酬的需求、对福利待遇的需求等,尽可能满足员工发展期望,让员工从传统被动变为主动为企业工作,自觉维护水利企业的形象。
(二)有利于企业效益最大化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涉及到企业对员工管理的成本要求、人员的合理配置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水利企业合理规划在员工薪酬、福利、办公设备等多方面,均需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系数,提升资金周转率。对于基层水利企业而言,更应重视成本的控制,让人力资源体系形成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综合性状态。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在人力资源利益上达到最大化,让人才成本支出具有预见性、目的性、科学性。
(三)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作用应体现在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人才管理手段,让企业在人才培养下走上优质的发展道路。水利企业的发展与生存不能只依靠设备、技术、信息及资金,人才也是一项重要力量。人力资源管理需高效化、有序化与科学化,在必要时抓住机遇、积蓄力量,通过经济管理方面的优化令企业在信息化时代下稳步发展。
二、现阶段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
作为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激励机制的制定方面仍处于不完善状态,尤其体现在员工具体薪酬方面。激励机制的存在本是激励员工为企业投入更多精力的一项科学性策略,但由于部分水利企业在激励机制管理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导致一些员工将激励薪酬作为每月常规薪酬看待,无法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长此以往,优秀人才会在波动幅度较低的薪酬水平下逐渐流失。传统水利企业难以与新经济科学接轨,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无法充分体现。
(二)管理手段不当
由于水利企业在发展上更偏向于传统状态,这一点在基层水利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而言,管理手段上大多仍处于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在管理过程中以事为中心,而没有落实到个人,未强调事件与个人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在这类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更偏向于静态管理与控制,将员工视为企业的成本与企业发展的工具,没有注重员工的控制投入与发展支撑。
(三)缺乏整体性规划
由于现阶段基层水利企业在管理上更偏向传统性管理模式,对于人力资源部门而言,管理更注重对员工的薪酬发放以及岗位调整、培训等方面的管理,缺乏战略性规划,无法与企业发展整体目标、短期目标以及企业文化相结合。换言之,企业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现阶段存在较明显的不足之处,表现为缺乏战略性调整、管理内容过于片面化,忽略了市场环境、经营战略等方面的综合性规划。
三、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一)优化激励机制
基层水利企业涉及到的员工较多,员工岗位不同,在激励机制的制定规则上也应有所针对性。根据基层员工、领导干部、管理者等多个岗位设置不同的激励机制,再奖惩制度上有所区分,体现出经济管理的区别化,让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激励。可通过设定目标方式,对不同薪酬、不同激励标准的员工制订区别化目标,通过承担目标任务、规划阶段性目标等方式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将目标完成程度与实际薪资发放水平挂钩。除了激励机制外,也应注重企业中竞争机制的完善。竞争必须处于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之中,在考核上给予每一位员工良好的竞争氛围以及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基层水利企业的岗位分配安排不同岗位的竞争要求,采用多层次、多级别考核方法,对参与考核的员工实施科学性安排,构建科学、客观的竞争机制,并将竞争结果公开化、透明化。
(二)合理化竞争体系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让基层水利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企业发展为自身工作目标。人力资源部门可在竞争机制上不断优化,提供动力源泉,在企业内部创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而非恶性竞争。由于在管理上较为传统,多数员工认为岗位的选拔必定会在工作经验多、工作年限长的员工中选择,因此失去了竞争的动力。人力资源部门应让每位员工了解,岗位竞争属于能者上、庸者下,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只要有进取的心、积极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能力,均有竞争性岗的机会。
(三)结合企业文化
虽说基层水利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可能不像一些上市公司一样较为注重,但也需让每位员工知晓企业发展规划以及精神。企业文化属于无形的巨大财富,是一项重要资源,是提升基层水利企业战略竞争力与员工凝聚力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源经济管理部门可通过举办活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知晓程度、对水利企业工作内容的知晓程度以及对企业长远发展观的认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团队竞争力、文化修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四)合理配置员工资源对每位员工的合理配置可促使基层水利企业在岗位分配上更为科学合理,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各司其职,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人力资源部门需了解每位员工对薪酬待遇的需求及期望值,根据其能力、工作经验、专业等多方面实施综合考量,深入分析人才价值。对基层水利企业内部现有员工合理配置与开发,引入适合的竞争机制及岗位轮换机制,提升员工综合能力。
(五)注重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上的管理与创新是信息化时代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必须纳入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之中,通过对人才的开发、选拔、配置不断完善与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状态,让人员管理从传统静态状态中脱离,实现战略层面的动态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需科学预测、细致分析,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以及知识的获取途径,激发员工责任心与创造力,提升其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水利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再是传统单纯对每位员工薪酬的管理,也应注重对员工思想上的引导、工作积极性的激励、不同岗位的安排、激励制度及薪酬体系的设定。在信息化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不断提升管理覆盖范围,让对员工的管理融入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之中,结合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精神,培养更多水利人才。现阶段基层水利企业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方面仍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激励机制、管理手段、整体性上存在提升空间,管理者须加以重视,促使基层水利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丹.水利单位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实践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3).
[2]武晓华.探析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04).
[3]奚鹏波.论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
[4]陈雷.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水利跨越发展———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水利,2012(03).
[5]刘红军.浅论现实状态下如何提升盐城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J].江苏水利,2012(05).
作者:夏青 单位:山东省水利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四篇: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柔性管理模式符合当前企业“以人为本”的方针,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企业的思想观念、生产运营、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接着深入探讨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作用,包括可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增强企业决策的灵敏度、可形成具有激励作用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柔性管理;刚性管理;经济管理
与刚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主要强调通过精神激励的方式,规范与约束职工的工作行为,而并非单纯依靠规章制度。柔性管理模式符合当前企业“以人为本”的方针,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企业的思想观念、生产运营、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
从目前来看,国内外各大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无外乎柔性管理、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刚性管理等。很多企业都采用刚性管理机制,即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企业经济管理,一切都以规章制度为标准。刚性管理机制在企业发展初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力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但随着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时,刚性管理机制就已很难满足企业和企业员工的需求,柔性管理机制则开始逐步代替刚性管理机制。“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一直所推崇的理念,柔性管理既强调管理的人性化与灵活性,又强调广大员工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平等,在企业管理中直接应用管理知识,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柔性管理还能够为企业广大员工创造出一种信任、宽松、尊重、平等的工作环境,甚至还可实行企业员工自主管理。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作用
1.可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柔性管理是一种临床效果较佳的管理制度,可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一,柔性管理可缓解企业外部竞争压力。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转为扩大到了国际市场,企业会面临更多的竞争主体,必然会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压力,这些压力最终也是会逐层转移到广大员工身上。针对这种情况,柔性管理可为广大企业员工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便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进而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二,柔性管理有利于让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形成强烈的归属感。由于柔性管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始终基于广大员工的角度,所以员工在能力得到尊重、利益得到维护的情况下,必然会视企业为家庭,爱岗敬业、踏实进取,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长久的内驱动力。
2.可增强企业决策的灵敏度
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需要决策的问题,如果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刚性管理体制,由于刚性管理体制强调执行顺序务必要“自上而下”,这样就很容易阻碍决策,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柔性管理体制则不然,它会让整个企业采取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结构,会大幅度缩短企业从决策到执行之间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企业决策的灵敏度。
3.可形成具有激励作用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传统刚性管理大多都是以物质激励、物质处罚为主,但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已难以符合广大员工对精神需求的追求。鉴于此,企业务必要设计出人性化的精神激励机制,多种措施并举,用精神奖励的方式来营造出良性的竞争环境。例如,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一直把“精神激励”作为员工激励的主旋律之一,采用评优选优、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营造出了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内部环境。通过两年一度的职业技能竞赛机制,不仅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而且还授予获奖人员技术能手称号,鼓励他们以身作则。
4.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日,新产品、新技术、新企业层出不穷,广大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范围日益扩大,企业要想在此环境中茁壮成长、发展壮大,就务必要利用柔性管理方式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中。以中外合资的大连三洋制冷公司为例,它先利用“三洋”在中国广大消费者心中建立的良好品牌优势来走高端路线,将其产品市场定位设置在有品位、有身份的高端人群,销售价格高于市场同类产品30%;待其他制冷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与之相当时,它开始走质量战略路线,以高质量来取胜;待其他制冷公司也逐步提升产品质量之后,它又走“人性化服务路线”,用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和人性化的服务态度来占据市场,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阮喜珍.柔性管理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运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7):134-137.
[2]洪俊中.动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柔性财务战略初探[J].时代金融,2010(6):102-109.
[3]陈玲.我国实施柔性财务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酿造,2008(8):134-136.
作者:许娟 单位: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篇:企业经济管理中工业统计的运用
【摘要】企业经济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而工业统计是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基础。本文围绕着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工业统计这一中心展开了讨论,先是分析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运用工业统计的作用,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加强工业统计,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工业统计;运用
前言
工业统计主要是应用数学统计方法,汇总、分析、处理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统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鉴于此,企业应当重视不断迎合时展,利用现代化技术,创新工业统计模式,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1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运用工业统计的作用
工业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能够拓宽企业的销售市场。企业只有提高产品销售额才能够获得经济效益,长久地发展下去。而市场需求量是决定产品销售额的关键。运用工业统计能够帮助企业认清市场形势,产品销售趋势,发现潜在销售市场,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②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业企业若想求得发展,就要顺应市场形势,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市场服务,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当然,最重要的是企业应当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产品质量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工业统计能够科学反应产品质量属性,确保企业能够根据产品销售、质量、服务等实际发展状况进一步规划决策产品研发、销售等工作,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人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当准确掌握员工数量、员工工作强度以及部门构成状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运用工业统计能够有效把握员工的工作时间分配、工作效率等状况,从而帮助管理人员采取科学的措施优化人员管理。④能够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主要对企业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而工业统计在各个环节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利用现有资产,提高经济效益,某企业对2013~2014年第二季度财务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以2014年为报告年度。由此可见,2013~2014年,企业的发展速度一直在加大。但是企业也存在潜在的危机,最为突出的是流动比率低于正常一般的问题,虽然2013相比于2014年有9个百分点的提高,但是这样的比率在报告年度经济发展时期,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可以满足短期偿债的需要,而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将随之受阻。为此,企业应当认真分析影响企业流动比率低的各种因素,找出提高的途径,以增加自身的短期偿债能力。
2加强工业统计,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措施
2.1树立依法统计意识
我国是法治国家,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应当依法进行。统计工作也是如此,况且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统计工作的质量。①企业应当重视加强法治宣传。如加大《统计法》的学习力度,《统计法》规范工作人员统计行为,实现统计工作标准化的关键。为此,企业统计管理人员应当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统计法》,并将统计法规中的要求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真正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②为了使统计人员能够真正意识到统计工作的法制性,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力度,依法查处虚报、伪造、篡改等违法行为。同时,统计人员也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统计工作。③企业应当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统计方式并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这样才能确保工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业统计工作效率。
2.2完善工业统计体系
在新时期,完善工业统计工作的重点在于健全工业统计体系,并真正发挥出工业统计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其助力于企业管理工作的优化,最终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①工业企业应当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统计部门,并明确统计部门、员工的职能范围。如要求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做好统计管理、数据汇总等;要求统计管理人员能够制定大体的统计工作制度、选择统计指标、完善统计流程,并做好监督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果统计中存在的问题,还应当加以改正和优化。②工业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工业统计制度,营造出良好的统计工作环境。如建立指标选择制度、数据质量抽查制度、工业统计工作流程等,以确保各部门、各基层单位都能够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做好工业统计工作。如强化企业统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规范统计数据采集、整理、计算、汇总、审核的方法和程序,使统计数据经得起检验,让企业统计成为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面明镜。③工业企业应当在管理总章程中确定统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合作流程,确保统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企业原始记录的完整性,真正提高工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2.3重视工业统计工作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保证工业统计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应当紧跟时代,结合当前市场形势,加快工业统计工作的创新。①应创新工业统计观念。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改变传统重会计轻统计的理念,重新认识工业统计工作,并建立明确工业统计发展目标,实现工业统计与企业经济管理的融合。统计人员应当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工业统计工作,并树立全心的工业统计概念,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市场形势的工业统计工作体系。②实现工业统计管理方法的创新。比如企业可以选择抽样调查方式,缩短统计工作周期。同时还应适时调整指标体系,确保工业统计工作的先进性。③企业还可以建立严格的监督、预警制度,加强统计检查的工作监督,并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完善统计工作报告,最终营造出良好的统计工作氛围。④统计人员应当创新统计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此,企业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统计手段,以实现工业统计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并拉近工业统计与企业经济管理的关系,最终提高工业统计的质量。在利用信息技术之时,统计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加工、处理统计资料中的数据信息,并完善数据信息管理,实现统计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统计数据的正确性。总的来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工业企业应不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创新工业统计,并使其助力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尤其是要重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工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2.4实现科学化管理
随着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业统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意味着企业应当重视将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统计工作结合在一起,实现工业统计工作的管理水平。(1)应当建立完善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工业统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在建立指标体系时,企业应当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并结合国内统计工作经验,建立既能满足企业宏观的要求,也能满足企业微观的需要,从而使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得到尽可能的发挥。同时,企业应当注意适当的变通,结合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热点进行指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较常用的工业统计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以及工业增加值等几大指标,同时还包括多个分指标。如工业销售产值中包含销售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等。其中销售成品价值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销售(包括本企业本期生产和非本期生产)的全部成品、半成品的总金额。计算公式为:销售成品价值=报告期产品实际销售量×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2)统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开展工业统计工作,并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上。同时,统计部门还应当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确保各部门应当积极配合,保障工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另外,统计部门还应当建立风险意识,在管理数据之时,强化数据抽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最终做好工业统计工作的预测管理。
3总结
综上所述,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销售、生产还是存储等都离不开工业统计。鉴于此,工业企业应当结合市场特点,树立依法统计意识,并完善工业统计体系,重视工业统计工作的创新,最终实现工业统计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桂秀.企业经济管理中工业统计的运用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8:138.
[2]凌花.浅析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122~123.
[3]史春霞.论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46+48.
作者:姬日梅 单位:广西柳州地质探矿机械厂
第六篇: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影响及要点
【摘要】成本的核算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现状,在成本核算方面有所建树,则更能推动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占据更优势的地位。只有对电力企业成本核算的认识以及经济管理的理念与实施成本核算的关系,针对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使成本核算正面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效果的举措。
【关键词】电力企业;成本核算;经济管理;影响;举措
1成本核算对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1.1成本核算有助于电力企业控制生产经营耗费
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在于经济利益,而利益的获取必然以成本为代价。电力企业在运营的前期阶段,必须投入一定数额的成本用于设施建设和人才组织等等。而企业在生产销售的后期阶段,必须先用收入填补成本消耗的空间,多余的才是实际意义上的收益。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必须尽量控制和减少成本。而加强对成本的核算有利于电力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时能高效把握在企业生产生产经营等等各项项目中的成本耗费。
1.2成本核算有助于电力企业提高生产经营利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经济全球化背景的促使之下,已经有了迅猛发展,市场也逐步趋于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着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但同时也经历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电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质地位,必须大力促进科技实力的增强,同时寻求经济成本的最低化。成本消耗越低的企业可以从起跑线开始占据领先地位。
1.3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与经济行业的许多其他经济单位不同,电力企业的生产体现出一种快速反应和瞬间结束性,这主要是针对电力不会库存方面而言。随之产生的,是电力企业成本与其他企业的差异性,成本的内容主要含有员工的薪酬、个人的福利、在生产经营中购进材料的资金和为了生产电力准备的机械设施等等。针对以上所述的条条列列,在成本核算时,细化成本中各项目的资金耗费和投入效率,更可以使成本核算和经济管理工作的方向更为明朗清晰。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做好成本核算,可以进一步改善企业内部各个单位和项目之间的高度协调和联动性,提高企业在生产带来中的效率保证资金的使用发在刀刃上,减少成本高昂给企业运转带来的压力。
1.4成本核算可以提高电力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经济模式推陈出新,经济产品更新换代,市场的运转随时都在对各门各类、大大小小的企业进行一场优胜劣汰的赌局,不停的洗牌使企业在追求成本最低化和发展效率最高化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电力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的产品,其企业发展严格受到国有企业的管理,其行业竞争态势较其他行业有所势微,所以通过高效、正确的成本核算措施,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为自身谋福利的要求。在电力企业运转中,成本核算能促进数据的有效化,为国家上层相关的监督机构提供考察的资料,这也是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环境对国有企业和电力资源生产重要性所决定的。电力企业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各个方面,包括工厂的运转,事业单位的有序化和百姓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2现阶段电力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企业成本核算意识不足
我国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阶段,加之社会主义性质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使这种体制对市场环境形成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国许多电力企业内部领导和工作人员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经济运作思想老化,忽视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和市场竞争意识的加强。
2.2电力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着不健全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由于我国许多电力企业都为国营企业,或国营企业改制,受到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其内部成本核算制度较为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所需。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簿混乱、台账记录不清晰、会计科目之后等情况,制度的不健全将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核算的效率。
2.3电力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亟待更新
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制度,还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战略规划与企业发展方向。就我国电力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模式来看,仍然存在着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从横向来看,成本核算管理的内容不够广泛,仅仅囊括了部分项目、部分部门的内容,没有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管理中,没有渗透到内部控制系统中,这就使得成本核算得出的数据不能准确地反应企业的真实情况,其反应的,可能仅仅是部分层面或部分内容。②从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的深度来看,仍然有待进一步加深。部分电力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仅停留在表面浅显的内容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控方式上来。
3使电力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正面促进经济管理发展的举措
3.1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成本核算和经济管理环境
使电力企业中参与成本核算的领导者和经济管理的实际操作人员都对成本控制有一定的责任,使工作纳入正常的规范和管理范围中。既要推动各种制度向科学合理方向发展,提高成本核算在整个经济管理系统中的地位,严查各种资金的流向,减少在电力企业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发生不合法交易,控制成本问题。二是相关的上层机构成员需要以身作则,同时加强对下级的监管和指导。从领导层面上做好成本工作的环境建设,保证成本控制事宜不偏离合法合理轨道。
3.2构建适应项目经营管理的预算体系
预算在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处于前期的统筹阶段,为后期的经济行为和电力输出等实践做出规划和方向把握。做好成本核算,有助于企业做出在产品生产和销售领域等方面优化战略目标,同时在企业的计划管理、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阶段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之,电力企业做好企业的成本核算是电力企业走向现代管理模式、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的必行之路。
3.3细化成本管理单元
使电力企业内部的部门和工作成员个体都分担具体的财务责任。对企业的总体成本进行层层化解,变成三级成本管理系统,使需要核实的目标体都得到落实,必须严格把关资料的准确性记录,使成本费用的具体支出情况一一对应到项目上。成本目标管理指数系统的建设是指在明确成本管理单元的前提之下,使数据更为精准。管理区的可控成本可细化到相关的材料、电费等具体的控制节点上,大型金额使用事宜由经理全权管理,小规模资金出入由班组长管理,节点成本则由具体的实践操作成员完成管理。
3.4针对购电问题的成本管理
在电力企业内部,购电成本占据很大的比例,及时、准确、动态的监视、分析和控制,是提高电网企业整体效益的重要环节。为此,需要建立能有效分析电网企业购电成本的方法来对购电成本进行及时的分析及预测,并籍此对生产和调度计划进行成本评估;根据用电需求市场的变化提出成本控制策略;预测未来购电的成本,实现用信息化带动电力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提升数据应用价值,使购电成本真正成为电网企业指挥生产,进行决策的依据。
4结语
电力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高低,体现企业经济运转和金融管理的实力,对经济规律的把握和利用,效率高的企业可以把握资金运作的规律和意义所在,不做无谓的牺牲和浪费,这种经济意识会指导企业在整个电力的生产和运营阶段都高效地使用财力和其他物质人力资源。所以,做好电力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琚裴巧.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0:41~43.
[2]宁相波,潘洁任,仲平.搞好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26.
[3]童滨.浅谈供电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37.
作者:王俞清 单位:武宣供电公司
第七篇: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作用的重要性
摘要:从整体上来讲,柔性管理拥有着独特的优势条件与突出的特征,在企业实施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从深层次挖掘出员工的创造力,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顺应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最终推动企业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为了保障柔性管理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策略,推动组织结构朝着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健全企业内柔性管理机制,加大培养柔性管理专业人才的力度,同时妥善处理好企业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以此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柔性管理;企业经济管理;重要性
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不一样的管理方式都拥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和效果,对于企业的管理、运转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不一样的作用。在当前这个变化多端、危机四伏的社会中,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由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否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应对举措的能力来决定,所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提升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应对能力,是当前各个领域的企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柔性管理这一全新的管理思想就被提了出来。从本质上而言,柔性管理是与硬性管理处于一个对立面的管理思想。将企业的管理框架定义为企业制定的所有规定和实行的全部制度,通过硬性的规定来管理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束缚员工的行为,抑制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便是硬性管理的主要特点。而柔性管理与之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将人作为整个管理框架的核心,不过,实行柔性管理并不代表完全摒弃硬性管理,而是在维持适当硬性管理的条件下,在企业内部实现最大限度的柔性管理。在企业实施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时候,柔性管理可以在任何时刻反映出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等管理思想,让企业的管理变得更加具有柔韧性,不再那么冰冷、刻板,让企业的管理达到一种刚柔并存的状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集中所有力量推动企业实现健康、持久的发展目标。
1柔性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
1.1柔性管理的内涵
从整体上来讲,经济管理的一个全新领域就是柔性经济管理,到现阶段为止,柔性管理并未引起经济管理的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任何关注。从根本上来讲,柔性管理与传统的硬性管理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柔性管理与之不同,它是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把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氛围当做根本的依据,进而实施的一种人格化管理活动,同时它还把人的内心活动、行为活动的规律当做研究的根基,使用一种非强制性的方法,唤起员工内心深处的共鸣,促使员工自觉地完成一系列的指标和任务。从根本上来讲,柔性管理是根据稳定因素与变化因素开展管理的。
1.2柔性管理的特点
第一,整体而言,硬性的管理模式是企业金字塔顶端的领导层或是指挥层,任何的命令、指令都是由最顶端的领导下达的,而柔性管理则设定了企业的专家层或是协调层。第二,具有扁平化的结构特点以及网络化的结构。
2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作用的重要性
2.1激发员工创造性和主动性
现阶段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剧,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复杂多变,为了妥善应对这些多变、复杂的状况,企业必须要将全部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出员工参加企业管理工作的热情,促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此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应对外界的竞争环境。
2.2顺应知识信息时代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信息技术手段的提升,同时科技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现阶段我国各行业的企业已经开始应用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企业的多个领域已经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为了进一步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企业在实施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更应当应用柔性管理的思想,建立全新的柔性管理模式,突破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顺应知识信息时展的具体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变化多端、危机四伏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先机,占据优势的位置,获得更加快速、更加良好的发展。
2.3激励员工高效率、高质量地工作
当企业实施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柔性管理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促使员工将企业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为企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任何一个企业在实施柔性管理之前,都应当全面衡量企业的现实状况,结合企业在当时的现状,创建一个最为合适的激励制度,将员工所拥有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在独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另外,柔性管理所实施的激励手段是多样化的,其中包含了物质层面上的激励以及精神层面上的激励。当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实施柔性管理的模式,就应当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进行充分融合,在满足员工物质层面上需求的一方面,适当满足他们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让员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热情的态度进行工作,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2.4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伴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改变,再加上企业的不断发展,柔性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慢慢变成企业管理的一种大趋势,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可以对外界的紧急情况做出合适的反应,有效地处理各种应急事件,保证企业内部的稳定,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应用柔性管理,能够推动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3结束语
总体来讲,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当中,柔性管理作用的重要性是任何管理模式都无法取代的,但在实施柔性管理的同时,也应该保持适当的硬性管理,最终在企业的内部实现硬性管理、柔性管理并存的状态。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柔性管理作用的重要性,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健全企业内的机制和制度,推动柔性管理发挥其强大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促使企业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黄燕.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02).
作者:冯振伟 单位:郑州煤炭工业(集团)龙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第八篇: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模式探讨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逐渐加快。此时,企业管理尤其是经济管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现代化和标准化的企业经济管理成为评判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标杆。因此,经济管理的模式对于企业整体效益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得经济利润,更有利于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规范化的企业经济管理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了现如今经济管理的现状,并就我国现代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
一、前言
西方国家有着较为先进和标准的企业管理模式,所以他们的企业建设能够获取可观的经济利润。而相对来说,我国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处于较为滞后的水平。这与我国企业管理规划时间不够充足、经营形式不够多样化、理论指导不够专业等密切相关。这一系列的问题均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且大大限制了企业的上升空间。身处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企业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不适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自身及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必需的要求。只有快速转变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才能使得企业的管理体系趋于一体化和规范化,从而提升和稳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水平。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企业经济管理的范畴较为宽泛,其涉及到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人力、财力、固定资金等。同时,对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宜,管理系统会对其进行细致规划及监控督促。依据经济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可大致分为两点:第一、在贯彻企业经营理念和适应社会生产规律的基础上,经济管理会对企业的产品服务、生产成本进行合理评定。同时,其也会对企业内部的工人薪资制定科学、有效的发放制度。因此,规范、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是促进企业经济活动按期、高效进行的有力保障。第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它的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社会生产规律相同步。当市场经济有变动时,企业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也要随之适当调整。这样方可确保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特点
如今,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综合性。任何一家企业最初始的创办目的都是通过经营活动赢得一定的经济利润。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效益始终是企业经营的目标。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最关键的就是规范化的企业经济管理。其可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大大提升企业的发展潜能。第二、连锁性。某项生产活动的高效进行并不是仅由单一部门统筹规划的,而是需要企业统一调度各方面的资源。在此过程中,经济管理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一体化、规范化的管理与调控。同时,经济管理还就企业的资金配置进行合理规划。这不仅能使得企业的生产活动按计划开展,更有利于企业整体管理的有序性和合理性。第三、引导性。企业各部门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企业策划者规划出具体的生产项目,财务部门对其进行审核与评估。经济管理在其中承担着引导者的角色,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生产方向,使得各部门的工作能够高效、按期进行。
3、现代经济管理中暴露的问题
(1)囿于传统观念。纵观我国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现状,其中不乏一些企业还囿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即使他们的管理模式完成了从生产管理到生产经营的转变,但部分企业还深受旧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粗放的经济管理模式和低效率的管理方法导致企业的生产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企业领导者还用旧时代的经营视角看待生产管理问题。他们仍将产品生产看作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而忽略了产品宣传与研发环节。生产出来的产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或与市场规律不适应,那么最终只会导致企业效益的下降和管理水平的落后。(2)管理模式落后。迄今,传统的经济管理方法在部分现代企业中仍然被沿用。在滞后的管理模式束缚下,倘若企业力图开阔发展空间、扩大生产规模,那么其势必会增加资金投入的力度。可是增加资金投入不仅会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不畅,而且也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另外,大多数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都大同小异,而缺乏个性及异性。每一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同、生产方向不同、发展需求不同,所以与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也应不同。一味地复制、套用其他企业的管理方案只会导致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甚至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和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3)缺乏专业指导。一支强大、专业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建设的前提,也是经济管理实现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企业在经济活动上的管理之所以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一部分原因归咎于专业人才的缺失。虽然现代企业的人才选拔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但招聘进来的人员经验不足或者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企业又未给员工创造定期的专业培训机会,最终导致企业的管理模式始终止步不前,无法与时俱进。同时,部分企业的人才引进数量与其生产需求不相适应,造成管理人员的数量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要求。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及长期稳定发展。
三、实现规范化的企业经济管理的建议
1、完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经济建设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更能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为其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对企业的用心程度关乎企业以后的发展走向。因此,企业领导者不仅要统筹规划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更要放眼于市场经济,深入调查。只有在了解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模式落后问题。同时,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仅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并且要保证其符合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另外,企业领导者要号召员工积极了解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并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条件允许的话,企业还可单独设立一个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经济管理方案的制定、敲定、审核与效果反馈工作。
2、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
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自身修养对于整个企业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企业领导者要重视经济管理部门员工的专业培训工作,并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员工只有处于轻松、愉悦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才会以饱满的兴趣和激情进行自我价值的提升,才会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遇、更好的服务。就如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外部引进,即积极引进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另一方面,进行内部培养,即从现有的管理人员中甄选出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员工,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另外,企业还可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绩效较高的员工予以额外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还能避免人才流失,稳固企业的人才队伍。
3、建立考核体系
企业上下各部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规划出美好的发展蓝图。一盘散沙的企业势必会走向衰败。因此,企业领导者要用多样化和人性化的方式促使员工以满怀的热情投身于企业建设中去。其中,制定合理、科学的奖励惩罚制度不失为一种好方式。企业可以对绩效较高、态度认真的员工给予额外的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薪资上的增补、职称上的提升或是年终奖的增额。不同形式的奖励都会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以主人翁的意识为企业的经济管理贡献力量。当然,有奖励必定有惩罚。企业要对部分不能恪尽职守、消极懒惰的员工实施惩罚制度。只有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罚,才能让企业所有员工有所警示,从而有效避免企业内部的不正之风。因此,高效的考核体系、长效的奖优罚懒机制对实现规范化的企业经济管理及提升综合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制定企业经济发展目标
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对企业的经济建设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经济管理模式的制定可以从企业发展目标中找到切入点,并以此作为依据,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与生产活动相同步。企业的经济规划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目标的制定应以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和创办理念为前提。同时,制定出的经济目标还需通过多方检验和审核,以确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合理、可行的经济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将目标付诸行动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制订切实可行的经济计划后,更要将其落实到行动中。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管理逐渐规范化和现代化,提升经济效益。
四、实现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意义
在如今高消费、高成本的社会经济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人员薪资也在大幅度增长。各种成本的加大使得企业可获得的经济利润大大减少。同时,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加快实现持续化、规模化的步伐。这些都给企业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规范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其可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值,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立足。同时,其有助于企业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僵局,使之不再囿于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企业内部实施规范化的经济管理方案,并借助高科技的管理硬件设施,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方向定位。企业在客观分析内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外部市场调研,内外兼顾,最终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及经济效益的增大。此外,经济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内部实施有利于促使生产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其通过高科技设备能够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五、总结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现代企业倘若要赢得可观的经济利润,提升综合实力,就必须制定规范化、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内在素养和专业水平、制定考核奖惩制度等方式来促进经济管理趋于规范化。只有现代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大幅提升,其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得以立足。
参考文献
[1]杨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策略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5,09:88-89.
[2]袁景祥: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模式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70+84.
[3]邓国红: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策略分析[J].经贸实践,2016.19:117.
[4]申法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措施的研究[J].河北企业,2016.08:15-16.
作者:于大勇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
第九篇:预算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各行业的发展中都面临着不断理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与经营计划的年度行动规划,是企业战略落地的关键工具。实践证明,凡是能够越早越完善的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都能够有助于企业的良好市场竞争力提升。本文结合预算管理的含义及相关特点,对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重要性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算管理;企业;经济管理;重要性;探析
一、前言
从目前全球的企业经济管理来看,凡是处在发达国家和世界前500强的企业,都比较注重预算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整合性。所以,国内企业应该充分的吸取这样的先进经验,要想实现管理和预算的双赢目标,必须将企业的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企业管理内容来加以重视,确保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从当前国内的企业发展过程来看,由于发展水平及管理能力有限,目前的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预算管理的概念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重视;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预算制定没有与实际的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而显得效率很低。总之,企业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使得预算管理的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二、预算管理所涉及的管理内容
财务预算管理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项价值管理工作,这种价值管理是其他职能管理所不能替代的。企业的发展必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并且注重资金的管理。这是企业财务管理最明显的特征。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围绕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以政府政策及相关机构的技术支持为主,内部环境则主要是企业自身的财务制度建设。同从企业的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企业未来利润及发展计划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且随着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内容的不断丰富,使得财务预算管理还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财务安排。为此,必须通过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才能确保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人员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预算管理,确保企业的全面稳定发展。
三、预算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预算管理具有综合性
企业的预算管理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企业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控制等。企业的预算管理需要通过所有部门的配合来共同完成,并不是单靠某个个人或者部门就能实现的。所以说,企业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二)对企业发展具有指示作用
企业要想取得稳定的收益,必须在企业管理中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来确保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员工的利益。而通过预算管理能够有效的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指示作用。
(三)具有一定的效益型
预算的全面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预算管理能够对财务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资金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四)具有系统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预算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既包含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及评估等纵向体系,又涉及每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牵连,一旦某个部门的难度预算任务没有完成,将会对整个企业的预算执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预算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预算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对自身发展情况、现有资源及部门联动性的有机整合和调配。在面对当前有限的生存空间下,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的预算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发展中经营质量的提升。从当前成功企业中企业预算管理的分析来看,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战略执行
通过企业预算管理的执行,能够将单位的具体工作责任进行细分到人,实现了以企业整体效益为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中战略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助于企业总体运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预算管理就能够紧紧围绕这个目标,通过企业资金的调度,使用合理规划,确保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规范性。也可以说,没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作为支撑,企业战略转型也将成为空谈。企业预算的规划策略有利于企业对自身价值和竞争力的充分掌握。
(二)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现有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
企业发展中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计量,考核及控制等方式能够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成本进行运算,从而实现了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通过对企业当前和未来经济效益的预算,为后续发展规划做好充足的数据依据。预算管理讲究的是全员参与性,通过鼓励员工参与预算的流程编制,让各个部门和员工能够更清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并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衡量,确保企业人力、物力、技术等各项资源的利用合理性。
(三)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业务流程走向标准化
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为目标进行的,也就是要实现企业发展流程的整体控制。预算编制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事前控制,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销售和生产方面的预算。让企业内部每个部门都能够明晓企业经营目的和自身的责任。并为每个部门的工作标准规范提供可行性的动态参数对比,从而实现了对企业动态业务发展的跟踪监督。预算考评作为一种事后控制,能够对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不断的吸取教训,形成对全员团结一致加强事后控制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四)预算管理能够为企业业绩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任何企业的目标实现必须要有有效的绩效管理手段。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是不可分开的,因为预算管理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保障,绩效管理各项指标的制定都是以精细化的全面预算作为基础的。通过对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制定,能够确保绩效管理更加精准和科学。
(五)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奖惩机制的完善和凝聚力的提升
企业预算编制坚持全员参与形式,通过这种预算管理使得每个员工都有企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强化了员工在企业的重要性,就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较高,且在工作中的目的比较单一,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实现自己的奖励获取就是工作的目标,这就有利于企业结合预算来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奖惩体系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奖惩机制的健全。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凝聚力的提升,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具有面对风险的抵抗力。
(六)预算管理有助于部门工作计划的制定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中的任何一个部门都应该根据公司的总体目标规划来制定自己部门的发展目标。而部门计划的制定要以部门的预算为依托。比如:企业年度目标明确后,部门要清楚自己在总体目标中的任务和占比,同时对自身的部门计划进行轻重缓解的衡量,以便于工作落实到个人,哪些工作需要协调资源,哪些工作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通过紧紧围绕预算的部门工作计划才是有执行力的工作计划。
五、关于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的措施
(一)企业要强化内部对预算管理的重视
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全面执行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企业以领导层为主的全体人员都应该增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通过全体预算管理意识的提升,让企业全体人员能够积极的配合和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不断强化对预算管理的总体思路学习
企业的预算管理必须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通过目标的预算和绩效考核,确保企业具有不断提升的竞争实力。企业员工都要从企业的管理、发展及规划中形成对整体预算思路的全面了解,通过预算在企业发展每个环节的渗透,使得企业风险概率最小化,实现企业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这就要求企业要通过组织定期的研讨和培训,让全体员工能够认真的学习和了解总体预算思路,从而保证各项发展规划的有效落实。
(三)预算管理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基础
企业的未来经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预算管理要以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为目标来进行详细的方案制定。企业在进行未来经营发展规划的时候,要在整体目标考虑的同时,强化不同时期的衔接性,这就要借助预算管理来进行全面的协调。只有通过以企业经营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才能够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实施和调控,并通过所有部门的参与来实现预算的整体性规划。
(四)预算管理要严格依托企业相关业务流程
企业的预算管理要实现对管理机制、资源分配、经营业务核算等的层次和类别的预算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需要对企业业务总体收支增减和济宁状态进行全面测算。以零基础预算、动态预算、弹性预算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企业预算的灵活运用。
(五)预算管理要刚柔相结合
企业预算管理要能够细化到月度、直至周、日的预算计划,坚持实事求是的对预算计划中的困难和特殊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预算管理要做到刚柔结合,刚性是指预算管理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强化对每个部门的预算管控,柔性预算管理则是要面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对各部门在不同时期及不同期待值方面,进行预算协调,确保企业预算管理的长期性稳定性。
(六)预算管理要适当的进行循序渐进的管理推进
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来说,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部分环节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各项价格及定额管理比较完备的部分进行试点,然后在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逐步的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六、结语综上所述,预算管理是需要从整体和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的一个过程,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力、财力、物力的全面整合和调配,在实现资源节约的基础上确保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够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参与企业预算编制工作,有利于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工作热情的全面调动。相信通过深入研究,企业能够以良好的发展策略为基础,取得更好的市场竟能和管理能力,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召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与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5).
[2]李美菲.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6).
[3]万江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1).
[4]朱泉清.预算管理在企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
作者:徐晔 单位: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