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能够推进资金管理的科学性,确保信息准确可靠
科学性的资金管理主要表现在,资金管理的全过程能够做到规范有序、精细准确、前瞻创新,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高水平的资金利用效率。为此,唯一途径就是认真纠正和改进当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欠,严格执行新出台的《会计制度》,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才能做到管理科学、信息准确。
(二)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的时效性,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
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像企业的资金管理那样追求低成本高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同样也要努力做到资金配置更优化、资金监管更细化、讲求国家资金管理的使用效益。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管好资金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具体管理,改变重资金收入支出,轻资金使用效益的粗放型管理。通过强化资金管理来保证物品配置、设备购置、工程项目、房屋修建等各种资金的使用,都能在规定的时限内,达到理想的效益。
(三)能够加强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确保资金运行妥善平稳
资金安全是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大事,防范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损失和风险,既需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加强管理,也需要单位领导高度关注。特别有些风险如专用设备在购置中的价格高低、质量优劣;工程项目决策中的报价多少、质量好坏等这类专项资金安全防范难度更大,没有严密的资金管控,一旦失误损失严重。因此,要想真正筑起防护墙,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就必须对资金使用全过程严加管控,这样才能随时化解资金风险,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平稳,遵规守纪。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意识不强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资金来源不同,企业依靠严格的资金管理,用效益最大化的资金积累,不断扩大再生产。一旦管理或决策失误,将蒙受巨大损失。所以从领导到员工,都抱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而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则基本来自于财政拨款。其支出也主要用于公益性或群众性项目,效益高低难以量化衡量。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资金来源有保障,资金支出无风险”的表象。如缺乏严格的资金管理,就很难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致使有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自觉不自觉的丧失了风险意识,不仅对严格资金管理带来很大阻碍,也严重影响了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预算编制粗放,执行随意多变
目前,一些单位和财务人员由于对预算资金的管理使用重视不够,所以从编制到执行到监管等诸多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像预算编制简单粗放,常以上年度实际发生为依据,增增减减,粗略匡算,哪些钱该花,哪些钱可不花或少花;哪些项目急需,哪些项目可暂缓或没有必要等,在编制时缺乏上下沟通,专项调研、需求考评和科学论证。这样的预算方案由于缺乏准确性,在执行中往往变化较多。另行追加项目经费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对预算的严肃性和资金的效益性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三)专项资金管理不严,缺乏全程跟踪监控
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必须是“专款专用”。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单位经常出现的问题一是挪用、滞留、挤占、核算不清、去向不明,违背专款专用的使用原则;二是用于工程项目的专项资金,其使用流程往往具有周期长、环节多,风险大等特点,遇到拖延工期、偷工减料、材料配件以次充好、工程质量不符设计要求等情况,在没有全程跟踪掌控资金使用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资金流失、损伤、效益低下。而现在多数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上还没能涉入这一核心管理环节,往往浮于立项申请,接收拨款和费用支付层面上,缺乏全程监管资金使用。三是与专项资金管理相关的项目工程资料管理不及时不完善。影响资金支付结算重要依据的建档保管。
(四)资金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待提高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素质。但现实情况看,这支专业队伍的整体结构还不够合理,真正全日制院校毕业人员甚少,其余人员也少有专业方面的系统培训,只能应酬日常一般性的财务核算,遇到稍难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及信息化管理手段,往往难以招架。特别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可能会出台一些新的会计管理制度、准则、规定等,如果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跟不上改革要求,将会对资金管理及全面财务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全员提高加强资金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
认识高低直接关系能否重视和加强资金管理。所以一些认识较低、管理不严的事业单位,必须抓好提高资金管理重要性认识的这一课。通过对全单位人员进行学习宣传《会计法》、《预算法》、会计制度、准则等不仅要使财务工作人员,而且使单位领导、主管财务工作负责人、及单位的各部门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国家资金健康运行,对本单位做好各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支撑作用,懂得手里的资金是纳税人的“血汗钱”,知道资金“来之不易”,从而能自觉为本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出力献策。
(二)依据法规全方位加强预算资金管理
《会计法》《预算法》和新出台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是加强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预算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编制预算必须科学准确,每个项目、每个活动的费用都要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精细量化、明确预期效益的过程中来编制,不能以上年度资金发生额为依据,增增减减简单编制。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对编制结果要反复审核以使确定后避免随意变动。预算执行要严格控制支出,坚决防止资金使用中的“任性”、“随意”、“大手笔”,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现象。如需超预算资金支出时,必须向财政部门报告,审批后才可支付。预算项目完成后,对资金使用状态要进行考核,存在哪些问题,造成原因是什么,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如何改进提高等都要做出绩效评价,这既有利于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也会给其它项目预算资金的使用提供指导借鉴。
(三)遵循原则严加管控专项资金
“专款专用”是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遵循的重要原则。要做到“专款专用”,首先要做好专项资金的申报和核批,对申报项目要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在充分进行项目进展周期、资金占用时间、资金额度大小,资金使用效益等分析评估后才能申报,不能为了一时工作急需而盲目“上马”,急促立项,防止带来变化多,效益差的后果。其次,要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对资金使用严加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不被挤占乱用,同时要管控好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全面掌控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资金使用状况。为此可以由财务人员和项目使用部门、项目工程负责人组成专项资金监管组共同负责、防止漏洞和失控。再次,项目工程结束后,要在验收项目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掌握和记载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能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做出的贡献率。
(四)建立健全资金监管长效机制
1.用法规和制度提供监管法律依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的法规制度,用针对性、实用性更强的财务和资金管理方面的法律、规章和制度来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控,不但可以防范资金风险、警示贪腐犯罪,而且能为建立健全资金监管长效机制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2.用高素质专业队伍强化监管人才保障。要下大力气来改善财务人员专业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新招人员必须是正规高等院校毕业生,对正在岗位上的年轻有培养前途的人员,可以协商高等院校定期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专业人才队伍,确保对资金的管理精通有力。3.用联动机制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建立横向联动机制,通过定期联检来检查各部门资金使用和管理状况,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外部包括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事业单位和资金使用关联单位,建立纵向联动机制,通过定期联检对预算资金、项目资金等资金使用、资金管理状况进行联查联评,从而加大监管力度,使资金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参考文献:
[1]陶丽云.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
[2]李光萍.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14(18).
[3]王军庭.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4(04).
作者:吕建业 单位: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资金结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