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口老龄化现状下,延迟退休作为一种重要策略选择,倍受各界关注,延迟退休政策的变化使得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审计监督均需要做出调整。本文将在介绍延迟退休新政策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养老基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延迟退休政策下我国养老基金管理策略,并对养老基金审计监督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渐明显,而实行延迟退休,无疑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选择。近年来,国家不断地给予延迟退休政策以高度重视,逐渐推进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而延迟退休政策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审计监督等相关问题也将成为研究的焦点。延迟退休政策下,本文将主要结合我国养老基金管理现状及问题,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审计监督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延迟退休政策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是首次从顶层设计层面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予以明确,并强调了将渐行渐进的推进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2017年3月1日两会开幕前,尹蔚民部长再次针对延迟退休政策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指出:未来将围绕我国具体情况,以劳动力总量的变化情况、就业状况和社保基金长期可持续发展等情况作为现实依据,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适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
二、我国养老基金管理现状及问题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可以概括为“怠监督、严管制”,各地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情况都不尽人意。在延迟退休新政策下,下文将结合现阶段我国养老基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养老保险基金实际监管力度不足
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过程中,地方社保部门首当其冲要肩负起相应的监管职责,并将其视作关注的焦点,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管不到位、模棱两可的情况比比皆是,部分社保部门身兼数职,多重角色必然会削弱监管力量,基金管理混乱、资产运用不明、保险金发放错误等现象时有发生,是导致基金资产得不到优化配置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政企不分使得社保部门根本不具备独立的行政监管权力,再加上我国配套法律存在着一定的模糊与空白,监管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社会监督更是无从谈起。
(二)基金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部门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领导的重视程度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从现阶段情况看,养老保险基金内部审计工作并未引起部门负责人的足够重视,成为管理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内部审计机构不够健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内部审计有效性得不到保障。许多地方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内部审计机构,这一任务由财务或其他部门所担任,审计工作由财务人员负责,他们并不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对相关法律条款不甚了解,在审计活动中明显力不从心。也有一些财务人员在进行保险基金内部审计过程中,思想上敷衍塞责,或是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工作实效性不强。职责不够明确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成了表面文章,必然会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漏洞百出。机构设置的从属性弱化了监管活动的有效性,许多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狭窄
根据相关规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管理过程中要预留两个月的备用金,养老保险基金要直接存入银行,或是用于购买国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通货膨胀率升高,就会出现收益负数。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于1995年发行了相关债券,但多年过后,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收益情况仍不容乐观。从整体情况看,银行存款成为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投资渠道,占比高达90%,用于国债的投资比例仅为10%。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养老金收益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实际投资收益甚至为负数。怎样提升养老基金的收益率?这一问题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深思,国家层面在不断出台管理办法的同时,将以认购股票的方式进军资本市场,无疑又提高了风险系数。
三、延迟退休政策下我国养老基金管理策略研究
(一)摒弃统账结合模式,实施统账分享管理制度
为了顺利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一直采用统账结合模式。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大,且具有现存现付的显著特征,空账规模迅速扩大,使养老保险基金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为管理埋下了隐患。在人口老龄化问题面前却表现得无从适从,成为阻碍劳动力流动的最大羁绊。因此,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要在最短时间内摒弃统账结合模式,实施统账分享管理制度,以社会力量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逐渐规范、完善、做实个人账户,将个人账户安全性、保值增值问题置于突出位置,通过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二)提升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工作水平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快和谐社会建设速度,要拓宽养老资金来源,扩大参保覆盖面,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社会发展红利。因此,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鼓励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群众缴纳养老保险,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使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得到有效落实,使参保人员享受到平等待遇。不可否认,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征收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许多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出现了少报或不报现象。
(三)实现向多元化投资模式过渡
大量实践表明,多元化投资是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率的有效途径。但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政府层面一直发挥出重要的主导作用,使管理工作被缚住了手脚。要想有效摆脱政府行为的影响,就要努力打破单一化投资方式,逐渐过渡到多元化投资模式,吸引更多投资主体的目光,拓宽投资渠道,既可以提高收益率,又能使闲置资金得到合理利用,有效化解投资风险,为养老保险基金的有序运营提供保障。唯有如此,才会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步入规范化、持续化。
四、延迟退休政策下我国养老基金审计监督探讨
(一)改革政府审计管理体制
目前,政府可采用修订《审计法》与《宪法》等有关法律的方法,把国内的政府审计管控系统调整为诸如国税、海关等单位的管理体系,也就是实施垂直管理模式。审计部门仅听从于上级主管单位的指挥,不再听从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地方审计机构的管理者由上级审计单位选拔确定,不再和当地政府有任何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的独立性显著增强,审计的功能大幅提高,审计发现的违章、不合规活动透明度更高。审计机构依旧在国家行政系统范畴内,是国家行政部门的组成内容。立足于长远而言,应当将中国政府审计由“行政式”机制逐渐调整为“立法式”机制,也就是将审计机构划归到立法系统。我国审计署副审计长项俊波指出:“将当前实施的行政型模式审计机制调整为立法型,设置和国务院、最高检、最高法同级的审计院。其在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从根本上变革政府审计管理体系,将审计的监察效能全面发挥出来,才能够在对养老保险金审计的过程中把发现的问题进行根本解决,从而确保养老金的稳健使用。
(二)强化养老保险基金内部审计
1.将各项管理机制落到实处,增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内审亟待开展的工作是将各种管理机制落到实处,增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全面贯彻落实养老保险金有关法制规章,深入发挥有关管理机构的效能,增大养老保险基金监察力度。应当避免制度停滞在形式层面的问题产生,让养老保险基金内审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具体如下:一是依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法》等法律的要求开展,保证所有审计项目均流程统一、证据充分、定性精准、处置结果落到实处;二是应构建完善审计权利制约体系,把审计流程加以统一,增大监督力度,构建完善内审机制;三是应将服务与监督有效结合,不但要按照有关规定查处违法、违规活动,还要协助该部门找出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成因,提出建议,为管理者决策奠定基础,扮演好“参谋”角色。2.给予内部审计以高度重视,配备高素质内审队伍为使内审工作顺畅开展,与管理者的注重和扶持是分不开的。管理者的注重和扶持具体表现在下述几点:内审负责人应当拥有重要会议参会权限;有第一时间向部门决策者上报内审工作状况的机制;内审方案得到及时探究审批;内审结果、建议应当第一时间给出审批结果;内审工作碰到难题时应当协助排解。构建健全的机制,另外配给充足的内审工作者。构建一支稳健的、高素养的内审团队是内审工作顺畅开展的前提。应当从部门设立、人员招录等方面着实处理好内审工作开展的基础性问题,内审部门应当单位负责人指挥,确保自身的独立性。3.加强外部指导,拓展内部审计领域政府审计主管机构应当增强对内审工作的指导,增强和内审部门的沟通,构建系统的条块结合管理机制,给内审工作者安排恰当的培训活动,让内审工作者及时了解新方式、新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一是,应当逐渐构建岗位培训与上岗发放资格证机制,积极提高内审工作者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水平;二是,应当增强对内审工作者的法律宣传力度,让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审计,让审计工作逐渐规章化、法制化、统一化;此外,内审应当突出特色,内审工作者应当依据养老保险的实际状况,探究审计方式,归纳审计经验。内审应当以管理为重心,不断促使养老保险金管理能力的提升;内审应当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作为重点,既将内审视为检查机制,也把其视为管控机制;应不断扩展内审工作的空间,让内审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起到更有效的功能。结语延迟退休方案是立足国内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保险基金面临压力增大现实状况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在延迟退休政策下,探索我国养老基金管理以及养老基金审计监督等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总之,无论是延迟退休政策,还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审计监督等的改革,均是为了解决当下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就业等问题,都是为了实现我国养老保险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最终实现全民老有所养。
作者:黄贞 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