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中式家具设计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中式家具设计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中式家具设计探索

【提要】目的对新中式家具进行形式与内在的探究,分析其设计思路在如今设计多元化趋势中起到的作用。方法探究新中式“新”的特征,阐述传统中式与新中式之间的关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用传统文化思想挖掘它的特征。结合典型案例提出未来设计方向的建议。结论我们的生活与心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设计思路也在不断的变化,将传统思想设计手法合理地运用会对新中式设计领域起到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中庸文化回归

一、传统文化对新中式形成的影响

(一)新中式家具的诞生

“天人合一”提倡人们认知自己的人生价值,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等。这样的观念从古至今都被运用在家具上。“新中式”这个词是近十几年形成的,早在清末时期,中国便出现了不同思想碰撞的产物。比如建筑,家具等都在那个时候有了新的变化。设计师们以江南民居为基础,运用西方线条打造石材,用石材做框而得“石库门”建筑。也用同样的方式将西方的元素融入了传统的家具,从而才诞生了犹如“雕花洋床”等这类用品。这种表现方式体现了国人的性格特点,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在为人处世中包容地接待新的事物,根据现实的情况而去做出改变,顺应潮流,使得新旧的东西能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新中式”正处于飞速的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根据人们的思想而变化。从广义上讲,它是对古典家具的继承与创新,而从狭义上讲,它是对传统造型,设计思想等方面的变革,传达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彰显现代思想的特点。设计师们延续了明清家居文化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提炼具备中式特点的元素加以重新设计,使得新中式家具在形态方面更加简洁自然,又因为现代居住布局的改变而打破传统布局,消除了尊卑等思想,以一种现代家居的方式展现出来。不过唯一不变的是,新中式依然继承了天、地、人统一观念以及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

(二)新中式家具的现状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更多的人们对于中华文化内涵的需求不断增长。从改革开放初期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到现今转变为对本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欲望更高,当下人们对于房屋的热情在这种思潮的推进下,中式家具市场变得火热。“新中式”设计的出现使得中式家具市场面向了更多年龄段的客户。许多家具制造商,设计师们将家具的业务拓展地更多,这迎合了各年龄层的人们对于中国“儒文化”回归的向往。设计者的拓展开发使得它在近年掀起一番“传统文化”回归的浪潮。

二、基于“传统文化”思路的新旧中式家具对比

(一)形式特征对比

新中式的家具继承了“天人合一”的设计思路,但运用了“新”的设计手法,以及其制造工艺。它能够非常明朗地体现自己中式的风格,却又与传统的家具有很多的细节上的差别。

1.“天人合一”思路对于家具材料的影响

古人崇尚大自然,对大自然造物非常向往,讲究天、人、地的和谐统一。传统家具用木头较多,受儒家“君子比德于玉”思想的深远影响,一部分的家具上面会配备珐琅、牙、玉、大理石等等,比如在官帽椅,圆桌的处理上,会用导大理石来代替原本的木头面板,经过这种方式处理的家具会更显精致,表面纹样更丰富,两个不同面颜色上面也有对比。人们对这些木材所显现的纹样情有独钟,纹样美观的材料通常会被单独拿出来制作桌椅,橱类的面板。玉石,木头这些材料被人们所认为是品德的表现,温暖的象征。新中式家具在材料上有着多元化的特点,体现在材料革新与其“辩证发展”思路。在新型材料涌现的潮流下,家具材料变得更加丰富。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以前不一样了,所以对于家具的需求也有所改变,比如年轻设计师们大胆的在家具与身体接触的部位增加了软包,这样的方式与材料在传统家具上是没有出现过的,这种设计手法体现了它中西结合的特点,也使得使用者得到了更多的舒适度。还有些家具的材料使用了很多种环保的材料,来凸显“天人合一”中保护环境的想法。

2.“中庸之道”下的形态特征

“古色古香”一直都是中式风格的代名词,受“中庸之道”影响,中式家具的设计比较注重对称。明清家具有些不一样,清代家具侧重于雕刻,有一种丰富又不繁杂的古典美。明代家具更加讲究整体性,只是在细小的局部进行装饰。比如官帽椅的弧型靠背,通常会有一个圆形的图框雕刻。桌子或者案台的牙板会有一些小的纹样,一般为祥云或者蝙蝠纹等,寓意着吉祥,展现出对自然敬畏,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中庸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新中式便用了“折中调和”的思路,与西方后现代设计思路做了一些结合,不拘泥于按部就班,既没有了完全对称的特点,也没有了复杂的装饰,变得更为简洁。但是却不失中式家具的特点。新中式延续了传统的线型,被人一眼就可以认出它是中式的风格。由于过去中国人居住空间的特点,传统家具需要讲究对称性,而如今我们的居住空间已经完全西方化,所以新中式的设计不再那么讲究对称性,而是由空间与客户的需求来决定它的布置与造型。

(二)文化特征对比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国人自古就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情结,喜欢用天然的材料去修饰身边的东西。从中式园林设计思路中可以看出,国人偏爱木头,石材等。古代社会人们会用木头取火,用木头造屋,因为“木”属于温性,代表着温暖,不仅是作物的好材料,更是会给人安全感。古人们总是会把心理所求用纹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家具上,这些纹样变成了雕刻,所以大家对木雕非常青睐。在造型方面,明代家具简单中带有细节,清代家具注重纹样的雕刻。家具的设计也侧面反映了国人的思想,传统的家具受到“儒文化”的影响,从而体现在家具的设计上。传统家具在设计制作当中讲究功能和形式相结合,中国传统的设计思路提倡折中,不与对立面形成矛盾,而是去求同,互相弥补。所以中式家具的线条总是有去有回,桌椅的腿与臂,还有靠背等部件,它们的造型元素都是往里走再往外拐的。牙板与装饰线条亦是用了同样的思路,在部件尾部,通常会有一个圆润的回收,不像西方传统家具那样线条夸张外露。在传统中式家具设计的文化背景下,新中式几乎继承了它,在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氛围的生活空间。如今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变,新中式的设计思路体现出“折中调和”的特点,为适应当下的特征而对传统家具做出新的设计变成新中式。当代人们更加注重交流,随着这种生活习惯的改变,新中式的布局,形态也出现了变化。

三、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新中式家具设计方法研究

(一)新中式家具设计案例分析:以刘小康作品为例

香港艺术家刘小康热衷于设计新中式的家具。这位专业的包装设计师所创造的作品给予了新中式家具更多的设计理念,与常规的家具设计有所区别,除了沿用传统造型,表达中国文化,更是侧重于在传统思想下创新设计,充分地发挥了新中式的特性:新的工艺,理念和设计手法。刘小康的家具设计不仅充满传统思想的色彩,还有着创新的理念,为新中式的圈椅,它由两个一半的椅子组成,一个是擦蜡的原木色,另一个则是深漆涂成的深色,这两种色漆都是传统的工艺手法。古人云动为阳、静为阴,故而“天圆”就成了阳的象征,“地方”则是大地的象征,代表着自然的和谐,刘小康没有过分的改变传统的基本结构,而是将两个椅子的脚扭在一起成为一体,将“阴阳”的概念表现地淋漓尽致,同事也寓意着中国人互相包容的特点。小靠背椅,造型上横平竖直,它可以自己为一个个体,也可以随意组合成为两人坐的小长椅。每两个不同的椅子之间都会有一个凸出来或者凹进去的造型,这两种不同的椅子可以互相容纳成为一个完整的长椅。这样的新中式家具设计不仅体展现了中国榫卯结构的风貌,还凸显出国人海纳百川的性格。设计当中能够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而当代人们生活的改变也影响了新中式的设计方向。社会节奏变快,居住空间变化,生活需求不一样都对新中式的设计思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天人合一”与“中庸之道”设计思路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信奉“天圆地方”的理论,认为天是运动且变化的,地是平稳且不移的,所以天圆地方所建构的家园既能承载合家平安,又能让生活蒸蒸日上。在新中式家具形态的而设计中,继承了这种传统家具的设计想法,使得新中式家具不仅有着鲜明的“中式特征”,还能让人一眼看出其“新中式”的设计表达。“天人合一”的设计思路要求设计者辩证地看待发展,与时俱进,对于社会的变化要合理做出自我的革新。基于对传统中式家具以及新中式家具的特点分析,总结出新中式家具的设计过程有两个阶段,先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再是融合现代的设计思路,工艺等方面来进行重新设计。“删繁去奢,绘事后素”这样的思路使得新中式的设计非常简洁明了。孔子认为,绘事是装扮出来的效果,而素则是自然的、气质的美,“素”要美于“绘事”。这体现了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中国士大夫对于中华文化的追求。新中式的设计运用了这样的传统思想,简化了传统中式复杂的造型,却依然体现出中式家具“天人合一”与“中庸之道”的特征。

四、总结

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催生出多样化的设计思路,随着当代中国变得强大,人们对中华文化产生向往于回归之情,因为它代表着辉煌,指引着设计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新中式便是中华伟大复兴时代的产物,它继承着“天人合一”与“中庸”的设计思想,让设计者不断对设计进行改变与提升。还汲取了当代新的思想,技术,手法。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海纳百川”的性格特征。新中式的设计思路正在不断地前进,只有合理地运用其设计手法,合理地去创新才能够让新中式的设计有一个更明朗的未来。

参考文献

孙菁2009《论天人合一与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第5期。

张连斌、许柏鸣2008《汲取北欧理念的新中式家具设计分析》,《家具》第2期。

王冰2018《新中式风格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第1期。

杨泽鑫2018《新中式家具设计的伦理性研究》,《青岛理工大学学位论文》。

作者:赵 欣 单位: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