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全国各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转型发展,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家具设计专业来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家具设计专业目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家具设计专业历年来校企合作取得成效,最后提出家具设计专业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家具设计;人才培养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意见》原则是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意见》充分地肯定并升华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和模式,“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意见》鲜明地指出并拓宽了各类教育产教融合的路径和办法,职业教育要“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差别化职业教育发展路径”;高等教育要“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健全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家具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应用型高校而言,产教深度融合是高校和行业、产业、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融入、相互联系共同培养人才的一个过程。目前对于家具设计专业来说,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与家具行业、产业、企业的合作与联系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一些高校对产教融合的重视还不够,对产教融合理解相对较浅,认为简单的校企合作就是产教融合,家具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就是产教融合了。这样就导致合作形式单一,学校和家具企业合作不连续,融合渠道不畅通的现象。同时教师对于产教融合理解不深、认识不到位,导致家具设计专业建设和家具行业发展不能同步;二是产教融合过程中家具企业的积极性不够高,定位存在偏差。产教融合是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工程中的重要的主体作用,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当企业不能在合作中获利时,家具企业就会失去与高校合作的动力,使得校企合作无法深入,流于形式;三是产教融合缺乏制约机制[2]。有时候存在学校和一些家具企业虽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一些合作仅流于形式或是一些笼统的大条框架,缺乏具体的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师资培养合作细节协议;四是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每年高校一般都会邀请家具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业建设方面的会议,让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当中,但是往往是因为企业参与度不足,高校对专业预见性不足,对行业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家具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需优化,高校围绕产教融合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是产教融合的深度还不足。

三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实行2+0.5+0.5的教学模式

构建现代制造工艺及家具设计的复合型高职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以往培养模式,强调符合应用型的培养特色,符合现代中国急需技术工种的人才培养模式。家具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2+0.5+0.5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第五学期利用半年时间去企业完成实木家具制造技术、板式家具制造技术、软体家具制造技术、家具表面装饰等几门课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第六学期要求学生在家具企业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3]。

(二)狠抓师资培养,提升专业内涵

加快建设一支“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师资的教育教学水平,夯实专业基础,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专业建设需要,利用校企合作渠道,选派教师深入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性培训,及时了解行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动态,发挥家具企业生产一线的资源优势,来培养家具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家具专业教师深入家具企业一线,参与到加生产当中,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要让专业教师深入了解家具行业发展情况,深入到家具市场了解市场环境、了解家具产品,结合在家具企业参与生产,这样就能系统的培养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吸纳企业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把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校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应用型、技能型家具设计人才[4]。

(三)探索实践了“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导师制是指学生在大学三年或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从入学到毕业每学期都有指导教师为其提供专业范围内的指导,并在生活、思想、心里等其他方面同样给予关心与指导,使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导师由高校教师、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行业精英来担任。将每位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科研情况向所有学生公布,让所有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与专业兴趣自由选择导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导师的任职资格上要求比较宽泛,包括教学、科研以及管理育人等方面。导师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因材施教、“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家具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设计类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四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机制,探索多层次的合作模式

(一)寻求最佳的合作对象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都处于一种不理想的状况。究其原因,从企业方面看,主要是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企业利益得不到保障,从学校方面看,则是由于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在学校中,所以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学校内部的课程建设与管理上,对校企合作不够重视。随着生产实习教学的改革,学生去企业的时间成倍增加,这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为此,高校主动寻求和开发校企合作的资源,走出去考察国内外与家具设计专业相关成熟的企业、适合自己的企业录求合作。

(二)校企深度合作,不断完善合作机制

要深入了解家具行业、企业需要,共同完善专业建设。要根据家具企业生产方式的要求,及时调整家具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适用人才。合理利用家具企业生产特点的资源,提高家具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利用寒暑假深入到企业中进行认知实习、体验式的短期实习及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无论哪一种形式,学生要走出校门、深入到家具市场、走进家具企业,对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了解工作环境、适应岗位要求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通过学生项岗实习,企业有机会挑选所需人才[5]。

(三)联合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企业选派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

为探索适应我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工、学、产、研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双向参与、双向服务、互惠共赢的新机制,使专业建设指导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更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立了“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资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职责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和岗位人才的需求,确定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审议相关专业教学计划;审议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纲;指导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协助组建和管理校外科研实习基地;研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探讨解决方案等。

五结语

对于家具产业、行业来讲,也要积极主动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当中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现阶段高校和行业、产业、企业融合还存在一些瓶颈,能否打通这个瓶颈,高校能否和家具行业、产业、企业深度融合是家具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64-68.

[2]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30(1):133-138.

[3]杜亚冰,楚瑜.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No.640(18):14-15.

[4]姜大源.高校要提升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3-24.

[5]吕春杨,刘雪琪.浅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8,5(20):46-47+52.

作者:李晓飞 郑缇全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