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广式家具设计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广式家具设计特点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析广式家具设计特点

摘要:长期迁徙让南粤大地融合了不同地区的人文及历史文化,因此广东传统家具与内地传统家具在风格及设计上存在着较大不同。论述了广式家具文化特征、广式家具社会价值,从材料、结构、工艺、造型、装饰以及风格等6个方面,分析了广式家具设计特点

关键词:广式家具;传统文化;设计特点;社会价值;客家风格

广式家具是明清时期代表我国家具设计、生产与制造的京作、苏作、广作中的一个主流家具制作派系。广式家具的艺术风格融入了多元素的文化内容,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之后,不仅在两广及闽东南一带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而且在东南亚地区也较受欢迎。为推动广式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应深入分析其文化内涵,探究其深层价值,并在设计过程中对其造型、装饰、风格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1]。

1广式家具文化特征

因为广式家具强大的影响力和蕴含的丰富艺术价值,在广式家具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广式家具文化”。广式家具文化形成原因较多:一方面,广州的地缘优势很强,自明末清初开始,广州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商埠,外来文化对于本地文化的冲击很大,尤其是在艺术特征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兼容性,样式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格;另一方面,当时的统治阶级为强化两广地区的统治,各级别的地方官员都是由中央从北方地区选派,这些文官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均不同程度地具备一定的艺术造诣,从而将当时“京作家具”的艺术风格融入到广式家具设计中(如图1所示);尤为重要的一方面是,为躲避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从中原地区迁移到两广地区,因此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客家文化”,在“客家文化”的兴起过程中,融入了很多中原地区风格,在百姓中的影响力也逐渐扩散开来[2]。

2广式家具社会价值

工匠的技艺代表着家具生产制造水平,但其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更大,从图2可看出,即便是相同的材质,由于其对于家具的理解与定位不同,最终的表现形态之间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在封建社会中,家具是生活必需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阶层差异。至今,这种思想已经被社会所摒弃,但这种独特的家具设计风格则完整地保留下来,在现代仿古家具生产与销售中,广式家具的这种多元性、包容性和尺寸的灵活性所能产生的影响力已经不局限于南方地区,无论是在江浙地区还是在华北地区的中高端家具市场中,都有广式家具[3]。

3广式家具设计特点

3.1材料

用料粗大充裕是中式家具的明显特点,同一套家具所采用的原材料基本为同一木料,有的可能来自于同一棵树。但对于广式家具而言,由于其大多采用较为名贵的木料,要完全按照这一原则来制作不易实现,因为名贵木材生长周期较长,成材率较低,要想使其完全统一,需要工匠结合木材特性进行细致规划后再进行加工。同京作家具漆面讲究浓重色彩效果不同,绝大多数广式家具不使用油漆,从而使得木质材料以最原始的状态显现在外面,色泽感略差,但其敦厚、实在的木料深受消费者喜爱[4]。

3.2结构

榫卯结构是传统中式家具中独有的结构特点,与欧式家具需借助大量铆钉才能完成固定不同,传统中式家具基本不使用铆钉来固定。榫卯结构和独有的支撑体系给经验丰富的工匠以更多施展其精湛工艺的空间,特别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将镂空、雕刻技艺与结构充分结合之后,不仅让结构在整体造型上更趋于流线型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基本需要,而且还展现出丰富的艺术性内涵与特质[5]。对广式家具而言,考虑到两广地区的人均身高比北方人偏低,所以其造型上基本比京作家具略矮3~5cm[6],比苏作家具也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为了能够弱化桌椅类的家具因为矮小所形成的敦厚感,工匠普遍在桌椅类的家具造型上进行“细腰化”处理[7],这能让家具传递出一种“S形”或是“葫芦形”的造型信息[8],展现出丰富的视觉传达信号。

3.3工艺

比起相对统一的造型,广式家具制造工艺上的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地缘性优势和特点,最大程度发挥镶嵌技艺是广式家具的显著特点。与京作、苏作大多采用镂空式的造型进行镶嵌不同,广式家具的镶嵌大多数选用比较高端的石料,一般材质的家具大多采用大理石,档次较高的家具一般选择各类宝石作为镶嵌物。随着西方文化的融入,有工匠把西洋油画嵌入到家具中,比较名贵的家具则会将黄杨木、象牙等材料镶嵌其中[9]。特别是在成套系的家具中如果采用的同一种镶嵌工艺和手法,不仅有效弥合了因为油漆工艺缺失所造成的家具色彩上的不足,而且还形成了一种色彩感觉上的立体感,这有助于在相对空间结构有限的密闭环境中通过家具表现出艺术性价值。

3.4造型

某些业内人士在解读广式家具时往往将造型与装饰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分析,这种观点不够客观,因为广式家具的造型与装饰效果之间的确存在差异性。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广式家具的造型与装饰效果之间存在着很多能够明显展现其艺术价值的内容。广式家具中花纹造型选择较多的“西番莲纹”造型,从外形上看,其与中国的牡丹较为相似,容易被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人所接受,但“西番莲纹”确实是随着“西洋文化”流传到国内的。其特点是花纹线条流畅,变化无穷,可以根据不同器形随意延伸。多以一朵花或几朵花为中心向四围伸展枝叶,基本呈现上下左右对称状态。如果装饰在圆形器物上,则枝叶多作循环式,各面纹饰衔接巧妙,很难分辨它们的首尾[10],这也遵循了道家思想中的“阴阳共存”原则[11],与中国传统技法上的“回字纹”设计方式相似。

3.5装饰

西式家具大多是采用组合装饰图案,因此其装饰效果更加突出。广式家具作为传统家具中的一个代表,因为其在造型上常围绕材料的基本尺寸展开,融合性和完整性较好[12],然而其装饰效果略显单一,但内容却非常丰富。除体现镶嵌式造型装饰效果,凭借工匠对家具木料纹路的独到理解[13],将纹路与镂空技艺、雕刻技艺结合之后[14],经过反复打磨,便能让整个广式家具实现纹路与器型上的高度统一。再加上广式家具比较讲究套系和组合,把这种采取相同手法制作而成的家具摆放在一起,其装饰性便不再单一,从而让整个装饰从美学上囊括了色彩感、艺术效应,烘托出一种丰富的文化内涵[15-18]。

3.6风格

与体现高端价值的名贵广式家具不同,由于客家人的群体在整个粤港澳闽南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一些民间普通家具的设计上也能体现出“客家文化”,虽然这些家具的存量并不多,但其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却非常丰富,既有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信息,同时也有江浙一带的楚越文化精髓[19]。为了让这些被“本土化”的文化信息得以保存,特别是在广式家具的设计中继续得以体现,很多从事家具设计的专业人士在历史学专家的带领下,已经启动了对于以展现客家文化为主的家具器型整理、保护工作,伴随着这些工作的深入,设计现代广式家具时,多元化风格会更加突出。

4结语

传统的广式家具是记载明清两广地区人文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具制造工艺的高超水平。基于传统广式家具风格发展起来的新广式家具,在传承传统技法方面,逐步实现材料、结构、工艺、造型、装饰及风格方面的改良与创新,让广式家具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西方家具文化的精髓,达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目的,进一步增强广式家具的使用和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广式家具文化[20]。

参考文献

[1]余拓,孙德林,王张恒,等.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轻质化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林产工业,2018(10):50-53.

[2]肖梓璇,徐伟,王亚楠,等.实木家具裹腿构件榫接合方式的分析与改良[J].家具,2019,40(6):14-17.

[3]徐士福.洛可可风格在清代广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32-33.

[4]李汇龙,邵晓峰.敦煌壁画中的榻[J].美术学报,2019(3):19-23.

[5]章永俊.沉重瑰丽的京式家具[J].北京观察,2019(9):66-69.

[6]冯雨.鲁班凳的设计分析研究[J].美术大观,2019(2):136-137.

[7]秦玉京.西洋文化对清代家具腿部件装饰风格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9(1):74-75.

[8]王洁.榫卯结构的创新性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5):165-168.

[9]郑文菊.匠心永恒不负光阴——广东省博物馆藏精品广式家具赏析[J].收藏家,2018(10):27-32.

[10]林秋丽,郭琼.广式公座椅的艺术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2):21-23.

[11]彭喆.蕴含文化心灵的中式木美——中式家具设计有感[J].美术观察,2018(7):98-101.

[12]朱云.广东传统家具文化的设计特征探析——以广式家具为例[J].林产工业,2018,45(3):50-53.

[13]杨跃倩,徐伟,张琳,等.实木家具角部组合榫结构功能性改进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9,47(6):30-33.

[14]聂雅丽.明清室内家具装饰的发展与思考[J].今传媒,2017(9):14-125.

[15]张帅.论晋中地区传统家具的地域风格特征[J].艺术百家,2016,32(S1):158-159.

[16]邓颖瑜.从外销水彩画看清代广式家具的西洋风[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8):53-55.

[17]戴云亭,邱蔚丽.海派家具中的ArtDeco基因——西式家具本土化与中式家具西洋化[J].装饰,2016(4):37-39.

[18]郑紫茵,张勇.岭南传统家具的色彩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7(2):143.

[19]刘禹.广式家具形成的原因与发展现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21-24.

[20]赵敏.成长与嬗变:从外销文物看广式艺术[J].岭南文史,2014(2):45-49.

作者:俞安平 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