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符号学在白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符号学在白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符号学在白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旨在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白族家具设计中的传承问题,把白族家具作为符号学的研究对象,由此尽可能的发掘白族家具符号的可阐释空间,基于这种研究来探讨家具造型要素传承性设计。通过设计案例来研究符号学在白族家具设计中的转化应用方法,从而为白族家具的传承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也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能指;所指;传承性设计

一、白族家具的现状

白族家具是云南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民族家具,是云南少数民族的骄傲和智慧的结晶。白族家具是白族先民融合了中原文化创造的独具风格的民族家具,是白族人民为适应白族民居建筑和白族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白族家具,它是白族文化的载体,尤其是白族家具的木雕,从它的发展和造型上来说无一不凝聚着白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市场调研来看,大理已经逐渐发展为传统白族家具的制造中心,尤其是个体经营的剑川狮河村为首,把木雕技术演绎的多姿多彩,木雕技术得到了传承和发扬。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家具设计的丰富多彩,尤其国外大量高科技家具产品的涌入,不断的丰富了我们物质方面的需求,然而依旧没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面对国内外“高技感”的家具反而使得我们对“原乡”家具的追求更加渴望,对民族家具充满亲切和爱慕,使得设计师对民族文化和工艺的传承设计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白族一方面受到各种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传统白族家具显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了。在与国外家具设计的融合中,抄袭主义、拼凑主义涌进我们的设计中,我们的设计师盲目照搬国外的款式,长期这样下去,白族家具就会失去白族的民族的特色。正如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所说的:“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文化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海中。同样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传统白族家具也会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二、符号学的应用

符号学是从西方传人中国的,最初符号学主要运用于语言学界,后来符号学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中,都以符号学的研究理论为基础探索和展开其实际的运用效果。某种风格或特色的家具都是通过能指和所指来诠释家具所属的性格色彩的,能指就是感官表象的总和,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造型要素的综合,例如形态、结构、色彩、材质、肌理、装饰等;所指就是通过表象综合所表达的意思、意义1。例如,我们看到都是中国古典家具,我们可以通过对家具造型元素的分析和解读,明式家具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做工精细,善于利用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色泽来装点,自然大方。清式家具在造型上延续了明式家具的一些特点,尤其是清朝后期的家具注重装饰,装饰繁复。这样一分析能够快速判断出图1是明朝时期的家具,图2是清朝时期的家具,再究其造型特点的原因,又和历史文化相联系起来。通过造型元素的感光表象的总和表达了明清时期家具各自的风格特色,这是符号“隐喻”的修辞2。修辞通过能指的造型要素来所指“隐喻”的修辞,“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是以类比或相似性为基础的一种比喻修辞手法。它是以另一种更为明显、熟悉的观念相似性喻体符号来隐含表示本体符号的某种观念。隐喻修辞在设计符号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包含了修辞活动的一切复杂性3。通过传统造型元素的符号的引用和借鉴,在符合现代审美观和需求的前提下,将设计的新家与传统家具建立关系。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具有文脉传统造型元素符号运用于新的家具设计中,将这些符号重组、变形等方式在新的设计中呈现出来,使得传统设计得以延续,并以一种历史标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三、传承设计

符号学理论运用在对白族家具传承设计中,能指—造型要素,包括形态、结构、色彩、材质、肌理、装饰等能表现白族家具的“形”,所指—通过家具造型所表达出来的家具造型的意义和内涵,包括文化、历史等等,白族家具的“神”。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把具有文脉的白族文化标志性的造型元素符号嫁接到新的家具设计中,通过一些变形、重组等手法,使得新的“形”能够具有历史标志性重新延续下去,达到“形”“神”合一,“神”“形”俱在,已经达到极致。白族家具中以双套“桌”最为有名,双套“桌”、双套“几”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造型的标志性特色,双套“桌”是看似两张桌子叠放连在一起,造型自成一体,通常放在堂屋的供桌下方,摆放贡品祈求神灵保佑平安4。双套“桌”桌面采用落堂的方法制作,四周用木框搭起,中间有的会用大理市做面心,或者用木材做雕花处理。桌面以下采用束腰的形式,有雕刻的动物或者图案装饰腿脚,线条流畅形象动人。这里我就以有名的双套“桌”造型作为特色造型元素符号设计家具。在设计中,以两张桌子叠放在一起为总体造型构想,采用原双套“桌”的桌腿造型形态和束腰去掉繁复的装饰,为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进行变形重组处理,以简约弯腿和束腰的造型形态重新出现,保存的托尼形态可以储存和放置物品得以简化保留,在桌面处理上,去掉了雕漆和描金的做法,返璞归真的使用了木材的材质纹理,更符合现代人对环保的设计要求。原双套“桌”都是同等大小的两张桌子叠加在一起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住房和家具布置需求,在设计重组中调整了桌面的大小,小的桌子叠加在大的桌子上,产生一种新型的茶几,上面的小桌子可随意移动,同时还可以用来放置花或者装饰品,融装饰和功能为一体,新设计的茶几配合沙发和椅类将更加完美,在室内起装饰和点缀的作用,

四、结论

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白族家具传承问题,把白族家具标志性造型元素作为符号来研究,由此发掘白族家具符号的可阐释空间和传承性设计,通过设计双套“茶几”设计案例来研究符号学在白族家具设计中的转化应用方法,从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这也为其他传承性设计提供了思路和一些方法。

注释:

1.余继宏.基于符号学的家具形态研究[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09.

2.宋文娟.产品设计的符号隐喻修辞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16):91—94.

3.陆剑鸣.基于符号学的腕表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4.丁丽娟.白族家具与白族民居建筑关系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作者:丁丽娟 单位: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信息技术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