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论长物志的家具设计美学及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长物志的家具设计美学及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论长物志的家具设计美学及启示

摘要:本文目的是解读《长物志》,方法从设计美学的视角出发,结果梳理出书中提出的五条重要的明代文人家具的设计美学观点,包括:实用是设计美产生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实用性;实用功能要与装饰因素相互促进;“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和“古雅可爱”的文人家具美学追求;把家具的设计美上升到人格建树和精神追求的层面;“随方制象,各有所宜”的设计原则。结论结合当代中国家具设计现状,《长物志》书中的这些家具设计美学观点依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长物志;文震亨;明式家具;家具设计;设计美学

中国传统硬木家具的艺术水平在明代达到最高峰,文人士大夫参与家具的设计与制作,赋予家具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了家具的艺术水平,因此,研究明末士人的家具设计美学思想可以启迪当代家具设计的思路。明末士大夫文震亨写作园林著作《长物志》,书中卷六“几榻”记录了上层士大夫阶层使用的各类家具,表达了他对家具设计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一些关于家具雅俗、好坏的品鉴观点,从中可以看出明末士人阶层的家具设计美学思想。以往的研究多是从设计艺术的角度来探讨《长物志》中的家具设计理念,而该书中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尚缺乏系统研究和揭示。设计美学既包括了设计理念,又要从哲学的层面来谈造物观,从而看问题更深刻,能够给人更多的启迪。《长物志》中体现出的明代文人家具设计美学思想,给当代家具设计师以深刻的启迪。

1重视家具的实用性

实用是设计美感产生的基础,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评论家具,强调家具在审美和坐卧倚靠等功能上都要让人称心。家具是实用品,它供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首先要有实用的价值,其次是好不好用,最后是美不美观。文震亨要求家具的制作以人为本,要根据人的使用需求来设计,注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他在“几榻”卷首便提出:“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用于斋室的家具,在审美上要古雅可爱,在实用功能上要方便人们舒适地坐卧倚靠。这是文震亨的家具设计评价标准,可见文震亨很重视家具的实用性。他认为虽然文人使用的家具讲究艺术风格,但是实用、适用还是设计的第一目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家具的实用性首先表现为坚固耐久。例如为了让椅子耐用,“踏足处,须以竹镶之,庶历久不坏”[1]。第二,为了使家具的实用功能最优化,要参考使用的环境。例如书架,为了避开地面的湿气,“足亦当稍高”。第三,家具在尺度上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例如:“榻座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长七尺有余,横三尺五寸”。这一尺寸非常符合人体伸展和弯曲的舒适尺度。因此,中式家具设计既要重视中式美的内涵,还要高度注意尺度的精准比例[2]。第四,文震亨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化了,相应的,家具式样也要变化。例如他评论元代的一种矮床款式说:“有长一丈五尺,阔二尺余,上无屏者,盖古人连床夜卧,以足抵足,其制亦古,然今却不适用。”家具要根据使用方式和使用习惯来设计,才能满足实用需求。第五,明代的组合家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3]。例如脚凳通常是作为大椅、床榻的附属品组合使用的。《长物志》中记载了木、竹、砖三者材质的脚凳。

2实用和装饰相互促进

家具设计师要根据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把家具的实用功能构件和装饰手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的手工艺人很早就致力于追求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例如古代的陶器工匠把彩绘等装饰艺术与陶器造型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陶器工艺品;古代许多器物上为了便于使用而增加的盖、钮、把手、高足等,往往被设计成动物形态,体现了设计者追求实用和美观结合的设计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古人根据材料的大小,采用不同的造型:“鉴大则平,鉴小则凸”运用凹凸镜原理,使镜子能够全观人面,造型又不失美观[4]。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推崇把实用结构部件与装饰有机结合的家具设计。第一,家具的结构部件要有艺术性,例如在客厅中摆放的凳子应该镶嵌狭边:“以川柏为心,以乌木镶之,最古”。这既是装饰,也有实用的考虑,因为在木凳子边缘镶嵌狭边可以方便替换维修,以延长使用寿命。榻的腿制作成螳螂腿的形状,靠墙壁安置的桌子:“飞云、起角、螳螂足诸式……或用大理及祁阳石镶者,出旧制,亦可”。明式家具不仅美观而且舒适,尺寸比例与人体各个部分相协调,重视装饰,又没有多余的装饰。如同中国传统的木构造梁架房屋的装饰设计思路一样,设计师巧妙地将家具的结构部件制作成既有装饰性又具有实用性的部分,用榫茆连接成优美的造型。例如灯挂椅的后背挡板吻合了人坐着时候的脊椎曲线,又具有优美的线条美感;又如为了方便人把脚蹬到连接前椅脚的横木上,把稳固椅腿的罗锅枨设置得靠上一些,中间的一段向上弯曲,显得美观而实用;其他诸如明式家具的牙子、牙板、券口、龟足等部件的设计均是秉承着这种装饰性与功能性构造合二为一的设计思路。第二,家具髹漆是为了防潮,同时也有装饰性。文震亨赞美古断纹漆和元螺钿者(把螺贝壳镶嵌装饰到漆器表面组成图案),认为这类装饰有品位。第三,根据使用环境采用不同的装饰标准,厅堂陈设要体现主人的社会地位,用品要精美典雅,家具也要求精致美观;书房要体现主人学识的渊博,家具应该高雅自然,古朴端方,书桌千万不要上油漆,以展现材质的天然纹理美为妙;亭榭中的家具因为常常接触日光和风雨,所以不可用精细的家具,“须得旧漆、方面、粗足、古朴自然者置之”。小室中的几榻应该“俱小而雅”男性卧室中的家具应该“精洁雅素”,女性卧室中的家具应该“绚丽精巧”。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师应该好好借鉴以上这些设计思想,从而巧妙化解家具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3“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和“古雅可爱”的文人家具美学追求

文震亨的好友沈春泽在该书的序中说好的家具应该:“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这是对文人家具的艺术要求,也是明代工艺的显著艺术特色。该观点认为工艺造物应该精炼而适宜,简约而别出心裁,设计制作要巧妙而又自然。文震亨欣赏运用精良技艺制造的实用、精妙而自然的家具,例如说榻“有古断纹者,有元螺钿者,其制自然古雅”;说日本的佛厨“有内府雕花者,有古漆断纹者,有日本制者,俱自然古雅”。榻和佛厨其实是有装饰的,但文震亨欣赏有纹饰、不造作、华美大方的设计。文震亨还欣赏巧妙借用天然形态制造出来的浑然天成的家具,而对刻意雕琢的装饰嗤之以鼻,例如:“禅椅以天台藤为之,或得古树根……不露斧斤者为佳,近见有以五色芝黏其上者,颇为添足”。文震亨还从文化的视角指出文人家具的美学特征应该是“古雅可爱”。崇“古”,意味着重视文化传统和历史,是文人保持自我和追求传统的一种方式,在家具设计上可以有选择地模仿古代的经典家具造型。尚“雅”要求家具脱俗,清雅、素雅、文雅,大件家具要简练而且厚重。清雅的家具往往在造型设计上简约自然,该家具风格在当代也很有市场价值。“可爱”的家具美学追求家具设计要适合不同用户的气质、偏好,以满足个性化的设计要求。孔子说“绘事而后素”,受到此审美观的熏陶,中国古代士人崇尚简约自然。这也是“天人合一”宇宙观和“道法自然”的设计观的审美表现,这与当代人提倡的环境保护观念不谋而合,强调人要与自然环境建立良性和谐的关系,设计师要设计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产品,使产品与环境协调、与自然融合[5]。在材料上,明式家具注重保持材料原有的肌理使家具具备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现代家具设计同样可以依靠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家具材料进行加工,将材料自身的美和特色展现出来。在结构上,明式家具的榫茆结构技术利用木料构造将家具各个部位地连接在一起,既结实又美观,巧妙自然,是现代家具设计学习的典范。在艺术上,明式家具巧妙借用藤、瘤木等天然形态,使一些园林和斋室用的家具奇特而有自然情趣,展现出主人的生活品位和艺术眼光,这也为当代家具创新提供了思路。

4把家具的设计美上升到人格建树和精神

追求的层面文震亨要求文人家具外观形式美的总格调是“高雅绝俗”,他习惯以文士的眼光来品评世俗家具,认为有很多家具虽然美观,但是太俗气,不够高雅,文人不宜用。文震亨崇雅斥俗的倾向贯穿始终[6]。他说:“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人神骨俱冷。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认为家具能够显露主人的品位,风雅之士的住所,进门就给人一种高雅绝俗的感觉。元末名士倪瓒人格高洁、不同流俗,他淡漠的性格如同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一般幽寂萧疎,倪瓒的清秘阁中的家具令人神骨俱冷,此种审美感受与倪瓒的人格韵味相一致。文震亨看到了家具在造型、材质、做工相互辉映下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韵味,他提出可以用家具展现主人的人生志趣和精神追求,表现风流蕴藉和卓尔不群的名士气质。崇尚精、简、巧而自然的家具设计美,其实是在追求一种至真的人性境界。以自然为美,是中国古代文人阶层的审美观,认为人为矫饰会掩盖事物的本质,表面的奢华只会让人迷失自我,只有适度雕饰又质朴自然的家具才能体现文人不同流俗、追求真我的精神。文人士大夫们把自然的人格与精神追求物化到家具造型设计中,通过构造精良而简朴自然的生活环境,展现自我,获得文士阶层情感上的认同,促进人际沟通。从人格和精神象征层面来品鉴家具的思路对当代设计师依然有借鉴意义。受西方家具设计思想和风格的影响,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忽略了家具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标准化批量生产也使家具缺乏文化价值。我们应当将中国传统文化要素运用到家具设计当中,使中国家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和气质,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理解和把握传统家具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把它们运用于家具造型设计,用来表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观念[7]。这样中国家具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赢得在世界家具行业的地位。

5“随方制象,各有所宜”的家具设计原则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是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出的设计方法论,提出设计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设计,家具要与人、环境、时代相和谐。第一,因人制宜。要求设计以人为本,重视用户的情感体验,根据用户群体的身心需要设计出定位准确的个性化家具,使家具风格合乎主人的爱好,传达出主人的性情。第二,因地制宜。要求家具与使用的环境相协调,表现为家具款式和风格要适合于使用场合。例如文震亨说小室是非正式接待宾客的房屋,放置狭边书几、小茶几、小榻,以供宾客或靠或坐、品茶赋诗、谈天说地,因为室小,所以家具也要小巧。当代中国城市人口密集,由此而盛行的小型公寓中用的家具也应该小巧才显得和谐。从宏观上讲,因地制宜还要求家具有地域特色,不同地区人们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对家具提出不同的要求,清代乾隆时期,中国各地的家具在造型、装饰和工艺上形成了许多流派,主流的是苏作、广作和京作三派。在当代中国家具创新设计中,我们既要提倡区域文化的交融来激发创作灵感,又要注意保护各地区家具的特色,以鲜明的地域艺术特征来吸引消费者。第三,因时制宜。既指出四季寒暑对设计的影响,也是说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审美风尚。当代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方式派生简约风格,线条简洁、色彩明快的家具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简洁自然成为中国城市流行的家具审美趣味。因此,在进行现代家具设计时,要简化传统中式家具造型和装饰纹样,融入现代时尚的精神内涵,体现出含蓄、内敛、中庸的中国传统文化味道,既给人以文化认同感,还给人现代时尚感。

6结语

《长物志》中的家具设计美学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人的造物智慧。以上梳理出的家具设计观点是明代文人家具美学的重要内容,在该这些观点的指导下,明式家具走向了辉煌。中国当代的家具设计师应该知晓明代文人的家具设计观与美学观,结合当代人的需求,把中国明式家具的设计美学思想在新时扬光大,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推动中国家具的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明]文震亨.海军.田君注释.长物志图说[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71.

[2]蒙亮.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反思[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11):24-25.

[3]姚健.张蕊.明式家具机能性设计中的组合探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47-152.

[4][北宋]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163.

[5]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71.

[6]叶原.“绍旧”与“创新”《长物志》中的雅俗之辨[J].装饰,2016,(08):83-85.

[7]李世葵.论当代中国家具的创新设计思路[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9):12-13..

作者:李世葵 陈琛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