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彝族家具设计现状的对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经济、技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彝族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彝族地区的人民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而彝族文化也随着交通、科技和媒体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外界所认识和了解。无论是酒店、餐厅等公共空间或是住宅类私人空间都出现的不同种类的现代彝族家具,由此可见现代彝族家具不管是在居家产品的需求方面,还是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中都具有很大需求量。但是,现代彝族家具的质量参差不齐,彝族家具市场出现产品供应无法满足产品需求的不平衡局面。本文以发现彝族家具发展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主线,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彝族家具设计、生产良性发展。
关键词:彝族家具;设计分析;地域性;传承发展
家具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社会属性的工业产品,它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彝族家具市场对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彝族作为具有丰富文化财富的民族,其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专门针对彝族家具进行开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数千年来,彝族受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影响形成了民族自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构架起了彝族的民族特质。而今,社会迅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对彝族文化传统必然会造成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对彝族家具设计的研究迫在眉睫。
1现代彝族家具设计问题及解决措施
整个彝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全国都较低,凉山腹地的问题尤其突出。虽然与外界沟通逐步紧密,但是观念、语言、交通等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板块之一的家具产业,彝族家具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下文所提到的几点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配套解决措施。
1.1发展局限性
1.1.1设计具有局限性,缺乏变通性
彝族现代家具的使用范围尚且局限于餐厅、酒店以及富裕人家,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对于彝族家具多是采用过渡装饰以烘托气氛。较少考虑现代彝族家具的民主设计、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方向。经过多次对新建水泥房的“彝家新居”的调研发现,大量住户对现代室内环境的不适应[1]。彝族家具设计的局限性,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突出:彝族现代家具生命周期短。相比传统家具几十上百年的使用年限,彝族现代家具因为受材质、造型、做工、与彝族居民现代生活方式不匹配等因素限制,通常更替速度较快,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彝族现代家具使用空间局限性。通过第五章的分析可见,彝族现代家具的使用主要是在商业场所或是彝族居民较为宽敞的自建居住空间当中。彝族家具目前在建筑空间中仅作为辅助陈设,尚且不能成为独立的多样商品供人们挑选,用以搭配不同的居住生活空间[2]。
1.1.2灵活设计,扩展创意维度
在设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设计元素,深度挖掘彝族文化、审美观念中蕴藏的设计灵感。打破局限性,加大关注面,放大彝族家具产品的创意区域。许多传统家具的优点被遗忘,如噶几的附加功能、柜体的结构便于拆卸等,可以通过设计复兴彝族的工艺遗产。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这些优点,设计既具有便于拼装、结构多变,又具有精神象征的服务于现代生活的家具。通过创新实现传承,延展彝族现代家具的生命周期。在家具设计的初期阶段以彝族居民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着眼于彝族家具设计的内涵本质,优化材质、造型、工艺,从而发挥彝族现代家具的设计价值。适当延续传统建筑和家具的功能和用途,有利于保持它的原貌和功能格局。细分彝族现代家具市场,按照建筑空间类型、用户需求、场所氛围等范围进行设计。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将彝族现代居住空间家具作为设计对象,则需根据爱好、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等对用户进行精准划分,匹配于不同的色彩、材质、结构设计,以实现彝族现代家具的差异化,丰富家具产品种类,充盈彝族现代家具市场[3]。
1.2缺乏专业性
1.2.1工匠人数减少,缺乏专业人才
彝族年轻人大部分在外求学,打工,熟练掌握木工技艺的师傅们也年龄越来越大,缺乏创新力。由于工匠人数大量减少、房屋修建周期长,建造者没多余的精力放在室内家具陈设设计上,导致设计发展迟缓。加上原本彝族传统家具种类少、研究基数少,总体来讲彝族家具发展相对彝族地区新房建设的速度是及其缓慢的。
1.2.2加强职业教育,产学结合
开办职业培训班、解决就业、培育市场、提高薪酬待遇,鼓励年轻人学习木工工艺,与设计院校、行业合作,推动彝族家具行业的发展。例如,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技艺较高超的彝族木匠大部分是以个人形式承接房屋或家具建造工作,以团队形式的较少。也存在少量以团队出现的队伍,但是技术水平欠缺,需要另聘师傅指导。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深入开展彝族木匠工艺培训,依托当地的西昌学院、农校等教育资源,将彝族现代家具设计镶嵌于高校设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之中。例如,凉山州农校的彝绣班、彝族银饰班都是采取了将传统手工艺、现代职业教育、满足市场生产需要、解决学生就业相结合的产学一体教育模式。为了实现彝族现代家具设计的进步,同样可以效仿这一模式,为彝族家具设计生产培养大量的技术、设计人才[4]。
1.3生产水平低
1.3.1家具生产能力低,缺乏创新
彝族的家具完全是由手工制成,材料也为实木,这样做出的家具虽然工艺好、品质高,但是成本高、耗时长,不能为广大市场消费者服务。本土家具材料紧缺,凉山的林木在过去一段时间大量被砍伐,现在可用于生产林木的面积有限。现有的彝族现代家具产业链零碎,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产业链,严重阻碍了家具生产的发展。短期生产制造、几乎没有设计时间和工作成本、只顾眼前利益等缺点造成了彝族现代家具不足以称为产业的原因。极大了损失了彝族家具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也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流失[5]。
1.3.2更新生产工艺,优化生产链
将传统彝族家具依靠手工艺的加工方式和现代机械加工结合。展开对新材料的探索,合成板材、木头与金属构件配合使用等。彝族家具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从设计、生产、工艺、材料等多方面进行创新研发,放大发展领域。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人性化”是创新的前提,产品研发需要注重研究消费者。彝族地区的彝族家具设计归属于文创产业当中,设计生产者应借此申请相应资金,更新家具生产设配。整合彝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社会化分工协作,在设计、制造、物流、安装、售后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在提升优化产业链的同时,解决大量的劳动就业问题[6-7]。
2.现代彝族家具市场发展方向
在21世纪,彝族的居住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到,变化不仅仅是物质上,因为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用砖和砂浆建造而成的,建筑也是思想的结晶。以家为例,家既是幸福之源又是物质之源,表现为家既是美的场所又是效率的场所。家庭陈设中个性价值突显:它成了一种能够独立地思考和表达情感的标志,能够在经济车轮的一旁拥有生活的标志。家既是一个私人幻想的工厂,又是一份现成趣味、价值和观念的目录。正是这样一个事实使得家中的一切设计如此神奇地揭示出现代社会的种种特点[8-10]。在西昌等地,由于中产以上的彝族家庭在不断增多,因此,对彝族特色项目或产品的多样性要求也在相应提高,如彝式婚庆、彝式简餐、室内陈设中的现代彝式家具等。目前,现有彝族家庭使用的家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的家具在设计上单一地追求形式美,成本高,不实用,批量或定制化的彝式家具几乎没有,不能满足彝族家庭希望既能保留传统又能融入现代化生活方式需求。彝族家具有市场诉求,也是市场的缺口,为此,为了促进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彝式家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传承文化与提升新生活方式有机融合。既要在现代彝族家具设计中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化资源,丰富和提升家具的传统文化内涵,使文化资源逐步变为文化资本,提升人们生活水平。②加强现代彝族家具设计和激活活态文化有机融合。进一步挖掘传统村落建筑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要加强与家具设计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手工艺、乡村旅游、地方土特产等旅游文化产业,体现鲜明的地域性[11-12]。③现代建筑的特点与家具的特点有机融合。在家具设计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把现代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舒适性、宜居性和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和谐性有机融合,不断细化彝族家具设计规范,不断提高和改善家具设计品质,形成风格协调、文化氛围浓郁的家具设计,发挥彝族家具的现代风采[13]。
3.结语
家具作为载体连接了时间、环境、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所有的探讨都是希望彝族家具设计能够高度尊重文化传统,并且能对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发现彝族家具发展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市场良性发展。彝族人民是彝族建筑空间和家具的服务主体,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家具、空间的改变,反之,彝族建筑空间、家具的发展也引领人们生活方式的提升。按照工业设计流程通过概念所得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进行论证,因此总结彝族家设计原则。让现有的家具设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为今后的设计实践进行初步探索,目的使彝族家具产品合理有效地被生产使用.
参考文献:
[1]朱文旭.彝族文化研究论文集[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2]许柏鸣.对当前中国家具业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1):15-16.
[3]朱怡芳.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文化、社会、经济的视角[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4]许海峰,王菊雅,樊超,等.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路径与提升策略[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1):72-73.
[5]刘洁.四川彝族家具造型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6]山伟.楚雄和凉山地区家具设计比较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
[7]翁素馨.西南民族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内涵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2):118-119.
[8]范晋玲.凉山彝族建筑文脉表达及其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与发展[D].重庆:重庆大学,2012.
[9]张方玉,杨显川.彝族的建筑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05):72-73.
[10]刘妍.“栋梁之才”与人类学的视角下的彝族建筑营造[J].建筑学报,2016,(01):49-53.
[11]许美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J].家具,2011,(03):109-111.
[12]许柏鸣.未来中国家具制造业的格局与形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1):16-19.
[13](美)JimPostell著.王学生,陈莉译.家具设计: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杨丁 杨志勇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四川大学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