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简约竹家具设计的美学解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简约竹家具设计的美学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简约竹家具设计的美学解析

摘要:先对简约观进行分析,而后对竹家具的简约设计观及其造型美、材质美、人文美三种主要美学构成因素进行阐述,并对其在竹家具中具体体现进行分析,从而为设计出简洁实用、朴素美观、蕴含文化意境的竹家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简约;竹家具;设计;美学

简约,从文字上理解为简洁精致,其特点是应用简单洗练的线条,单纯明快的色彩,聚焦较少的元素却明确地传达出产品的设计主题。产品的简约与否是通过产品的造型与材质体现的,用最精简的造型、最适宜的材质去体现产品丰富的意境与内涵。一款看似极简单的产品,在设计时却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及精力,在无数种看似较恰当的造型与多种材料中进行取舍,选择最恰当的部分。在对竹家具进行简约设计时,要考虑到竹材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以及竹材所特有的人文意境与时代要素,这些都要与竹家具的整体造型相协调,从而使竹家具产品并非孤芳自赏。

一、竹家具的简约设计

简约风格追求的是趋于简单化的视觉效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元素,用其保留的部分达到以简胜繁的效果。简约设计遵循的是对质感的崇尚、细节的精准度以及工艺的精确性,需要做出删繁就简的艰难抉择。简约主义的包容度很高,从整体造型上看是“不为”,实则每个细节都在“无不为”,它代表着一种精神和艺术的追求,体现的是一种美学思想。简简单单的造型,舍弃繁华与艳丽,却能够传达出特殊的意境,就如中国的水墨画那般高深莫测。简约这一现代又唯美的形式已经广泛影响到建筑产品、工业产品、生活产品等诸多领域,它已悄然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产生质的变化[1]。简约强调对精粹的凝练,选择简约而本真的一面,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简约的观念能够营造出一种健康宁静、和谐而有品质的生活状态。将简约观植入现代竹家具设计中,就是要努力挖掘简约文化、竹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境界,在赋予竹家具文化灵魂的同时,还要将简约思想发扬光大,进而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标签的竹家具产品[2]。用几款简约的竹家具营造出静雅优质的生活环境,是当今生活在高压状态下的都市人群的审美趋向。对竹家具进行简约设计,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是对竹材进行深入研究并理解竹材的真实内涵,并利用当前先进的工艺发扬竹材的长处。只有把材料与工艺、结构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才能从本质上把握竹家具的简约设计。其次,要创造一种以竹文化为导向,超越于传统理念的家具形式。即从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搜寻设计元素,进而整合优化出不复制传统却又代表着民族性质的造型,使观者通过视觉、触觉的体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最后,简化连接件的结构,减少连接件的使用,以部件间的完美过度代替连接件的介入,使竹家具整体表现出材料的质感美,传达出独特的气质感染力。竹材的材性、制作工艺以及结构处理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竹家具的发展前景。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对竹材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可以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法对竹材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很好地克服易霉、易腐、易开裂等缺陷;竹集成材、重组竹材、竹纤维板等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竹板材,与原竹材相比,有较高的抗压、抗拉、抗弯强度,此外竹材人造板的色彩更加丰富,纹理更加多样。若设计师能够将简约这一设计理念很好地嫁接到竹家具设计上,从而设计出优雅、简洁的造型,是对现代主义的审美观的完美体现。

二、简约竹家具主要的美学构成因素

美这一概念很难界定,这也就是柏拉图感叹“美是难的”的原因。美学是人类对美的思考,它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事物的鉴赏能力,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生活,怀着一颗好奇之心对待周边的事与物,为平淡的生活增添更多新鲜与美好。美是人类可以感知的一种事物属性,而家具美学是把美学原理广泛应用于家具设计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美学[3]。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设计美感了,而不是停留于功能层面止步不前。这一追求的发展,将美学从以往的高深哲学层面融入到了大众的生活领域。简约竹家具美学的构成因素主要有造型美、材质美和人文美等,下面做一下简要论述。

(一)造型美

在解决了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家具的造型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影响着其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一件产品最先打动人的部分就是它的造型,只有能带给人们心理的愉悦感和精上的振奋感的产品,才会有博得消费者芳心的可能。好的产品在满足使用者物质功能需求的同时,更能培养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因竹材独特的材性、纹理特征及其自然形态,竹家具多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和舒展流畅的造型出现在大众视眼中,带给人们一种爽朗与简洁的美感。竹家具造型简洁明快,没有繁复的雕刻,不施浓妆重彩,其本身蕴涵了“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寄寓着使用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具有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5]。竹本身的线形装饰要素,线与线的交错或者线与面的搭配构成丰富的造型,弯曲工艺的加入又创造出一种流动、柔和的美感,而竹节的重复出现体现了点要素的独特韵律美。细竹条经手工排布或编织成面,色彩上稍加处理后拼接出形制美观的立体图案,具有浓厚的中国风韵。造型的简洁而不失功能性与舒适感,同时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竹家具简约设计的根本所在。无论是原竹家具,还是由竹集成材料或重组竹材制作而成的家具,将简约风格赋予其上都体现出一种东方淡雅悠闲的家居环境。

(二)材质美

竹材是人们追求生态环保的首选材料。它具有较高的强度与韧性,对室内的温湿度起到调节作用,还会散发出益人身心的芳香气味。材料美学不能机械地视为材料本身固定不变的审美价值,而是人在应用加工和加工材料过程中变化的、流动的审美价值[5]。竹子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天然绿色,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刮青后竹材呈现出的淡黄色,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碳化后竹材呈现深棕色,给人以典雅、高贵的感觉。几种色彩之间的简单搭配,带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原竹家具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竹的天然气息,展现着竹本身爽利平行的直纹和井然有序的竹节。以竹集成材和重组竹材制作而成的家具,能以小尺度满足高强度称重需求,因而竹质家具相较于木质家具在整体造型上更为轻巧,更能体现竹材的刚性美。竹材的触觉上的温润感与视觉上的光泽性,使得竹家具精细雅致;竹节错落有致的节奏感,使得竹家具灵动活泼。切削加工成的竹薄片肌理细腻,色泽柔和,高贵中带着淡雅,它能将竹的自然气息完美地糅合到家具上。竹材家具多采用透明涂饰,使竹材的自然肌理与原本色泽得以完美呈现,以便带给人们回归自然之感。

(三)人文美

人文美就是指人类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即一切由人的文化活动而带给人的美感[6]。竹让人们感受到人类文化中的精华,感受到人文关怀,这便是人文美的体现。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中,不断发掘、培育、创造出蕴涵多层面的文化和美学价值,贯穿于中国诗史、画史、造园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7]。竹子屹立于寒风中而枝叶长存,从而获得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松竹梅“岁寒三友”之美誉,反映出竹子在人们心中的高雅形象。竹子虚怀若谷、朴实无华、宁折不弯等,诸多品性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称赞“君子”的典型代表,象征着“清高、气节、坚贞、淡泊”,是我国历代文人寄情言志的对象,被视为人格境界的理想化身,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这个充满东方情调的植物,蕴含着特殊人文价值和环保价值。竹,乃生于自然,长与自然,经过人的合理改造之后服务于社会,而最终又回归于自然。人文美是建立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是造物者按照人类审美的规律创作而成。人文美主要是借助于设计师之手巧妙地应用竹的独特内涵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将竹引入现代人的生活中,给枯燥的生活添了一片绿意,给压抑的氛围里增了一缕清香。竹文化会使竹家具更具中国的传统特色,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带给使用者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产品的价值也就更大[8]。竹家具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竹子原有的秉性,营造出高雅的气氛和安逸的环境。竹材所流露的文化痕迹,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反思。

三、竹家具简约美的欣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生态”生活方式等的追求,使得竹材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日益活跃。好的产品既能延续竹子的生命力,又能迎合现代人所追求的宁静与和谐,还可以传承竹的传统文化精神。

(一)竹材在家具中的表达形式

如今人们对简约竹家具创新设计多定位在功能、结构、造型、工艺、生态等全方位的研究。设计师们在充分考虑竹家具造型的同时,应更注重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与审美观念,并结合竹材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即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竹材所蕴含的魅力并丰富其造型语意。竹以其修长挺拔、柔韧灵动的姿态带给设计师灵感,设计师将竹刚劲的直线、优雅的曲线等造型要素赋予竹家具上。例如:设计师范承宗与工艺大师陈高明合作的“飘”竹椅(如图1),任竹条自然延伸,以流畅的曲线形态聚拢出的竹椅,形如一朵飘浮的云,又好似流动的水。这样的设计将无生命的家具散发着波动的生命和文化的灵魂。竹家具的设计必须要遵循竹的天然特性,而非一味地模仿木制家具的造型,更要把握好竹材独特的点与线元素。如图2是以胸径为16mm左右的茶秆竹作为构成元素,将竹竿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布形成一个面,使其整体的造型为矩形。凳腿与凳面之间完美地过度,增加了竹凳的柔和感。此设计以功能性为基础,采用天然的材料、简约的造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竹子的原始形态,能够给使用者带来亲近自然、身心舒畅之感。此外,以竹材为主辅材料的竹家具也逐渐繁盛起来,不同的材性呈现出不同的五感效应,把不同的材料组合在同一件家具中,能发挥其各自优势。清爽温和的本色竹和沉稳内敛的碳化色竹,同时配以其他材料,以最完美的形式搭配出简约的风格。例如:金属的亮丽光泽与时代感;布艺的柔软性与温暖感;塑料的色彩丰富性与轻质感;玻璃的晶莹剔透性与视觉通透感等,将这些材料与竹材混搭,可以带给家具更多的现代美和时尚感,使消费者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如图3所示,此设计是将不锈钢、玻璃与竹材相结合,不但节约了竹材还使整体更加轻盈,连接方式更为简便,造型更为大方。因此,在进行竹制家具创作时我们要扬长避短,配合着其他材料使家具得以完美呈现。

(二)竹文化在家具中的传递

竹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使得竹文化愈发历久弥新。竹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顽强、幸福和坚定的精神,是气节高尚、风韵优雅的象征[9]。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了竹子深厚的民族气节和哲学理念,竹的象征意义已经深入国人的心底。摆设在室内的竹家具不仅是它自身的形态、功能的表达,更侧重于一种文化内涵的传递,可以营造出一种优雅清新、自然宁静的氛围,使居于其中的人静于心、专于事。设计师自身首先要对竹材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到理解和领悟,然后将其融会贯通,最终将富有文化底蕴的产品呈现于消费者,这就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竹家具整体简洁质朴的造型艺术,既是儒家凛然正气、刚毅不屈人格风范的诉求,也喻示了儒家“文质彬彬”的美学内涵[10]。与竹结合最早的材料便是藤材,中国传统竹藤家具具有极强的“人格化”意味[11],二者都是天然的绿色材料,相糅合后迸发出独特的魅力。古代的文人雅士尤其热爱竹材,并将淡泊、进取、刚劲的人性品格赋予竹身上,对竹的利用有利于传承本民族悠久而富丽的美学文化。中国的竹家具以绿色、宜人的材质,淡雅、清新的色彩,简洁、大方的造型,精巧、合理的结构,朴实、适度的装饰,体现着道家思想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美学观。石大宇的作品“君子椅”采用的是经过防腐、防蛀、干燥等工序的原生竹条,再对其进行修色,然后弯曲成矩形的框架,再将矩形框并列成“口”形的椅座和“尹”形的椅背,整体的轮廓恰似“君”字。用竹条拼出虚与实的造型,是老子“有无相生”哲学理念的展现。竹条的宽度与间距,与椅子的整体比例协调,和谐的排布也是简约美的重要之笔。

四、结语

综上所述,竹材在家具创作上日渐丰富与多变,同时由于它环保的特性也将成为家具材料的主力军。竹材被认为是材料界的一种可持续的绿色资源,由它制作而成的竹家具在满足实用、美观的基础上,承载更多的是竹的内在价值。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环保的材料,并且对家具不只满足于功能需求,开始追求时尚、个性且能满足精神需求的家具。总之,竹材在家具生产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工艺日渐成熟,应用造型丰富多样,但竹家具的发展应紧跟时代潮流,引导消费者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田维飞,任新和.对简约主义家具设计的思考[J].沧桑,2009(4):250-251.

[2]朱云,徐翠霞,刘秀,申黎明.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J].竹子研究汇刊,2015(2):51-55.

[3]马宏儒.家具设计文化中的美学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52-154.

[4]袭荣英.材质之美——论竹材在家具设计中的独特魅力[J].消费导刊,2010(4):211-213.

[5]周长亮.设计的科学与美学[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4):276-278.

[6]邢晓霞.景观疗养的审美价值和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4(1):145.

[7]雷达,王剑勤.基于工业设计的原竹家具造型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15(4):6-10.

[8]毛庆鑫,金海明,宣言,顺建栋.基于竹文化的竹家具创新设计[J].科技视界(学术刊),2014(22).

[9]聂学颖.论传统竹材料的设计魅力[J].现代装饰(理论),2012(9):33-34.

[10]孙巍巍,李德君.中国传统竹藤家具的设计美学[J].竹子研究汇刊,2014(1):52-58

[11]何晓琴.中国传统竹家具的文化特征[J].世界竹藤通讯,2006(2):43-44.

作者:丁智荣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