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节能建筑经济评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节能建筑经济评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节能建筑经济评析

1发展节能建筑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能耗消费总量排世界第二。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的三大“耗能大户”。建设部2007年的数据显示,和建设有关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6.7%,其中采暖和空调占20%,建材生产过程中耗能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张元端说[1]:“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的3倍以上。”各国制订的建筑节能标准中,规定的墙体、门窗、屋顶传热系数限值为我国相同气候条件下房屋的1/3~1/5[2]。近年来,我国处在建筑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能耗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已刻不容缓。

2节能建筑的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的选择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建筑节能在经济上涉及一次投资、运行费、维修费、改造费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产品增值效益等诸多利益。因此,在进行节能建筑经济性分析时,应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全面综合地考虑。节能建筑经济性评价指标有很多,静态指标有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等,动态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动态回收期、差额净现值、增额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建筑工程方面的投资往往数额巨大,其时间价值相当可观。因此本文着重从动态指标中的净现值、增额投资回收期两个指标来进行节能建筑的经济性分析。

2.2分析总结

对于单一方案,净现值NPV≥0或者增额投资回收期Pt≤n,项目可行,反之项目不可行。对于多方案,NPV最大或者Pt最小的方案为最佳方案。NPV和Pt得出来的结论是一致的。然而,在进行数据收集和指标计算时,分析者往往会遇到麻烦:1)节能建筑或节能改造建筑究竟节了多少能。能耗统计是建筑节能的基础,但目前建筑能耗在统计对象、能源种类、建筑分类等具体问题上很模糊,存在争议,缺乏准确的建筑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能源研究所的谷立静等人在其研究中表明我国目前的能源统计方式不能直接给出建筑能耗状况[3]。2)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模糊不清。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含面相当广,最明显的是节能减少能源消耗,从而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污染物的处理成本。同时节能建筑增加了居住舒适感,提高了工作效率[4]。仅这三方面,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难评估。3)折现率i的选择对NPV和Pt的影响很大。

3节能建筑现状的经济分析与展望

3.1节能建筑现状的经济分析

从经济上分析,节能建筑在我国推广障碍重重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

1)业主方面,现行的采暖是按建筑面积不是实际的能耗收费。业主享受不到节能建筑使用过程中节能带来的好处,从而阻碍了业主对建筑节能的积极性。

2)房地产投资商方面,节能建筑的总投资比非节能建筑高,而在销售时并不是一个卖点,故在节能建筑中的多余的投资不能在销售时得到回报,从而缺乏推广节能建筑的动力。

3)政府方面,政府虽然意识到了节能建筑的重要性,但环境保护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事,本地区进行建筑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政府并不愿意拿出钱来鼓励节能建筑的投资。正是由于这些普遍存在的短期行为观念,只考虑当前一次性建设投资,无视高能耗建筑每年多消耗若干亿吨能源的沉重负担,节能建筑的大面积推广在数百亿平方米的高能耗建筑中成了一句空口号。

3.2建议与展望

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同样,从经济方面,建议国家和政府做出以下努力,以使投资消费各方尽快接受节能建筑。

1)修改采暖收费制度,尽快实行以能耗量计费的采暖收费制度。并对用户使用节能建筑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同时适当提高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价格,激发用户使用节能建筑的积极性。

2)采用对节能建筑的建造减税、免税或者补贴,对非节能建筑加大税收等手段,督促建筑业企业积极推进节能建筑的设计施工。

3)国家对节能建筑推广有杰出贡献的政府进行经济奖励,对节能建筑推广不利的地方政府施以相应的处罚。

4)国家划拨资金用以建筑节能材料、节能技术、施工工艺以及采暖供冷技术、设备等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行政管理体系,不断研究和提高建筑节能技术保障体系,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建筑节能工作将会出现消费者、开发商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