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

摘要:非线性是指输出与输入关系不确定的属性,充满复杂性的变量关系都是非线性的关系。由美国经济学家肖克的观点即金融可以通过其结构和功能影响经济发展可以得知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很大可能存在着非线性关系,而且两者的关系很大概率受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文分析中国金融的发展水平对于经济的影响以及表现出来的特征;再从其中的变量分角度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分析金融如何通过其结构和功能影响经济增长,最后对我国经济政策提出一定的建议并总结,以此仅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非线性影响机制探讨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加显著。在很多实证分析后证明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明显,在金融发展水平中等的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效果,而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经济增长的系数与金融发展的水平并无更大的关联效应,甚至是金融对于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因此,很大程度上讲,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水平。在中国,两者之间关系呈现门限模型,当金融发展水平处于门限以下的时候,金融发展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反之,则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1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门限效应

在借鉴了金和莱文、莱文和泽尔沃斯的研究方法后,对构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的模型进行新的定位。经济增长的变量应当与投资变量、进出口变量、金融发展变量、政府支出变量等相关,这种模型不仅包含了传统模型中的变量因素,还增加了新的变量,利用门限变量来分析样本,构建门槛模型,细化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

2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

2.1变量数据来源

本文针对我国1993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阐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之间的门限效应和构建而成的门槛模型。以下,将从经济增长变量、投资变量、进出口变量、金融发展变量和政府支出变量这五个主要变量入手研究。

2.2经济增长变量

在文中所选取的时间节点内的生产总值的实际额度与增长率的同比是经济增长的变量,为被解释变量,从1992年后开始的季度的累积的GDP以及GDP增速,可以相应得出每一季度的累积实际的GDP,进而可以取得实际的GDP及其增长率。

2.3投资变量

本文选取的投资变量是实际季度投资同比增长率,用当季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代表投资,以1992年每一月份的名义开始累积投资与累积投资增速,由此计算出每一月份的累积实际投资额进而得到每一季度的实际投资额和实际投资的季度同比增长率[2]。

2.4金融发展变量

由于国外大多采用流动性负债的增长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此前的数据缺失严重,国外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因此,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季度同比增长率是本文选中的金融发展变量[3]。

2.5政府支出变量

本文选取政府实际季度支出的同比增长率为政府支出的变量,通过每一季度的累积政府支出总额计算每一季度的当季政府支出,再以1992年价格为基数的GDP平减指数将当季政府支出转换为实际当季政府支出,进而得出每一季度实际政府支出的同比增长率。

2.6相关变量平稳性检验

平稳性是门槛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假设条件,研究相关变量平稳性是明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只有确保每一个变量的平稳性才能避免研究中出现伪回归现象,保证研究结果具有准确度,只有在研究涉及到的所有变量都能通过相关变量平稳性检验,才能采取这些数据来构建门槛模型。

3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手段

3.1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作用于经济增长

俗话说:“蛋糕不仅要做大还要切好”。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筹集资金是稳定社会、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必备前提,但当有了大量的资金后还要考虑如何把资金合理分配,以至于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金可以在全世界快速流动,信息的准确度也越来越低,使得投资者不敢随意投资,很多资金都被投资者拽在手里,资金流通出现问题。因此,构建一个掌握重新分配资金使用权的金融体系显得相当重要,新的机制可以引领资金流向利益最高处,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金融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投资平台,集中收集资源信息,然后将收集成本分摊到各个投资者身上,进而降低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为他们选择更高收益的投资保驾护航。

3.2通过提高储蓄率作用于经济增长

国家储蓄率会受到收入水平、存款利率高低、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投资、风险态度等因素的影响。金融体系通过庞大的网点系统地整理信息,可以最大限度的聚集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存款优惠政策和改变存款利率都可以吸引手上有闲散资金的投资者将钱存入银行,进而提高储蓄率,使得银行的信贷总额增加,更多的贷款资金可以用于扩大消费或者是增加投资,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3.3通过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作用于经济增长

金融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吸收社会闲散的资金,但却不能保证这些资金最终有多少流向了经济建设。为促进经济增长,金融体系要更加重视储蓄的转化方向,并对转向经济建设的资金进行最合理的分配[4]。但储蓄转化为投资不仅要考虑成本,还要考虑风险态度、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等,金融体系需凭借自身的实力最大限度降低吸蓄成本和信息交易成本,以此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

3.4通过提高便捷支付和交易功能作用于经济增长

金融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平台,也要简化交易过程,利用便捷支付功能加快市场的交易活动,同时也能降低交易成本。提倡使用信用卡、信用证、支票等支付工具也可以提高交易率,避免手头周转不过来的投资者错失良机,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4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借此对我国经济政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是提高民众收入,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稳定增长,当民众的收入水平提高后便会拉动消费以及促进投资;第二是控制金融发展速度,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时期,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然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因此应该控制金融发展速度,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三是把握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保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必须控制金融发展速度,使得金融发展水平处于门限值以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结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越来越明显。从研究分析可以得知在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门限值时,则能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通过经济增长变量、投资变量、进出口变量、金融发展变量和政府支出变量等五个变量因素来研究实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而且金融也可以通过提高储蓄率、资本配置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便捷支付和交易功能来作用于经济增长,由此可以为促进经济发展,对我国现下的经济政策提出意见,不仅要重视金融发展也要控制好金融发展速度,使之与经济发展相持平,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现梅,王伟.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

[2]谢平安,赵权伟,诸葛玉华,等.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7(3).

[3]印重,刘金全,张都.我国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联机制检验[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

[4]张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门槛模型[J].中国商论,2018(4).

作者:吕芳 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山西行政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