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论文

一、引言

河南省经济总体实力较强,产业体系和布局基本形成,但传统工业所占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反映了河南产业结构现状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河南经济的发展仍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二、相关文献综述

库兹涅茨(1949)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要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去衡量,并对50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增加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这是最早关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系统研究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大多为定量实证分析。江小涓(2005)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蒋勇等(2010)认为经济增长的条件是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升级能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学者立足于某地区,分析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王兵等(2006)指出广东经济增长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李懿洋(2011)指出甘肃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最大,但发展较为缓慢,产业结构内部不合理。柴伟等(2013)认为吉林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第一产业次之,提出第二产业为吉林主导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了解河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找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及薄弱环节,本文将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

1.模型及数据样本

经济增长与各产业产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本文将经济增长设为因变量,各产业产值设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Y=a+a1X1+a2X2+a3X3。其中,Y代表经济增长,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指标。X1为第一产业产出值,采用第一产业产值CY1表示;第二产业产出值CY2为X2,第三产业产出值CY3为X3,各产业产出值选取《河南统计年鉴》中1979~2013年的数据,样本容量为36。由于时间序列可能存在异方差,对方程两边取对数,得到第一、二、三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Ingdp=a+a1lncy1+a2lncy2+a3lncy3。

2.平稳性检验

由于经济变量存在非平稳性,为避免使用回归方法所估计的方程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若不存在单位根,即证明检验数据是平稳的。运用STATA12.0软件检验结果如表。检验结果表明,四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所以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3.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看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这里采用适合变量较多的Johansen法对四个变量lngdp、lncy1、lncy2和lncy3的时间序列进行检验,估计出来的协整回归模型为:lngdp=1.0527+0.2637lncy1+.05480lncy2+0.1869lncy3+et11.645.3922.575.33F值为61791.0,较大,ADR2值为0.999趋于1,说明方程拟合度较好,回归结果理想,即三大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回归结果可知: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1%,则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0.26%、0.55%和0.19%。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

4.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证明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本文运用格兰杰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是检验一个变量的前期变化是否能有效解释另一个变量的变化,一个变量若受到另一变量滞后影响,称其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河南省经济增长是第一、三产业产值增长的原因,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第二产业产值增长是促进河南经济增长的原因,但经济增长没有带动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是13:56:31,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最大,符合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促进最为明显的结论。河南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少,对经济的贡献度小于第二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应在保持河南工业竞争力的同时,做大做强农业。第三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河南省应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撑工业和农业发展,带动河南产业结构升级。

四、政策建议

1.发挥优势,夯实第一产业基础

河南是国家的农业生产基地,近年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在14%左右,但其产业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较低。发挥河南人力资源和地理气候优势,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稳定农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的同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加工的机械化信息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业收益,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农业。

2.优化结构,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

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均表明,第二产业对河南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一直较高,是河南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仍要重视第二产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实体制造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重视新兴产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研发掌握实体制造业核心技术;减少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产业集聚区上下游企业等重点企业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培育产业集群品牌,提升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升级传统产业、扩大巩固优势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形成良好工业体系,提升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3.扶持鼓励,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较第一、二产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多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向第三产业升级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低耗能、高附加值的集约型方式发展,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并为第一、二产业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河南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发展潜力也最大。应深化机制改革,改善第三产业软硬环境;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等服务行业,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餐饮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作者:王蒙燕 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