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格林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格林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格林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介绍格林模式的起源与发展、特点及优势、应用现状、实施过程等内容,指出其潜存的问题,以期为推动格林模式在健康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应用

1格林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格林模式又称PRECEDEPROCEED模式,是美国著名的健康教育学家Green和Kreuter在对社区人群的健康行为变化进行群体干预的基础上,借鉴以往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型和观点,并综合各种心理认知和外部社会环境因素最终提出,主要用于探索健康知识获得和行为变化发展的历程[5]。1970年首先提出PRECEDE框架,随着该模式在使用过程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2005年PROCEED框架被加入其中,后又重新修订分为PRECEDE和PROCEED2个阶段,包含5个计划阶段、1个执行阶段和3个评估阶段[6]。其虽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但为各种行为改变相关理论及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框架。随着格林模式推广,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是应用格林模式进行疾病预防、认知行为干预以及自我管理,其研究对象包括健康者和病人,研究类型包含实验研究、类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2格林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格林模式具有从“结果入手”的程序特点,即充分考虑影响健康的多重因素并作为重点干预的目标,运用政策、组织等手段进行健康干预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实行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健康信念模式重视对个体的认知水平及影响个体认知的内外因素进行评估[7];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则是在评估病人和家属知识、性格等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8];自主性健康教育模式要求研究对象具备一定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与上述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格林模式在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与环境、教育与组织等的评估更加全面,并且对研究对象的知识、能力无严格要求,此外格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全程评价,故其干预过程更全面、系统、连续,也更易实施。

3格林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3.1疾病预防

目前促使个体或群体行为改变的模型、模式有很多,例如跨理论模型、健康信念模型、系统模式等,而格林模式是其中最常用的模式之一。来自10个国家的多学科研究小组ToyBox应用格林模式实施以幼儿园为基础、家庭参与的健康教育计划预防儿童肥胖[9]。Lyons[10]以格林模式为健康教育框架,定性研究俄亥俄州制定的Claire法律对婴儿的摇晃婴儿综合征发病率的影响。Aldiabat[11]按照格林模式的9个阶段对加拿大老年病人实施健康干预,探究吸烟与相关疾病风险和死亡率的关系。此外,也有针对妇女心血管疾病[12]、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率[13]等健康干预内容。虽然上述研究中应用格林模式干预的内容不同,但均以格林模式为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指导整体研究思路,最终降低各种疾病发病率。

3.2认知行为干预

格林模式可使人们通过内省重新认识到健康信念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而对其信念和行为进行修正并改善自身健康状况。Moshki等[14]以格林模式为指导通过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探索其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疾病预防的知识和态度的影响。Hosseini等[15]对伊朗农村卫生中心的40例高血压病病人实施2个月基于格林模式的教育干预方式,结果显示可增强病人的倾向、促进以及强化因素,改变病人的生活方式。贺成城[16]利用格林模式进行调查和访谈,分析影响手卫生的认知程度、依从性的因素并有侧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最终发现护生手卫生认知、执行率以及正确率均较前明显提高。因此,以格林模式为干预框架指导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研究对象的行为依从性,提高其健康维护意识。

3.3自我管理

目前应用格林模式对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干预的研究主要是从影响教育与组织诊断的因素入手,通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董翠萍等[17]通过对食管癌病人及责任护士深入访谈,将影响食管癌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归为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并给予相应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李玉雪[18]根据病人掌握情况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行为技能实施两周的指导,评价其干预前后病人饮食、运动、认知以及自我监测误区得分。谭敏琪等[19]运用格林管理模式于社区高血压病人,通过建立沟通平台了解影响病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使其对服用药物及日常生活习惯进行管理,提高其躯体活动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这也与黄雪珠[20]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可知,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自主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4格林模式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格林模式基于多学科视角进行系统评估,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主要从影响行为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三方面实施干预。PRECEDE阶段即在教育和环境的诊断、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制定健康教育和干预规划[21];PROCEED阶段是指在执行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则及组织的手段,通过有效干预实现预期的计划目标,不断进行过程评价,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个阶段共包含9个基本步骤,其前后呼应形成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22],使整个干预过程也更加全面、系统。但是格林模式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①教育者应注意到个体行为是不断变化的。格林模式的干预步骤是非常系统的,但是个体的行为受经验、环境、社会等因素影响,因此教育者应动态评估目标对象的需求与状况,适当调整健康干预措施。②教育者应注意个体具有主动性。格林模式属于参与式行为研究,重视目标人群的参与[6]。教育者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个体从思想上转变为健康行动者,积极探寻健康促进的方法,发挥自身主动性。③教育者应注意不同文化差异。格林模式虽被广泛应用于健康教育领域,但国外对其理解更透彻,模式的应用也更深入,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结果[22],因此如何将其正确、科学地在我国进行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5小结

综上所述,格林模式从多维度、多视角分析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通过制订全面、系统的干预方案进行疾病预防、认知行为干预以及自我管理等。但目前尚缺乏其与实行健康教育模式效果比较,故可继续开展此类研究。此外,在未来也可将该模式与我国传统健康教育理论或模式进行联合应用,例如中医“治未病”理论等,探索出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赵敬 张艳 张慧颖 张倍倍 余自娟 王荣华 单位: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