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验式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验式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验式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影响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作用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及假小叶[1]。肝硬化的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长,并发症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患者出现巨大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从而使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2]。有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肝硬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充分,自我管理行为较差,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低,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3]。体验式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宣教方法,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规范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4]。因此,本研究探讨体验式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肝硬化患者84例,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试验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6~55岁,平均(41.97±4.10)岁;病程1~7年,平均(3.57±1.05)年。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2~57岁,平均(41.15±5.27)岁;病程1~8年,平均(3.60±0.8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检查证实,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肝硬化诊治指南》中肝硬化的诊断标准[5];②Ghild肝功能分级A~C级;③年龄≥18岁;④意识清晰,具有生活自理能力;⑤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⑥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①伴恶性肿瘤;②伴内分泌疾病;③伴免疫系统疾病;④伴血液系统疾病;⑤伴意识障碍;⑥伴丙型或丁型肝炎;⑦认知功能障碍。

1.3方法: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口头宣教、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自我行为管理技能指导。⑵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体验式健康教育,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成立干预小组。②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生2名、心理咨询师1名、责任护士7名,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经数据库检索肝硬化及体验式健康教育的相关证据,通过整理分析后制定健康教育方案。③干预时间与地点:选择每周二、四的14:00在消化科会议室内开展健康教育,提前1d预约患者,将42例患者分为6组,每组患者7例,每次健康教育时长90min。④干预内容:给每位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在消化科会议室内开展干预,向患者讲解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结合影像视频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体验式教育,先播放视频引导患者观看,然后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步解说强化患者的记忆,并引导患者触摸流质、半流质、软饭的食物及食管、肝脏、脾脏的生理模型,引导患者体验病情评估与处理、症状感知等情景,指导患者在腹部绑瑜伽球体验腹水的症状,向患者强调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病情进展。

1.4观察指标:①应用科室自制的肝硬化患者健康认知调查问卷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健康认知状况,该问卷共四个维度、20个条目,应用likertⅤ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5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健康认知度越高;②应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共四个维度,应用likertⅤ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5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高;③应用王倩等编制的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0,内容效度CVI值为0.93,重测信度ICC为0.84,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共四个维度、24个条目,应用likertⅤ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5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佳。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比较:试验组干预后的健康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试验组干预后ESCA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健康管理行为比较:试验组干预后健康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自我管理是心理行为的治疗领域之一,是强调帮助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以保持自身的健康状态。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患者的健康认知不足,导致自我管理行为较差,遵医行为不佳,不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不利于进一步控制病情进展。因此,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病情。体验式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是通过加深患者对肝硬化危害的认知程度以直观感受疾病症状,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刺激患者产生积极控制疾病的意念,继而参与到自我管理工作中,以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本研究结果表明,体验式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健康教育的真实性,患者能够耐心倾听并最大程度转化为疾病知识,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体验式健康教育能够刺激患者产生自我管理的意愿,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体验式健康教育可进一步增加患者对肝硬化相关知识的认知,让患者意识到肝硬化的危害,并将认识逐渐转化为行动,有利于形成健康行为。综上所述,体验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肝硬化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增加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覃雪,梁娟.内科护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200-208.

[2]刘凤珠,刘艳,俞惠,等.舒心化护理配合家属教育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6):40-42.

[3]梁晓娜.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J].天津护理,2020,28(1):26-30.

[4]赵丽华,钱莉,王丽华,等.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36-40.

[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诊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27(11):846-865.

作者:祁平平 康颖 潘影 赵大海 单位: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