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1年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健康体检的260名诊断为骨质疏松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50~79岁。依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T值≥-10为正常骨量,-25<T值<-10为低骨量,T值≤-25为骨质疏松。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健康教育+碳酸钙D+双磷酸盐)130人,对照组(碳酸钙D+双磷酸盐)130人,观察时间1年。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碳酸钙D600mg(1次/d)、阿仑磷酸盐(70mg/周)连续使用1年。观察组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认知干预;(2)行为干预;(3)不同人群干预;(4)电话随访。
1.2.2指标测定
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血钙、血磷,由美国生产的BECK一MAN、CX7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采用GEDPX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正位(L1-4)椎体和右股骨近端骨密度。由同1人检测,每日测量前均进行体模测试保证仪器质量。13统计分析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骨密度值的变化与教育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教育前两组共260人,1年期间因干预所用药物不良反应有22人退出调查,其中观察组12人、对照组10人,最终随访人数观察组118人(9077%)、对照组120人(9231%)。
2.2两组骨密度和认知、行为改变比较
两组的L1-4正位骨密度干预教育前观察组为(0778±0145)g/cm2,对照组为(0793±0155)g/cm2;干预教育1年后分别为(0838±0155)和(0823±0185)g/cm2。两组右股骨颈骨密度干预教育前观察组为(0683±0100)g/cm2,对照组为(0708±0124)g/cm2;干预教育1年后分别为(0693±0160)和(0728±0164)g/cm2。两组间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坚持每天喝牛奶或豆浆、有氧运动、防跌倒行为率及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自制表格)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良反应两组人群服用二磷酸盐及碳酸钙D片后部分观察对象有不良反应,其中15人(观察组9人、对照组6人)因服用二磷酸盐后出现发热、流感样症状及骨关节疼痛等退出调查;7人(观察组3人、对照组4人)因服用碳酸钙D片后出现严重的便秘现象而退出调查;两组血钙、血磷,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未见异常。
3讨论
《骨质疏松临床诊疗指南》指出[5]:骨质疏松防治,尤其在骨量减少或有明显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时首先强调非药物治疗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平衡饮食、适当补充钙元素和维生素D、持续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和预防摔倒。在健康人群中,多数人认为骨质疏松预防就是补钙,对有效预防措施认知不足。据统计50岁以上女性一生中发生1次或者多次骨折至少有40%,男性为15%~30%[6]。为了减少疏松性骨折发生,对高危人群加强骨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是通过引导人们自愿放弃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影响,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及其危害,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有效手段[7]。规范的药物治疗能使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增加,骨质疏松症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手段,需要长期治疗[8]。骨质疏松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规范的药物治疗包括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阻止骨破坏,降低骨转换和充足的钙剂及维生素D补充等。本次调查表明,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较好,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腰椎骨量均有明显增加。持续健康教育能使规范药物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认知干预使患者对骨质疏松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通过干预让患者充分认识该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病程进展和治疗重点等;并对饮食结构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与疾病的影响加深认知,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9]。制定多种运动方式并有效实施。赵鑫等[10]也认为由于运动具有部位特异性,所以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孙桂青 杜于茜 陈燕燕 单位:浙江省台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