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入选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均为原发性高血压;②年龄≥18岁;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④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意愿,进行书面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肿瘤,呼吸道、泌尿道等急性炎症;②继发性高血压;③伴精神系统疾病或精神病史;④严重脑出血、脑梗死、心血管疾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资料:在观察组中配对选择相应的家属49例。年龄25~67岁,平均(46.3±20.5)岁。配偶27人,子女18人,其他4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6例,高中及中专27例,初中及以下6例。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健康教育。包括定期在社区门诊进行义务健康咨询,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进行饮食、运动等指导;每月举办高血压专题讲座1次,每2个月编写1期健康教育宣传板报。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
具体步骤:①全面评估:社区医生入户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全面了解其家庭状况、对高血压认识程度及心理状况,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指导家属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性格特点、焦虑抑郁程度等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找出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疏导。②健康宣教:利用幻灯片、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高血压的发病诱因、治疗方案、各种治疗药物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各项检查及治疗所需要的花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等;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并耐心解答,以形象、生动、科学、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教育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养成坚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习惯,及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有特殊问题时要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③个体化教育:根据家庭状况、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认识程度、患者个人习惯等,与其家庭一起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计划的制定、运动方式和强度的选择、服用药物选择等,充分调动家庭的有效力量。④强化监测:血压仪应作为高血压患者家庭必备物品,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测量血压方法,做好健康日记,而且嘱咐患者每2个月做1次详细的心、脑、肾、眼、血压、血脂等检查,并且定期对患者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等健康方式进行检查。观察指标:实施6个月后,运用自我效能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情况。自我效能量表:包括遵医嘱用药、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4项;量表共11个问题,采用Likert5点记分法计分;分值最低0分,最高44分;评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好。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
2讨论
高血压是一组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血压升高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自我效能是患者对自己能否执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其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人们在危险的情境中拒绝从事某种特殊行为的程度,另一是人们保持处理高危情境而不返回不健康行为情景的特异性信心。临床实践证明[5],其与患者的疾病控制状况呈高度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需要长时间服药,并且并发症较多,容易处于低自我效能状态,影响其康复,近年来,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掌握相关疾病的健康常识,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被逐渐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社区健康教育[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除血压监测外,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与文献报道相一致[7],表明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考虑是由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得到家庭鼓励,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能够合理控制饮食,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履行康复行为的自制力,进而提高了自我效能。此外,有文献报道[8],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能够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控制,提高其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对血压的定时监测,使得血压达标率几乎达到100%,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其在照顾患者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预防家庭中另一个患者的出现,因此,对于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运飞 林楚 陈乃朝 黄杰 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和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