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暗示、倾听”等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成熟以及人生的全面发展[2]。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者采用的基本上都是隐性的教育方法,注重“移情”,“共情”的运用,教育者将自己定位为与受教育者平等的身份下进行双向的交流,互换角色,更多的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重视沟通与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者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尊重、同感以及保护隐私。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与性格特征更新自己的工作方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付诸行动,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地采用心理学教育当中的“暗示”、“倾听”、“感召”、“陶冶”等教育方法。必须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讲与听,传授与接受的单项教学机制,着力建立教学、管理、反馈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更多地站在学生这个角度去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抓住学生的听课心理,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对症下药,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积极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例如心理学中的“认同”在其他学科上的应用:新东方的周成思老师在他每节英语课结束的时候都会跳一支舞给学生欣赏,同时他会把最新的娱乐时尚融合到他的教学中,周成思老师曾用曾轶可的《狮子座》来讲解英语中的连读和爆破发音等。他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利用了现阶段的同学们喜欢流行,喜欢时尚潮流的心理,在“认同”的基础之上传播英语知识,取得良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可形式活泼多样,抓住学生的心理开展教学,既能深得学生们的厚爱,又能有效地传播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是行为具有持续性的重要动力源。人是社会发展的精品,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接受教育内容的时候,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的。而这种选择正是通过有情感参与的筛选系统而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十分注重情感教育法的运用,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感情沟通,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情感并且适当的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是畅通的,这样既能让受教育者及时接收到教育信息,又能发掘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达到使其心理健康变化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深化的目的。情感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以及积极情感,也就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思考的思想活动,为学生在日后的实践活动中坚定理想、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奠定了基础。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围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的内心情感体验,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以及行为的传递而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感染和相互激发,达到双方感情共鸣,进而达到思想认同的过程。因此,真正做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就必须要需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不仅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情感的投入同时也指教育者要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教育事业中,倾注到教育对象上。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充满渴望,就会自然的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自己的专业,探索自己的教育方法等。教育者对学生在人格上的尊重,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以及恰当的鼓励与支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处理学生问题,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度。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学生对教育者产生了信任,就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互动,服从教师的管理与引导。情感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当中应当注意适度原则,在正确的时机运用真诚的情感,才能得到学生真诚的反应。否则,会让学生觉得不自然甚至产生厌恶。
作者:袁国贤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