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一、小学高年级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一)基于课程性质的可行性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并非要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学科一样单列成科,完全可以采取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办法,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具有科普性质的心理辅导的讲解和演练,让学生从中体会和学习如何达到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客观、正确地面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娱乐中遇到的问题,避免走入“死胡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意味着语文本身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语言表述和理解的基本能力,由于其他学科(除小学英语以外)的教材是通过汉字表述以及教师使用汉语教授其他学科,所以就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即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工具性”是从语文课程的外在目的加以看待而得出的“,人文性”是从语文的内在目的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有关语文课程的特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中,既尊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又能兼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三个特点。

(二)基于心理发展理论的可行性

选择小学高年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意味着在小学中低年级不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通常在11~12岁)正处于心理转折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身体各方面发生的改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出于羞怯、恐惧等心理。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理论,11~12岁的儿童正从潜伏期向生殖器过渡,对性的兴趣剧增,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独立生活,他们或许会表现出一些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行为;认知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在划分认知发展阶段时也将11~12岁作为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的分界线,此时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得到了重组,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喜欢做假设和推断,这种系统的、演绎的思维可以帮助他们考虑问题的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案,选择性增加,进而其误入歧途的概率就加大,所以更加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完成心理的转折,度过难关。但是,正是由于该阶段思维的重组使儿童获得了抽象思维才使得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话语更容易被理解,因为心理本来就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

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我国学者已经发现了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例如“学科化倾向、德育化倾向、课程设置、教材选择随意化、课程运作形式单一、课程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等,除此之外,文章对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一)过于形式化

在许多小学,乃至初中和高中,学校为了践行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开办心理咨询室,然而通常心理咨询老师是由学校里某个年轻教师兼任,并不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很难满足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通常也解决不了实际的心理问题。更有甚者,所谓的心理咨询室只是一个“空壳”,通常情况下都是大门紧闭,只有在上级部门领导下来视察的时候才会打开。此外,在空间范围上,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是设立在学校中偏僻的角落里废弃不用的房间,许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师。过度的形式化对于解决小学生实际的心理问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加大了学校校际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验交流的困难,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不起任何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师岗位边缘化

在全国各大教师招聘网站,其岗位需求呈现一种不均衡的现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老师要求量过大,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要求则过小,心理健康教师通常只招1人或者根本就不招。由心理健康教师岗位边缘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①打击学生报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输出,师范院校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一头热”,较之于师范院校所培养的该方面的人才,社会提供的岗位严重不足;②小学生面临的普遍心理问题,例如对学校的消极态度、学习障碍、交往障碍等,不能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正确的引导,成为了青少年期不良心理发展的“祸根”;③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降低;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进程大大地受到阻碍,学校校际间由于各自的经验不足导致经验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从而减缓了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步伐。

三、小学高年级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教学途径与方法

(一)语文课程资源扩大化,与心理健康知识相互交融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将目光局限在有限的课本上。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从自然、社会与人文三个方面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其中在开发社会与人文资源的过程中就涵盖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例如在讲到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创设情境的方法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以外,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饥寒交迫的感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当时的感受,也能通过将心理学中的“同理心”的相关知识的应用结合课文和创设的环境进行讲解,使学生习得换位思考的社会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同学、老师、家长的心情并反思自己的言行,实现功能多样化。

(二)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改以来,不少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虽然体现在不同的学科上,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也可以拿来借鉴。由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例如乡村与城市的不同,地形地貌的不同、气候条件的不同,南方与北方的不同,方言条件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等,会造就小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不同的环境下就出现了学生面临不同的“心理问题”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厌学心理、自卑心理多一些,而有的学生则受到冷漠心理与封闭心理的折磨多一点,此外还有学生饱受性差异心理与虚荣心理等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本学校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和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调查和了解,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对症下药,形成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其中就可以采取学科融合的方法来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其他课堂上就把简单、普遍的问题解决掉,剩下的特殊的、麻烦的问题交由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来完成,达到“双赢”的目的。目前,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学科教学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还有很多未知数需要一线的教育工作同仁和教育爱好者去探索,争取早日取得更多的成果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交叉化,达到更加乐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小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作者: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