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承担着职业病预防、治疗、科研及社会公益性技术服务等工作任务,为劳动者身心健康和职业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除了医患矛盾、工作任务繁重、与医疗体制改革配套的高技术服务水平之外,由于服务对象———职业病员的特殊性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我们调查旨在了解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有效的心理调节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我省9家职业病专科(含职防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整群抽样,共有475人参加本次调查

1.2方法

1.2.1

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病房医生89人(19.3%),护士111人(24.1%),其他人员(包括医技人员、门诊医生、查体科医生等)261人(56.6%)。共发放问卷475份,采用面对面交谈,调查对象本人独立匿名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61份。在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采取现场回收问卷,现场答疑,及时核查问卷有无缺漏。

1.2.2自评量表

采用Derogates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1],本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内容,可以评定特定时间(通常是评定1周以来)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根据心理症状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等9个因子。每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无症状评1分,轻度症状评2分,中度症状评3分,症状相当重评4分,有严重症状评5分;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项目数,因子分值与项目分值一致,分值大小表示该因子症状的严重程度;阳性项目数是指评分为2~5分的项目数。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需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如果SCL-90症状因子分达到3分以上,表明在此方面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分数据以x±s表示,两组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症状因子评分通过与常模比较,调查对象SCL-90症状群分值在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等症状方面分值低于全国常模。见表1。

2.2筛选阳性人数根据全国常模评分标准,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超过43项,任一症状因子得分超过2分需考虑筛选阳性,有部分调查对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筛选,以明确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数据统计结果见表2。

3讨论

本调查选用的SCL-90量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初步筛查量表,现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量表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超过43项,任一症状因子得分超过2分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如果SCL-90症状因子分达到3分以上,表明在此方面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分值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金华、吴文源等在1986年组织全国13个地区协作完成SCL-90的1388名正常成人的常模资料,具有较好的样本代表性[2]。陈树林等[3]重新检验SCL-90的信度、效度和常模资料,证实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有学者认为,个体对压力事件的反应,取决于个体对压力事件的认识评价水平[4]。本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中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等症状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说明该人群对上述症状具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职业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大部分都存在恐惧、悲观、失望、孤独、寂寞、空虚、疑心、敏感、紧张、自恃等心理[5],为其服务的医务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方可安抚好患者。本次调查结果证实了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源于对心理知识的较高认知水平。按照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评分标准,考虑筛选心理症状阳性者占调查对象群体的27.1%,对该部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主管部门要帮助做好心理调节,积极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医生、护士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6]。管理者应加大对职业病专科医务人员社会职能的宣传,提高社会的支持度,为其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其更好地发挥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当然,评判一个人是否存在某种心理症状和其严重程度,不能仅仅依据SCL-90的分值,还要参考症状学标准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以确诊,本调查结果对调查人群仅起到初步筛查的作用。

作者:李娟 邹建芳 单位: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