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艾滋病患儿家属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艾滋病患儿家属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艾滋病患儿家属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艾滋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对30名艾滋病患儿家属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后家属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儿童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对艾滋病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提高,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艾滋病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了患儿营养状况,满足患儿的健康需求,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艾滋病;家属

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尽管实施对孕产妇免费检测及采取母婴阻断服药,但近20年来全球艾滋病感染的儿童达150万[1]。艾滋病患儿因免疫功能受损,常常出现发热、腹泻、咳嗽等症状,造成机体对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们对30名艾滋病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住院的艾滋病患儿30例,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HIV-1抗体阳性并通过实验室免疫印迹试验(WB)法确认,符合卫计委国家医药局颁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住院1个月以上,能自主进食的患儿。男21例,女9例,年龄1~15(1.15±10.26)岁,确诊年限1~8(4.25±2.96)年,其中出现发热症状18例、腹泻12例、口腔溃疡9例、咳嗽15例。父亲陪伴10例、母亲陪伴16例、其他4例,有25例父母亲均为艾滋病感染者,5例患儿感染原因不明。

1.2方法

①科室成立由护士长、护理骨干及责任护士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查找临床护理艾滋病患儿的有关文献资料、儿童饮食知识等,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②在科内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后理论考核,使每位医务人员能熟练掌握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并能按路径正确实施健康教育。③由责任护士按照预先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一对一进行,将健康教育活动贯穿于治疗、护理及查房过程中。每周固定个周二、周四下午集中所有患儿家属观看幻灯片宣教,由高年资护士对家属的疑问进行解释,直到完全理解、掌握为止。责任护士结合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程度给予个体化护理技术指导。

1.3健康教育路径

①入院健康教育。入院当天接待入院护士即为责任护士,口头与书面材料结合行入院宣教和评估,包括环境介绍和主管医生、护士介绍,通过为患儿测量生命体征、护理检查、与家属交谈,消除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和陌生感。②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根据家属的文化程度采用个性化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儿家属艾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并发症和护理措施、抗病毒治疗等,特别是患儿发热、腹泻、咳嗽、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明确坚持服药治疗与饮食改善营养状况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如果家属为艾滋病感染者,健康教育内容侧重患儿临床症状与饮食的护理,讲解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责任护士、营养师、家属一起根据患儿的病情与饮食习惯共同制定好食谱,责任护士每天依据患儿的病情,指导家属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普食,做到每日早、中、晚三餐不重样,每餐之间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水果如苹果、香蕉、葡萄等。③出院健康教育。主要讲解坚持服抗病毒药的重要性,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定期复查的时间,如何预防机会性感染的护理措施等。

1.4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责任护士在患儿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d以问卷形式对家属分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调查表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0~5分,80分以上为掌握,60分以上为基本掌握,60分以下为未掌握。患儿营养状况由责任护士记录入院第1次抽血检查血红蛋白结果和出院前检查结果,两次结果进行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随着现代临床护理学的发展,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从最初的简单医护知识阶段逐渐转化为集治疗、护理、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临床护理模式。临床路径是为某种疾病的一组患者制订的,临床治疗护理中以病人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治疗护理整体工作方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上。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是为了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制订的健康教育。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责任护士知道何时为患者做什么、怎么做、讲什么内容;护士只需要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分期、分阶段施教,克服了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同时融洽护患沟通,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可增加患者满意度。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是每月出健康版报、向患者、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责任护士口头宣教,教育内容没有连续性、针对性。健康教育路径是借鉴临床路径的方法,按时间表和计划表,采取分期分段进行,循序渐进地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保证了临床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学者研究证明,患儿家属对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偏低,艾滋病患儿营养指标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是受疾病、家庭及社会因素影响[2-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后家属知识掌握情况和患儿营养状况要高于入院时,说明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了患儿营养状况,满足患儿的健康需求,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秀柏.儿童艾滋病病人42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0):40-41.

[2]姜玉娥,杨丽,谢春华,等.0~6岁住院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及需求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1):26-28.

[3]陈爱民,袁双凤,陈丹,等.艾滋病患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7-8.

作者:许日波 方跃平 单位: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