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与基坑安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与基坑安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与基坑安全分析

关键词:管廊;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安全监测

1常见基坑支护类型

1)土钉墙主要由钢筋制作而成,用于加固基坑边坡。此技术施工环节要求施工区域周围不可存在市政管线,岩土土质良好,基坑深度小于12m,施工区域需要先完成止水处理,并且基坑周围建筑、土体之间允许存在较大位移。2)高压旋喷桩主要利用钻杆下方喷头,将高压泥浆喷射在原土之上,在泥浆和原土混合过程中,以螺旋状将钻杆向上提升,结构凝固之后强度最高可达8.0MPa,实现对土体的有效加固。3)悬臂支护悬臂支护技术中,SMW和钢板桩方法为典型代表。SMW工艺运用过程土方运送量小,对于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过程噪声小。钢板桩可连接成连续钢板墙,施工快速,防水性能优良,适合应用在小于7m深度的基坑支护施工当中。4)重力挡土墙其厚度为基坑深度的0.7~0.8倍,可设置为栅格状、锯齿状等,可大面积作业,污染小,适合应用在基坑深度小于7m、施工区域环境优越的项目当中。将其应用在流塑性黏土当中时,使用3层围护墙体,可实现坡顶的超载小于20kPa。

2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和基坑安全技术应用

2.1项目概况

1)管廊布置某市政管廊项目全长3.34km,管廊的断面外尺寸有2种规格,分别为655cm×360cm和725cm×410cm。管廊设置在道路绿化带内部,并利用真空预压方式处理地基,预压宽度大于道路边线长约5m,以防地基处理环节对管廊施工造成影响。主干道设置双向6排车道,道路红线50m,管廊内部存在给水管、高低压电缆以及电信管3种类型管道,管廊和道路交汇处距离人行道6m。2)水文特点经过现场勘测,该项目共有3种地质结构,填土层黏性土占据主要部分,淤泥层呈流塑状,含砂率30%,顶部埋深0.6~3.0m,埋层厚度6.3m,淤泥黏土中细砂含量较少,呈鳞片状结构。项目地下水位受江口潮汐的影响,潜水位年变化量小于2.0m。施工场地内存在孔隙潜水,可能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弱腐蚀,经过水文和地质条件分析,对于管廊项目基坑设计和施工产生影响的主要是黏性土内部孔隙水。地下水位稳定标高为0.8~2.4m,埋深0.4~1.5m。若设计过程中选择钢板桩,需要在施工环节将基坑内不明水排除,同时还需做好坡面、边坡支护等处理工作,及时完成管廊节水、排水以及输水工作,根据雨期施工情况,制定防洪预案,确保施工过程安全。3)基坑概况项目综合管廊布置在绿化带内部,并且管廊和人行道的边线距离为6m。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明挖现浇方法,需要在标准路段进行基坑开挖,控制其深度为5m,穿河路段,基坑深度扩大至9m。为控制基坑开挖施工对道路产生影响,需要在开挖的同时完成止水挡土以及围护相关设计。根据勘察报告,基坑施工范围主要为含砂淤泥土层,承载力较低,含水率高。此类基坑常选择土钉墙、SMW工法桩、水泥搅拌桩、钢板桩等作为围护结构。该项目的基坑支护设计方面需要遵循2个原则:①技术可行充分结合现场地质、主体结构、周围环境等因素,保证设计方案便于施工;②安全性高基坑支护需要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相邻建(构)筑物能够正常使用。

2.2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对比

1)SMW工法桩型钢水泥搅拌墙也称SMW工法桩,施工过程中使用搅拌机切削土体,通过钻头端部向土体内注入水泥浆,搅拌均匀后,利用型钢插入至搅拌桩内部,在地下形成连续墙,利用此结构作为止水或者挡土结构,完成基坑支护。此结构的优点:止水性能优越,施工耗时短,支护结构简单,对于外界环境污染小,并且施工结束后,型钢可回收。此结构适应用于深度小于13m的基坑支护。2)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即使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采用搅拌机械将固化剂输送到软土地基内部并展开强制搅拌,水泥和软土充分混合,固结成高强度地基。此工艺适合用于深度小于5m的浅基坑支护。3)钢板桩钢板桩属于含有锁口的型钢,其断面类型主要有直板式、U形和Z形几种。锁口的功能是保证不同钢板桩之间的搭接,可形成板桩墙,起到挡水、挡土等作用。此类支护结构适用于地下水丰富且地基柔软的基坑中,结构轻便、承载力强,锁口位置结合紧密,防水性好,施工过程可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在少量土方开挖的前提下完成支护,施工过程环保,对于混凝土和土方量使用较少,利于环境保护,且施工快速,材料可反复利用。

2.3方案选择

按照基坑的支护原则,借鉴同类项目施工经验,充分研究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由于本项目基坑形状狭长,最大深度为9m,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坑体的水平位移情况。鉴于市政项目中管槽开挖环节常使用钢板桩类型支护结构,展开狭长基坑施工。利用此支护结构,能保证基坑双侧的稳定性,防止由于环境影响发生变形,导致基坑底部隆起或者边坡下滑等问题,保证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利用钢板桩进行支护,可结合基坑宽度灵活控制,从而有效减少施工过程开挖、回填等工量。此外,运用钢支撑和钢板桩组合支护,施工过程简单,便于拆除,工期短,可重复利用,能够节约施工成本。该项目中,在管廊穿过河道与道路的特殊施工段,基坑深度为9m,若利用钢板桩完成支护,需要在其中设置若干支撑,并且浇注箱体环节需要更换支撑,施工流程繁琐。考虑项目土质淤泥层较厚,拔桩后期可能对土体造成扰动,进而影响箱体的稳定性,因此,运用SMW工法桩完成深基坑支护,利用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保证支护结构的止水效果。当基坑内部施工结束后,可将型钢回收。

2.4支护施工

1)钢板桩施工该项目基坑挖深8m位置,设置拉森三型钢板桩,施工全程利用三维分析法,确保支护结构设置合理。使用长度为16m的钢板桩,间距控制在0.4m,利用609钢管作为支撑,保持水平间距为3.5m。设置纵向支撑2道,第1道连接压顶梁,第2道位于钢管中心5.5m位置处。施工路段基坑的长度共计120m,基坑宽度为9~11m,基坑的长宽比大于10,利用三维分析法,可认为管廊基坑和狭长基坑特点相符。经分析,与SMW工法桩结果类似,在基坑底部存在较大程度水平位移,因此,需要对坑底进行加固,最大限度控制基坑侧壁发生水平位移。第1处支撑位置轴力相对较小,第2处支撑轴力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展开优化设计,适当下调第1道支撑,缩小2道支撑之间间距,将原有设计5m缩小到4m。对于深度相同的基坑,使用钢板桩支护,此结构存在的水平位移、弯矩轴力、支撑轴力等和SMW工法桩对比相对较大,对此,在深基坑小平面位置使用钢板桩结构支护,在深基坑对环保要求较高的位置,利用SMW工法桩进行支护。2)SMW施工选取基坑深度8m的施工路段,设置SMW工法桩,并利用时空分析方法,完成基坑支护设计,使用φ850mm@600mm、长度16m的工法桩,保证其中水泥含量为23%,在其中设置间距为1.2m的型钢。仍然采用609钢管进行支撑,控制水平间距为3.5m。经过变形分析,基坑底部位置可能出现水平位移,因此需要加固坑底,控制侧壁位移量,优化设计。在第2处水平支撑结构处存在最大弯矩,需要合理优化,下调第1处支撑,缩小2处支撑间距为4m。

2.5安全监测

地下管廊的施工具有综合性特点,技术运用流程复杂,基坑施工狭长,面临工况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需要对基坑施工展开监测,防止施工过程对周围建筑安全造成影响。同时,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岩土结构稳定性不足,导致施工环节突发情况较多,利用监测手段,可实时呈现施工问题,一旦出现不合理变形情况,应及时控制,保证现场安全。该项目监测过程,对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以及竖直位移的测点布置,控制间距为20m,每条边侧点大于3处,管廊开挖各段设置1个测点以上。由于本项目的开挖宽度相对较小,基坑底部暴露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可不考虑基坑隆起方面的监测。在支撑轴力方面,可按照现场情况以及试验结果,对管廊支护的轴力位置进行监测,需要注意过河段应在两侧分别设置轴力监测点,若过河段相对较长,可间隔20m设置1个监测点。对于深层土体的位移监测,钢板桩位置,间隔25m设置1个测点,完成加固的路基一侧,间隔50m设置1个测点,注意测点设置对称进行。钢板桩监测点设置要求如表1所示。工法桩支护结构中,地块位置间隔50m设置监测点,以实时掌握支护墙体实际位移,可将工字钢置于墙体内,观测位移量。按照设计规范,测斜管需要设置在土体内部,保证其长度大于墙体深度,埋设在墙底5m以下位置,确保嵌入稳定。

3结语

市政项目的管廊基坑施工需要结合工程地理特点、水文信息等合理选取支护方案,规范施工流程,落实安全监测,保证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高效完成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凌付南.解析复杂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选型研究及实例[J].中国金属通报,2019(1):207,209.

[2]陈忠桂.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施工与监测技术的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8):148-149.

[3]马丽珠.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202-203.

作者:王建华 刘小伟 单位: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