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火车站机房基坑支护降排水施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火车站机房基坑支护降排水施工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火车站机房基坑支护降排水施工技术

摘要:在火车站广场雨水机房基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涌入等情况,进而造成基坑被浸泡,导致已经完成建设的施工项目产生不均匀沉降,给结构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于此,本文以滨海县海港大道二期及火车站集疏运体系PPP项目工程为例,并基于施工现场地质条件,阐述了基坑支护与降排水施工的基本原则,同时围绕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展开详细的探讨,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火车站广场雨水机房;基坑支护;降排水

1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海港大道二期及火车站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潜水及弱承压水,潜水主要赋存与浅部松散地层中,勘察期间钻孔地下水埋深为2.4~3.7m,大气降水是潜水主要补给来源,潜水位的升降明显受降水控制。弱承压水主要分布于中下部砂性土层中,如3-1C层砂性土层中,其上下均分布有黏性土隔水层,承压水季节变化影响较小,径流滞缓。本项目所在地处于黄河冲积形成的平原区,地层分布稳定、局部地区有软土,没有巨大向地下深切而且发育时期很长的区域性断裂,区域地质良好,十分适合本工程建设。

2雨水机房深基坑井点降水法分析

深基坑井点降水大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降水排水方式,指在对基坑进行开挖之前,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降水井,再通过利用抽水泵将基坑内的水排出,进而实现降低地下水位和减少含水层水压的目的。井点降水法既能实现降水和排水的效果,又能节约施工成本,现已在雨水机房深基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为了有效避免滨海县海港大道二期及火车站集疏运体系PPP项目在建成后对整个火车站产生的影响,需要先预埋雨水机房,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先支护后开挖施工方案。

3火车站广场基坑支护与降排水施工的基本原则

在本工程项目中,遵循了“审核性、就近”等原则。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认真与仔细地审核雨水机房深基坑井点降水法技术与方法流程,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避免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涌入等现象的产生,促进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合理利用城市地下水系统,将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排放到这些就近的系统中。这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节约施工成本,进而保证基坑支护与降排水施工的有序开展。此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遵循了综合性的施工原则,即与城市管网和用水计划等项目结合在一起展开施工,这在提高基坑支护与降排水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城市建设工作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4火车站广场基坑支护与降排水施工技术

4.1基坑顶、底临时排水

根据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后采用明沟降水的方式对基坑进行降水工作,降水工作直至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方可停止。基坑开挖前,基坑外侧四周设置一圈顶部设置贯通的400mm×400mm排水沟(根据现场情况可与临建道路边沟共用),防止雨水流入坑内。对于基坑内排水来说,施工过程中基坑内一般采取集水沟排水措施即可。排水沟离基坑坡脚0.3~0.5m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采用砂浆抹面以防渗漏。

4.2钢板桩施工技术

对钢板桩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槽钢桩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对其进行外观验收,选用30#b槽钢钢板桩,在打入槽钢桩之前,将桩内的积泥的浮锈清理干净。在这一过程中,为保证槽钢桩的垂直度,需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控制,为保证钢板桩位置和方向的准确,在每打入1m时观察一次,为了有效防止锁扣中心线的平面出现位移现象,需要在打桩方向的钢板桩处设置卡板。

4.3土方开挖

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应当分区和分段进行,严格遵循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1)测量放线。本工程项目基坑面积大,在引侧轴线和标高时通过确保精度,减少误差。2)开挖顺序。自西向东流水开挖,从上到下依次分段进行,每层开挖高度应当控制在1.5~2m为宜,并在开挖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坡形式,有利于泄水。3)坑中坑土方开挖。在开挖集水坑部位时会形成局部坑中坑,而坑中坑无法由挖机完成作业,只能通过人工挖运和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在本项目中,坑中坑还会受到水文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以及河流水位上涨情况,避免由此造成的土层坍塌。

4.4基坑监测及井点降水观测

4.4.1基坑监测内容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在放坡的范围之内,沿着土体的深度,设置水平位移监测点,分别对在基坑开挖过过程中土体的深度和各个点之间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2)支护桩水平位移:对支护桩水平位移的监测,需要通过预埋于支护桩中的侧斜孔完成。3)地下水位监测:在监测地下水位的过程中,侧斜孔需要使用具有滤水孔的塑料护垫,并在基坑的内外布设相应数量的水位监测孔。

4.4.2监测方法深层土体、支护桩的水平位移监测孔的布设全部采用ϕ70PVC的测斜管,并将其埋设于孔径为ϕ108的钻孔中。在埋设测斜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土体中测斜管的埋设应当早于基坑开挖的6~7d,支护桩的测斜管在支护桩施工过程中完成埋设,土体中的测斜管与孔壁之间应当使用砂石填实,在促进测斜管与土体之间紧密性的同时,使土体位移与测斜管的位移保持一致。2)测斜管的低端部位应当埋设于未受基坑开挖影响的土体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测斜管的低端随着土体的移动而出现测试误差。3)测斜管的埋设应保持垂直方向,管内沟槽的位置与测量位移的方向保持一致。4)做好对测斜管的维保工作,防止测斜管在施工过程中受损。根据基坑的设计方案,在本项目中设计的监测孔深度为15m,共4个点,以此保证测斜管有足够的埋深,这样可以将测斜管的低端作为不动点,即零点,保证测试的精准度。监测频率开挖期间1次/日,遇到报警时应加强观测次数,底板浇筑完后1次/3天。

4.4.3水位观测水位孔的埋设采用ϕ50PVC管,并将其埋设于ϕ108钻孔中,水位管和孔壁之间同样使用砂石填石,孔深应为10m,共31个点,监测频率1次/日,遇到报警时应当加强观测次数。

4.4.4沉降观测定期对布设在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行观测,以此获得观测点沉降的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估建筑物体的沉降和稳定性,观测点的埋设应当靠近观测目标,以稳定联测观测点的位置。监测频率为三天一次。

4.4.5位移观测点布置在护坡顶埋设观测点,间距以25m为宜,在喷锚施工过程中先于基坑顶部预埋设一块规格为200mm×100mm×18mm的防腐木板,并在木板上钉150mm带有刻度的钢卷尺,最后在基坑的四角边处布设位移观测的基准点,以保证两个基准点的通视连线可以通过所有的观测点。

4.4.6观测频率基坑开挖期间应保证每天观测一次,如果出现位移、沉降或者变化速率较大等情况,应当增加监测次数,挖土至坑底和支撑拆除期间应增加监测次数。基坑开挖到底后每3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完成后每隔15天观测一次,直至观测结束。遇雨后增加观测一次。拆撑过程中,监理单位还应加强对围护体和周围建筑物体的监测频次。

5施工难点及解决措施

5.1难点分析

1)时间紧,任务重。本工程项目土方量大、地下水资源丰富,需采用真空井点降水法,而井点降水法的时间、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基坑开挖工作的有序推进。2)坑中坑开挖高差大,开挖困难。在本工程项目中,基坑局部深度高达6.5m,在具体的开挖过程中需通过挖机多次倒运才能完成。又由于坑中坑含水量大,断面尺寸小的缘由,如果运用机械难以展开作业,只能通过人工挖运和清理的方式展开,这是本工程项目中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之一。3)不利天气。在本项目中,还会由于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而基坑一旦开挖,便要尽快完成,以免由于雨水的到来导致基坑被浸泡。因此,还需要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并做好相应的降排水工作。

5.2解决措施

1)进行平行施工与流水作业。根据本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需配足一定数量的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平行施工,并在同一施工环节内安排相应的流水作业。2)保证施工材料的及时投入。根据本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对工期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雨季的到来给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的影响,在保证足够施工材料的基础上,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3)落实主材进场。制定与完善可行性的材料供应计划,保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不受材料的影响。而作为本工程项目的材料主管部门,应保证24小时联络的畅通,及时了解库存情况,落实材料进场,进而保证物流的畅通无阻。4)机械设备的投入。在本工程项目开工之后,保证机械的投入就是对工期的保证,也只有保证了施工机械的投入,才能保证工期预计目标的实现。机械设备的及时投入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还能提前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中。因此,在机械设备的投入方面要按照计划量的120%来完成,这样才能确保雨水机房深基坑优质、高效地完成。5)合理安排基坑开挖的支撑顺序和方法。由于基坑开挖的范围广、深度大,且地质条件复杂与多变。因此,在基坑开挖的主体施工期间,要成立监测小组,专门对其进行监测,实现信息化施工,并能及时反馈开挖情况,保证开挖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6结语

基坑支护与降排水是整个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本项目质量与效率的共同提升,这也对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晓卫.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8(13):38-39,45.

[2]黄招建.市政工程深基坑的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控制[J].四川建材,2019,45(11):75-76.

作者:鱼亚轮 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