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提要]中印作为世界两大人口大国,产品的高需求量和高产出量以及互为邻国使得中印的贸易往来和交流更为频繁。中印两国政治外交缓和以来,两国领导人以及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加密切,中印贸易合作得到迅速发展,即使其中存在众多贸易摩擦,例如不平等贸易、高关税的设立、非关税贸易壁垒等,但两国合作关系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值得剖析。
关键词:中印经贸关系;关系发展限制因素;关系发展潜力;关系发展前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都在专注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两国大量且充足的人口为本国经济带来一个巨大的发展市场,这种先天优势不仅是两国开展长期贸易合作之基,而且将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活力源泉。因此,探究中印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印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现状
(一)中印近年双边经贸发展迅速。随着双边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治关系的改善,中印贸易已经从刚开始的简单商品经济转变为多结构(工程承包、技术支持、资金投入)的经济与贸易合作。目前,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合作伙伴。1990年,两国贸易总量相对低下,仅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的0.2%,1995年达到11.6%,自1995年至今,中印两国的经贸交易成交额实现高速增长。2000年起始,中国与印度的双边贸易成交额不断攀升,在2000年时实现了29亿美元,接下来的8年内,年平均增长率由11.6%增长至44%。尤其是在2008年,两国成交了517.8亿美元。但此后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和印度对中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两国的贸易额有所下降。随后仍然保持增长状态持续发展。2011年,贸易额已经达到793亿美元,中国成为了印度的第二贸易合作伙伴。2019年,双方贸易总额达到6,395.2亿元人民币,突破历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低于2019年双边贸易额。在贸易合作规模一步步扩大之际,两国的贸易合作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图1)
(二)中印双边贸易差额不断增加。2015年,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额716.2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了1.4%。相比于2014年印度出口总额542.27亿美元,在2015年达到582.4亿美元,同比增长为7.4%,进口总额由2014年112亿美元至2015年133亿美元,相对增加了18.35%;贸易顺差金额为448.57亿美元,相比于去年的378.47亿美元,也相应增加了15.6%。根据数据显示,印度已然成为了中国的第十一大贸易伙伴、第十大出口市场。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955.4亿美元,相比于2017年双边贸易总额843.99亿美元实现增长13.2%。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额高达767.1亿美元,相比于2017年的出口总额674亿美元增长了12.7%;中国从印度进口总额达到188.3亿美元,相比于2017年163.45亿美元增长了15.2%,伴随两国贸易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模式的不断更新,中印之间出现的贸易顺差在2018年达到了578.8亿美元。2019年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总值是6,300多亿元人民币,相比2018年两国6,200亿元人民币贸易总值增长了1.6%,其中包含中国对印度出口5,100多亿元,占贸易总额的80%,相比2018年中国对印度4,995.1亿元人民币的出口额增长了2.1%,自印度进口1,238.9亿元,贸易顺差是3,917.4亿元。印度由于本身制造业发展较弱,很少有产品能出口到中国,所以和中国存在着很大的贸易逆差,中国在印度前五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排位第一。
(三)中印双边贸易结构化增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仍以传统服务贸易产业(交通运输、旅游和建筑服务业)为主。自2000~2018年,从印度服务贸易各部门贸易差额来看,印度各服务部门以顺差为主,如旅游、电信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部门始终都是顺差,而且造成印度贸易顺差严重的服务行业也是来源于上述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部门。这说明印度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印度的服务贸易顺差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而交通输送,建筑服务,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及休闲服务和政府服务这5个部门是顺差和逆差交替出现;只有知识产权使用费和其他商务服务这两个部门是以逆差为主的。
二、中印双边贸易发展限制因素
(一)中印双边贸易存在摩擦。印度一味地提高对中国的进口关税,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随后更出台了限制进口的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双边贸易的难度。在印度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中国置于印度的制造商和加工工厂以及企业全面进入停工停产状态,印度出于所谓的保护本国企业,计划对来自中国的几百种产品设置更高的贸易壁垒并提高了进口产品的关税。印度不断对我国产品进行一系列反倾销活动来抵制来自中国制造的产品或者App,这一行为不仅限制了中印双边贸易的友好进程,更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印度将中国定义为恶性竞争对手,印度方认为中国实行非市场经济,推迟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认为当印度方如若给予我国优惠政策时中国商品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印度的出口商品便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印度方认为此时签订协议会损害印度与出口紧密相关的行业,不利于其企业发展。
(二)中印双边在政治问题上出现分歧。中印双方在过往的政治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使得当年的双边贸易也伴随中印关系一度陷入冰点。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获得了西藏平叛的胜利。同年,印度企图分裂我国西藏部分地区,干涉我国内政,实际上是想染指西藏领土。印度政府首次正面表明要将中国的东西部将近12.2平方千米的疆土划给印度。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中国的强烈反对后,印度开始实行前进政策从而侵犯中国领土。1959年8月和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制造了朗久、空喀山口恶性侵犯事件,与中国官兵发生正面冲突。后来一连串中印边界交火冲突之后,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并建立军事据点。以中国完胜,并摧毁印度新建立的军事据点告终。这一战,中国只是在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但在印度看来,却是对印度巨大的威胁。印度战败,一直想找个机会找回面子,所以近来在莫迪的指挥下,不断挑衅中国,妄图激化中印矛盾,再次挑起中印边界战争。1962年10月18日,中央经过研究,确定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策略。至此,中印关系持续爆冷。
(三)全球疫情对中印双边贸易有所限制。全球疫情的蔓延加之印度的不当防控,使得印度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对印度的贸易造成了近乎于不可逆的损伤,由于疫情的肆虐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国人情绪的激化,产生对政府的极度不信任和不从心理,从而也不利于中印双方关系的发展。疫情的出现对中印贸易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新闻上报道了众多对中国不利的不实言论,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声誉也让印度对中国产生了质疑的声音;二是印度的经贸发展政策逐渐敌视中国政策,不利于中印双方的发展;三是中国和印度在面对全球疫情和本国防控发展时选择一致抗击疫情,减少了贸易的规模和数额;四是有关疫情的不实新闻使得印度人民对华的恶意情绪膨胀,进一步阻碍了中印贸易的良性发展。
三、中印双边贸易合作发展前景
(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规模扩大为两国经济贸易发展提供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成功地让经济活动不再拘泥于国家内部,可以通过对外贸易、资本的国家间流动、技术的国家间转移、服务的国家间流动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给世界贸易带来了充足的动力,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家不会再出现闭门造车,印度与中国也被推动着进行一系列的有必要的贸易活动。全球市场的多样化和庞大的规模也为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印两国可以进行多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可以伴随着市场的需求进行选择性的贸易活动,有利于减少试错成本,实现预期利润。
(二)政治关系改善成为两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基石。由于印度对中国某些产品的高依赖度和世界贸易组织提倡的和平与发展政策,中国与印度的政治关系得到改善。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尤其是军事实力同以往大有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印度带来了压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中国的震慑力让印度收起了侵犯中国的野心,印度方被迫在政治层面对中国放缓不尊重的举措。
(三)两国贸易前景。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给印度抗疫、民生和疫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印度急需的绝大部分制氧机等抗疫设备均来自中国。卡邦首秘库马尔、印中友协卡邦分会秘书长巴斯克兰表示十分感谢中方雪中送炭,期待疫后加强地方友好交流合作。实践证明,中印互信合作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才能充分发挥两大文明古国的巨大潜力和历史责任。中印贸易逆势增长,惠及两国人民。
(四)两国贸易结构的互补性满足两国经济贸易发展基础供给。两国贸易的互补性,简而化之是“一硬一软”。印度对中国主要出口矿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因中国矿产品需求量大,并且中国的矿产品开采和发展利用一直存在供给远小于需求,因此有赖于从印度进口大量矿产品。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内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例如纺织品和原料合成等陆续搬迁到东南亚的泰国、越南等国家,印度也是接受诸多产业及劳动力的国家之一,得益于此,印度纺织品出口额也相对较高。印度对中国实行的主要进口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中国对于生产制造电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相较于印度,中国作为机电产品进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正是由于两国贸易商品具有高度的互补性,才使得两国贸易相对顺利开展,可以满足两国经济贸易发展基础供给。
参考文献:
[1]刘向阳.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J].价格月刊,2013(08).
[2]经商室,包益红.中印经贸关系现状与展望[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3(08).
[3]周丽.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中印服务贸易规模、结构和竞争力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0(05).
[4]张立.构建中印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0(01).
[5]李涛,高亮.“新冠疫情蔓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及中印关系”会议综述[J].南亚研究季刊,2020(03).
[6]林民旺.中印战略合作基础的弱化与重构[J].外交评论,2019(01).
[7]葛一波.中印贸易:互补与竞争[J].中国海关,2012(05).
[8]印度技术贸易壁垒规定简介[Z].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4).
作者:周泉宏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