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移动视点在中国长卷绘画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移动视点在中国长卷绘画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移动视点在中国长卷绘画的运用

摘要:中国画的构图向来讲求散点透视,也可称为无点或多点透视,正所谓运用移动视点的观察方法,将景物自然有机地容纳进一个画面之中,运用移动视点可以不受视觉空间的限制,尤其适合在中国长卷画的形式中使用,画家可以打破时间、景物、位置和季节的局限,在画面中营造一个可游可居的自由境界,本文依据几幅经典的中国长卷绘画,具体阐释移动视点在中国长卷绘画中如何运用

关键词:移动视点;散点透视;长卷绘画

一、移动视点的内涵与优势

众所周知,传统的西方绘画一直讲究科学的观察和表达方法,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倡导隐藏在神学背后具体知识的力量,透视学、解剖学等成为当时艺术的科学依据和支柱。科学的透视法只是从一个固定角度和单一视点区域看对象,单点透视也叫焦点透视是西方常用的透视方法,这种透视法会出现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客观表现,如实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了三维效果,这种透视法可以满足西方人重视逻辑的思维习惯。但单一的固定视点对于中国画家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觉得为什么要这样限制自己的视点,为什么我们不能去表现单一的固定的视点之外的世界?因而中国画大部分画家都不用焦点透视法,而采用的是散点透视,也就是使用移动视点,这种视觉观察方法可以根据画家的需求和感受,把远处近处所有景物都有机地摄入到自己的画面当中,从而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景随着人的视点移动,形成连贯的空间,欣赏者仿佛可以边走边看,悠游其中,而且可以满足中国人传统上对时空无限流转的基本观念。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曾提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其中,“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便是运用了移动视点后的结果,也就是中国长卷绘画的散点透视法,通过移动视点的观察方法总结了一般景物的大致比例关系,如果采用西方的单点固定透视法,可能会出现人比山大,马比树高的现象,比如站在一颗大树前画风景,树可能会比山大,甚至树后面的景色会被遮挡看不见,但中国画家却要在视点上跳过这颗树,直接画出后面的山石云雾,亭台楼阁,视点是移动的,画面中的景物也会有序的展开,画家把所有景色都按照一定的比例包容在画面中,尤其适合在长卷绘画中运用,可以画出无边无际、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观。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七中,对李成的画的点评,也说明了中国人对单点透视,就是所谓焦点透视的反感:“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期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沈括在此肯定了中国的散点透视方法,认为中国古代画家的视角和西方的单点透视不一样,而是利用移动视点,观照自然美景,构成一个主观的艺术境界,尤其是其中的“折高折远说”,的确是中国绘画的妙理,而从固定视点出发去构成的画,沈括认为那不成画、不是画。北宋大画家郭熙在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中也曾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能够表达一种仰视所见的气势巍峨中锋鼎立的全景崇高之感觉,深远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神秘莫测的幽远境界,而平远却能够让人感受一种平静的开阔视野,三远法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时空观,作者认为画山水观山水应该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观看视角去描绘画中的景物,这种明确的理论提出打破了单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郭熙以自己的亲自实践,体悟了山水画中移动视点的观念。

二、中国长卷绘画的形式特点

绘画的形式,常常因为习惯而代代相传,但其实绘画的形式和尺幅往往本身可能蕴含着不同的美学含义。西方绘画的形式都是建立在客观的视觉依据之上,要求人的眼睛和描绘对象之间的固定距离和视点,如此看来视线所及之处在上下左右会出现一个极限的边界,把四条边界连起来,就形成西方绘画形式中画框的比例空间。而中国长卷的绘画形式,则是中国卷轴绘画独有的一种尺幅形式,一般指较长的横幅,尤其在山水画中常见,观赏者拿到画卷后,由右至左逐渐展开,欣赏时一边展放左手的画卷,一边收起右手的部分,左手展放着未来的画面,右手收起过去的视线。一般的长卷绘画是不会完全摊开来陈列的,因为尺幅太长,因此都是逐段展示,欣赏者和长卷的内容,不会在同一个时间空间完全对接。被欣赏者固定下来的画面往往也就是大概一米左右的内容,既是长卷的一个部分,又可以暂时是一幅独立的画作,在这种卷收之间,配合了中国人对于画卷局部或整体以及对时间空间的理解和认识。

三、移动视点在中国长卷绘画中的运用

(一)《韩熙载夜宴图》中移动视点的运用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画家顾闳中的作品,也是“以孤幅压五代”的巅峰之作,画面表现了宰相韩熙载在家中夜宴的全部过程,这幅作品被称为是人类最早的电影,原因就在于在画面中运用了移动视点的透视方法,类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可以自由的剪接画面,作品中的五个场景既联系又分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韩熙载作为主人公在听琴、观舞、休憩、赏乐、散宴五个场景中分别出现,而且按照故事发展的内容分析,五段内容在时间上其实是错乱的,第一段接着是第三段,第二段接着是第五第四段,一般的长卷中国画绘制和观看顺序是由右至左,但在夜宴图中最后一段人物的出场顺序却是从左向右,和开始的由右至左形成了一种周而复始的圆形势态构图,这种打破固定视点、单一顺序的构图形式也彰显了循环往复的时间暗示,通过移动视点,使场景、时间都在这幅作品中自由的流动,这种主观性较强的,打破时空的叙事性,只有移动视点才可以表达。

(二)《清明上河图》中移动视点的运用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典型的长卷风俗人物画,表现的是当时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城市景象,整个画面有五米多长,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即利用移动视点的观察方法,将市井百态、风俗习惯、人物故事情节都囊括在画面之中,从近郊经过一条河流到最精彩的“虹桥”再到城内,内容庞杂丰富,细节不计其数,有一种包容性在里面,正是作者运用移动视点的观察方法,才能让欣赏者既能看到郊外,又能看到城里,既能看见桥下的船舶,又能近观桥上的行人,既可以看见近处的亭台楼阁,又可以看见远处纵横交错的街道桥梁,这就是典型的移动视点的好处,远看可以取其势,近看可以取其质,远观有大场景,近看有小细节。《清明上河图》堪称宋代的百科全书,原因就在于对移动视点的合理运用,能够把所有内容都有条不紊的纳入画面。

(三)《富春山居图》中移动视点的运用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整个作品有六、七米长,描绘了富春江的美丽景象,黄公望的绘画目的没有带有任何功利性,而是兴致所至,所以他一边沿路游玩一边画画,这幅作品前后共画了三四年,这种画画停停,停停画画的绘画状态,用移动视点去表现是再合适不过了,长卷的绘画形式也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尺幅创造,最适合画河流两岸的风景,欣赏者可以一路看下去,仿佛坐在船上看风景,沿江两岸,都是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的美丽景色,画家运用了平远的处理手法,视点平移,所以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这种主观的客观性画法,对于长卷的绘画形式是恰到好处的,画面呈平移拉伸状,这种题材如果运用西方的单点透视,有很多地方是画不出来的,比如遮挡关系、比例关系,如果一味的按照焦点透视法,那么起起伏伏的山脉纵横,曲曲折折的水流不息,都将被所谓的逻辑处理归纳的没有节奏和秩序。总之中国画家运用了移动视点的透视方法处理了很多故事丰富、内容庞大、连绵不绝的长卷绘画,这种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不仅符合长卷绘画的表现形式,而且符合观众舒适的视觉观赏体验,移动视点使我们在欣赏作品时的一刹那被定格,在浏览中,我们仿佛经历了时间的流逝、新生,有不可追回的感伤,也有新的兴奋与惊喜。

参考文献

[1]闫宗仁.浅谈中国画中的透视应用[J].发展,2010(6).

[2]李莉丽.浅析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根源[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3]蒋勋.美的沉思[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8.

作者:陈思思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