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体结构绘画教学理念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体结构绘画教学理念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体结构绘画教学理念研究

关键词: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理念

一、结构认知

绘画属于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要想准确表现物象造型,对物象结构的理解认知是关键,结构形态决定着物象的基本样式。建筑家贝聿铭认为“形式遵循结构,结构却不遵循形式”,绘画亦是如此,物象表现的形式可以多样,而物象自身的内在结构具有相对的恒定性。在绘画创作中,画家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物象,但这仍然是以物象的内在结构作为表现基础,只有合乎内在结构的外在形式才更能反映物象自身的逻辑秩序。对事物内在的理解比对事物外在的观察更为可靠,理解是对物象本体规律的内在认知,观察则是对物象外在形态的感知。相对而言,对事物的理解比感知更为深刻。结构认知在西方人体写实绘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强调以科学、理性的艺术精神探究人体的内在结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巨匠以透视学、解剖学为基础对人体结构进行内在研究,把对物象内在结构的认知作为绘画表现的基础。伯里曼传承了结构认知的人体绘画理念,其人体结构绘画教学同样强调以结构认知的角度解读人体内在的结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深入探究了人体结构的外在形貌特征与内在本质构成。伯里曼以类似机械物理的构成原理解读人体,应用楔入、穿过、固定等词语,形象、生动地表述人体的组接关系和动态构成,强调人体结构的逻辑秩序与构成关系。结构认知的绘画教学理念有助于画家从本质上认知绘画物象,同时在绘画表现中能够更加主动自如,深化内在地塑造绘画形象。在绘画教学中,以结构认知的方式解读和表现物象,既是对物象本质的一种理性认知方式,又是研究万物形态演进、构成的一种方式。绘画不仅要表现对象、要存形,而且其过程也是艺术家认识万物构成的一种方式,他们往往在绘画过程中探究物象生命的构成秩序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从结构绘画中获取灵感是现代艺术设计经常采用的方式,在动漫角色设计、日常生活用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诸多领域,艺术家往往是从形态结构上进行创新设计的,按照自然造物的规律和法则进行设计表现。作为一种思维认知方式,结构认知的绘画教学理念不仅适用于人体结构教学,而且适用于其他形式的绘画教学。其意义不仅在于让艺术家能够从本质上认知事物的内在结构,而且在于使他们拥有了探究、创新表现物象生命内在逻辑秩序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

二、体面造型

在绘画语言方面,伯里曼以块面、体面的方式表达人体。在其人体绘画教学中,面是构成人体绘画的基本元素,是绘画表现的基本语言。宗白华认为西方绘画根植于雕塑和建筑,注重以体块、体面的思维观察方式探究物象,强调以体面的语言形式表现对象,追求不同体面关系形成的光影形式与体量美感。西方以体面为绘画基本语言形式的美学观念,在本质上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以线条语言的形式表现物象。源于书法用笔的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更注重物象的形神表现,强调线条的韵律节奏及其相应的形式美感。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虽然也讲“石分三面”,但终究没有把“面”发展为中国传统绘画最为主要的绘画语言形式。线与面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反映出不同的审美理念与艺术追求。前者追求表现万物气韵生动的生命节律;后者侧重塑造物象具体真实的空间体积。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脉是写实再现,达•芬奇认为绘画要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写实性绘画是在二维画面上制造一种三维真实存在的假象。体面造型的绘画观念,强调以不同形态的面构成再现物象的空间体积,面的存在是产生空间体积的关键。徐悲鸿认为绘画表现要“宁方勿圆”,其本质是表现物象的空间体积。伯里曼的人体绘画教学理念,从西方传统的绘画理念出发,强调以体面的语言形式观察与表现人体,传承了西方传统绘画语言形式的基本理念。体面造型作为一种绘画造型观念与表现形式,在绘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从光影表现的角度看,体面转折是光影变化的基础,物体自身的明暗对比与空间体积形成主要源于物体不同形态、方向的体面的结构变化。在具体的绘画教学中,学生若能从体面的角度认知光影的产生原因,有助于学生主动、理性地研究如何表现物象的光影,而不是被动地观察、表现物象。其次,体面造型体现的是物象内在的结构空间。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以体面的方式观察、构建物象,本质上是以体面的结构认知方式进行绘画表现。以体面结构造型为基础的绘画观念,让学生在不同光源环境下仍能理性地塑造物象。最后,体面造型的绘画观念中蕴含着对物象的主观概括与抽象表现。现实客观物象的构成往往繁杂无序,绘画不能照搬现实,只有对物象进行秩序性的归纳与概括,才能从主观、整体上表现对象。体面造型观念本质上是以体面的语言形式概括、归纳与建构物像。总之,体面造型作为西方具象写实绘画的一种绘画方式与造型观念,蕴含着西方逻辑理性的艺术精神。体面是居于物象内在结构的体面,也是抽象存在与秩序构成的体面。

三、抽象观察

抽象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抛弃繁杂的物象细节,对物象内在、本质的表达。“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认为,世间万物都可以抽象为简单的几何形体,这一理念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并非是在绘画表现中把万物都抽象表现为几何形,而是要把这一理念作为认知物象的一把钥匙,使人们学会以几何抽象的思维方式认知形象。抽象观察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概括、归纳物象,建立秩序,是有效认识世界万物的一种方式。伯里曼以抽象观察的思维方式解读人体,把人体的不同部分抽象概括理解为简单的立方体、圆柱体、球体、椎体等不同的几何形体,化繁为简,以一般共性的特征表达复杂的人体结构。吴冠中认为具象与抽象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具象中包含着抽象,抽象中蕴含着具象,具象与抽象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之间并无矛盾,只是两种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而巳。张大千在评述自己抽象表现的泼墨泼彩绘画时也认为,具象与抽象之间具有一致性。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理念是以抽象观察的方式分析具象的人体。其主旨是在具象的人体中寻找一般规律,通过方与圆的体块组合研究人体的抽象构成,探究人体的一般共性特征。伯里曼以抽象观察的思维方式探究具象的世界构成,这一理念在绘画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的视野看,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是相互关联的,具象与抽象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问题的关键是要能从具象世界中窥探到抽象规律的存在,也要能从抽象的一般中发现个性的存在。绘画是视知觉的统一,如阿恩海姆所言“一切知觉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绘画艺术要在具象中寻找抽象,在抽象中探究具象,这样才能对物象有更全面的认知。在目前的基础绘画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把具象与抽象作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孤立地讲具象或抽象绘画。这存在不足之处,导致部分学生的观察表现过程如果缺少抽象的理性思考,其绘画表现流于从外在形貌照搬物象,而不是主动深刻认知与表现物象的构成规律。其绘画实践如果缺乏理论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深层次地认知艺术形象。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以抽象的观察思维方式探究具象人体表现,注重绘画的直觉性与抽象性的统一,与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相一致。绘画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象的感性认知与表现能力,而且要强调抽象观察与逻辑理性思维的训练,使绘画教学融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象为一体,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深刻地观察和表现物象。

四、形式审美

在形式美学方面,伯里曼人体结构教学融入了西方形式美学理念,强调人体特有的形式美,以形式美的理念对人体进行审美。西方传统艺术强调形式美,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在数比;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贝尔认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人体绘画的目的不只是简单的叙事性再现,而是要把人体作为美的对象进行表现,在人体绘画中发现人体蕴含的美学形式。人体绘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关系,而且要让学生以形式美的理念对人体进行审美表现。绘画教学的本质属于美育的范畴,教师要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良好的绘画教育应该蕴含美育的相关知识,以美育人,而不仅是教会学生怎样刻板描绘一个事物。伯里曼的人体绘画教学极力把美学知识融入人体绘画结构的表现,以形式美的方式解读人体蕴含的美学形式。其描绘的人体结构不仅是结构机能本身,而且包含了美的形式与法则。伯里曼从比例、平衡、韵律、动态等形式美法分析、研究人体,强调人体形态的方圆曲直形成的韵律节奏,注重人体结构的均衡和谐,寻找人体中蕴含的美学关系与形式。以绘画美学语言形式探究人体的美学构成,是人体绘画艺术自律的一种体现。吴冠中说“形式美是绘画美的母体”,绘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探究绘画对象蕴含的形式美学关系,并把其美学形式抽象提取出来。现实物象中的形式美往往具有隐蔽性,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以美的形式存在,画家一方面要发现美,另一方面要创造美。伯里曼人体结构教学理念中,以人体结构形式为基础,探究人体的形式美学关系,同时要求艺术家在进行人体绘画创作时以形式美学关系为导向,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进行人体绘画创作。其绘画教学理念突出了绘画教学的美育功能,把西方传统形式美学的思想融入现代人体绘画教学,对现代绘画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理念深入解读了人体绘画的观察认知、表现方法、形式审美等几个方面。同时,把绘画观察、绘画认知、绘画表现、绘画审美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感性中彰显理性,理性中蕴含感性,具象中包含抽象,抽象中显示具象。其绘画教学理念与西方的古典哲学及其艺术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注重逻辑理性观念与抽象思维在具象绘画表现中的应用,在现代绘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课题项目:攀枝花大学科技园种子资金资助"双创”科研项目“地域文化背景下攀枝花地域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科技园2019-34)”。

参考文献:

[1](美)乔治•伯里曼.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吴冠中.吴冠中文集.文汇出版社,1998.

⑷叶朗冲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陶昌平 单位:攀枝花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