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浅谈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图像识读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青年阶段是发展图像识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图像识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部分中学生图像识读能力不足的问题,该文从多个方面分析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图像识读素养。

关键词:中学美术鉴赏图像识读素养措施

一、图像识读素养的概念

当前,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电影、电视、手机等媒体产生了许多与图像文化相关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图像比文本更直观、更真实,更便于人们阅读。因此,图像识读素养基于当今图像传播的需要,是当今社会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像、影像及其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图像识读素养表现在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能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能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能了解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辨别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美术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图像识读的方式获得与美术有关的知识和有用的信息。

二、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意义

图像是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传播、交流媒介,在海报、插画、服饰图案等不同设计中随处可见,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经过视觉感知,我们可以不断理解、内化、获知图像的内在含义。首先,图像识读有助于学生提高识图能力,从中获取基本的感性知识。在识字之前,人们基本依靠图像来获取知识,如卡片、图画、卡通等,都是直观易懂的视觉图像。其次,图像识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在识图过程中,首先描述艺术作品中各个艺术元素和自己在欣赏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其此进行一系列想象、联想,最后通过运用形式原理,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元素,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最后,图像识读有助于学生加深文化理解。文化理解是美术核心素养中的最深层次的素养,主要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作品和现象,传承中华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融合各个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感知时代文化。因此,图像识读有助于学生识别民族文化,了解外国文化,建立全面的文化价值观。

三、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不偏离课本,不拘泥于课堂”,将新内容纳入教材,括宽教材的知识面。教师应该在灵活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生活情境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2.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形式——以STEAM课堂为例

教师应注重多学科的交互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笔者有幸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视觉艺术教育论坛”。在两天的学习中,笔者对上海宋庆龄学校姚㑇毅分享的“以创意为核心的STEAM小学跨学科学习活动研究”感触颇深,虽然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但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同样适用。“STEAM”是五个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STEAM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者Yakman提出,STEAM课堂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PBL)、基于设计的学习(DBL),强调在看似凌乱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两天的学习与反思,笔者回校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并在学校进行了教学实践。

3.“阅读—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创作”六步走——以彼得•勃鲁盖尔《农民的婚礼》鉴赏教学为例

教师应通过“阅读—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创作”六步走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能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鼓励学生在反复欣赏艺术作品时表达自己的感受,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艺术作品的特点,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第一,阅读艺术家信息及其社会背景。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教师提供的文本材料,学生能够快速了解画家的背景及其作品的内涵。如,在鉴赏彼得•勃鲁盖尔的《农民的婚礼》时,笔者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步骤完成学习单。第二,描述对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或者直观感受。如,在鉴赏彼得•勃鲁盖尔的《农民的婚礼》时,学生的第一感觉是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平凡而温馨。学生指出,画面中的餐桌、演奏的乐师、穿红色和蓝色衣服端食物的人,体现出婚礼的热闹与简朴。第三,分析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色彩、构图、造型、空间等。彼得•勃鲁盖尔创作的《农民的婚礼》这幅作品,在色彩上表现自然,人物与环境色调统一,整体画面色调偏深色;在构图上采用了对角线构图(餐桌一端斜向展现纵深的空间感)、三角形构图(乐师、端餐人、新娘构成了稳定的画面,突出了主角位置);在造型上人物写实、饱满生动,突出了农民诚实、勤劳而略显笨拙的气质。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笔者有意将同类题材的艺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让学生自主对比并进行总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将彼得•勃鲁盖尔《农民的婚礼》与拉斐尔《圣玛利亚的婚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拉斐尔《圣玛利亚的婚礼》画面主要采用对称布局,大量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半圆线,空间具有延伸感;人物塑造安静而优雅,给人柔美之感。通过对比鉴赏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第四,结合文化语境,阐释作品的深刻内涵。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创作,画面表现了艺术家怎样的思想感情,往往涉及艺术家的生活背景、绘画风格等问题。文化理解与图像识读是相辅相成的,了解了创作背景,学生才能更深入地探讨以上两个问题。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很快便能找到答案。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彼得•勃鲁盖尔以绘画为武器,支持农民争取自由的斗争,表现农民生活,赞扬农民阶级的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第五,从主观与客观方面评价艺术作品。彼得•勃鲁盖尔的《农民的婚礼》从主观上讲,作品人物形象有趣且主题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画家对当时社会的关注与反思;从客观上讲,这是一幅反映农民生活的风俗画,艺术家采用幻想和写实的手法,寓严肃于风趣的表现之中,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第六,在创作中领会艺术作品。通过“阅读—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五步,学生反向临摹绘画,即使用不同的技法,如水彩、素描、速写等形式进行创作。教师展示与评价学生以画家作品为基础而创作的作品。“阅读—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创作”六步走策略是对费德门的美术鉴赏程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补充和完善。当学生使用这一策略鉴赏作品时,他们可以首先比较分析,其次引出解释,最后形成评价。笔者根据目前学生的认知情况,加入文本阅读和创造性实践两部分,有意识地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鉴赏方法中明确问题、在创作实践中解决问题。

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表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理念和创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2]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3]孙山笑.基于“图像识读”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研究.黄冈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

作者:李娜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