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基于船舶企业特点,文章首先就该行业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从内外部环境因素出发,探讨了技术创新对船舶企业绩效所带来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员带来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船舶企业;技术创新;概念;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实际上,船舶企业是非常典型的属于军用和民用相结合的战略性行业,该行业有着产业链涉及面广、上下游关联性强、辐射能力强等特征。因此,船舶企业的健康向好发展,将会有效带动其周边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针对船舶产业的技术创新,也能够提升及带动相关周边产业的技术创新,让船舶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我国军用和民用产业领域也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综上,针对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将会让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因此理应受到高度的重视。
一、船舶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创新类型综述
(一)船舶企业技术创新关于船舶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在学术领域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当前所开展的各项研究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限定:其一,是采用方法论视角,认为船舶企业技术创新其本质就是对现有技术方式进行创新,让船舶具有更强大的性能;其二,是采用战略论视角,认为船舶企业技术创新指的是技术创新的战略,从宏观角度进行思考,让船舶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三,是采用目的论视角,认为针对船舶行业所进行的技术创新,是为了完成国家制定的创新建设目标。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当中,都存在有目的性、稳定性以及可操作性三大特点。所谓目的性,指的是技术创新是船舶企业当中一种具有创新目的的行为,尽管技术创新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或阻碍,同时技术创新的最终结果并不明确,并且存在有很大的风险,但是技术创新必须要克服此类风险,并完成技术创新目标,所以,在船舶企业技术创新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所谓稳定性,值得是在船舶企业当中,需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实现企业创新的固定方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企业所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技术创新都有较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能够让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对资源的接力配置,但需要关注的是,从船舶企业的发展视角进行观察,技术创新背景下,企业的创新目标会出现一定的动态性变化,该变化是区分企业活动的重要特征;所谓可操作性,是指企业在选取科学的技术创新模式时,该模式一般会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规范、理念、计划以及制度等可供实践的根据,若某种技术创新模式在开展论证后发现不能实现,则代表其不具有可操作性,该技术创新模式也不能开展对技术创新的功能实现,所以可操作性同样是判定船舶企业技术创新的一大重要标准。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研究并非单纯帮助企业进行最佳生产模式的探索,实际上最佳的生产模式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概念,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对船舶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创新,并从中探索出一个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模式。并且,在我国经济、科技等领域长期持续向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模式不断丰富的今天,船舶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选择多种技术创新相互结合的模式,因此上述内容都为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意义。
(二)中国船舶企业技术创新类型1.模仿创新在模仿创新模式下,中国船舶制造企业主要凭借多外国较为成熟的造船技术进行模仿、购买专业等方式,来制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船舶产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船舶行业通过模仿创新的形式积累了大量的造船经验,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队伍,增强了船舶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自主创新模式因为部门造船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对重要造船技术采用了技术封锁策略,中国造船企业不能够凭借直接购买的方式来得到这些技术,因此只有凭借自主创新来提升创新能力,并且在新时代背景下,若仍沿用模仿创新的模式,便会让船舶制造始终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开展自主创新是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获得造船关键性技术,并拥有自主产权,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所谓自主创新,就是指造船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引进吸收后再创新等方式,来进行新技术的研发,这种模式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这成为了我国造船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前提。3.合作创新模式所谓合作创新,是指国内船舶制造企业和国外船舶制造企业寻求合作,有针对性地探索国内造船工业中的突出问题,并致力于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在我国十一五光器件,中国造船企业和国外造船企业多次开展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解决了大量突出问题,让我国的造船行业始终保持着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让我国的造船企业,拥有了一支更加专业化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让我国船舶制造行业拥有了更加厚实的技术积累,使其在国际市场当中,具备了更加强悍的竞争能力。
二、技术创新对船舶企业绩效影响分析
针对船舶企业来讲,技术创新,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而这些作用,可以从企业绩效上得到体现。因此,就需要明确技术创新,对船舶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一)技术创新对船舶企业绩效的外部影响1.推动船舶企业的技术发展技术推动行业被认为是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来源。船舶行业属于非常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现代船舶当中,含有成百上千种仪器设备,行业中技术覆盖有导航、水声、物理学、光学、电子等多种专业技术领域,特别是在互联网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更是增添了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这让船舶企业的发展规律在极大程度上表现出产业创新的特征,所以,在船舶企业当中,技术创新倒逼其开展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模仿创新,由此让船舶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技术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例如:在一些欧美国家,其船舶行业非常发达,其在船舶总装、环保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种专利成果。比较具有典型性的有废热回收技术、环保涂料技术、空气润滑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存在,让船舶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各类能源的使用效率逐渐提升,提升了船舶的生产效率和经济价值,并让相关船舶企业在某一时间段内形成了行业垄断,增强了其经济效益。2.改变了船舶产品的市场结构在特定环境当中,竞争类市场相比完全垄断类市场具有更强的技术研发激励,这代表着市场竞争的强度将会和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密切影响。即市场竞争强度越低,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便会越弱,便不会开展主动的技术创新,并且倾向于对现有技术的模仿。因此,企业创新和市场竞争之间呈现出倒U型函数关系,若市场竞争由弱变强时,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便会提升,并对创新模式进行主动模仿,若市场竞争强度削弱,企业大多会凭借自主创新模式来面对市场竞争。基于上述理论,笔者认为在船舶企业当中,技术创新同样是影响船舶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因为船舶品种、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船舶产品的市场结构完全不同,一般表现出竞争垄断和寡头垄断的多元化局势,不同船舶产品的市场结构对中国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将带来深刻影响。例如:在我国船舶市场当中,油船、散货船、高速客船等都属于垄断竞争市场,其中,散货船是三大主流船型之一,在全球需求量巨大,其生产制造主要集中于中、日、韩三方,占据到了全球订单总量的96%,其中,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依靠其自身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使用先进技术,对货船实施标准化建造,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周期和成本,提升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成为同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二)技术创新对船舶企业绩效的内部影响1.影响了船舶企业的创新战略船舶企业的创新战略是以增强其绩效,让企业在市场当中具备有更强竞争力的一种战略。基于创新实际与创新程度可以把创新战略划分为进攻战略、防御战略、依赖战略、传统战略以及机会战略等多种类型。若船舶企业创新战略在行业当中处于领先水平,则将会先人一步进入到市场当中,并取得领先地位,为船舶企业打造出正面良好形象,并由此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也被称之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所以领先的技术创新的特点是高回报和高风险,其本质是是否占领的技术制高点,并基于此不断进行新的产品推出。所以,采取高创新战略的船舶企业都是基于自主创新模式为核心,以自有知识产权作为技术,凭借内部核心技术进行突破,让自身确定行业优势,提升绩效,为自身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回报。例如:在船舶企业当中,一旦拥有首创技术,此时市场当中竞争对手数量很少,由此能够较为轻松获取技术给自身带来的垄断性利润,并且因为技术的首创,可以凭借申请专利对后入者设置壁垒,同时还可以依靠技术转让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2.提升船舶企业资源获得能力从资源角度视角来说,技术创新让船舶企业拥有了无法复制的独有资源,这些资源将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吸纳更多人才、资金的重要基础。例如:在船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资源涵盖有研发团队工作人员、技术创新经费、生产设备等,这些资源的获得能力是基于企业自身实力来确定的。因此,技术创新能力便决定了企业的底蕴,也成为了其今后发展的有力铺垫。
结束语:
整体来讲,在船舶企业当中,技术创新是一项不能回避话题。尽管当前,我国船舶制造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强大竞争力,但是若需要在今后始终保持稳定产能,提升企业的绩效,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船舶企业需要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合理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让技术创新为船舶企业的绩效提升带来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颖,孟昭群.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瓶颈及“由大到强”发展战略分析[J].全球化,2019(02):94-104+136.
[2]陈朔帆.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
[3]张为峰.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作者:吴学龙 孔圆圆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