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长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缺乏独创性,企业间缺乏竞争、缺乏合作,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资源整合面临障碍等。为此,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制造业;长三角
一、长三角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从2018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方面,长三角区域城市占据第二、第五及第七名的分别是沪、苏、浙。不过,其在对技术进行创新的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以及深层问题。
(一)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较低,重技术引进而轻消化吸收长三角区域制造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企业技术能力,从表1呈现的数据可知,江浙沪地区的大中型企业中有企业办科技机构数、科技经费筹集额以及支出额的在全国的占比为28.99%。然而,科技工作者的数量仅占全国的22.33%,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仅为21.96%。根据此数据可以看出,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大型企业的科技人员与科技基金有关,当自主创新受到限制时,就会缺少高科技人才。如表1所示,在全国的企业中,长三角地区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的占比属于中下等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以往每年长三角地区大中型企业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占比都没有达到10%。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机械、电子行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占比就已经达到500%;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韩国,其在此方面的占比更高,直接达到了1000%。这说明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消化吸收经费不高。即使从这两个表中能够看出长三角地区借鉴先进技术的水平较高,但也看出了其看重的是短期的、获取效益快的模式,持久的消化吸收以及自主创新并没有被重视,导致其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从各地区科技统计监测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状况。如表3所示,其在R&D经费支出与GDP方面的占比排名都在前排,不过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却相对偏低。对地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约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R&D投入水平低。站在技术开发投入的角度,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在此方面的占比都超过1%,更是有很多跨国企业的占比在3%到5%之间。
(二)制造业行业发展层次不高,发明创造等原创能力不足从传统的玩具业到高科技的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和装配环节中,技能水平较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没有形成品牌。如表3所示,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偏低,江浙沪排名靠后,其中上海排在最后;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方面,江浙两地与上海之间的差别比较大。
(三)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资源整合存在障碍在知识与创新资源方面,长三角地区十分富足,不过因为其格局呈现条块分割、相互封闭、产学研结合度低的状态,导致这个问题在根源上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横向上分为中央、地方两类,在纵向上分为科学院系统、企业系统和高校系统,各成一派,几乎没有互动,没有建立资料共享、相辅相成、互相开放的协同网络,导致创新合力无法产生。在科技发展中,因为其着重点在于GDP,使得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比较着急获得成果,注重点偏移到应用技术和竞争技术,导致其在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方面的系统化开发有缺陷。
二、提升长三角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化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尽可能摆脱无利可图的技术,并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因此,保护技术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势在必行,通过为从事研发的企业建立产权激励机制,使得搭便车的出现频次降低,推动创新方面的企业成本回收。完善交易市场法律制度,避免投机行为,减免信息对不上的情况,制订出更加合理可接受的产品价格,将转让的困难程度降低,以此将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
(二)建立和完善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协作网络一个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是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当前,长三角各企业之间研发与创新网络发展缓慢,是阻碍企业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纵观当前越发完善的市场经济,将创新模式的领路人从政府转换为企业是刻不容缓的,从最开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建发展为新兴的产业网络,积极发展产学研技术联盟。建立“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法,建立孵化器网络、科技信息网络、科学仪器与测试仪器合作服务网络、人才培训网络和融资合作网络,通过网络组织合作达到创新的目的。
(三)完善长三角区域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以及科技平台建设通过科技平台将资源进行共享,并实现资源的互通无阻。基于创新技术,市场竞争的完整性,最重要的是以长三角地区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重要区域与科学家作为基础,培养出一批在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和高分子材料方面拔尖的人才。工业学术研究机构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创建了不少的机构,主要是推动科学以及推动工业的机构。其都是站在董事的位置参与管理,每个机构独立运作以打破在体制上的阻碍,最终能够将资源进行很好的融合,将推动高技术产业的机构作为垫脚石,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脚,把重大项目作为媒介,优化政府、产业、教育和科研的资源结构。
作者:朱贤 庄佳馨 王梓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