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字化对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容摘要: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技术创新是制造业从产品竞争走向服务竞争的战略转型路径选择。本文基于Python软件抓取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为切入点,构建数字化影响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基准回归发现,数字化对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水平的改善明显,在控制变量后的改善效果大幅降低;金融发展是技术创新效应提升的重要支撑,市场集中度过高削弱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化对组织化水平的优化有利于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效应的提升,数字化对供应链的完善有利于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效应的提升。
关键词: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数字化
嵌入式流通服务的本质是供应链服务、信息服务和资金流服务的综合体,能够在市场细分、决策辅助及消费者挖掘等领域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因此,嵌入式流通服务的技术创新是制造业从产品竞争走向服务竞争的战略转型路径选择。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数字化视角下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内在机理出发,构建多重中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影响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技术创新效应。
一、理论分析框架
嵌入式流通服务是指流通产业为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上下游高质量延伸而提供的仓储、物流、租赁以及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务。嵌入式流通服务通过打造适合产业比较优势的多元化服务实现产业产品和服务的互补,而数字化背景下的嵌入式流通服务能够充分借助数字技术的自我参照优势引导产业服务化转型中不断提升替代型服务供给能力,通过创新柔性化、模块化和精细化的流通组织模式等提升流通服务的技术创新水平。
(一)数字化运营促进嵌入式流通服务与企业产品的融合
产品是服务化的物质载体。数字化运营助力制造业企业形成系统的消费者洞察体系和精准营销体系,在市场下沉中将嵌入式流通服务渗透到产品的消费挖掘和消费拓展中,引导冲动型消费和实时性消费,扩大从众型消费,培育个性型消费,实现嵌入式流通服务的技术创新由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提升创新效率。首先,企业的数字化运营可以建立消费数据库,在消费下沉的市场中把握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和消费习惯,从线上和线下双维度实施精准营销策略,打造智慧购物体验。其次,数字化运营有助于识别顾客和分析消费行为。识别顾客的途径是通过全渠道的顾客视图、分析消费周期和细分消费维度,从企业供给端进行消费全体的筛选,更好的把握消费生命周期形成周期性的精准营销方案;分析消费行为的途径是通过数字化运营把握多元消费渠道的流通信息,通过对消费习惯和消费周期比对形成消费者购物心理和交叉购物的研究趋势,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最后,数字化运营中的企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为嵌入式流通服务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大数据平台能够整合企业销售信息和市场动态消费信息,在平台上缔结更多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联盟生态”,既有利于企业对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层次引导,又能够实现联盟企业流通服务数据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基于此,提出假设:数字化通过优化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组织水平产生技术创新效应。
(二)数字化供应链优化嵌入式流通服务技术创新过程
数字化供应链的应用有助于企业更精准的识别产品市场中的隐形知识,并促使隐形知识转化为企业内部的标准化显性知识,有利于嵌入式流通服务创新知识的积累和识别。数字供应链路径在数字化场景的“赋能”下实现嵌入式流通服务有效完成筛选商品质量、监控商品状态、信息化管理资金流和物流,提升企业的新自营能力。技术创新过程的优化体现在库存优化、物流配送优化和存储空间管理上等方面。其中库存优化的途径是通过数字化场景来分析企业存储成本、预测消费需求并管理库存成本;物流配送优化的途径是通过数字化场景来分析供应商、管理采购商和管理发货等;存储空间管理的途径是通过数字化场景来分析消费模式和进行商品分类选择;产品组合的途径是通过数字供应链匹配消费者需求与商品信息,实现消费信息和交互信息的共享;产品布局的途径是数字供应链科学布局上架空间,并在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偏好差异下进行差别化的布局,合理选择布局时间节点和空间位置。基于此,提出假设:数字化通过完善嵌入式流通服务化供应链产生技术创新效应。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出的时间节点,本文实证对象选择为沪深A股制造业板块的上市企业(剔除ST股、*ST股和上市不足一年的新股),时间样本选择为2014-2020年。数据来源。数字化原始数据通过Python软件对样本企业历年年报的数字化和数字技术进行关键词抓取,企业年报数据来自上交所和深交所官网;制造业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和CNRDS数据库;流通服务的企业部分数据来自Python软件的关键词抓取,行业部分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和商务部业务系统中的内贸流通统计监测信息服务平台。
(二)变量说明
核心被解释变量: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技术创新水平(TEC)。借鉴张远等(2022)等学者的普遍研究方法,选择通过仓储、道路运输和邮政为关键词抓取的上市制造业企业申请专利数量。核心解释变量:数字化水平(DIG)。基于国家大力扶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在年报中会存在相关数字化的信息,而数字化投资水平是最为直接和可获得数据的变量。本文参考众多学者的研究思路,选择样本企业的数字化投资水平衡量数字化转型程度。控制变量:产业结构(STRU),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宏观经济水平(P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市场集中度(RAT),制造业的赫芬达尔指数;金融水平(FIN),年末贷款余额于存款余额之比。
(三)模型构建
本文实证的目的在于考察数字化是否通过优化组织水平和完善供应链对嵌入式流通服务化产生技术创新效应,即检验前文理论分析框架的假设是否成立。根据上述研究目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说明如下:假设中介效应模型中的中介变量为M,包括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组织水平(COR)和供应链水平(SUC);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技术创新效应为upc;随机扰动项为ε;地区和时间变量分别是i和t;控制变量为control;时间效应为v;个体效应为u,最终设定的实证模型如下: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基准回归。考虑到非观测效应对模型估计结果的干扰,本文通过软件Stata15.1选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表1给出了数字化对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水平级基准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数字化对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水平的基准影响系数为1.326,且通过了5%统计显著性检验,在控制变量后的基准影响系数大幅降低,为0.163,但仍通过了10%统计显著性检验。该结果证实了数字化对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技术创新总体上存在正向改善效应,但控制变量后的大部分改善效果被产业结构、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水平等因素吸收。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看,金融发展水平对技术创新效应的改善最为明显,且通过了1%统计显著性检验。本文认为,数字化下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更多依赖资本要素的投入,在当前企业数字化投资环境下的金融支持要素发挥了更重要的支撑。市场集中度对技术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且通过了5%统计显著性检验。本文认为,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目标在于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而市场集中度过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数字化降低了嵌入式流通服务化供给的积极性。中介效应检验。前文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数字化通过优化和完善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组织水平和供应链产生技术创新效应。本文进一步检验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组织水平和供应链水平是否为数字化产生技术创新效应的中介变量。其中,服务化组织水平用样本企业的员工薪酬比例表示,该数值越大表示企业集权程度越高。鉴于该变量的替代逻辑已经被潘怡麟(2018)等学者所证实,本文不再赘述。供应链水平的测度借鉴翟伟峰等(2021)的研究思路,选择样本企业前五名销售和采购供应商的销售额和采购额比例表示。表2给出了数字化对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效应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根据COR-TEC的中介效应检验系数,数字化通过优化嵌入式流通组织水平产生的技术创新效应十分明显,基准中介效应比例为29.4%,控制变量后的中介效应比例为44.2%,且均通过了Sobel检验。检验结果说明企业组织集权水平越高,数字化通过组织水平中介变量产生的技术创新效果越弱,而嵌入式流通组织分权有利于数字化提升服务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在控制变量后,金融水平对技术创新效应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改善,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较为微弱,而市场集中度因素弱化了数字化在组织水平中介变量下对服务化技术创新的改善。根据SUC-TEC的中介效应检验系数,数字化通过完善嵌入式流通供应链产生的技术创新效应十分明显,基准中介效应比例为30.3%,控制变量后的中介效应比例为46.1%,且均通过了Sobel检验。检验结果说明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技术创新对完备数字供应链的需求十分强烈,其原因是完备的数字供应链代表了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紧密关系,而紧密合作中企业对专用资产信任度的提升强化了合作关系中共享显性知识的需求动机,有利于嵌入式流通服务化创新知识的积累和识别,从而提升技术创新效应。稳健性检验。为保证实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采用替代变量法进行检验。一是用沪深A股高端装备制造业板块上市企业(剔除ST股、*ST股和上市不足一年的新股)的服务化技术创新效应替代原被解释变量,具体涉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7个子行业企业;二是以样本企业中非直接生产岗位职工总数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例替代服务化水平。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核心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替换后的估计结果未发生明显改变,可以证明实证估计是可靠有效检验。
三、结论
本文从数字化视角下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内在机理出发,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影响嵌入式流通服务化的技术创新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化对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水平的改善明显,在控制变量后的改善效果大幅降低。金融发展为技术创新效应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市场集中度过高降低了服务化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通过促进组织分权优化组织化水平,有利于嵌入式流通服务化技术创新效应的提升。数字化通过完善嵌入式流通供应链显著提升服务化的技术创新效应。金融发展正向改善了技术创新效应,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微弱,市场集中度弱化了技术创新效应。
作者:王晓军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