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婴幼儿洗衣液配方技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婴幼儿洗衣液配方技术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婴幼儿洗衣液配方技术分析

关键词:婴幼儿洗衣液;配方;刺激性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婴幼儿用品的安全性,人们对婴幼儿衣物清洁产品有了新的需求,由于婴幼儿与成人在皮肤上的差异性及婴幼儿织物上污渍种类与成人织物的区别,婴幼儿专用洗衣液的开发非常必要。

1婴幼儿洗衣液配方要求

婴幼儿产品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婴幼儿织物护理产品的市场宣称,也大多围绕安全、绿色、温和等方面,婴幼儿洗衣液在强调各类化学物质安全性的同时,应注重在婴幼儿服装上特殊污渍的去除与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问题。

1.1安全性

1.1.1表面活性剂引起的刺激性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和其他清洁产品中重要的组成成分。表面活性剂在与皮肤长时间接触后,会吸附到角蛋白上,并导致角蛋白变性、过度膨胀和过度水合。同时,膨胀增加了表面活性剂渗入皮肤深层的风险,并可能导致皮肤长期干燥。首先,皮肤会产生局部免疫反应,最初皮肤的症状包括瘙痒、红斑和干燥。其次,频繁接触表面活性剂会改变皮肤的渗透性。症状随后发展为湿疹性皮炎,导致皮肤变厚、色素沉着过度或不足、脱皮、开裂和苔藓化[1]。目前,评价表面活性剂刺激性的方法有体内评价法和体外评价法两大类。体内评价法一般采用人体皮肤实验和兔眼刺激性实验(Draize实验),但欧盟化妆品指令第7次修正案(2003/15/EC)明确禁止化妆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动物实验;体外评价法有玉米醇溶蛋白实验、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透皮渗透实验和血红细胞溶血实验。由于评价刺激性方法的多样性、测试过程中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一些表面活性剂中杂质引起的皮肤刺激等,因此,很难将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大小进行排序[2]。但从结构上分析,刺激性大小一般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刺激性与细胞毒性比较如表1所示。

1.1.2助剂引起的皮肤刺激性对于成年人肌肤,表面活性剂对皮肤pH的影响已得到证明,但关于表面活性剂在婴幼儿皮肤测试方面的研究报道却比较匮乏,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皮肤在某些特征上与成年人的皮肤不同:真皮和表皮之间的连接不牢固,角质层的通透性较高。直到青春期,皮脂腺才起作用[4]。婴幼儿出生后仅靠皮肤一层天然弱酸性保护膜来保护皮肤,并维持皮肤滋润嫩滑,其皮肤控制酸碱的能力较差。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与微生物菌群有密切关系,改变酸碱度就会破坏皮肤“酸性覆盖层”天然防护效果,导致细菌繁殖和引入新的微生物,从而使皮肤干燥或引发炎症[5]。因此,在婴幼儿皮肤上保持这种酸性覆盖是很重要的。由于婴幼儿洗衣液清洗残留较大概率接触到婴幼儿皮肤,不宜采用高碱性的配方环境。香料香精和防腐剂是日化产品中常见的过敏原,早在2003年欧盟就公布了26种香料过敏原名单,况且日用香精中日用香料多达几千种,织物经含有致敏性香料的洗衣液清洁后,残留的香精可能会引发婴幼儿接触性皮肤炎症。婴幼儿是易患过敏症的群体,因此建议使用低敏或无香精洗衣液。近年来,无香精添加已成为婴幼儿洗衣液产品的一大卖点。防腐剂是洗涤剂配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入防腐剂是为了防止洗涤剂因细菌影响而变质。传统的高效防腐剂,如甲醛释放体、尼泊金酯、卡松、甲基异噻唑啉酮(MIT)、苯并异噻唑啉酮(BIT)等由于安全性与致敏性问题部分需要限量使用。婴幼儿洗衣液应选择低刺激性防腐剂,如苯氧乙醇,并减少防腐剂的添加量或配方中加入具有防腐功能的助剂,如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咪唑啉、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或具有杀菌功效的植物提取物。由于其客户的特殊性,婴幼儿洗衣液产品对配方中的防腐体系安全性应具有更高的要求。

1.2去污力

去污力一直以来都是衡量洗衣液性能优异的一项重要指标[7],婴幼儿由于新陈代谢快,加上活泼好动,极易使织物上沾染泥土、灰尘、汗渍、奶渍和食品渍,婴幼儿洗衣液去污力在达到标准QB/1224-2012中规定的JB01(碳黑)、JB02(蛋白)和JB-03(皮脂)污布条件下,应考虑增加对JB04(食用油)、JB05(淀粉类污布),以及幼儿食品污布、草渍污布、巧克力布丁污布、花生油&牛奶污布等婴幼儿衣物上特殊污渍的评价。

1.3残留

婴儿织物清洗后的洗涤剂残留往往是婴幼儿常见皮肤病的诱因,许多家庭对婴幼儿服装采用手洗方法清洁,个人洗衣习惯使服装上表面活性剂残留也存在差异,目前无织物中残留表面活性的标准检测,无法规限定婴幼儿洗涤剂残留量。相比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量较高,一方面从配方中减少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是一种有效降低残留量的方法,另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减少配方中所用原料的种类,选择温和、易于漂洗的表面活性剂,对于香精、着色剂和防腐剂,坚持有效的基础上少用或不用的原则。

2婴幼儿洗衣液配方成分

婴幼儿洗衣液应优先考虑安全性问题,在选用表面活性剂时,应重点关注其对黏膜的刺激性、皮肤致敏性、毒性、致癌性和溶血性等方面。传统洗涤剂仍然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为主要配方成分,洗涤剂市场中的几大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AE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存在较为严重的刺激性问题,不符合婴幼儿洗衣液配方要求,基于安全性考虑,选用低刺激性、高乳化性表面活性剂作为主要功效成分。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APG)是天然绿色表面活性剂,具有对皮肤刺激性小,生物降解性高等优点,常被用作洗发香波、沐浴露、洗面奶、餐具洗涤剂等日用化工的主要原料。在婴幼儿洗涤剂中可用来代替AES和AEO。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以生物物质为基础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氨基酸和脂肪酸或者脂肪酰氯发生缩合反应得到[6]。因其对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可再生,pH与人体肌肤接近,对人体毛发和皮肤温和,可生物降解,具有优异的起泡性和乳化性能,常见的有N-酰基谷氨酸盐、N-酰基肌氨酸盐和N-椰子酰精氨酸乙酯等。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领域应用较广,但由于成本较高规模小,在衣物洗护中应用很少。婴幼儿洗衣液定位在中高端洗涤剂类别中[8],追求高品质高安全性要求,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是较优的选择。将表面活性剂复配不仅能协同作用降低成本,而且能有效降低单一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如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与AES复配,不仅能降低刺激性,还能将刺激性降到比两性表面活性剂更低的水平,而且也可以改善AES泡沫粗大问题。与成人衣物的污渍不同,婴幼儿服装上易沾染奶渍、口水渍、尿渍、粪便和食品渍,以及一些常见污渍,因此婴幼儿洗涤剂常添加生物酶来去除这些污渍,生物酶作为洗涤助剂在日用化工领域使用非常广泛,配方中添加的生物酶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相比传统液体清洗剂,添加酶制剂不仅可有效提高去污效率,还可以降低洗涤温度、缩短洗涤时间。然而,由生物酶引发的皮肤问题(如过敏、瘙痒)也有许多报道,合理使用酶制剂才能获得理想效果。添加剂是洗涤剂的辅助组分,基于护色、抗菌、柔顺等要求,配方中可以适量添加泡沫调节剂、织物调理剂、抗菌剂等洗涤剂添加剂。

3结语

现阶段虽然婴幼儿洗涤剂品牌繁多,但作为洗涤剂市场中的小众细分领域产品,市场占比并不高,且浓缩型婴幼儿洗衣液占比也不高,通过倡导“节能减排”,婴幼儿洗衣液浓缩化将成为发展趋势之一。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选用无环境危害、绿色可持续原料也将成为未来配方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2]方云,夏咏梅.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性和温和性[J].日用化学工业,1998(06):24-29.

[6]翁春婵,何丽君,庄振耘.关于洗衣液配方优化的研究[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4(08):38-40.

[8]范伟超,李鹏飞,黎辉,等.婴幼儿服装洗涤剂开发需求调研及分析[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7(02):66-72.

作者:王雄健 于文 单位:上海开米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