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闸坝工程复杂基础技术管理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闸坝工程复杂基础技术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闸坝工程复杂基础技术管理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及对基础处理方案进行技术管理,介绍了在某闸坝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地质情况,针对复杂基础,采取各种基础处理方案并有效实施,使基础处理满足设计要求。实践证明,其各项基础处理技术方案是成功有效的,可以对其它类似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基础处理方案;基础处理技术管理

1工程概述

某闸坝工程位于某城区上游约3km处,上游为某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060km2。是一宗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主要由12孔拦河闸坝、左右岸泵站、左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MW)、右岸电站进水闸、电站引水渠道、变电站、两岸防护堤等建筑物组成。

2工程基础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围堰段基础。工程于2015年9月开工,施工单位进场后开始填筑一期1段土石围堰,围堰后效果既要保证堰后正常施工,又要保证能保持一定水位供右岸电站发电,对围堰基础处理防渗的要求较高。围堰基础采用高压喷射灌浆防渗。由于工程地质情况复杂,灌浆防渗效果未达到设计预期,堰后渗水量较大,造成基坑内难以施工,为查找原因,施工单位申请进行了围堰基础地质复堪及高喷围井试验。地质复堪结论如下:上游横向围堰与纵向围堰YZ0+060~YZ0+113段与初步设计阶段地质资料基本吻合,但②-1层砂砾卵石粒径较初设勘察略大,该层层底高程较初设降低。纵向围堰YZ0+000~YZ0+060段属冲洪积深槽段,在②-1砂卵石层下分布有块石、漂石夹层,块石粒径一般10~15cm,部分≥20cm,层厚8.0~20.3m,厚度变化较大,属强透水层。(2)电站厂房基础。堰后基础开挖工程于2016年2月25日开工,工程分层进行机械土石方开挖,结合静爆与140mm大型炮头凿除2种方式进行,厂房基础开挖后,基础面有软弱夹层、粉质粘土夹带部分淤泥、基岩出露浅、基岩面较深,岩面起伏大、基础面软硬相间,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有溶洞或溶槽,下伏基岩溶洞发育,充填物易失稳,易产生较大沉降。(3)进水闸、引水渠道段基础。根据现场开挖所揭露出的地质情况,左岸上游挡墙1(靠近上游段),进水渠挡墙2、3、4的建基面为粉质粘土夹带部分淤泥,有溶槽,局部强风化破碎岩体等。(4)拦河闸坝基础。拦河闸坝在原址重建,拆除原闸坝后,对闸坝基础工程分层进行机械土石方开挖,结合静爆与140mm大型炮头凿除两种方式进行,根据现场开挖所揭露出的地质情况,主要为基岩,岩面起伏大、落差大、局部基础面软硬相间,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有溶槽、软弱夹层、松动岩块等。(5)左右岸泵站、变电站、两岸防护堤等基础。左右岸泵站设在两岸坡顶,变电站设在尾水渠左侧回填区,根据现场开挖所揭露出的地质情况,主要为砂卵石基础。

3拟定工程基础处理方案

3.1围堰段基础

围堰基础处理防渗是保证下一步施工的重点,该工程围堰基础处理是相当难度高,工程处在大江大河中,地质条件复杂,又要保证一定水位发电,围堰内外侧水头差较大,不利高喷施工,对防渗是一大考验。所以,要对围堰段基础工程处理方案进行综合考虑。在施工单位进行了围堰基础地质复勘及高喷围井试验数据基础上,对原设计围堰防渗方案进行调整。(1)对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处,应加密复勘孔布设。(2)坝址上游段围堰高喷防渗墙底插入相对不透水层深度≥1.5m(土层)或≥0.5m(岩层),高喷防渗墙顶插入黏土心墙深度≥1m。(3)针对地层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卵砾石的具体情况,应加大高喷摆角、降低提升速度等灌浆参数以确保高喷防渗墙的施工质量,具体高喷灌浆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一期1段上游横向土石围堰高喷孔距由1.5m变更为1.25m,闸坝下游纵向围堰YZ0+113~YZ0+228段高喷孔距由1.5m变更为1m,下游横向围堰高喷孔距维持原设计参数不变。围堰龙口位置选定在纵向围堰与旧闸相接处,合龙过程中,龙口部位将冲刷严重,大块石填筑较多,且龙口位置紧邻围堰深槽段,高喷灌浆不适合于此类基础,因此,将纵向围YZ0+000~YZ0+113段防渗形式由原高喷灌浆变更为2排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排距2m,孔距:龙口段(YZ0+060~YZ0+113)下游排孔距为2m,其余部分孔距均为2.5m。帷幕灌浆标准为透水率<5Lu。施工单位按围堰防渗调整方案进行防渗灌浆施工后,发现围堰的渗漏量较大(>1m3/s),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基坑开挖施工。因此,要对围堰防渗方案再进一步调整。(1)在围堰的上游侧加宽铺设彩条布及上压开挖土料,减少基础渗流量。(2)纵向围堰上游段YZ0+33.75~YZ0+000,按孔距1.25m增加一排高喷灌浆。(3)一期上游围堰YS0+131~YS0+121,按孔距1.25m增加一排高喷灌浆。(4)一期上游围堰桩号YZ0+113~YZ0+33,按孔距1.25m增加一排帷幕灌浆。(5)纵向围堰上、下游连接段(旧闸坝基础处)增加2排帷幕灌浆。此外,施工单位在堰后分段分层开明沟,上铺设彩条布,用于拦截仍有少量渗漏的流量,集中引到集水井中抽出堰外,为基坑内施工创造干式施工条件。

3.2电站厂房基础

对基础面有软弱夹层、粉质粘土夹带部分淤泥等情况的基础处理:对局部地段基础条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采用人工或机械清除干净后,采取基础C15混凝土换填方式进行基础处理;对基岩出露浅、基岩面较深,岩面起伏大、基础面软硬相间,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等情况的基础处理:厂房非基岩部分基础处理采用PHC—500AB(125)—C80预制管桩处理,管桩间距2000mm,基岩埋深较浅部位(2.0m以内)则用C15混凝土回填处理。利用2d时间试桩,经静载试验合格后取得施工参数后,开始PHC桩大规模静压施工,约1个月完成静压桩施工。然后进行完成挖除压桩平台回填料,锯桩、桩头插筋、桩芯混凝土回填等。对有溶洞或溶槽,下伏基岩溶洞发育,充填物易失稳,易产生较大沉降的基础处理:溶岩地区地基处理不宜采用灌注桩,防止溶槽顶部薄壁被击穿。不宜采用旋喷桩及搅拌桩,因为溶槽填充物多有含卵石粘土,宜采用PHC桩,并使用锤击方式,因为压桩机多受场地限制,增设边桩机成本较大。PHC预制管桩施工出现斜桩情况处理:在旁边补桩。桩基处理因基岩出露不一,会碰到超长桩、短桩、空桩等状况。超长桩应控制在长细比60以内。短桩及空桩问题应在桩机撤场后开挖至基岩,并回填低标号混凝土,确保基础安全。桩基处理短桩、空桩范围不可预见,工程厂房该情况占厂房基坑1/3左右,若果不采用桩基,而采用复合地基,该状况可以缓解。厂房基础处理防渗墙施工:防渗墙采用C25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墙布置于发电厂房上游桩号厂横0~033.35位置,墙顶高程84.494m,墙底高程73.394m,墙高11.10m,全长57.294m。防渗墙采取320长臂挖机进行成槽开挖,分两序进行施工,按照6.0~8.0m左右为一槽段,共划分为6个槽段进行施工。采取分序分段施工技术管理,能有效保证防渗墙墙体均匀完整,无泥浆、夹泥、断墙、孔洞等。厂房基础处理完成后,能满足厂房建筑物设计承载力要求,能满足厂房建筑物设计抗滑稳定和变形控制要求,能满足厂房建筑物设计防渗和渗透稳定性要求,能防止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地基岩土性质发生恶变情况。

3.3进水闸引水渠道段基础

对基面为粉质粘土夹带部分淤泥,有溶槽,局部强风化破碎岩体等的基础处理:溶槽内的淤泥、局部强风化破碎岩体采取人工清理、挖机配合等方式挖除,并将基岩冲洗干净,采取基础C15混凝土换填或砂卵石换填方式进行基础处理,采用砂卵石(卵石∶砂=7∶3)进行换填的,换填深度为1.5m,分层碾压密实,要求其相对密度不小于0.70(砂卵石换填示意图)。为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对厂房进水渠导水墙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厂房进水渠导水墙两侧底板长度由1.5m改为2.5m,护底C1、C2结构尺寸及钢筋做相应调整。且进水渠前端增设C25混凝土铺盖,覆盖溶槽;增设进水渠底板止水铜片。

3.4拦河闸坝基础

对岩面起伏大、落差大、局部基础面软硬相间,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有溶槽、软弱夹层、松动岩块等的基础处理:岩面起伏、落差大,采用修改拦河闸底板及闸墩底高程,并于建基面增设抗滑移锚筋,间距2000mm×2000mm,锚杆主要采用手风钻钻孔,锚杆安放就位后用高强度砂浆灌浆固定,锚杆安设完成后,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建基面。开挖后若闸坝底板有溶槽出现,应将溶槽浮渣清理干净,并回填C15混凝土。局部强风化破碎岩体要挖除掉,并将岩面冲洗干净。开挖过程中超挖部分应回填C15混凝土,不允许欠挖。

3.5左右岸泵站变电站两岸防护堤基础

这部分建筑物基础对承载力要求不高,现场开挖主要为砂卵石基础,基础按设计常规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该工程复杂基础处理技术管理方案是符合实际的。基础工程处理完成后,保证了基础面以上建筑物建设进度正常进行,为整个电站质量良好,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对类似的闸坝基础处理设计、施工技术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在实际工程中,应具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处理方案是否可靠和适用,在投资方面能否承受,施工条件是否具备条件等方面的情况,科学选择基础处理技术管理方案,从而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保障闸坝工程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少华.闸坝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机制分析[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0(01):34-38

[2]宿远志.论闸坝调控系统中水利工程与生态功能如何协调[J].珠江水运,2019(23):29-30

[3]何林.杨柳滩电站闸坝砂卵砾石地基固结灌浆加固[J].四川水利,2019,40(04):104-106

作者:何辉 单位:乐昌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